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哦?如何一个引蛇出洞法,谨修不妨说说。”

刘大夏捋了捋长髯,淡淡问道。

谢慎起身,冲刘大夏拱了拱手道:“胡瓒把持山西粮草采买多年,肯定有自己的利益链条。直接从胡瓒这里入手不太容易,可如果胡瓒手下的这些商贾有了麻烦,胡瓒是救还是不救呢?”

刘大夏眼神中闪过一道精光,沉声道:“继续说下去。”

谢慎已经基本可以肯定刘大夏对自己的方案感兴趣了,故而继续道:“其实,这不过是心理的博弈罢了。胡太监作威作福,那些为他办事的商贾也未必真的服他,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如果时雍公叫人拿了这些商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斗倒胡太监便手到擒来了。”

“谨修要用离间计?”

候恂在一旁幽然说道。

“正是!”

谢慎定神道:“胡太监对这些商贾未必真的放心,这些商贾也不把胡太监当做靠山。双方之所以能够合作,全是利益使然。一旦自己最切身的利益受到威胁,二者必定会作鸟兽散。”

“只是这些商贾明面上作的也是合法买卖,便是本官也不便直接抓捕他们吧?”

刘大夏皱了皱眉,沉声问道。

大明有大明的律法,官员办案也得按照大明律来。

虽然有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一说。可那都是不要脸皮的官员,像刘大夏这样立志于流芳千古,做一世名臣的清流怎么好拉下脸皮来做这些事。

谢慎笑声道:“如此之事自然不劳烦时雍公出面,交给地方官员去办即可。”

说完他朝平阳知府杜敛、大同知府冯少山望去。

刘大夏满意的点头道:“好,这件事本官便交给几位去办。”

平阳府、大同府、潞安府。

除了大同在山西布政司最北面,大同府和平阳府都在山西南面,豪商巨贾云集于此。

至于大同府,虽然本身商业不算达,但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来此走商的也不少。

两位府台纷纷拱手领命,至于心中想的是什么也只有其自己知道了。

刘大夏站起身来,走到谢慎身前,拍了拍少年的肩膀道:“谨修啊,好好干,本官看好你。”

谢慎作感激状:“下官定全力以赴,不辜负老大人的器重。”

......

......

从巡抚行辕一出来,平阳知府杜敛便皱着眉头凑过来,向谢慎抱怨道:“谨修方才太冲动了。平阳府不比潞安府,豪商云集,从他们嘴里抠食吃,不是强人所难吗?”

谢慎笑了笑道:“事在人为,再说,有时雍公撑腰,敛和兄怕什么。”

“这......”

杜知府一时哑口无言,怎么什么话经过谢慎说出来都那么有道理呢?

难道这就是状元的魅力?

谢慎不想再和杜敛聊人生,便拱手道:“谢某还赶着回潞安,有时间一定和敛和兄好好聚一聚喝几杯。”

杜敛心道你把篓子捅了拍拍屁股走人,谁要和你吃酒。

不过他却是不敢这么和谢慎说话的。

虽然同是四品知府,但两者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杜敛是四十岁的知府,谢慎是十七岁的知府。且谢慎还挂着一个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的名头,明眼人都知道前程似锦。

杜敛只得打碎了压往肚子里咽,悻悻的闪身走了。

却说谢慎坐上马车返回潞安,思忖着刘大夏到底能够在山西捣鼓出什么名堂。

他看的出来胡瓒、刘大夏、候恂三人各怀心思,可能互相都不对付。

眼下看,候巡抚和刘御史可能是站在一边的,但胡瓒一倒情况很可能又会生突然的转变。

相较于平阳府潞安的压力确实小了许多。一来是因为潞安商贾的分量不如平阳,二来是因为谢慎已经将两个刺头拔出,剩下的自然不敢再造次。

商贾最看中的永远是利益,指望他们主动献出粮食是不可能的。

只有立过威,让他们知道官府不是吃素的,才能够占据心理优势。当然刘大夏提出的降低粮草买卖下限的法子也不错,但前提是要搬倒胡太监。

......

......

太原镇守太监府,胡瓒眼神阴鸷的听着探子的回报。

“刘老匹夫和候恂竟然能够尿到一壶里,倒真是稀奇。”

揉了揉额角,胡瓒面色一厉道:“去把这封信送给陈同知,叫他便宜行事。”

“遵命。”

探子恭敬的从胡瓒手中接过封好的信纸,退了下去。

“出来吧。”

胡瓒咳嗽了一声,声音里满是疲惫。

一个五短身材,身着浙绸的男子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胡公,这刘御史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啊?”

“你怕什么,刘老匹夫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了也就消停了。以你郭员外的实力,哪怕损失一些也无伤大雅。”

稍顿了顿,胡瓒继续道:“何况在这山西的地界,有谁不给你郭员外的面子。那老匹夫也得掂量掂量的。”

胡瓒口中的郭员外,便是汾阳郭氏现任家主郭仑。

作为山西晋商的代表,郭怀手中经营的生意囊括了丝绸、盐、粮草等大宗贸易。除此之外,他还开有钱庄,进行放贷。

......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募集粮草

可以说,整个山西晋商商帮都唯他马是瞻。

郭仑却是摇了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讲的。小老儿当初之所以肯接这粮草专卖的生意,还不是胡公保证一定不会出岔子。如果刘御史这次真的要动刀子,那小老儿这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这个滚刀肉!

胡瓒心中暗骂了一句,却不得不压低声音道:“郭老弟,你这是信不过咱家啊。”

郭怀摇了摇头道:“不是小老儿信不过胡公,只是这件事太特殊了。”

胡瓒被他磨得没脾气,只得退让道:“那你说怎么办吧。”

郭怀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笑道:“让刘御史不要在汾州收粮。”

胡瓒摇了摇头,叹声道:“这不可能。刘老匹夫这次来就是督理军饷的。整个山西都得配合那个老匹夫,汾州怎么能例外?”

仿佛觉得自己说的太过强硬,胡瓒又解释道:“当然,也不是从你那里白拿。官府是借,等鞑靼人退了,慢慢会还的。”

郭怀却不领情,咳嗽一声道:“胡公,小老儿也是跟您合作多年的了。官府是个什么样子小老儿清楚的很。鞑靼人扰边,这种时候官府来借粮食和抢有什么区别?”

胡瓒面色一沉道:“那你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叫咱家去帮你把刘御史赶走吗?”

郭怀摆了摆手道:“胡公误会了,小老儿不是那个意思。小老儿是希望胡公能够配合小老儿演一出戏。”

“怎么演戏?”

胡瓒蹙眉问道。

“是这样。”郭怀凑到胡瓒身侧,耳语了一番。

“这样真的行吗......”胡瓒有些犹豫的看向郭怀。

“胡公照小老儿说的去做,绝对可以成事。”

郭怀幽幽说道。

......

......

谢慎返回潞安府的第一日,便吩咐下去,要向潞安大户借粮。

有了前车之鉴,潞安大户们这次都老实了不少。主动将粮食“借给”官府。

国难当头,自然是一致对外。

面对鞑靼人,潞安豪绅们难得的“同仇敌忾”了一次。

但当谢慎看到各大户“借出”的粮食数目时,脸都被气绿了。

潞安十三家豪族一共借给官府的粮食只有五千石,这简直对谢慎是种侮辱。

潞安虽不似平阳那样豪商遍地,但能够排上号的商贾还是不少的。

在这种情况下却只拿出了五千石粮食,这不是打叫花子吗?

故而谢慎决定找个机会好好找他们谈一谈。

知府大人下了请柬,肯定是没人敢不来的。

由于谢慎在之前就已经立过威,这些商贾在他面前就像羊见到狼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谢慎也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希望这些本地豪族可以借给官府更多的粮食。

软的不行来硬的,在谢慎的半逼半迫下,这些豪族终于松口,承诺拿出更多的存粮借给官府。

他们当然也明白,这粮食说是借,实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谢慎当然也没有向他们保证这粮食一定会还,因为是刘大夏刘御史督理军饷粮草,谢慎说了也不作数。

老实讲,他对明代的缙绅阶层很不满意。这些人与官僚阶层有很深的联系,有些甚至本身就是官僚阶层。他们利用政策占尽了国家的便宜,但在国家有难时却一个个装聋作哑,不肯拿出钱来。

最明显的便是崇祯末年,李自成率众围城。崇祯皇帝几乎是央求朝臣们拿出些银钱来充作军饷,以抵御闯贼。

可这些平日里慷慨陈词,吐沫星子四溅的朝廷股肱之臣,都做起了缩头乌龟,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