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在脸上隔空抓了抓,然后嫌弃地看着自己的手,仿佛上面真的有些脏东西一样。
我差点儿把早饭吐出来。
“世伯……你只说就好了……”能不能别表演出来啊喂……我腹诽道。
“我这不是让你有更直观的了解吗。”姚旭说,吐吐舌头,“差不多就是这样,当然,我也是道听途说的,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没有亲眼见过。”
“嗯,展了解了,多谢世伯!”我行谢礼,说。
“不谢,你别给我添乱就行。”大叔依旧是毒舌得很,“好了,你走吧,我接着忙活了。”
“嗯,展告辞。”我说,走出了姚旭的帐篷。
刚出来,发现下雨了。
快步跑回自己的小单间,我赶忙拿起盆子、想去后厨找点儿热水。
猛然想起来,刚刚姚旭说,那个呵胶可以用温热水敷下来。
那,等下假谢燮来的时候,我是不是可以忽悠他用洗把脸呢?
忽然盼着他被淋到,那样就有理由说了。
“下雨了,淋坏了吧,来洗把脸?”
第155章 死生契阔
可是我等到下午,都没看到假谢燮来。
不是说等下就走吗?
等下的话应该不会超过下午吧——最多吃完午饭。
也许是因为下雨了,走不了。
我把帘子撩起来,蹲在门口看着外面;雨很小,基本上只能溅起豌豆粒儿大的水花。
相对于暴雨,这场雨基本上算是毛毛雨了。
门口的排水沟里已经蓄了大半的水,坠落的雨跌进去,意外的很好看。
这才应该是春天的样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情不自禁念出了杜老师的诗。
“这是在读诗?”
我吓了一跳、直接一屁股拍地上了;我抬头正好看见撑着油纸伞、一脸错愕的刘翊。
“我吓到你了?”
“没。”我站起来,往后挪了一下,“佐翊兄。”
他把油纸伞收起来,放在柱子旁。
他撑得是一把浅黄色的油纸伞,上面还绘有图画;他刚刚收起来的时候,我看到是伞面一幅山水画。
天朝制伞的历史很悠久,据说,最早的伞由公输般(鲁班)的妹妹发明。
春秋末年,古代著名木工师傅公输般同学常在野外作业,遇上下雨天,总是会被淋个透心凉。
他妹妹心疼自己哥哥,于是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
她从蘑菇身上得到了灵感,于是照着的蘑菇的样子,造了一种可以用来遮挡雨的东西。
但这个“大锅盖儿”,显然不方便拿;公输班同学每次出门都要带各种工具,肯定是没法儿扛着一个大锅盖儿的。
必须得想办法变小点儿。
她想把这个大锅盖儿折起来,但是,该怎么折起来呢?
这时候她看到了蘑菇底下的那些条条——菌褶。
“可以把整个面做成条状的,然后再撑开啊?”她想,忍不住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说干就干,经过反复实验,她发现,用木条撑起一个骨架、再往上面蒙上兽皮就可以了,收起来之后只是个“棍子”,很方便拿——“收拢如棍,张开如盖。”
但是木条韧性太差,老是断,她又把目光投向韧性很好的竹子。
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终于发明出了最早的雨伞。
后来,东汉的蔡伦大叔发明纸以后,出现了纸伞。
但是纸伞特别容易被水打透,机智的天朝人民又发明了布伞;但是布伞、水多了会“漏”。
不过好在,没多久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
文人雅士们喜欢“与众不同”,他们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刘翊的显然就是这一种。
由于最早的油纸伞是由唐朝人发明的,所以又被称为“唐伞”。
“刚刚读什么呢?”
“没……”我吐吐舌头,“胡乱说了两句。”
他轻笑,也不再追问。
他走到我刚才蹲的位置东西蹲下,开口,我本来以为他要叫我,结果他却自顾自的唱了起来。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是《国风·邶风·击鼓》的第一章,这是我仅会背的几篇中最喜欢的一篇;大部分人会背这篇都是因为那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也不例外。
其实,这是一首典型的战争诗,是以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的口吻写的一首思乡之歌。
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是士兵自叙出征时的情景,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本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对战友说的,后世多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我走过去蹲下,听他唱《击鼓》。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很多士兵在停顿修整。一个士兵独自蹲着,偏头看向远方,眼睛里写满了忧愁。
虽然早就知道诗经的每一篇都可以唱出来,但是我没想到,唱出来居然这么凄凉。
听得我不仅想家还想哭。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到底哪儿才可以真正停下来呢?
他看着远方,一脸迷茫。
马跑进了森林里,他看到了,也不想理会。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旁边走过来一个人,看起来应该是他的好朋友。
他的好朋友走过来是要告诉他,大军又要出发了。
“我们还能回去吗?”他对他的好朋友说。
好朋友苦笑,轻轻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他苦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他拍了下好朋友的手,紧接着握住了他好朋友的手,“那咱俩约定好,同生共死、永远不丢下彼此。”
好朋友重重的点头,两人携手走回队伍里。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但是,他俩最终还是被编进了两个队伍,他看着好朋友离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眼前的景色换了好几换,似乎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
他的腿受了伤,拄着拐杖正在一个看起来刚刚经历过战争、遍地遗骸的地方蹒跚。
风扬起了黄沙,把那些还没来得及掩埋的残骸遮挡了些许。
他走到一具遗骸旁边,跪了下去。
风沙来回扫着那个人的脸,那是他的好朋友。
说好两个人同生共死……
可叹相距太遥远,没有缘分重相见。可叹分别太长久,无法坚定守誓言。
他趴在好友的遗体上嚎啕大哭。
刘翊也哭了,其实他不算哭、只是眼泪盈眶;他咧开嘴笑,用中指抹去眼泪。
其实那些常年和亲人分别的人,都特别脆弱。
我从袖子里拽出布帕,没形象地摸了把眼泪、擤了把鼻涕。
“这还是我阿兄唱给我听的,可他一年前过世了……”刘翊说,他的声音有些哑,“也是这样一个雨天,他在和突厥对战的途中,被流箭击中,失血过多而亡。”
“其实我特别讨厌雨天。”他说,“我觉得天帝也不喜欢雨天吧,不然他为什么会伤心呢?”
阿凝的上架感言
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__,今天下午开始,就要收费了~
说实话,阿凝之前也会抱怨,为什么小说都要收费呢?
但在阿凝开始写小说之后,忽然就明白了。
所有的作者都不容易。
作者们都是脑力工作者,大部分白天都要上一整天的班,然后熬夜写小说,第二天重复这样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大概要持续很久。
举个例子,孑与2大神,在成神之前,坚持了20年。
正常情况下,一般3-4更。
每天6k-8k字的更新,像阿凝这样的咸鱼,两个小时差不多能写2k,也就是说,每天三更的话,阿凝每天都要写上6-8个小时。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一直支持阿凝的各位看客朋友们,是你们给了阿凝写下去的动力~
这是阿凝第一次尝试写长篇小说__,说实话,两个月的时间能到5k的点击,阿凝真的已经受宠若惊了__。
成为一名小说作者一直是阿凝的梦想,但是直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对阿凝来说也只是个梦想__;就好像小时候,大家都说过自己要成为科学家一样。
虽然阿凝确实凑表脸的设想过,也许某一天,阿凝写的小说也可以出现在网络文学的网站上。
但是从来没想过会成为签约作品__。
——只要有点击的话就会很满足了。
于是阿凝鼓起勇气,开始了小说的连载。
没想到当天就有50的点击,阿凝真的受宠若惊。
更让阿凝惊讶的是,更新不足半月的时候,阿凝居然收到了签约的站短、拿到了签约的机会__,
在这里,阿凝特别想要感谢猜猜酱和竹篱大大,谢谢他们在众多作者之中,挑出了偶这只咸鱼
相似小说推荐
-
草民遇三国 (小囧同学) 起点VIP2017-08-01 秦汉三国莫非回到三国只是为了铲除这两个妖孽?来来回回的奔波也是因为这个?但不论哪边,三国...
-
伐明 (林泉隐士) 起点VIP2017-08-16 两宋元明崇祯元年,陕甘大旱,饥民遍地,流贼四起。陕北高原,官员催科比粮,搜刮严酷,百姓早已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