“啊——!”宁彦章被吓得一哆嗦,赶紧侧身闪避。谁料那树枝却像活了一般,随着老道的脚步中途转弯。“噗!”地一下,在他刚刚长出来没多久的喉结上点出了一道青绿色的痕迹。然后飘然收回,立在老道儿的手中颤颤巍巍。
“此乃杀人之术!”老道儿宁彦章收起姿势,对着满脸震惊的少年人沉声指点。“与先前那套长生拳相比,实属下乘。但以你现在的眼光和境遇,学它却恰恰合适。须知道门虽然讲究的是清静无争,可我扶摇子的徒儿,也不是谁想杀就能杀的!即便是劫数天定,却也必须让那些杀人者付出足够的代价!”
说到最后,已经是声色俱厉,令闻听者无法不觉得寒气透体。
宁彦章被对方话语中的凛然杀机逼得后退了半步,红着眼睛施礼:“弟子明白。弟子不拿师门功夫去乱杀无辜,却也不会再做那束手就戮之辈,坠了师门脸面!”
“脸面这东西,无所谓!但命却是自己的,哪怕是亲生父母,都没权力拿走,更何况是什么狗屁王侯?”老道士扶摇子摆了摆手中树枝,大声冷笑,“你记住,长生的功夫,需要日积月累,活得越长,越能感悟出其中三味。但杀人的功夫,却是离不开‘筋强骨壮,稳准狠决’八个字。你这幅躯壳吃肉长大,原本就比普通人结实。再把握住动做的灵活和出招的果断很辣,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其实拿在手里都是一个样。炼到极致,哪怕是手里只剩下根树枝,削尖了一样能戳瞎对手的眼睛,直贯入脑,取了他的性命!”
“这,这么简单?”宁彦章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迟疑着小声嘟囔。
在山寨里,每个当家人都把自己的武艺,视为独门绝技。公然展露在外边和传授给其他人的,永远都是皮毛。关键招数,纵使生死兄弟都不准偷看偷学。而到了扶摇子口中,所有秘籍却全都成了笑话,只剩下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扼要无比。
“当然只是说起来简单,实际炼时,还是要靠个人的悟性和资质。就像你,身子骨这么强壮,想要急于求成的话,当然是要选长枪大戟这类霸道兵刃。只要学成了三分皮毛,等闲人就难以近身。而像老道儿我这种身上总计也没几两肉的,跟你比拼力气就是自己找死。所以初学时,一定要学剑、刺、吴钩、短戈这类轻便灵巧兵器。对阵时飘忽来去,一击既走。如此,才能以己之长,击他人之短。而不是反其道勉强而为!”
唯恐少年人像先前那样又只听了个皮毛,一边说,他一边比比划划。几个纵跃往来,就又在宁彦章的胸口、小腹、额头等处,留下了若干道绿痕。每一道都是若隐若现,力气控制得无比精妙,根本没让少年人感觉到丝毫的疼痛。
宁彦章见此,知道老道所言绝非胡吹大气。赶紧也去折了个树枝,准备照着葫芦画瓢。谁料那老道儿逍遥子却又忽然收了势,摇着头骂道:“蠢材,蠢材,不是刚刚跟你说么,你要学,就从长枪大戟学起,入门容易,见效也快。想学剑,等将来有了时间,自己慢慢感悟便是。反正都是都是捅人身体上的要害,最终目标没什么太大差别。”
“谢师尊点拨!”少年人闻听,赶紧老老实实地认错。然后重新去下面的山坡折了一根手臂粗的杨树来,用石头砍去了枝条,当作长枪端在手里请求扶摇子赐教。
“所谓枪,实际上是槊和长矛的合体。只是长槊那东西,造价实在太高,而随便砍根木棍套了个铁头做长矛,给人的感觉又过于廉价。所以自中唐之后,用槊的人就越来越少,用枪的人就越来越多!”扶摇子见少年谦逊好学,也起了几分欣然之意。放下树枝做的宝剑,手把手地指点宁彦章学长枪。
“而枪也罢,槊也罢,基本动作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刺、搅、遮、推,你身强力壮,以后还能长得更高,膂力更强,自然可以再加上一个扫和砸。扫的时候,枪的两刃可以当作刀子来割,来砍。砸的时候,整条枪就是一根棍子,对方哪里最受不住力,你就集中全身力气朝哪里招呼便是!”
“若是碰上力气与你不分仲伯的,如呼延琮,或者浸淫长枪十数年的,如杨重贵。你就把前面那个搅字使到极致。枪贴着枪,力往圆了使。阳极阴生,阴极复生阳……”
正所谓行家一伸手,就只有没有。老道士独身一人在世间行走几十年,狼虫虎豹不知道宰了多少。所以在杀人搏命方面,绝对是行家中的行家。只是短短几句话,就将长枪的精髓总结了个清清楚楚,然后化作几十个零散招式,传授给宁彦章一一揣摩。
而那宁彦章,也不知道是连日来被人追杀得狠了,杀出了几分悟性,还是天生与长枪有缘,竟是掌握得极为迅速。只用了短短一天功夫,就已经将所有分解开来的招式学得似模似样。接下来的事情,便剩下熟练掌握,自由组合,一步步化繁为简,直到浑然天成了。
逍遥子见他孺子可教,忍不住又将那套长生拳拿出了出来,对着拳谱,仔细给他讲解了一回。这次,宁彦章总算没有光顾着发傻,反复炼了二十几遍,将其中招式都比划得有几分形似。但是说初窥门径,乃至登堂入室,则不知道还要花费几万年的功夫,反正整个道观的同门师兄弟们,这辈子估计是谁也没机会看得着了。
道家毕竟修得是清静无为,所以逍遥子心中虽然有些遗憾,却也没有再逼他于长生拳上多浪费时间。只是将拳谱给了他,叮嘱他日后有了时间,再慢慢领悟。而眼下,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长枪上,以应不测之需。
宁彦章当然知道轻重缓急,连连点头答应。接下来十几天,两只脚就在道观后面的山坡上生了根,日日勤学苦练不缀。而真无子等道士念及同门之谊,只要能抽出时间来,也轮番到后山跟他拆招,以增加他的实战经验和对枪术的领悟。如此,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半个月之内,他的武艺突飞猛进。虽然遇到杨重贵这等军中猛将,还是一招就死的份儿。遇到吴若甫、李晚亭等寻常武夫,却也能勉强支撑几下,不至于再如板子上的活鱼般任人宰割了。
第八章 乌鹊(一)
所有前来给他喂招的同门当中,来得最勤,每次逗留时间最长的,当然还是常婉莹。只要有空几乎从不去别处,并且只要一来后山,便能起到清场的效果,令其他同门师兄立刻就纷纷找各种借口告辞。
宁彦章脸皮薄,对此颇为负疚,常婉莹却不以为然。见少年每次都满脸歉意,便忍不住低声呵斥道:“他们都拿你当小师弟,动手前先留五分气力,怎么可能教得好你?要喂招,当然得我这样的才行。至少我下得了狠手,你若是敢偷懒,就难逃一顿好打!”
“这,这还成你的长处了?”宁彦章哭笑不得,却没地方说理去。无论身材还是力气,他都远胜于少女。但在进退灵活与招数精熟方面,却差了十万八千里。而对炼又不是拼命,有些两败俱伤的狠招根本不能使用,谁的动作灵活,谁的招数熟练,自然就能占据绝对上风。
“怎么,不服是吧,不服就起来较量,什么时候你能赢得一招半式,我立刻从你眼前消失!”见他总拿自己的好心当作驴肝肺,少女把杏目一瞪,蹙着柳眉质问。
“服,服,师妹武艺高强,宁某能得到您的指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宁彦章对少女又敬又怕,赶紧垂下眼皮赔罪。
春日的阳光下,常婉莹的皮肤被照得像玉石一样莹润剔透。让他每每都不敢多看,偏偏眼睛又经常不受控制。所以,垂下眼皮说话,才能最大可能地控制住自己心中的渴望。否则,真不知道哪天会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常婉莹却不肯就此放过他,硬逼着他跟自己打了三场,每次就用树枝抽得他落荒而逃才算解了心头之恨。过后,却又迫不及待地找来药汁替他擦拭被抽肿的胳膊和脑门,并且满脸歉意地解释道:“你别怪我下手重,我这也是为了救你。给父亲和汉王的信,已经送出去好几天了。至今还没有任何回音。说实话,要不是逃到别人的地盘结果也是一样,我早就带着你逃命去了,根本不会耽搁到现在!”
“其实你让师尊早点把我交出去,反而更好!你们不也推断过了么,无论我是不是二皇子,汉王都不可能在近期明着动手杀我。而拖上一段时间之后,你和师尊还可以想别的办法了,总好过跟他硬顶!”听他说得认真,宁彦章非常坦诚地建议。
逃到别人的地盘结果也是一样,这是他目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几乎就是无解。只要中原的皇位一日没定,二皇子石延宝就还能起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而各方诸侯,恐怕跟刘知远都是一个德行。即便能发现他身上很多地方与皇家血脉格格不入,也宁愿揣着明白装糊涂,硬把他打扮成二皇子,继而掌控于自己之手。
然而,对他的建议,常婉莹却嗤之以鼻。“你太不了解刘伯……,不了解那个刘知远了。你若是永远不在他眼前出现,他想不起你来,当然不会轻易动杀心。而一旦你被送到他面前,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永绝后患。然后下面自然有一群谋士替他出谋划策,先在最短时间把你的可利用价值榨干,然后找出一千个办法让你死得名正言顺。”
相似小说推荐
-
盛世:长安城下 (靥凝) 创世VIP2017-08-31 两晋隋唐这是一个大唐由盛到衰的故事。房谋杜断,我来晚了;唐诗儒雅,我还不会。我只是个小人...
-
重燃1990 (醉卧人生) 起点VIP2017-08-31 军旅生涯退伍后,林远奋斗五年,却没车没房还被甩,他喝醉了,醒来竟回到1990年,看他如何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