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后。介休刘宣行辕。
行辕就位居介休县衙之中,刘宣的节堂暂时安排在县衙大堂当中。节堂之内。除了刘宣高坐主位外,赵瑨、李进忠、杨宏范等人依次而坐,但是坐在上首的两人却是本应该在永和县的李翰、廖狗儿二人。
刘宣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说道:“良璧。昨日清查范家,到底缴获了多少物资。”
“回禀将军,只怕远不如将军预想的那样多,粮草只有两千余石。银子倒是不少,大约五万两,金银器皿百十件,珠宝古玩十几箱。”
杨宏范是本地人,自然清楚范家的大名。他摇了摇头,显然不相信这个消息。他指了指赵瑨说道:“良璧兄,窖银起出来没有,范家传家三百年。怎么可能只有这点东西?”
赵瑨摆了摆手说道:“这个问题你应该问李都尉,昨日抄家的也是李都尉、田营官、杨老虎三人。我这里只负责清点库存,入库的东西确实只有这一点。”
见刘宣转过头来,李进忠脸上也有些尴尬,仿佛害怕刘宣怀疑自己在抄家之时趁机贪污。他猛地站起身来发誓道:“末将绝没有贪污一文钱财,昨日抄家的还有田营官、杨营官二位军将。将军不信可以叫他们二人对质。”
刘宣摆了摆手说道:“李都尉不必如此,田营官忠厚老实。四宝兄弟仗义疏财,都不是贪恋钱财之人。况且昨日抄家的军士多达三千多人,谁也不可能在三千人面前捣鬼。只怕这范家也是徒有虚名。”
赵瑨摇了摇头说道:“将军错了,范家绝不是徒有虚名。仅仅在东口,范家手中的良田就超过万亩,在太原、京师、沈阳、东口、江南的货栈超过百间。范家的家财,大部分已经分散在张家口、辽东,小部分也在江南、京师,留在介休的只是一些浮财,自然不可能有多少。”
听了赵瑨这番话,刘宣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一来,就说的过去了。”
刘宣转过头来,对着一直旁听的李翰说道:“文恭,这一次将你从永和县调回来,就是准备给你压压担子,我准备将灵石、霍州、汾西、赵城、岳阳、洪洞六县划为霍州府,这个知府的人选准备由你担任。”
“这半年时间你在永和县表现不错,咱们从四月底渡河后,你能抓住时机,趁着下雨抢种了一部分粮食。你在永和县动员百姓修筑水库,打下了两万石粮食,能让永和县这个山区小县自给自足,这个成就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正因为你们在永和县干出了成就,所以我准备给你们压担子。这次回来调你担任霍州知府,掌管霍州六县,希望你在今年发挥长处,将霍州城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听了刘宣奖赏,李翰有些谦虚的说道:“请将军放心,文恭不才,但是也有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觉悟。”
刘宣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这些读书人,一定要吸取明朝的教训。朝廷这些年来,东不能平定建奴,北不能征服蒙古,就连一个西南土司奢崇安,也轻易平定不了。偌大一个中国,人口亿万,为何会如此虚弱?”
“在我看来,究其原因,根子还在于政事疏漏,与士人过宽,与庶民过严。商贾借士人崛起,无利不起早,心中无国家民族之所义,唯图方寸之所得。”
“像这个范永斗,本是明国之人,汉之苗裔。在国战之时,不图利国一分一毫,却勾结建奴,为他们运送粮草、火药、铁甲、兵戈,还充当暗间,将关内军情、民情的实情全部报给异族。这样的人渣败类,居然能出入公侯之府,成为总督、巡抚的座上佳客,这样的朝廷官员,怎么可能持久。”
“你们治理地方,要像两汉名臣学习,最要紧的就是抑制豪强,打击官绅。要随时随地主意地方的动向,将相信我们的人才提拔到合适的官职上。”
李翰脸色一肃说到:“请将军放心,下官治理地方,一定会打击豪强,压制官绅,兴修水利,恢复生产。只要以这十六个字为方略,定能够安定地方,让南下大军没有后顾之忧。”(未完待续。。。)
第八十二章扩军
刘宣想要顺顺利利的南征,必须要保证后方平稳。
现在他治下的县城二十二座,军队三万五千余人,但是无论是军队的编制,还是地方的建制都是乱糟糟的一团。
这样建制混乱,互不统属的局面,也不可能让刘宣放心南征。
所在这段时间刘宣当务之急就是理顺关系,从新整顿军队编制,将王嘉胤余部顺利的整合在军中。
除此之外还要理顺各级文官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毕竟现在二十二座县城也没有上下之分。
刘宣占据的二十多座县城横跨吕梁山东西,遍及两府一州之地。其中汾州四县已经全为刘宣所有,北面的太原府也被刘宣攻占了最富庶的六座城池。
至于平阳府的北部,总共十一座县城被刘宣彻底攻下,包括最近白旺攻下的石楼,与李自成攻下的岳阳。
这二十二座城池刘宣已经决定划为二府一州。其中灵石、霍州、汾西、赵城、岳阳、洪洞六县已经被刘宣划为霍州府,知府已经任命了永和县令李翰。
被大山阻隔,与霍州老营联络不便的吕梁山以东的石楼、永和、大宁、蒲县、隰县五县划为隰州。知州的人选是霍州知县胡宽。
胡宽也是追随刘宣已久的老人,也曾经担任过刘宣随身的文书。他担任霍州知县虽然不像李翰那样出色,但是基本上也保证了霍州城平稳过度。
至于冷泉口北部的十县。因为随时都可能面对官军围攻,已经算是战争的最前线。
这十个最富庶的县城被刘宣组建了晋中府。知府的人选就是点灯子赵胜。此人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是毕竟当过一方豪雄。哪怕当了文官治理地方,使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非常放心。
为了应对北面官军的压力,刘宣还将晋中府的权力击中起来,任命了李旭升担任晋中节度使,全权掌握晋中十县的军政民政。
理顺了地盘,刘宣马上开始整顿军队。
去年五月,他刚刚度过黄河时只有一万兵马。攻占平阳府几座县城后。他迅速扩充了几个地方守备营。
这一时期,他麾下的野战主力虽然扩充不大。但是下面的守备营已经扩充了四五个,人数也超过五千余人。等杨鹤带兵前来围剿之际,刘宣麾下的兵马已经超过两万人。
杨鹤退兵之后,刘宣收编了王嘉胤余部上万大军。还利用新占据的城池扩充了五千人。到现在为止,他麾下的兵马已经超过三万五千人。
但是这三万五千人军队中,真正能打仗的骨干也就两万人。除了上万从陕北跟随刘宣的老兵外,这半年时间的征战也锻炼了一部分人马。
此外,王左挂、王嘉胤余部先后投奔了刘宣,这些人马中能征善战的精兵也有五千人。
而刘宣军中,现在最大规模的编制还是营。
即使有更高一级的节度使、镇守使,但是这种职务只是临时官位,所辖的营伍也通常不固定。
因为兵力急剧扩充。以前的编制已经落后于现实情况。
所以趁着打了胜仗的机会,刘宣决定成立营以上的编制,这个编制被刘宣定为旅。
春秋战国之时一个旅一般五百人。齐国的编制不同于他国,规模更大一些,能达到两千人。
古代以师旅代称军队,旅也是上古常见的军队编制。刘宣一心复古,心中并不喜欢参将、游击、副将、总兵这些明朝官职,所以将营以上的编制定为了复古的旅。
况且明代的军制乱糟糟的一团。除了明初之时卫所制度之外,后来的军制更是纷乱如麻。
哪怕是统军的总兵副将。有时候也不能搞清楚麾下有多少人马。像这样的军队,也不可能给刘宣太大的鉴戒作用。
按照刘宣制定的军制,一个旅辖三个营,加上旅长的亲兵一哨,外加旗手、马夫、鼓号手、军法官等旅部直辖人员,总人数四千人。
刘宣虽然有三万五千大军,但是其中一部分都是守备哨、守备营等地方兵力。真正能够野战决胜的兵力也就两万余人。
这三万五千大军,这一次也只编为七个旅。
其中第一旅旅长李旭升,下辖骑兵一营,步兵六营、步兵九营三个主力野战营。
骑一营的营官提拔了哨长石龙,本来副营官邹风的资历更老。但是因为他嗜血杀戮、违反军纪的举动,已经极大地惹恼了刘宣,所以这一次升官就没他的份。
步兵六营的营官还是赵鲁,他这一次扩编原地踏步,没能更进一步向上调动。
步兵九营是新编的马守应、贺锦二部,营官为马守应。这一部人马,除了马守应、贺锦麾下的老兵外,还加入了刘宣一部分老骨干担任什长、队官、哨长等基层军官。
至于另一首领贺锦,这次被调出主力部队、担任了新兵为主的平遥守备营营官。
第二旅旅长为白旺,这个旅下辖步兵一营,步兵十营,步兵十一营三个营。
步兵一营为刘宣麾下最老的骨干,营官由白旺兼任。步兵第十营由隰州守备营张五斗部改编,营官为张五斗本人。第十一营为王嘉胤余部改编部队、营官由兵力最多的白玉柱担任。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归大宋 (封侯书生2) 起点VIP2017-07-14 两宋元明定鼎中原后的强大大宋,终于不可避免的走入了荒唐奢侈中,文官思定,武官畏权,两次北伐...
-
一等家奴 (南山昨日) 起点VIP2017-08-02架空历史斗恶奴,入良籍,小小家奴袖里有乾坤。考科举,著农典,平内攘外,所有他走过的地方,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