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宋 (封侯书生2)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封侯书生2
- 入库:04.13
他此时方知,那些在战场上带兵打仗建立功勋的将军们,绝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立功,战场是残酷的,比起他在曾经的那个小县城里当捕头时和富商们斗智斗勇要残酷的多。
直到这一刻,他才开始后悔起来,自己干嘛放着好好的捕头不当,跑来当什么将军啊!
但是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卖的。
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应(1)
川峡路某个不知名山谷中,赵谷一行人在这里已经住了七天,期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无聊至极。
到了第八天的时候,局势终于有了变化,赵谷的大舅子小一终于传来了一份情报。
看完情报,赵谷坐在建议石桌前,静静思考了许久,提笔给赵光义写了一份奏疏,派了一个随从前去送信。
而他本人则在随后就带着苏小成等人离开了小山谷,往川峡路中心而去。
从小一的情报中,赵谷已经得知蜀国立国的事,也知道了蜀国建国后的第一仗败在了一个叫杨烈的将军书中,损失了三万,而现在这个时刻,估计蜀国正在和杨烈继续交锋。
赵谷有心平定川峡路,为自己增加政治成本,此时自然不能再待在小山谷,便趁着蜀国正在征战,对领地里管辖不算严谨,打算亲自去往川峡路,见识一番蜀地的英豪。
而他给赵光义写的奏疏,自然是把自己从这件事中择出去的奏疏,他在奏疏上说,他从开封城前往川峡路的路上,曾在燕云十六州受的伤复发了,路上便耽搁了几日,等到他赶到川峡路时,蜀国已然立国,自感无言面对朝堂衮衮诸公,便打算深入虎穴,想法子平定叛乱。
他上这份奏疏的目的,是为了堵住赵光义的嘴,因为据他的猜测,若是赵光义得知蜀国立国的消息后,第一件想到的事一定不是平叛,而是借此机会杀掉自己。
不用怀疑,赵光义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略有些神经病的人。
所以赵谷便要提前堵住他的嘴,他在奏疏上说自己旧伤复发,到了川峡路时蜀国已然建国,那么这件事就扯不到赵谷身上了,就算赵光义有心以此为罪,那些迂腐的文官们也不会同意的,毕竟蜀国建国与否,和赵谷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他是在蜀国建国后才知道这个消息的,这件事就更加与他无关了。
而他又说自己会深入虎穴,在大义上便占据了制高点,赵光义若是还非要给赵谷强加罪名,那就是在侮辱国士,他若是侮辱国士的话,那些文官们又哪里会放过他,就算他们不能打赵光义一顿,但整天在他耳朵边絮叨,也够烦人的。
进入川峡路后,赵谷一行人几经周转,来到了蜀国境内的兴元府,也就是后世的汉中。
兴元府作为府一级单位,比州略高,无论是繁华程度,还是人口密度,都大大超过一般州城,这里也有赵谷的产业,涿州商行旗下的百味饭馆在这里已经开业三个月了,柳记布仿也已经开张,至于闲云山庄则还在建设之中,这里的商行主要负责人名叫李成志,是李淡然的一个远方亲戚。
赵谷此来,便是找他来了,到了兴元府城内的百味饭馆后,赵谷隐秘的将自己的身份透露了出去,李成志不一会儿便找了过来,他是认识赵谷的,当下连忙见礼。
赵谷摆手示意他不用多礼,问道:“成志,淡然和你说过我来到了川峡路的事吧?”
“回东家的话,堂哥和我说过了。”李成志答道。
“好,你是淡然的弟弟,我就有话直说了,我们涿州商行虽然是以做生意为主,但我同时还要求你们收集各种情报,这个淡然和你说过了吧?”赵谷又问道。
“说过了,东家您是想知道蜀国的消息吧?”李成志似乎猜到了赵谷的来意,说完便从怀里掏出了十几封信封。
“这里便是蜀国大部分高官的个人资料了,另外还有部分蜀国的兵力布置。”李成志跟着道。
赵谷赞赏的看了他一眼:“不错,知道未雨绸缪。”
接过信封,赵谷一一拆开,看完后又递给了李成志。
此时,他已经对蜀国的大致情况有了了解,总而言之,王小波和李顺图谋造反已经多年了,此二人往常只是寻常富翁,和各个官府关系不错,人缘不错,趁着此次川峡路被朝廷压迫过狠,以及川峡路从军子民损伤惨重之际,便拉拢了一帮人杀官造反,这才建立了蜀国。
而因为事发仓促,加上川峡路毕竟还是人少了些,因此这二人麾下并没有太多人才,最起码类似曹彬这样的大将之才和吕蒙正这样的宰相之才,他这里并没有,唯有一个名叫何胖子的富商,如今是蜀国的计相,还算是一个人才,蜀国在他的治理下,各种税收和产业都发展的不错。
川峡路的百姓此时对蜀国还是十分信赖的,这和他们对大宋朝廷颇有怨言有关,也和王小波到处搜刮富商,将钱粮广散给百姓也有关系。
看完这些情报后,赵谷倒是不着急决定接下来的计划,又对李成志道:“你再着重帮我调查一下何胖子和杨烈、陆一平这三人。”
李成志应声道:“是。”
赵谷又询问了一番涿州商行在西川路的发展,便让李成志给众人安排了房间,打算先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再说。
而在另一边,蜀国立国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开封城,顿时满城惶恐,朝堂之上一片沉寂,仿佛酝酿着什么风暴一般。
所有大臣的目光都不由瞥向了赵光义,谁都知道,这位皇帝一直卯这劲儿要跟太祖赵匡胤比一比,他最热衷的就是把自己建立成千古一帝的形象,这也是在北伐之后,不等大宋缓过劲儿,就急于西征的原因。
正因为他要证明自己比哥哥强,所以才要接连南征北伐,他要用一块块打下来的土地证明,他赵光义就是强。
然而此时,川峡路却造反了,蜀国强势立国,便等于是狠狠扇了赵光义一个耳光。
所有人都知道,赵广义一定忍不下去这种屈辱的,就算穷尽全国之力,他也要收复川峡。
紫宸殿中,没有一个大臣敢在此时说话,谁也不愿承受赵光义的怒火,尽管他们都知道蜀国立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赵光义急于求成,北伐之后接连西征,但他们同时也知道,赵光义是一个不讲理的神经病,他们生怕此时被这个神经病给盯上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应(2)
事实证明,赵光义的神经病属性已经震撼住了所有人,满朝大臣都怕他了。
而他在环视一圈后,见到竟无一个大臣对蜀国立国一事发表意见,心里便是一阵恼火,在他看来,蜀国之所以被逼反,和这些大臣的庸碌无为是有关系的,若是朝廷钱财众多,怎么可能逼反川峡路。
他却没有想过,大臣们并不能当大宋的家,真正的大宋决策者只有他一个,大宋如果穷成了鬼,他也要负主要责任。
只不过赵光义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去想自己的问题,反而总喜欢在别人身上挑错,或许神经病都有这种病例吧。
突然之间,赵广义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因为他猛然想到了赵谷。
“我是否可以借此机会,一举除掉赵谷这个隐患?”赵广义心里思索着,越想越觉得这是个机会。
轻咳一声,赵广义道:“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赵谷乃是此次川峡路平叛的钦差吧,为何他一去川峡路,蜀国立刻就立国了?可是他逼反了这些人?”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蜀国立国那能是一年两年就能谋划的事吗?王小波他们为了谋反之事,肯定准备了数年乃至十数年,哪里是说逼反就逼反的?你这栽赃也太明显了吧?
大臣们知道,赵光义依旧对赵谷的攻击耿耿于怀,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一次也只是他找的一个理由而已。
可大臣们对此也是无话可说,谁叫赵谷恰好此时受命去川峡路平叛呢,恐怕一个渎职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就在此时,赵光义还没来及继续给赵谷罗列罪名,门下省的一名官员走到了大殿正中,面色苦闷的道:“皇上,关于此事,涿国公今日刚刚上了奏疏解释,说是他在去往川峡路的路上,旧伤复发,耽搁了数天,等到他赶去川峡路时,蜀国已然立国。”
“哦,涿国公还说,他得知此事后,决定带领三名随从深入川峡路,希望能够平定叛乱。”
“额。”赵光义脸色一滞,有心发火,又感觉无力可使。
赵谷曾经在北伐时受过伤,随后大病了一场,这是谁都知道的事,他上报说自己旧伤复发,耽搁了时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又能在此事上追究他?
最关键的是,如果他是在蜀国立国之前就到了川峡路,赵光义还可以给他扣一个无能、渎职的帽子,可若是他是在蜀国立国后,才‘艰难’的赶到川峡路,这就又另当别论了,赵光义顶多只能处罚他一个效率低下的罪名。
可是他是有伤在身,这才耽搁了时间,于情于理也算是情有可原。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魁首 (尘都乞儿) 创世VIP2017-07-26 两宋元明食草男魂穿大明,三元魁首,威仪赫赫,在川南、在北漠、在南海掀起一场场血火纷争,为开...
-
猛刺 (袁诺) 起点VIP2017-07-29 军旅生涯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你为一个人拼过命吗?揍过新兵连长,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