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上一个这般被士林圈子吹捧的余姚人还是状元谢迁,谢慎能够刷出这般声望也确实不容易。

不过对此谢慎却是丝毫不以为意。有绿叶衬托才能显出牡丹的华贵。张不归的才学固然上不得台面,但有他身边做比较,不是更难显出自己才华的卓越吗?

到目前为止,谢慎还缺乏在更大场合证明自己。说白了,就是杭州城的那些传统士林代表并不认可谢慎的才学。这也是为什么王章拼命宣传,谢慎的名声也没有如预期那般传遍江南文坛。

谢慎真正担心的是,如果参加此次杭州雅集,会不会和那宁波府大茶商何氏起了矛盾。

要知道同行是冤家,之所以谢家现在还没有和何家起冲突那是因为双方还没有正面交锋。一旦在雅集上拼将起来,那可是针尖对麦芒要见血的。

如果单纯的对比财力,谢家肯定不是何氏的对手。直接得罪何氏会不会招来恶意竞争呢?

以谢家茶铺现在的体量,若是竞争对手恶意降价打压,恐怕真不一定能够招架。

但还是那句话,如果谢慎不想在本县小打小闹,就一定要让姚江茶走出余姚。

想到这里,谢慎便毅然道:“我大明朝设科举取人才,为的就是能够让天下读书人为朝廷所用。这雅集也是士子同窗间交流切磋,私以为不应该以三六九等分之。”

谢慎这么说,意思就是要参加雅集了。

王章点了点头道:“旁的事倒也没什么,既然慎贤弟执意前往,愚兄倒也有几句话要嘱咐你。”

稍顿了顿,王章继续说道:“杭州城不比余姚,世家豪族云集,牵扯到的官家身份更是不胜枚举。慎贤弟才华无双,但雅集之上也应多多留意,点到为止即可,切莫要伤了和气。”

王章是怕谢慎年轻气盛,在雅集上与杭州城本地的士子起了争执,弄得最后不欢而散。

要知道雅士的名号不管在何时都是珍贵的,如果因为争一时口舌之快丢掉雅士的名号,那就得不偿失了。

王章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在他看来谢慎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虽然是神童但心智尚不成熟,很有可能被杭州城以及宁波府的士子带进沟里。

可是他却不知道谢慎的真实年龄比他还要大,只不过现在是一少年身罢了。若论人生经历,谢慎要比他王章还要丰富的多。

只是王章好意提醒,谢慎也得表明态度。

“章兄所言,某都记下了。”

“慎大哥,这次雅集我也想去!”

“如此雅集,怎能少得了王某人!”

谢丕、王守文闻听此言也都纷纷表示要和谢慎一同前往杭州。

谢慎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明日我们便问过张兄,若是他那边没有意见,我们便一齐向孔教谕告个假奔赴府城吧。”

反正这次参加杭州城雅集,是为了推介姚江茶,谢慎就当作品牌营销宣传了。

王章赞叹道:“昔日谢灵运有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不知此次,慎贤弟会不会独占八斗。”

才华这种东西真的就是天注定,有的人后天十分刻苦,但达到的高度也十分有限。

换句话说,有天赋的人都是祖师爷赏饭吃。在王章看来,谢慎就是天生吃官场这碗饭的。

“章兄实在是过誉了。只希望此次雅集结束,江南文坛能对我余姚士子多些尊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文坛更是如此。便拿江南文坛来说,就有苏州派、绍兴派、杭州派等多个派别。余姚士子自然归入了绍兴派,以王华、谢迁等人为代表。

面对王章的捧杀,谢慎巧妙的话锋一转,化为大境界,直是叫人佩服!

......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魁会与科举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无念伤辰的打赏!)

谢慎决断之快足以用雷厉风行形容。

当张不归得知谢慎同意和他共赴杭州雅集时,连呼‘余姚之幸哉’。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谢慎虽然和张不归张大公子不算熟,但既为同乡,这个忙还是要帮的。

至于谢慎想要借杭州雅集推广谢氏姚江茶的心思,张不归自然不晓得。

闲话不提,却说五六名士子在一众仆从小厮的簇拥下,浩浩汤汤的登船北上杭州。

谢慎这次也带了刚刚从牙行买的书童陈虎儿。

小家伙比谢慎还要小两岁,却是十分聪明伶俐,将谢慎照顾的十分周到。

船舱宽阔,五六名余姚士子闲谈对酌,又有书童在一旁侍候,却不觉得压抑拥挤。

陈虎儿见谢慎与一众同乡高谈阔论不敢打搅,便取来包裹,小心翼翼的从茶叶盒中取出一小袋姚江茶来,尽数倒在茶盏中,又用热水冲泡。

这盒装的姚江茶是临行前谢慎特意去茶铺装好的。量并不多,总共也只有三两,分别用纸张包好方便携带。

之前谢家茶铺只针对钱塘龙井这种高端茶叶制作了茶盒,木制茶叶盒上雕刻有配套字样。但本地的姚江茶却并没有定制配套的茶叶盒。本次奔赴杭州府时间实在太紧,临时在茶盒上刻字肯定是来不及了,谢慎便请王守仁亲自动笔挥毫,在茶盒上题写了姚江二字。

王守仁的字比之谢慎确实要好上不少,让他来题字是再合适不过了。在谢慎看来,若不是题写的墨字容易消散,实是比刻出的效果还要好。

谢慎本次的杭州行目的性很明确,那就是要打开姚江茶的知名度。至于什么文人雅集刷声望,不过是附带。

但同行的其他人可不这么想。

尤其是本次雅集余姚方面的积极响应者,张不归张大童生。

望着河道盛景,张大童生顿生感慨,生出雅意,只是因为词穷实在作不出好诗词来。

作不出诗词来不要紧,张不归会吟诵啊。拿来谢慎那首红遍余姚文坛的《临江仙》吟诵了一遍,引得阵阵叫好。当然叫好的人都是张不归的友人。至于王守文和谢丕,则是默然不语。

虽然共处一室,但明显分成了两个圈子,这让张不归好生尴尬,摆了摆手道:“谢案首这首词真是绝了,要我说,这首词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突兀的夸耀让谢慎很是无语,好歹也是读书人,就不能用一些文雅的词?

谢慎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张不归他们上次惨败给宁波府的士子了。这等实力若是也能代表余姚,那余姚这一科举强县可真就没落了。

“听闻近日杭州城里要举行一次花魁会,各大青楼的淸倌儿都会参加,若是雅集之后有闲暇,不如诸位一起去捧个场。”

张不归读书作诗不在行,可享乐的本事可绝对是余姚一绝。

杭州是六朝都城,繁华程度远不是余姚可比。张不归好不容易来一次杭州,自然不太可能就为了一次雅集奔波。他早就打听好了,不日将在杭州举行一场花魁会,评选出杭州城第一红阿姑。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圈子,名妓自然也有名妓的圈子。

如果说读书人向上的通道是科举,那名妓向上的通道就是这花魁会了。

人都是贪婪的。普通的歌妓成为名妓后若再想往上爬,就只有花魁这个位置了。花魁顾名思义,就是名妓中的魁首翘楚的意思。

若是一朝被捧为花魁,就会声名鹊起,身价倍增。在大明朝这个讲究硬实力的时代,便是歌妓也得有几分真本事。有的能歌,有的善舞,有的文采斐然,有的貌美如花。

这花魁会便给了所有有野心的丽人机会,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

花魁会三年一次,与科举恰是相同。

有趣的是,杭州府的花魁会也有类似于乡试的初选,提前一年进行,选出十位丽人来。

当然,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有利益的地方自然便有纷争。一朝成为花魁,日进斗金便不是梦想。

这十位经过初选得以出头的花魁都是背后有大豪商支持的,可以说这是一种互惠合作。

豪商巨贾们花重金捧名妓出名,若能使其成为花魁,带来的回报也是不足以用银钱衡量的。

利用花魁的影响力,这些豪商巨贾可以更快的侵占市场,简单的来说他们捧红的花魁就相当于代言人。

弘治朝不比大明建朝之初,世风已经渐渐变得奢靡,士子狎妓也不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何况这花魁会是三年一届的盛举,若是错过了也确实有些可惜。

见王守文和谢丕也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谢慎不想坏了众人的性子便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便去看看罢。不过张公子可得答应谢某,不能出什么乱子。”

张不归闻言大喜,大手一挥道:“谢案首放心好了,这件事包在张某人身上。不过是去看个热闹,不会出乱子的。”

王守文在余姚的时候虽然也曾经流连于花丛柳巷,但前有王华管束,后有王守仁督促,可谓事事不如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