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哪得两全事。齐国大才多矣,齐王又怎缺老夫一人?”
颜全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回答完齐王的话后,双眼微微闭起,不再言语。
而在颜全不再言语之后,论战台上的诸子百家再次激烈的论战起来,只是因为颜全的例子在前,众人看诸国时政总是没有颜全所说的那般美好。
这一场关于诸国时政的论战一下子便说了一个多时辰,最初刘纪还是兴致勃勃的听着,可到了最后就有点儿哈欠连连,虽然论战台上气氛依旧激烈,可刘纪却觉得其语言百般无味起来。
刚开始时几个著名的学派,如儒家法家等夫子都说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诸国过政的评价,其言语还是颇让人震惊,但又觉得言之有理的。其中刘纪的老师,纵横家的公孙术果然不愧是老狐狸一只,以一番话深说以齐国危害,被齐王另眼相看,看着齐王和公孙术眉来眼去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郎有情妾有意的温馨场面啊。
开始时刘纪很怀疑公孙术会不会真的被齐王任用,一脚将他这个没用的汉国质子踹到瓜洼国去。但最后还好齐王虽然对着公孙术眉开眼笑的,但始终没有说出给公孙术什么官职的事来,更没有邀请公孙术留在齐国效命。
打着哈欠的刘纪看着公孙术等人还是全神贯注的样子,不由得感叹这个时代人的体力,跪坐了这么久居然还这么有精神……而且论战台上到最后一些有名的学派基本上都不吭声了,说话的尽是一些冷门学派,甚至好多学派刘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而他们述说的一些诸国国政也是无语,连一些国家怎么对待流氓,调戏妇女的政策国令都要拿上来说一通,实在是不知改如何说好了。
这么有闲心的前辈们,不应该坐在这个时代讨论国政啊,而应该在刘纪前世的那个时代中修改宪法啊!刘纪敢对天发誓,这些夫子们去修改宪法啥的,绝对不会让些罪恶分子找到漏洞洗脱罪名。
话说,自己以后是不是真的可以让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弄出一套这个时代的宪法出来?
跪坐着的刘纪美美的幻想着,丝毫没想到自己的处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汉国,就已经做着成为君王选贤任人的美梦。
第六十二章 大道不举,诡道何益
“殿下,殿下……”
刘纪的耳边想起轻轻的呼喊声,刘纪猛然惊醒,在百般无聊下的刘纪居然就跪坐着打盹了。长叹口气,刘纪无奈的苦笑一声,都是前世养成的习惯啊,上学时听多了老师的唠叨,上班时听多了那些无用的回忆,一听着这些无聊的东西时实在是犯困极了。
“论战结束了?”
论战台上已经没人说话,只是众人的目光却有些放在自己的身上,刘纪轻轻的问着旁边呼唤他的封皋。
“咳咳,殿下,论战已经到第三场了,学术论战,夫子等人都已经开口说话了呢,只是殿下刚才休憩没听到而已。”
封皋略带点无奈的语气,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刘纪这个汉国殿下,身在论战台上,居然还能睡着,这种本领实在是令人惊叹。
“刘纪公子?我等诸子百家学术都已说出精论,不知刘纪公子对诸子百家如何看待?”
南宫迟开口说道,一出口就是朝着刘纪问道,刘纪都不明白这南宫迟为什么老师纠缠着自己,明明知道自己刚才睡着了,却偏偏让自己回答这种棘手的问题!看着对面略带着奸笑的笑容的南宫迟,刘纪很想将那脸狠狠的虐一顿。
沉默了大约半分钟,刘纪还未答话,只听见荀昱摇摇头说道,“对于百家评价可曾有这么难?殿下竟如此迟疑。”
“不知道殿下如何看待纵横?”
南宫迟继续问道,儒家荀昱以及南宫迟的问话让刘纪很无奈,轻叹口气,刘纪的脑袋瓜子飞速的转动起来。
“每个学派都有着自己的理念和追求,如此论战,实属无益,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如何评价确实不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岂能一概而论?但不管哪家哪派,纪认为要符合民心者才可昌盛,当今百家争鸣,对国对民者有益处者的学派则兴盛而对国对民无益者才衰弱。然不论哪家学派,能屹立于最后的,必将是不断变通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此才是天下大势所趋,非但学派如此,每个国家亦然。”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南宫迟眼睛一亮,刘纪的话果然又让人惊讶了,南宫迟不知道刘纪是怎么相出这些理念的,甚至于连将儒家的理念解释得十分清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语都能道出,实在不知道刘纪从哪里冒出这样的惊世之语来。
“符合民心者,天下不过儒墨两家最盛,可各国却无一位君主任用,刘纪公子这话说得太过于自信的,百家中我看谁最符合君意的学派才可屹立于天下。正如法家兵家,符合君意,才被各国君王任用。若依儒墨两家治国,国家哪能兴盛,只怕早就被他国所灭。”
兵家俞汾冷冷一笑,对于刘纪说的话很是不屑。
“纪说过,各家学派都有长短,儒墨两家虽然不为君主所用,可依旧是天下显学,为何?顺应民心而已!若儒墨两家能够变通一点儿,各国君主如何不会任用?况且,儒家曾执掌宋国朝政,以王道霸于诸侯,墨家如今执掌宋国朝政,各国对其另眼相看,又如何被他国灭了?”
刘纪毫不思索的脱口而出,儒墨两家,若不是有些呆板的话,刘纪是十分支持这两个学派治国的,春秋时代的儒家没有汉代时儒家那么变通,否则的话只怕儒家早就一家称霸诸侯国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儒墨两家最早能够有着爱民的思想,实在要比其他的一些学派要先进多了,历史上王朝更替,无不是因为失了民心。所以民意是十分重要的,这道理各国君主不会不明白,但是只是在世族与庶民之间,君主大多还是选择了世族,一步步损害了庶民的利益,儒墨两家主要以庶民利益为主,自然不为君主所喜。
“变通?哈哈,自古圣贤都未敢说出此话,汉国质子有何本领,敢说出如此狂妄之话!”
“圣贤未说,其实已然做已!儒家孔夫子曾教人以仁,孟夫子教人以义,若按孔夫子以仁一直未曾变通,哪有孟夫子教人以义一说?”
荀昱摸着下巴白须,静静地听着刘纪说的话语,呆愣半响,他身后的南宫迟却是蛮有兴趣地看着刘纪的答问,在刘纪和几个学派的夫子论辩的激烈之时,忽然冒出一句话来,“公子还未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呢,对于纵横家如何看待?”
“纵横之道,关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对于一国而言,外交不可不重要,一国难与天下对抗,楚国之事便是前例!唇亡齿寒之例犹可借鉴,纵横家周旋于诸国之间,为各国谋利。这便是纪对于纵横家的理解,南宫兄以为如何?”
“邦国之交,小技诡道也,与我儒家正道相比岂可同日而语。”
荀昱叹口气,不知是为纵横家的一些小道而不屑,还是对于儒家的大道不得君王所理解而感到惋惜。
“纵横小技,那正道大技是什么?”
公孙术用言语逼问着荀昱,显然在他眼中,荀昱就是对于纵横家有着深深的不屑,这自然让公孙术不服。
“正道,邦国礼法,大技,庶民安乐。”
荀昱正着身子,表情如同一个虔诚的信徒一般答道。
“哈哈,只怕没有我等这些小技,光以儒家正道大技,不能治国安邦吧!”
公孙术气急而笑,对于荀昱说的正道大技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理想化的世界,真不知道当年儒家领袖是怎么执掌宋国朝政的!就这些人治国,只怕不知道国家会乱成啥样。
“大道不举,诡道何益!孟夫子所言,天下至理!若整日为这诡道小技而烦,才是可笑!”
公孙术的态度,荀昱早已经料到,脸上波澜不惊的说道,这么多年,荀昱弘扬儒家大道时遭到的嘲笑已经没有一次两次了,若是不淡定点,而是和人激愤的对喷时,只怕要就翘辫子了。
第六十三章 胸纳百家
“这汉国质子倒是令老夫惊讶,这小子也不知从哪儿弄出如此惊世之语。”晏宁看着刘纪的眼神中,总是带这一股欣赏的……意味?或许是因为他最喜爱的孙女就将心放在刘纪的身上吧,总之,晏宁看着刘纪的目光绝对是带着善意的。
但与晏宁相反,田旸此刻的心中对刘纪已经逐渐对着刘纪有着一股淡淡的杀意,此子不除,必为后患!
田旸不明白刘纪三年的在齐时间里究竟学习了什么,但是刘纪此刻的行动告诉他,这个汉国质子实在不是简单人物,田旸的目标是此生灭亡诸国,在史书上抹上绚丽一彩,超越古之圣贤,成就一代名将!而汉国无疑于是齐国统一天下的最大的绊脚石,汉国的君主越昏庸,对齐国是有益无害,但若是汉国君主不昏庸的话,齐国可就难了,所以为了齐国的将来,田旸此刻的心中竟对了刘纪这个未成冠的年轻人第一次动了杀心。
相似小说推荐
-
一等家奴 (南山昨日) 起点VIP2017-08-02架空历史斗恶奴,入良籍,小小家奴袖里有乾坤。考科举,著农典,平内攘外,所有他走过的地方,都有一...
-
大明魁首 (尘都乞儿) 创世VIP2017-07-26 两宋元明食草男魂穿大明,三元魁首,威仪赫赫,在川南、在北漠、在南海掀起一场场血火纷争,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