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整了整衣衫,冲那小吏道:“速速带着差役随本县赶往谢家!”
......
......
却说吴县令带着一众差役赶到谢家时,谭芳已经命人将谢家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见吴县令赶来,那谭芳冷哼一声道:“想必县尊也看到了,这厮目无王法,竟然把某的仆从随意锁走,某便带着家奴来讨要个说法。”
吴县令心道你这般率私兵围民宅,难道就是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了吗?
不过这番话他却是不敢直接说出来的,只得咳嗽一声道:“本县自有决断。”
这谭芳虽然是李广的养子,但毕竟不是官身,到底还要给吴县令几分面子,便拱手道:“那便有劳县尊了。”
说完挥了挥手,示意围在谢家大门前的家丁都闪开。
吴县令冲一名差役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刻迈步上前叩了叩大门。
出乎谭芳的意料,这次大门竟然应声开了。
从中走出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该就是谢慎,在他身侧的则是站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此人身着绯色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有一块方形补子,上面绣有孔雀。
饶是谭芳没见过这品级的官员,但也知道是个大官,下意识的朝后退了一步。
吴县令则是微微一愣,旋即反应了过来深深施了一礼。
“下官余姚县令吴有甫拜见徐侍郎!”
吴县令刻意注重了措辞,说的是侍郎而不是巡按御史,在场的有心人自然都明白意思。
徐贯官拜工部左侍郎,是正三品,而吴县令不过是正七品的县令。
徐贯还兼着南直隶巡按御史的官职,虽然不太能直接巡查余姚,但毕竟是代天子巡视,便是叫吴县令下跪也是挑不出错的。
不过徐贯显然也没有这般打算,只微微一笑受了吴县令的礼。
这便是双方之间的默契了,因时制宜也算是大明官员的必修课。
吴县令向徐贯见过礼,却不知从何处说起。毕竟这个场合太过尴尬,双方剑拔弩张的,便是寒暄也不合适啊。
倒是徐贯率先发声道:“本官和谢家贤侄正在屋内对弈,却听得外面聒噪便出来一看,不曾想却是这般热闹。”
吴县令冷汗直流,却不得不赔笑道:“让徐侍郎见笑了,恐怕这之中出了一些误会。”
那谭芳虽然跋扈,但见到这般架势也明白这位徐侍郎是站在谢家一边,马上换了一副嘴脸附和道:“县尊说的对,这之中恐怕有什么误会。”
“哦?既然是误会,那不妨说开来。”
谢慎却是不打算就此饶过谭芳,他向徐老大人解释了一下午,才让徐贯答应陪他来演这出戏,如今节目效果出来了,岂能就此饶过这恶人。
谢慎从袖口抽出一叠薄纸,缓缓展开。
“想必谭老爷是为了那三名家仆而来的吧?难道谭老爷不想看看他们写的供词吗?”
......
......
第一百三十章 君子报仇 2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清纯的奇男子,书友踏云衍的打赏!)
“你,你欺人太甚!”
谭芳闻听此言,气的两颊肥肉乱颤,手指遥指着谢慎怒声道。
若不是徐侍郎就站在谢慎身边,他真可能一怒之下命家仆上去暴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
仿佛觉得这句话的威慑力还不太够,谭芳又加了一句:“你这是私设公堂!”
说完这句话,谭芳志得意满的剜了谢慎一眼,便等着吴县令裁断。
要知道私设公堂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很强的,谢慎虽然有秀才功名,但毕竟不是官身。不是官却行使官员的权力私设公堂,取得供词,这不是不把吴县令这个余姚父母官放在眼里吗?
如此诛心的言论却是并没有吓到谢慎,少年淡淡笑道:“恐怕是小子刚刚没有说清楚,这供词并非是小子私设公堂逼供得来,而是徐侍郎亲审得出。”
谭芳面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什么?
徐侍郎亲审?
这个谢慎究竟是什么来头,竟然能够跟徐侍郎攀上关系?
若仅仅如此倒也罢了,徐侍郎竟然会为了他去审问几个家仆?
若是徐侍郎亲自审理,自然是挑不出错来。可是......
一旁的吴县令连忙站出来和稀泥:“误会,想必这其中一定有误会。”
吴县令任期将满,马上就要离任,可不希望闹出什么大的事情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不了这挖掘水道的功绩他不要了。谭芳毕竟是李太监的养子,若是谭芳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吴县令自己也休想好过。
谢慎却是笑了笑道:“县尊恐怕不知,这三人的供词上都写了什么吧?”
“这......”
吴县令虽然有心维护谭芳,但他也不知道谢慎手中握着怎样的底牌,一时也不好多说什么。
“还请县尊亲览!”
谢慎直接把供词递给了吴县令。有徐贯在此压阵,他倒不怕吴县令会撕毁证据。
吴县令从谢慎手中接过供词,展开缓缓看了起来。
他越看越惊,及至最后竟然失声道:“下官有失察之罪,下官有罪......”
徐贯毕竟兼着南直隶巡按御史,便是现在写一份奏疏命人快马加鞭送到京师供天子御览,吴县令也挑不出什么错来。可这样一来,吴县令的仕途就完了。别说升任,吴县令任满之后能否再外放到一县主政都成了问题。
怪只怪这份供词实在太毒辣,字字珠玑,字字诛心呐!
故而吴县令先承认了自己的“失察”之罪,将损失降到最小。
“那三名家仆已经承认谭老爷和衡源茶庄的掌柜吴成合谋劫掠小子的婢女。除此之外,谭老爷和吴掌柜把田亩挂在云慈寺名下逃交皇粮一事也在三人供词之中。”
谢慎不疾不徐的说着,谭芳听到这里却是大骇。这三人可是他的心腹,不然谭芳也不会事事都命他们经手去办。
他并没有看到供词,还寄希望于是谢慎使诈,兀自辩解道:“你休要血口喷人!”
“够了!”
吴县令再也忍不下去,冷冷扫视了谭芳一眼道:“是真是假本县自有公断。”
“恐怕这件事由县尊决断不太合适吧。”
吴县令直接被噎住,可也不好发作,只得直勾勾的盯着谢慎。
“县尊既然承认有失察之过,再来审理此案恐怕会惹人指摘。为保全县尊名声计,倒不如让徐侍郎审理此案。”
谢慎话锋一转,又圆了回来。
他之所以敢这么说,自然是已经和徐贯达成了共识。而他之所以敢将事情经过和盘托出,便是因为他清楚徐贯的为人。还有一点,那就是吴县令马上在余姚的任期就要结束。届时朝廷一纸调令吴县令就要离任,即便他此刻稍稍得罪了吴县令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他还是秉持着冤有头,债有主的观念,吴县令虽然有些软骨头,到底没有犯下什么太大的罪行。故而谢慎也没有在供词中添油加醋。
至于谭芳和吴掌柜嘛,谢慎自然不打算手软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件事绝对不能善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吴县令确实不好拒绝。
“既然如此,还请徐侍郎亲审此案!”
虽然心中颇有不甘,但吴县令也知道这对他是最好的结果了。
徐贯点了点头道:“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朗朗乾坤之下自不会有奸佞遁形。”
一众人簇拥着徐贯往县衙而去,自然是声势浩大,但其中人员却是各怀心思,这个是闲话了,暂且不表。
却说徐贯到了县衙端坐在大堂上首,吴县令、谢慎、谭芳等人坐在下首。
徐贯勒令衙役前去慈云寺取了全部的地契,又提审看几名掌管地契的和尚,这才正式开审。
至于那慈云寺的主持,因为身染重病足不能行,便暂时没有提审。当然,若是审案需要,便是用木板把他从慈云寺抬到余姚县衙也是不无不可。
堂下除了这几名和尚,还有谭芳府中的那三名恶仆和衡源茶庄的吴掌柜吴成。
吴掌柜恶狠狠的瞪了谢慎一眼,目光中满是怨毒。
“肃静!”
徐贯一拍惊堂木,交头接耳的几名和尚这才一个寒颤,噤声不言。
徐贯沉声问道:“本官这里有一份供词,说孙家、谭家主动将自家的田亩挂在慈云寺名下,以逃避缴纳皇粮,你们几人可有什么要说的。”
“大人,大人冤枉啊。承蒙皇恩浩荡,本寺后山的田亩皆可免交税粮。但这些田亩都是本寺自前朝承袭下来的,万万没有他人挂靠啊。至于谭施主、孙施主确实曾敬奉过不少的香油钱,不过那些都有明确记载。除此之外,本寺与二位施主再无其他瓜葛。”
为首的一名和尚发声,端是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徐贯面容却是不起一丝波澜,只和声道:“若真如你所说,这份文书是什么?”
相似小说推荐
-
银狐 (孑与2) 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活着,第二要求还是活着,第三要求依旧是活着……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活着就成了一...
-
扛枪的巨星 (上允) 起点VIP2017-07-03 军旅生涯“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起,我给大家讲《士兵突击》的故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