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宋 (封侯书生2)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封侯书生2
- 入库:04.13
“不知太后有何打算?”一个大臣问道。
萧太后思索良久,道:“此事已成定局,赵谷既然已经回了大宋,国书势必也到了大宋,再抓住李符也没什么用了,让韩德让退兵吧。”
“另外,派一使者前往大宋,将此事解决清楚,就说是韩德让记恨赵谷俘虏他的事,这才擅自行动,并非我大辽朝廷的决定。”
第二百一十三章 归来(1)
真定府内,辽国对于追击自己和李符的解释已经被辽国使臣送来了,赵谷得知这一消息后,给杨延昭点了个赞。
随后,赵谷带着真定府的二百厢军,一路出了城,来到了宋辽边界。
此时的宋辽边界,可谓剑拔弩张,单是赵谷这一路走来,就遇到了不下五波斥候部队。
众人一路行来,来到了一处很难引起人注意的小树林。
赵谷身后一人问道:“大人,您每天都来这里等李符大人,可真是情真意切。”
“我与李符大人也算是知己,又曾共过患难,自然希望他出来了。”
身后之人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句,同时狠狠骂了骂朝中的言官们。
事实上,此时的赵谷处境十分艰难,他身边的人自然看在眼里,真定府的厢军们也都知道。
自从赵谷回国后,言官们就对他进行了狂轰乱炸,有人说他不顾命令,强行和辽国签订国书,导致李符深陷险境。
还有人说他,就算他把国书拿回来了,也只是一纸空文,若辽国不认账,他又能把别人怎么样?
当然,这两个指控并不算什么,毕竟国书若真到了大宋,谁也不能否认它的作用。
但另一个指控,可就有些要命了。
有言官说,赵谷在辽国境内时,只顾自己性命,抛弃同僚,这才致使李符至今未归,这些事他都要负主要责任。
尤其是当这些人听说杨延昭出兵一事,是赵谷暗中给赵光义献的计策,这些人就更揪着赵谷不放了。
这些言官别的不会,鸡蛋里挑骨头却都是好手,本来大宋的国策就是重文抑武,像赵谷这种冒然想要调动兵马的人,自然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言官们虽然都算是比较正派的官员,但也属于文官一类,一旦像赵谷这样的人多了,大宋朝武将们的地位岂不是提升不少,到了那时,文官们的地位势必会受到威胁,甚至重新回到盛唐时重武轻文的弊病中去。
这一现象,正是所有文官都不想看到的,言官们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了,这些人里有没有嫉妒赵谷年纪轻轻却身居高位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或许他们一直潜伏在暗处,总算等到了可以往赵谷身上泼脏水的时候,自然不遗余力的在开封城搅风搅雨了。
诸如此类泼脏水的说法,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总而言之,赵谷的处境堪忧,此时朝廷之中看他不顺眼的大有人在,若不是赵光义一直压着,此时说不定他早已被关进大牢。
在这片树林外又待了半个时辰,赵谷这才准备带人离开。
本来他对于李符是否活着也是存在怀疑的,只不过李符确实算得上是个好官,他替他感到惋惜罢了。
却不想就在此时,树林中响起了一道惊喜的声音。
“是赵大人。”
赵谷猛然回头,他已经听出来了,这个声音的主人,正是小一。
“来人,准备食物和水。”赵谷连忙下令道。
说完,赵谷直接跳下了马,带着一众厢军钻进了树林。
出现在赵谷眼前的,是五个面黄肌瘦的人,他们中许多人甚至连衣裳都不完整,不少人身上还缠着白布,显然受了伤。
但赵谷却一眼就认出了,这些人正是李符一行人。
赵谷哈哈一笑:“李符大人,我可算等到你了。”
李符也很高兴,虚弱的应道:“赵大人,烦劳你来接我们,多谢了。”
赵谷一笑:“咱们都是同僚,谢什么谢。”
李符点了点头,赵谷便将他搀扶了出去,扶上了自己的马。
很快的,一行人回到了真定府,李符等人见到这繁华的城市,皆是放声大哭起来。
赵谷猜测,他们这一路上,肯定都承受了惊人的折磨,不然以他们坚强的性格,是不会哭的这么失态的。
真定知府第一时间就将李符等人回来的消息,传给了赵光义,赵光义知道后,立刻下令让众人回开封。
圣旨传来时,已是几天后了,李符等人的伤也都好的差不多了,情绪也都渐渐缓了过来,众人便在真定府厢军的护送下,回到了开封。
这时已是五月底了,天气渐渐炎热起来,众人回到开封时正是中午,太阳高照。
但赵光义却还是和众臣在紫宸殿中等候,一听说赵谷和李符回来了,他立刻下令,为二人接风。
一见赵光义的面,李符又是嚎啕大哭了起来,抽泣不已,如同几岁的小孩。
赵光义等人哪里见过李符这幅样子,不少人都被吓了一跳,也有了解李符的官员,猜到他肯定是受了很多罪,眼睛跟着也红了起来。
“爱卿你这是怎么了?跟朕说,朕一定为你讨回公道。”
赵光义说着,下令众人入席,同时亲自将李符引到了吕蒙正的座位下,随后指了指李符对面的位置,示意赵谷坐在那儿。
赵谷一愣,赵光义这是何意?这个位子以赵谷的身份可还坐不起呢!
要知道,吕蒙正乃是大宋执相,从一品高官,紧挨着他坐的官员应该是从一品或是正二品才行,比如枢密院正副使、三司正副使,以及诸位国公等。
以李符的身份和威望,坐在吕蒙正身下,倒还说的过去,可李符对面的位子和这边相当,赵谷不过是一个郡候,在讲究礼数的大宋朝,是不该坐在这里的。
但赵谷却并未发呆,而是顺势坐了下去,他早就喊出了口号,雷霆雨露据是君恩,既然赵光义让他坐那儿,他自然不会出言反对。
赵谷的这一小动作,赵光义全收在眼里,嘴角缓缓出现了一抹笑容。
赵光义随后也回到皇位上坐下,吩咐宫女摆宴,接着就让李符讲讲这一路上的事情。
李符这时也止住了眼泪,开始讲起一路上的故事。
他先从一行人到达辽国后,和辽国武士比武开始说起,一直讲到赵谷在宋辽边境山林中接他为止,其中并未参杂半分个人感情,完全是实事求是。
第二百一十四章 归来(2)
只不过因为李符这一路上的经历实在过于波折,充满了故事性,包括赵光义在内,所有人都听的紧张不已。
当李符讲到辽兵追到小山村,就连赵光义也紧张起来,连忙问接下来怎么样了。
李符接着又讲到赵谷提议李符带着国书先走,自己引开辽兵的事。
众官员这才知道,原来不是赵谷抛弃李符而去,为了保全李符和国书,自己带人引开了辽兵!
这一刻,不少人看着赵谷的神色中满是敬佩,当然也有不少人的额头开始冒汗了,比如一开始肆意攻击赵谷的那帮言官。
李符继续讲着,众人继续听着,很快他就讲到了小山谷和竹山那一段。
讲着讲着,李符再次泪如雨下,宴会之上,只有他一个人的哭声。
大臣们动容,李符的讲述,让他们如临其境,他们仿佛看见了辽兵的大刀,仿佛看见了那个小山村村民滚落的头颅。
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李符大人,小山谷的事你说了,我也就信了,可竹山上的呢?你们也跟过去了?”
说话这人,也是一名文官,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一名言官。
这名言官并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相反的,他的官声十分糟糕。
平日里,这人就以揭短为乐,大到每个官员的政绩官评,小到他们娶几个媳妇儿,平日里有些什么朋友,他都会拿来当做抨击这些官员的武器。
每一年都会有那么十几个官员,因为他的这些攻击而被贬,或是直接被罢官,所以平日里他在官场里少有人敢得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和李符都是言官,可在当初开封府府尹一职的争夺中,却输给了李符,所以他一直对李符怨恨在心。
听到这人说话,在场的官员皆是露出了思索之意。
是啊,李符他们和韩德让遭遇后,就朝着相反的方向而去,怎么可能知道竹山上的事情呢?
会不会是李符他们为了邀功,故意这么说的?
但大多数人还是相信李符的,且不说他本身名声在外,是难得一见的清官,就算他真的说谎了,难道和他一起的小一等人都说谎了?
李符正欲解释,赵光义突然挥手打断了他。
“不用解释了爱卿,朕相信你。”
说着,赵光义突然盯向了那名言官:“章宫,平日里你胡言乱语也就算了,看在你是言官的份上,朕不跟你计较,可今日你的言行,却根本就不是一个言官该有的。怎么?李符他没在现场看见,难道你就在现场看见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魁首 (尘都乞儿) 创世VIP2017-07-26 两宋元明食草男魂穿大明,三元魁首,威仪赫赫,在川南、在北漠、在南海掀起一场场血火纷争,为开...
-
猛刺 (袁诺) 起点VIP2017-07-29 军旅生涯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你为一个人拼过命吗?揍过新兵连长,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