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魁首 (尘都乞儿)


  红莲想着,惨白的嘴唇娇娇的嘟了起来,仿佛林卓真就站在眼前。
  这次牢狱之灾,姓周的那个披着人皮的衣冠禽兽,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刑罚,折磨着她,以红莲的内力和体魄,都硬生生晕过去三次。
  这些疼痛越是难以忍受,红莲却感到越是舒心,她能感觉得到,自己的意志之火在熊熊燃烧,她无比清楚地坚信,自己只要咬死了钟毓,就是对的。
  她自幼生在白莲,担负圣女大位,追随圣教主走南闯北,做了很多事,杀了很多人,有过很多放浪形骸,所作所为到底是对是错,一直都是模模糊糊的,见到他之后,才开始有点儿清楚了,只是清楚的方向,却与她渴望的截然相反,让她备受煎熬。
  现在,她没有任何精神上的负担,她没有对不起教主,也没有对不起他,做的这些,都是对的。
  红莲想着,脸上漾起浅浅的笑纹,却带出一阵剧烈的咳嗽,血腥味满嘴都是。
  “咳咳咳”的声音在牢狱里回荡得异常清晰。
  “哎……好好的,干嘛非要刺杀林公子,林公子可是个好人呐”一个巡夜的狱卒走过来,见状有些不忍,话里啰嗦了几句,“也算你们做件好事,硬挺着都要给林公子留个公道,明天呐,你们就要移送到布政使司衙门了,那里可正儿八经是周参议的地盘儿,你们恐怕还有得受哦”
  狱卒说完,又叹了口气,摇摇头,就转身离去了。
  他没有看到,背后的清漪听到这个消息,苍白如纸的脸庞上,绽开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笑容。
  “呸,他才不是个好人呢”

第八十二章 青城古风

  青城山,是一座道教名山,亘古以来就已然如此。
  青城山一直孤僻且骄傲地坚守着自己道教圣境的地位,并不为更多的人气,或者更多的利益所动,浑然一色,自始至终。与峨眉山辗转佛道之间,成为各方神佛的道场圣地,对比卓然鲜明。
  说来也是颇有趣味,峨眉与青城相隔不远,说是同属一方水土,也不过分,但是脾性却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一则以坚守,可感其气节,谓之孤高,一则以包容,可效其气度,谓之博大。
  传承千年以降,文人骚客往返者不计其数,孰优孰劣,竟无一人落笔评说,想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优劣自在人心。
  林卓抵达青城山脚下的时候,愣怔了好长一段时间。只见这有节操的青城山,已然热闹的不像样子,一点气节都看不出来了。
  山上山下的人流如织,旌旗招展,各种凉棚竹亭交相错落,沿途山路遍插认旗,上面画着葱茏绿竹,山间道路也悉数以竹藤环绕,四处扩散占据前山后山还不算,竟然还绵延而上,直至主峰老霄顶,山顶上插着一行巨大的红底横幅,四周照例翠竹珊珊,拱卫着中央八个黑色大字,“巴蜀灵竹青城大会”,后方各色旗幡掩映,气势非凡。
  “卓哥儿,卓哥儿,这边儿,这边儿”郭廓在那边挥着袖子招呼林卓。
  “郭廓,这怎么回事儿?金凫呢,这场面这么弄得这是,我是来会会学子的,不是上山落草当山大王的”林卓心底恼怒,金凫不靠谱,怎么耿二叔也不把把关。
  “金凫和耿二叔在上清宫接待蜀中名望士绅、高僧大德和道长们,汪秉宜兄台他们在圆明宫,李路和高士进他们在玉清宫接待各地知名学子,我带着几个叙府士子在山下负责接引”郭廓表示咱不解释场面问题,把人事安排说得一清二楚,大家干革命,分工很明确嘛,该找谁找谁。
  “青城山上这几个道家宫阙,能容下,这许多士子?”林卓也不深究,事已至此,不认也得认,看看络绎不绝的士子人群,心里颤悠悠的,这里的接待能力能满足么?
  “卓哥儿多虑了,这里的主脉宫阙主要接待蜀中士林名望,普通士子就到普通的道观和洞府里停留,这里各处总共有七十八个道观,三十一个洞府,总共九十九处,全数对士子们开放,每一处都有叙府和CD府的士子帮忙接待,青城山上的众位道长也发动了青城山周边的所有道士信众,为此次大会帮手”郭廓是个人来疯类型的,说到兴奋处,眉飞色舞,显然对这个大场面很激动。
  “如此就好,改日在向此处的道长们登门致谢”林卓也略略放下心来,尽管对这个草台班子的场面有点儿膈应得慌,但是得到地主们的认可了就没太大问题,不是有个词叫别开生面嘛,咱就别开生面一回了。
  “林公子,贫道陈清觉有礼”一个颌下黑须,面目刚直的道长带着一帮小道士冲下山路,冲着林卓稽首行礼。
  “清觉道长有礼了”林卓躬身还礼。
  “家师光庭道长听闻林公子玉驾抵达,特请公子到天师洞叙话,家师年过八旬,已有十几年未曾下山,失礼之处,还请林公子海涵”陈清觉长相粗犷,心思却很细,主动解释了杜光庭道长没有亲自下山来迎迓的缘由。
  “不敢不敢,林卓此来,扰攘道长清修,正应上山请罪”长者为尊,林卓自然不敢挑理。
  “林公子客气了,此乃我蜀中盛事,能定在道家祖庭,全真道门与有荣焉,您请”陈清觉脸上努力挤出一丝笑意,比哭还难看,肃手延客。
  天师洞是青城山主脉十余个宫观的核心,也是陈清觉所说道家祖庭的真正所在,相传天师道祖师张道陵曾在此显圣,并羽化登仙。这十几个建筑物的排列并不规则,天师洞总体上居于中央,地势也是最高的。
  林卓上山,顿时在士子群中引发轰动,不再理会认旗接引什么的,纷纷追随在林卓身后拾阶而上,一派人潮涌动的场面,林卓不以为意,还友好的招呼示意,却让陈苏、陈哲兄弟俩分外紧张。
  林卓登上天师洞所在的山坡,先就看到一个鸡皮鹤发的老者衣冠整齐的站立在一株巨大的银杏树下,此人身体瘦弱,广袖飘飘,目光平和,即便拄着拐杖,不良于行,仍有一番仙风道骨的气韵。
  林卓赶紧趋身上前,深施一礼,“晚辈林卓,见过光庭道长”
  “哈哈哈”杜光庭吃力地发笑,看着林卓很是慈祥,“蜀中天府之国,文教昌盛,本应多有俊彦之辈,奈何有大明以来,苦等百余年不见一人出世,今日见你,才知必是小儿惫懒,沿途流连,以致姗姗来迟”
  “道长过誉,林卓愧不敢当,蜀中人才济济,远的如杨介石、杨升庵父子两位先生,近的如家师肖甫先生,都是才为世出,冠领一时,林卓心向往之。蒙蜀中文脉推许,林卓唯夙夜砥砺,潜心克己,不敢妄自尊大。”林卓赶紧逊谢,蜀中百年内第一人,这个名头砸下来,那可是把自己老师都盖过去了,无论从谦卑的角度还是尊师重道的角度,林卓都得表现得诚惶诚恐才行。
  “你有谦恭敬畏之心,已然足够,经营底蕴,乃是当务之急,名望之事,由得他人,不须刻意,也不用回避”杜光庭点着头,很自然的伸出手让林卓搀扶着,“你这青城大会,就很不错,待会儿你可将蜀中各地的士林名望邀集在此,我也将各个宫观的头面人物一并请来,一来双方见见面,二来,也方便你,做个安排”
  杜光庭说着,眼睛转向林卓,露出些探究询问的意味儿。
  “多谢道长提携,此次青城大会,林卓已有章程,待与诸位士绅商榷之后,再行定案”顿了顿,林卓又补上了几句,“道家乃我本土宗教,为此次盛会贡献颇多,林卓素来自困于眼界狭隘,若是有缘聆听道家诸位前辈的教诲,必能获益匪浅”
  杜光庭眉梢一挑,抚须颔首,笑意盎然,旁边早有小道士奉上香茗。
  “来,青城山虽然不大,但要通达往返,也颇耗时间,且先稍坐饮茶”
  林卓躬身从命,礼让之后,举杯微微一抿,颇感回味悠长,不由出声赞美,“青城山水清幽,茶也别具一格,嫩叶虽只薄如蝉翼,于沸水中却仍舒展直立,不浑不酽,清香隽永,颇有苏醒人魂之效”
  杜光庭仅微笑回应,显见对这种夸赞已习以为常,“蜀中名山秀水,多不可胜数,你却独独对青城山青眼相加,可是另有深意?”
  林卓放下茶杯,略一沉吟,迂回相应,“林卓以为,学子之患有二,一者满腹诗书,口出成章,却无一字内于本心,无一理外于先贤,无所思,亦无所得,二者惑于外物,迷于他人,一日三变,有所思,仍无所得,此行青城山古刹,沐此地千年一贯之风,或可令学子有所颖悟,稍加改良”
  杜光庭蹙眉静听,林卓说的抽象,很是有点儿微言大义的风范,八十几岁的老人解读起来,颇感吃力。
  林卓静静品茗,不再细说。
  片刻后,杜光庭目视林卓,很是赞叹,“素闻你博学善思,周身哲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择地之事,老夫略知你心意”杜光庭话锋一转,跳出了林卓打得哑谜,“然而,依老夫之见,你远道来此,除却青城山教导之用,也可见你本心之取舍,宋王安石所言,古之立大事者,须超世之才与坚韧不拔之志,你可谓两者兼具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