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醉翁诗社最后一个上场的是岳醇,他的实力在醉翁诗社中也只能算中等偏上,孙传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一脸无奈的等待着甄老大人出题。

“既然是最后一轮,便还是以江南作结吧!”

看的出甄老大人对家乡风物真的很有感情,竟然破例再次以江南为题要求二人作诗。

按照规矩,自然是应该由岳醇先作诗。这题目已经出过一次,岳醇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兴许他已经有了腹稿,也不拖沓当即吟诵了出来。

“姚江春水淡似烟,野村岸人欲上船

斜阳花影孤帆尽,一抹翠色赴碧川。”

这诗太平庸了。

谢慎心中苦笑一声。

现在明显岳醇的心态已经崩溃,只想草草作一首诗结束。因为他知道无论他作出多么好的诗来,对面那个叫谢慎的年轻生员总能作出更好的诗作压他一头。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自讨没趣呢。

甄老大人并未点评,兴许也是觉得此诗平庸到没有一丝亮点。他眼眸微微转动,落在了谢慎的身上。谢慎得到暗示便点了点头,踱起步来。

七步之后,他随口吟诵道开来。

“雨后看山绿绕城,镜裀初卷半湖明。

荷边鱼在泉中戏,桥上人从画里行。

料理酒杯无俗物,销除席帽足闲情.

水风忽送凉如许,摇曳新蝉一两声。”

“用“镜裀初卷”,形容雨后湖光,真是绝了。湖鱼游动,行人踏桥。酒清俗气,足见闲情。蝉声点尾,更使得盛夏之风袅袅不绝。”

这次换作王守文来为谢慎打气。

他们憋闷了许久,情感终于可以爆发出来。明眼人都能看出,谢慎这诗完胜岳醇。海棠诗社真的靠谢慎完成了逆转!

王章更是紧紧攥住拳头,满是期待的看着甄老大人。

还有什么是比让孙传灰头土脸更令人兴奋的呢?此时此刻,王章只觉得心中畅快不已。

“诗作孰优孰劣想必你二人心中已经有数。”

甄老大人顿了顿,和声道:“谢慎再胜!”

随着甄老大人的决断,谢慎终于长出了一口气。舌战群雄以一当十实在不是什么讨人欢喜的好差事。

千钧重担压在他一人身上,个中滋味自然也只有他一人知晓。

他有腹稿无数,论诗词自然是不怕的。

但他这一次可是以一当十啊,这么多诗作一口气吟诵出来万一甄老大人有一首不喜欢,他可就落败了。一人只有一次出场的机会,赛制又不能复活,偶然因素实在太多。

如此一来且不说最后生员的名额会不会被孙传夺走,但至少在气势上,王章就落在孙传之后了。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谢慎既然答应要帮王章,就绝对要把孙传的气焰压下去。

这次他可谓在诗会上出足了风头,但王章本人并没有太过出彩的发挥,最多能算是中规中矩。不过好在孙传是落败一方,这样一比王章反倒小小占了上风。

而在不远处的孙传则是百思不得其解。他连连摇头,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输得。

这个年轻人看着也不像是大儒之像啊,怎么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学,莫不是百年一遇的神童?

“谢案首果然名不虚传,卢某佩服!”

卢霖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谢慎身侧,拱手一礼。

谢慎听王章提起过这人,似乎是岳麓诗社的创建者。

“诸位可知《临江仙》一词就是谢案首作的!”

谢慎心中暗呼不妙,这个卢霖好狠辣的心思,竟然是想借刀杀人!

果不其然,甄老大人颇感兴趣的问道:“什么《临江仙》,卢贤生不妨吟来让老夫听听。”

“学生遵命!”

卢霖得意的瞥了谢慎一眼,继而慷慨激昂的吟诵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诸生听他吟诵这《临江仙》,一时间纷纷傻了。过了良久他们才反应过来这词并不是卢霖所作,又纷纷把目光投到了谢慎身上。

读书人的花花肠子果然是最多的,这个卢霖真是个心机男......

不过谢慎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谢贤生,这词真的是你作的?”

这下便是甄老大人都有些疑惑不解了。

谢慎不过十三岁,这样的年纪也许可以作出不少绝妙诗词,但刚刚到那首显然不是他的年岁能够作出的。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其一谢慎真的是百年一遇的神童。其二,这首词是他剽窃而来的。

谢慎心中苦笑,该来的还是来了。

......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姚江诗会 5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

人红是非多,一个人有了名气,随之而来的诽谤诋毁也会让人心烦意乱。

这是谢慎早就料到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是非来的这么快。

其实《临江仙》一词他本不想那么早拿出来用。这首词确实过于惊艳,用大明第一词来形容也不为过。毕竟是杨慎大才子的代表作,其中韵味若不细细体味很难了悟。当时他与王守仁乘坐乌篷船,也是一时兴起便吟诵而出。之后王守仁将此词讲给了三弟王守文,王守文这个猪队友又把这首词讲给了歌妓红拂......

这样一来,不想世人知道此词是他作的都难了。

唉,一个不小心竟然招来这么多的麻烦,谢慎直是有些无奈。

好歹也是两世为人,谢慎对于人性还是颇有一番研究的。

明代的士林圈子其实并不怎么干净,其中的潜规则以及肮脏的见不得人的勾当不比贩夫走卒,豪商巨贾圈子少。无非是他们披着一张还算得体的皮,将阴暗面稍稍掩饰罢了。

*********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谢慎越来越觉得有道理。书读的多了,脑子里的念想便多,原本纯良的内心多少便会被脏污。

说到底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利益。

明代科举取士虽然比之隋唐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若是没有恩科,三年一科,一科取三百人也不能算多。要知道科举几乎是读书人唯一的上升阶梯。至于给督抚、知府等官员做幕僚出头的自然也有,但毕竟不是主流。

便拿绍兴府来说,文风可谓鼎盛,便是寒门家,只要家境不是太贫穷,都会勒紧裤腰带供孩子读书。

竞争力这么大,自然需要踩人才能上位。

就拿童生试来说,光是保举这一关就卡死了不少人。你找不到五名同考童生互保,一名秀才作保,就不能参加最基础的县试,府试、院试自然也就更无从谈起。

这童生三试就刷掉了一大部分人,等到进了县学,那才真的是利益纷争的开始。

最直白的例子当属烛湖孙氏和上塘王氏的争斗。

区区一个廪膳生员的名额,就让余姚两大世家拼的面红耳赤,更别说乡试的参考资格了。

谢慎几乎能够想象两年后,推举参加乡试生员时县学中勾心斗角的场面。

拿到乡试资格,这种对立的气氛就会稍稍和缓。毕竟乡试是大三关考试中最难的一关,除非有通天的人脉,否则考上与否基本全靠实力。

当然也有别出心裁的考生会去拜谒提学官。最常见的办法便是以诗作拜谒。若是提学官恰巧喜欢其中一首诗作,对考生的印象就会好上不少。别看只是小小的印象改变,对考试结果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当然了,这种拜谒的方式不是主流,毕竟提学官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

更多的还是靠诗会来宣传自己,说白了就是刷声望。

江南文坛吹捧的风气盛行,传的久了便是草包都能成为名士,何况真的有才学的人。但你不去吹捧自己,就完全不一样了。酒香也怕巷子深,你不吹捧谁知道你是谁?

故而本次姚江诗会在许多县学生员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扬名机会。

可谢慎一出场,便打破了他们的美梦。

谢慎只用了四首诗便得到了甄老大人的殷切赞赏,也成了本次诗会最受瞩目的人。

世人都知道甄老大人和提学官陈老大人私交甚笃,若是甄老大人写一份书信叫陈老大人对这个少年关照一番,陈老大人势必会有所顾及的吧。

对谢慎嫉恨的肯定不止知孙传、卢霖二人,只不过他二人站了出来,更多的人则是敢恨不敢言。

卢霖气势汹汹的杀将了过来,一来还丢出了杀手锏。

谢慎若是处理不好,后续将十分难办。

稍稍顿了片刻,谢慎便深吸了一口气冲甄可望拱了拱手道:“甄老大人,这词确实是学生所作。”

谢慎此言一出,自然引得一片哗然。诸生纷纷议论了起来,有的说谢慎当是神童降世,有的说此君不会是找人代笔的吧,总之纷纷扰扰,不一而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