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宋 (封侯书生2)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封侯书生2
- 入库:04.13
赵普、吕蒙正以及两名三司使的官员同样应是,赵光义见一切安排妥当,再次提出了廷议。
这次廷议,却是为了商量出此次出征的率臣,也就是率军打仗的将帅。
枢密院副使张齐贤道:“此次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战,在于速战速决,不给辽国反应的时间,因此臣建议,由三到四位率臣兵分数路,齐头并进。”
“爱卿心中可有人选?”赵光义问道。
“这个……。”张齐贤看了看赵光义,又看了看头发花白的鲁国公,似乎欲言又止。
赵光义将他的动作看在眼中,沉思良久,最终下令道:“鲁国公曹彬,可为中路主将。”
鲁国公激动的快速上前一步,语气哽咽的抱拳道:“臣曹彬领旨。”
赵光义随后又道:“还有何人可担主将?”
另一个枢密院官员赵昌言道:“皇上,韩国公潘美本也可为将,只是他……。”
潘美?
一旁的赵谷听到这个名字不由来了精神,这个名字在后世的知名度可是极高的,比起赵光义来有过之无不及。
只因为在著名影视作品《杨家将》中,潘美乃是其中最大的反派,说是金刀将军杨业率领七子出征,却被潘美出卖,战死金沙滩,七子也是死的死,伤的伤,杨家满门忠烈被他一人搅得是家破人亡。
然而在史实上,潘美和杨业的死却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杨家将》中缺一个反派,他就被拉过来背锅了,导致他白白受了一千多年的骂名。
据史料记载,当初大宋第二次北伐,曹彬、杨业、潘美等分三路进攻辽国,却因粮草不及时而溃败,杨业为了掩护大军撤退被活捉,最后坚决不肯投降,于牢中绝食而死。
在此次事件中,潘美作为主将,虽有旁观责任,但却没有主观责任,毕竟大军兵败如山倒,不是他一个人能控制的。
但杨业终归是战死了,潘美回来后也被削去了官职和爵位,虽然后来又被补上了,但他的名声终究是毁了,自那过后,他便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也从来不来上朝,赵昌言这才在提到他时会这么扭捏。
和他一样的,鲁国公曹彬在那次北伐中战绩也不好,回来后也受到了相应惩处,只不过鲁国公治军甚严,有阎王之称,而且那次北伐失败并非他的过错,因此朝堂之上众官员对他都十分体谅,不像潘美那样累死杨业,导致无脸见人。
对于曹彬和潘美,赵谷心里一直是保持着崇敬之意的,原因无他,只因为在后世某位宋朝皇帝的那个年代里,建造了一个昭勋阁,其**奉了二十四位对大宋有着卓越贡献的功臣,史称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潘美和曹彬正是其中排名相当靠前的功臣。
要知道,宋朝昭勋阁虽然是仿唐朝凌烟阁而建,但唐朝时崇尚武力,因此凌烟阁**奉的功臣多为武将,文臣不多,而宋朝昭勋阁却恰恰相反,它的里面是文官多,武将少,曹彬和潘美能以武将之身进入其中,足可见他们的功劳之大。
更何况,他们的排名还十分靠前,远在不少文官之上。
赵谷有理由相信,照此推断的话,若宋朝也跟唐朝一样崇尚武力,对武将大加赞扬褒奖的话,那以曹彬和潘美的地位,怕是绝不会输于唐朝程咬金、秦叔宝等人。
紫宸殿内,听到潘美的名字,众人皆是不做声了,就连赵光义也不例外,他并非不想重新启用潘美,可杨业刚死没几年,此时若启用他怕是会引起非议。
正在烦恼间,赵光义陡然看见赵谷正在贼头贼脑的打量着四周,不由一阵气恼。
“好小子,你倒是挺自在呀。”
眼珠一转,赵光义计上心来,道:“涿州谷候何在?”
赵谷一愣,怎么又叫到我了?这种点将之事总不会也拿来问我吧?
事实证明,想什么来什么,赵光义果然就是想问赵谷点将之事。
只听赵光义道:“赵谷,关于出征的主将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赵谷无奈,只得答道:“臣以为方才这位大人言之有理,韩国公潘美曾出征辽国,对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若以他为一路主将,想来会事半功倍。”
赵光义目光扫过紫宸殿内某个角落,道:“可是……。”
赵谷微微一琢磨,马上明白了过来,你不就是怕启用潘美后,杨家的人心里不舒服吗?
于是,赵谷又道:“皇上,实际上这朝堂之上还有一人,对辽国情况同样了如指掌,若再以他为一路主将,和鲁国公、韩国公一起出征,此次收复辽国的计划便算是完成了前半部分。”
“哦?是谁呀?”赵光义问道。
“金刀杨业!”赵谷一字一句的说道。
“啊!”
“怎么是他!”
全场皆惊。
赵光义见赵谷的表情不像作假,但他怎么也想不通,杨业不是都已经战死了吗,怎么可能领军出征?
听到赵光义的疑问,赵谷笑了笑:“金刀杨业虽死,金刀仍在。”
第一百一十二章 杨延昭
金刀杨业虽死,金刀犹在?
什么意思?
大臣们皆是听不明白赵谷的意思,赵光义同样如此,但他却不好发问,毕竟自从赵谷暂露头角之后,他就觉得自己的智商有些跟不上了,身为皇帝,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太过暴露自己的无知为好。
好在大臣中有人开口了。
“涿州谷候,不知你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我们让杨业将军的金刀来做统帅?”
赵谷笑了笑:“我的意思是,杨业将军后继有人,可命此人手持金刀,大破辽兵。”
众人眼睛不由一亮,接着纷纷回过头,看向角落里一个三十来岁的官员。
这个官员身材高大,肩膀宽广,双臂有力,浑身散发着英武之气,穿着官服反而有些不伦不类,似乎生来就是要穿铠甲才配得上他。
他的长相同样十分出众,剑眉星目,浓眉大眼,让人只看一眼就印象深刻。
此人正是金刀杨业之子——杨延昭。
杨业战死之后,杨延昭便继承了其父遗志,多次率军阻击辽兵,他更是常年在北方边界戍边,功劳不小,因此也得以获封了三品武官,此次廷议他却是也在的。
赵光义同样看向了杨延昭,看着其和杨业颇为相似的面孔,赵光义脸上难得的出现了一抹柔和,道:“金刀将军杨业当年号称无敌将军,面对千军万马亦面不改色,照样率领军队七进七出,朕至今依旧记得杨将军的雄姿,但也正因如此,杨延昭越发不能出征,杨业将军就他这么一个独苗,朕已经累死了杨业将军,不愿再见他的独苗……,唉。”
听他如此说,赵谷马上意识到,赵光义对于自己的建议心动了,只不过正如他所说,杨延昭是杨家的独苗,他决不能出事,否则赵光义会让人诟病的。
杨延昭却是面不改色,纵然明知赵光义对其父有愧疚之心,他也没有恃宠而骄,听到众人提到自己的父亲,杨延昭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先是恭敬的对着赵光义抱了抱拳,这才说道:“有劳皇上挂念杨家血脉,臣代替亡父感谢皇上了。”
赵光义笑了笑:“杨将军为我大宋战死,朕关心你也是应该的,正好如今你也在这儿,对于赵昌言和赵谷的建议,你有何看法?”
杨延昭一愣,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赵谷在一旁看的是直翻白眼,他还以为赵光义顾念杨业的面子,不愿让杨延昭出征,没想到他还是存了这个心思。
君不见曹彬等率臣都想率军出征,却没有一个人敢请命吗?
大宋朝的惯例就是这样,带兵打仗的率臣只能由皇帝和枢密院指派,任何人不得擅自请命,否则一定会被怀疑要图谋不轨的,你说你一个率臣好好的日子不过,怎么整天想着带兵打仗?你如此处心积虑的要把军队带出去干什么?要造反吗?
这就是大宋的常态,所以当赵光义问杨延昭的想法时,其实就说明他心里是想杨延昭出征的,不然你问他作甚?没看见曹彬和潘美的任命都是由别人建议的吗?赵光义怎么没问他们的意见?
所以实际上,赵光义此问就是想告诉杨延昭,我想你率军出征,但你家就你一个独苗,我不好意思开口,你就自己请命吧。
帝王的心思还真是难测啊!
赵谷又偷偷打量了一眼其他大臣,发现众人似乎都没有一丝异色,不知是没有看出这一点,还是说他们早已见怪不怪。
而杨延昭之所以没有马上回答,怕是他已经看明白了赵光义的意思,他不敢违抗皇帝的心意,但又不敢主动请命,以免引起猜疑,真可谓两头为难。
但杨延昭也不是笨人,能在史书中留名的谁又是笨的呢?
只听杨延昭随后答道:“回皇上的话,臣以为两位赵大人言之有理,若亡父还活着,定然可为一路主帅。至于涿州谷候所言由臣代父出征一事,事关孝道和亡父的声誉,臣……臣想恳请皇上恩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魁首 (尘都乞儿) 创世VIP2017-07-26 两宋元明食草男魂穿大明,三元魁首,威仪赫赫,在川南、在北漠、在南海掀起一场场血火纷争,为开...
-
猛刺 (袁诺) 起点VIP2017-07-29 军旅生涯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你为一个人拼过命吗?揍过新兵连长,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