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伐明 (林泉隐士)



但是明朝奇葩的官绅,居然将孔有德这种朝廷的忠犬赶到皇太极手中。孔有德投降时,麾下带着几十门红夷大炮,下面的士兵也是明朝最精锐的炮兵,孔有德投降,补上了八旗军最后一个弱点。从此之后,八旗军下面也有了精锐的炮兵。

这是刘宣上一世那个时空以后发生的事情,如果崇祯皇帝能够未卜先知,一定会斩杀叛乱的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等人,而不是善待东江士卒,免得他们成为乱兵。毕竟明朝的祖制,根子上就是重文抑武,武臣在明朝的待遇,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只有文官士子,才是朝廷的根本。

韩爌三人看完了奏章,仔细思虑了片刻,最后还是首辅韩爌率先开口说道:“流贼刘秃子残暴凶狠,是陕北流贼中志向最大、兵力最精之人,应该率先剿灭以儆效尤。”

“但是现在正是延绥总兵吴志勉围剿左挂子的要紧之时,左挂子也是陕北巨寇,麾下骑士万人,尽管兵丁不像是刘秃子那样精悍,但是也是桀骜不驯之贼。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先剿了左挂子,然后集中延绥,大同,太原三镇精兵,一举剿灭祸乱陕北的巨匪刘秃子。”

“至于另一股巨匪王嘉胤,听闻已经建衙称帝,设立百官。此人如此不自量力,并不是难以对付之辈,让陕西参政洪承畴募集标营,全力围剿即可。”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韩爌的意见,他看了看剩下两位阁臣问道:“两位先生意下如何?”

李标、钱龙锡二人见首辅的处置比较稳妥,也全部点头赞同。

崇祯翻过李应期的奏章,然后拿起另一封奏折说道:“这是延绥巡抚岳和声的奏折,岳巡抚上了这封奏章后,不过几日功夫,就死在流贼手中,这一封奏折也成了岳巡抚的遗折,三位先生也全部议一议吧。”

“岳和声上奏朝廷,举荐洪承畴继任延绥巡抚,这尽管有些不合规矩,但是毕竟是岳巡抚的遗愿,三位老先生以为如何?”

韩爌摇了摇头说道:“朝廷规矩,三品以上京官任命必须由大臣廷推举荐,岳巡抚虽然是朝廷的忠臣,但是上一道这样的奏章,也是年老糊涂了。”

李标反而没有多少门户之见,他听了韩爌的意见显然不是很同意,他稍微沉吟了一下,决定还是如实上奏:“臣李标认为,事急从权,岳巡抚虽然剿贼不利,兵败身死。但是他毕竟对朝廷忠心耿耿,他所举荐的陕西参政洪承畴,性格果断敢于击贼,做事也雷厉风行,是朝廷难得的人才。”

“去年七月,他带领壮丁,一战斩杀王二勇将郑彦夫,逼得王二进入黄龙山立足。到了冬天,他三战三胜,屡次击败王嘉胤。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时,正应该大力提拔这种敢于剿贼的精明强干之臣。”

第九十九章四镇会剿

崇祯皇帝懋勤殿召见阁臣,定下了朝廷围剿陕北民变的基调。这一次朝廷准备调集大军,以固原、太原、大同、延绥四镇精兵为主,以三边总督杨鹤为帅围剿陕北流贼,尤其是现在陕北义军实力最大的刘宣,更是朝廷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

传旨的钦差很快进入太原、大同、榆林、固原四镇,随之而来的还有监军太监曹化淳。曹化淳少时家境寒微,于十二三岁左右入宫。此人资聪慧,精通诗文书画,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

此人后来成为信亡朱由检的伴读太监,天启初年,太监魏忠贤得宠弄权,害死王安,曹化淳受牵连被逐出北京,发配到留都南京待罪。天启七年,朱由检继皇帝位,次年改元崇祯,曹化淳随即被召还,委以重任,平反冤案。

在崇祯二年之时,曹化淳已经颇得崇祯皇帝信任,地位也日渐显赫。

崇祯继位已经足有二年,这二年来,崇祯皇帝逐渐有了一些施政经验。随着国事逐渐艰难,朝中的党争也越来越激烈,崇祯皇帝已经逐渐认识到各级文官的无耻,于是一改前态,逐渐重视起前代帝王重用的家奴太监。

曹化淳就是这样一枚棋子,被崇祯皇帝派来监军四镇,以备立下战功,迅速的提拔起来制衡文官。

四镇大军共有兵额二十四万人,骑兵九万。但是明末官军的员额并不是字面上的数字,因为各级武将大吃空饷、文官层层漂没,实际的兵员也就刚过一半。

四镇精兵,除了早已经不能打仗的军户卫所之外,现在只有步卒八万五千人,骑兵四万。这四镇精兵,几乎算是明军精锐的三分之一兵力。一旦这四镇精锐损失惨重,对于明王朝来说,根基也几乎塌了一半。

因为还需要镇守城池,守卫边堡。这四镇精兵也不可能全部抽调,最后朝廷仔细商议,决定抽调骑兵一万五,步兵三万会剿攻破延安府的刘宣。

在没有刘宣的历史上,刚开始举兵的陕北义军乱哄哄的,几乎没有多少纪律,老弱青壮也混为一团。这些义军,既没有纪律,也没有组织,战斗力衰弱到了极点。

也就王左挂攻破青泥堡,攻下了官军养马之地,马上召集流民,得到了万余骑士,能称得上兵强马壮。

后来王左挂被延绥总兵吴志勉攻破根据地青泥堡,实力大损,只能四处流窜,虽然此后又攻破了韩城县,但是实力也已经大不如前。

崇祯三年三月,王左挂被三边总督杨鹤招抚,同年七月被陕西巡按御使李应期用鸿门宴设计杀害。

尽管王左挂实力较强,但是却没有对明王朝的统治造成太大的危害。而黄龙山的王嘉胤当时被洪承畴打的非常狼狈,实力损失的比较厉害,直到崇祯二年冬季度过了黄河,才迅速的发展壮大。

王嘉胤在山西时,屡次打败有明末第一良将之称的曹文诏,最强盛时麾下有五六万精壮,让曹文诏也没有办法。后来曹文诏巧施妙计,招揽了王嘉胤的小舅子张立位与王嘉胤同族兄弟王国忠,,有了张立位、王国忠两人内应,曹文诏抓住机会夜袭王嘉胤大营,张立位与王国忠趁机刺死王嘉胤。

王部大军失去了首领顿时溃乱不堪,右丞相白玉柱举兵投降,左丞相紫金梁王自用率领残军,被推举为三十六营的盟主,率领剩下的义军继续作战,崇祯六年夏天,紫金梁王自用病死在河南山区,从此以后,各支义军再也没有名义上的盟主,他们配合打仗也是类似于盟友的联营作战。

而刘宣的到来,这一切已经大不相同。在刚开始起兵时,他就极端注重纪律,更重视士兵的训练,大部分的时间更是身先士卒与士兵共同操练。哪怕气候极端寒冷,粮食不富裕,营养比较缺乏之时,也没有长时间停止训练。

刘宣重视火器,尤其注重火炮,成立了单独的炮兵编制,经过几次大的战役,这支炮兵已经比较精干。

他起兵以来,可以说每战必胜,先后攻破三城,消灭的官军上万,这上万的官军,大部分都是榆林镇精锐。

在崇祯二年中,刘宣攻破延川县,让三边总督武之望忧惧而死。他击败延绥镇副将张应昌,害的张应昌丢官罢职,他攻破延安府,斩杀了敢于抵抗、拒不投降的所有武官,其中更是包括了鼎鼎有名的延绥巡抚岳和声。

因为刘宣穿越来的蝴蝶效应,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影响朝堂,当朝的阁臣周道登也因为围剿刘宣,为崇祯皇帝出了一个臭主意失去了帝心,让崇祯皇帝厌弃讥讽,情急之下提前几年病死在乡间。

刘宣的实力越来越强盛,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震动。这一次,朝廷终于不堪忍受,决定调集大军,围剿盘踞延安之地的刘宣。

与此同时,刘宣攻破延安后,先后赶来投靠的流民盗匪络绎不绝。尽管一些流民队伍难以忍受刘宣严苛的纪律带着队伍离去,但是这一段时间,刘宣还是收拢了五六千人,其中精壮的壮丁也超过了两千。

在刘宣攻破延安城后不久,听到消息的王嘉胤也走出了黄龙山,北上延安府与刘宣前来汇合。

这一段时间,因为刘宣、王左挂牵制了大量的官军,王嘉胤的实力也所有恢复,精壮的士卒不下于七千,其中历经多次战阵的精兵也有三千人。

王嘉胤此人眼光长远,他虽然出身于边堡军户,大字不认识几个。但是他早年间走州过县,去过了很多地方,早已经看出来陕北不是久居之地,所以他才会一心联络刘宣,想要打过黄河,进入相对于富庶的山西发展。

这一次刘宣攻破延安,在烽烟四起的陕北之地名声大震。王嘉胤听闻了这个消息,再一次派出信使联络。

这一次的信使,还是刘宣的老熟人张献忠。最近几个月,张献忠每战先登,骁勇善战之名已经闻名与王嘉胤军中。

王嘉胤也许下承诺,准备让张献忠回家乡招揽饥民,成营。

王嘉胤的军中非常混乱,他的建制还是传统的兵为将有的模式,如果张献忠拉起了队伍,成为一营之主,他在王嘉胤军中的地位无疑会大大的提升。

第一百章李自成

就在张献忠进入延安地界时,他历史上的好基友李自成也带着一队瘦弱不堪的饥民队伍进入延安县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