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在大明朝当官的没有一个演技不好的,遇到难以应付的事便托病不朝,等到风头过去了病也就好了。

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谢慎也没有点破。

“听说杨侍郎有恙在身,谢某特来探望。”

二人之间并不相熟,只是因为公务关系打过几次交道。故而以字相称十分不妥。加之二人年龄差距较大,还是以官衔相称更为合适。

“小阁老太客气了。杨某不过是偶感风寒,告病在家修养几日便好了,怎劳烦小阁老亲自前来探望。”

杨廷和冲谢慎拱了拱手,和声道。

对于谢慎他的内心情感是十分复杂的。此子年纪轻轻便压了他一头,成功入阁,前途不可限量。

即便是眼光再差的人也能看出,以谢慎的年纪入阁是迟早的事情。

而他杨廷和,现在仅仅是个户部侍郎。虽然天子曾经让他去补韩文的缺做那户部尚书,但杨廷和却不满意。

作为一个文官不能入阁,不能做到首辅那就不能算是位极人臣。

但杨廷和又十分佩服谢慎。

此子接连对朝廷献策,每一策都切中要害。凭借这些功劳,再加上东宫侍讲的身份,二十岁入阁便不那么令人惊讶了。

“哈哈,这便好。杨侍郎可是大明朝的股肱之臣,若是病倒了陛下可从哪儿再找这么优秀的臣躬啊。”

谢慎客套了一番,话锋陡然一转道:“谢某听李阁老讲杨侍郎不想做这个三边总督?”

杨廷和知道谢慎来者不善,却没想到他会这么开门见山,着实愣了一愣。

不过他毕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条马上换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道:“非某不愿也,实不能也。”

谢慎最讨厌和别人兜圈子,见杨廷和想要转移话题却是毫不相让道:“不知此话怎讲?”

杨廷和又咳嗽了一声道:“某出身书香世家,对这兵戎之事并不熟悉。让某去出任这总督,岂不是贻笑大方。”

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若是一般地方的总督,不通兵戎倒没什么。可这大同、宣府、辽东三镇总督,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鞑靼人,如果不懂兵戎之事确实头疼。

“呃,此事也并非绝对。杨侍郎虽然并不精通兵戎,但对钱粮筹备十分熟悉。具体兵戎之事有卫所军官筹备,杨侍郎只需要整体把握即可。”

整体把握这四个字可是为官之道的精髓。

要做好领导这四个字绝对要做好。

当领导的不需要你事无巨细都去过问,这样不但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给下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既然要用人就要放心的用,大方向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即便真的出了事,领导也可以把责任尽数推出去,最多受几句责斥。

当然如果事情办的很好,那也是领导指挥有方。

“小阁老谬赞了。某在户部这几年自认为不过是个补锅匠,哪里有什么筹措钱粮的本事。”

杨廷和故作谦虚道。

谢慎心道咱们还能不能好好交流了?怎么大明的读书人都这么虚伪呢?

“杨侍郎太谦虚了。不知令郎对此事怎么看?”

杨廷和听到这里直接傻了。谢慎这是什么意思?老夫要不要做这个三镇总督,难道要听一个乳臭未干小子的意见吗?

大明以孝治天下,正所谓父为子纲,可却从没有听说过子为父纲的。胡闹,简直是胡闹!

见杨廷和铁青着脸,谢慎笑着解释道:“令郎才学出众,如果杨侍郎给他作出表率,也利于令郎接下来的成长啊。”

听到这,杨廷和心中咯噔一声。

他对儿子杨慎自然是十分满意的。在他看来以儿子的才学将来大比一定能获得三甲的名次,可谓前途无量。

但再怎么说那也是他儿子,叫他向儿子征求意见,实在是太别扭了。

可是谢慎说的极有道理。

如果他坚持拒绝君恩,不去做这三镇总督,儿子会怎么看?

他会不会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这还不算什么,若是他以此为榜样进行效仿,那可该如何是好!

见杨廷和一脸茫然,谢慎知道他的计谋起效果了。

杨廷和虽然是铁腕政客,但唯独不会对儿子杨慎心狠。谁叫杨慎才学那么出众呢,便是杨廷和这个天才都十分欣赏。

......

......

第四百一十四章 找到突破口了

心肠再狠辣的人也有软肋,而杨廷和的软肋就是儿子杨慎!

当谢慎提到杨家小郎时,杨廷和的面容明显一紧,继而苦笑道:“小阁老说的对,这点是杨某疏忽了。 ”

谢慎闻言大喜。

看来这是有戏啊!

他已经决定要见一面这杨慎,以此为突破口劝说杨廷和接受这个总督职位。

“不知令郎可在府中?”

杨廷和淡淡笑道:“犬子正在家中读书,小阁老可要指教一番?”

谢慎哈哈大笑道:“指教不敢当,某倒是想和令郎切磋一番。”

杨廷和点了点头,唤来了家仆道:“去把少爷请来。”

说完便冲谢慎道:“犬子一心只读圣贤书,人情世故浅薄了些,小阁老莫要见外。”

谢慎摆了摆手道:“不妨事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谁不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

过来不久,杨慎便跟着仆人来到杨府偏厅。

谢慎好奇的朝这位未来状元望去,只见杨慎生着一双桃花眼,高鼻小嘴,面容白皙。加上其身材高挑,一身儒袍更是衬显得精气不少。

“晚生杨慎拜见小阁老。”

杨慎毕竟出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极为懂礼。他见到谢慎后当即弯腰施身唱了一记肥诺。

其实若论年纪,谢慎比他大不了几岁。不过从功名看一人是秀才,一人是状元,差了数级。若论地位,一人是庶民,一人是内阁大学士更是天壤之别。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谢慎都当得起杨公子这一拜。

谢慎连忙道:“杨公子过谦了,某听说杨公子才学出众,明年便要参加乡试,以某看解元郎非杨公子莫属。”

杨慎惶恐道:“小阁老过誉了。小生何德何能,得小阁老如此夸赞。”

此时的杨慎虽然颇有才学,但那不过也是个秀才。便数大明朝,除了那位著名的狂士唐伯虎,还有谁敢在乡试会试前就敢称自己一定会夺魁首?

对于杨公子,谢慎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作为穿越客穿越到明中期实在能抄的人太少,拿了不少杨公子的诗词去。也不知将来这杨慎大才子的名声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杨公子只需照常读书,某以为以杨公子的才学夺魁是迟早的事情,便是连中三元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慎愣了一愣,小阁老为什么要对他如此夸赞?

他不知该如何作答,便朝父亲望去,杨廷和咳嗽了一声,摆手道:“还不谢过小阁老?”

作为父亲,最希望听到的自然是对儿子的夸耀,这一点杨廷和也不例外。

杨慎最听父亲的话,他连忙再冲谢慎一礼道:“多谢小阁老。”

谢慎抓住机会道:“不知杨公子对报效国家怎么看?”

杨慎沉然道:“自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出将入相呢?”

杨慎迟疑了一会道:“也是吾辈所求。”

谢慎心中大喜,继而接道:“如果两者同时可以做到,杨公子以为如何?”

“当然是天大的喜事。”

“如今令尊有机会任职三镇总督,替陛下牧守一方,如此机会不可错过也。”

杨廷和被推举为三镇总督的事情,并没有对杨慎讲。故而当谢慎提起时,杨公子还是很惊讶的。

他毕竟是少年心性,听到父亲将要被擢升为封疆大吏,不免欣喜若狂。

“父亲,这是真的吗,儿子恭喜父亲了。”

杨廷和的面色登时一红,着实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高兴,高兴个屁!

总督虽然看上去威风八面,可责任也大。

就拿这大同、宣府、辽东三镇来说,每一个都是兵防重镇。如今朝廷要设三镇总督辖制全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差事办好了是份内的,办不好就是尸位素餐,能力不行。

杨廷和宦海沉浮多年,早就将其中关节看了透彻,如何肯轻易就范。

偏偏皇帝、内阁的几位阁老接连劝说,让杨廷和十分头疼。

现如今小阁老又亲自登门造访,为的还是他出任总督一事。

这让杨廷和不禁疑惑,大明朝的官员都死绝了吗,为何偏偏要揪住他一个人不放?

起初小阁老要见他儿子,他还不觉得什么。现在才发现,他已经中计了。

小阁老这哪里是要提点他儿子啊,分明是要借他儿子来堵住他的嘴。

可惜他现在发觉已经太晚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