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这不是本书的太监宣言。本书还会继续更新下去,大概会在六月底结束,同时会开新书。新书还是明末,还是一样的热血沸腾,不过定然本书要强过无数倍,因为在各位兄弟的陪伴下,作者君已经在飞速成长。
第四百六十一章 阵斩李率泰
第四百六十一章 阵斩李率泰
刚刚入梦的清军士兵完全没有想到还会有明军的第二次袭营,而且这次袭营的明军战斗力远胜于第一次。
刘肇基带领着三千崇明军士兵冲入了清军营,只是一个冲击打垮了迎击过来的负责警惕的千余绿营兵。然后三千士兵分成三队,在整个清兵营地里横冲直撞。
无数支火把扔到清军避雨的草棚,烈焰顿时熊熊燃烧起来。
刚刚经历过一次袭营的清军士兵疲惫不堪的冲出棚子,便见到整个营地到处都是红光。
混乱,一片混乱,整个清兵营地彻底的混乱了起来。
崇明军的战斗力远非江阴乡兵可,其随军携带着大量的放火之物,火药弹,神火飞鸦、飞天神龙。
无数个火点在空摇曳,往四下里乱飞,落到地面便燃起一个个的火头。
赤身裸体从草棚下跑出来的清军士兵根本不知道敌人来自哪里,只听见营里到处都是喊杀声。
李率泰刚刚躺在床入睡,被外面的喊杀声惊醒。匆忙披铠甲出了营帐,见到一支火龙向着自己冲了过来,却是刘肇基带领一营人马迳自杀来。
属下的八旗兵匆忙列阵,可刚经历过一次袭营的他们疲惫的很,列阵的速度明显不如次。
还未定阵列整齐,一千崇明军士兵已经杀了过来。
长枪如林、寒光闪闪,一排又一排的八旗兵倒在了血泊之。匆忙起来未穿盔甲的他们如何是队列整齐的长枪兵的对手?
可要说八旗兵不愧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军队,哪怕是形势不利,他们依然赤裸着身子,挥动的武器,大声咆哮着,拼死不退。哪怕是身被扎了几个透明窟窿,也死死的抓着敌人的枪杆。
靠着数百八旗兵的牺牲,一队八旗兵终于穿戴好盔甲,整好了队列挡在李率泰身前。
看到数百名站在身前的八旗勇士,李率泰心神大定!他手下共有八旗兵三千,可是有两千已经派到其他各营去防范绿营兵的骚乱。现在挡在身前的只有这五百余人了。可是五百盔甲整齐的八旗勇士,足以抵挡十倍的明军!
李率泰信心十足的要下令击溃眼前的敌人时,突然,如爆豆一样的枪声连绵响起,一个又一个的八旗勇士一声不吭的栽倒在地。
刘肇基的一千士兵有四分之一的火枪手,枪顶着枪的距离,只是一轮射击射杀了两百余清兵。
眼瞅着一半的同僚死在明军的枪下,其他的八旗兵顿时一片混乱。八旗兵再英勇再不怕死,也经不起这样的损失啊!
见此情形,李率泰长叹一声,知道今晚无幸了。眼前情形,他也不得不拼死一战了。与其丧师逃走被军法处置,还不如壮烈战死,为家人争取些抚恤!
李率泰强咬着牙关,提着丈八长枪带头往明军冲去。明军的士兵在眼前,借着营地里的火光,他能清楚的看清前面明军士兵的眉眼。在此时,火光连闪,然后又是爆豆般的枪声。李率泰觉得胸口一痛,浑身的力气一下子消失了。
强拄着枪杆,李率泰努力的站直了身体,见到身后的八旗兵一个又一个的倒在了明军的枪下。
一个凶猛的明军将领走了过来,狞笑着挥舞起钢刀,李率泰觉得脖子一疼,整个世界都陷入了黑暗。
“都统大人战死了!”看到李率泰的脑袋被斩下来,其他的八旗兵是一愣,接着是无尽的恐惧,于是一个个的扔下了手的武器,转身逃。
“李率泰已死,降者免死!”在刘肇基的授意下,崇明军士兵大声叫喊着。
“李率泰已死!”声音响彻了整个清军的营地。
正在组织抵抗的清兵们将领们是一愣,都统死了?很多人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可是再没有命令从军帐传来,军帐那里已经陷入一片火海,让他们不得不相信了这个事实。
于是组织起来的士兵们顿时一片混乱,没有组织的士兵更加的混乱,整个清军的营地乱成了一锅粥。
众多的清军士兵扔下了武器,转身逃入了茫茫的黑夜之,更多的士兵跪倒在地,向着明军投降。
汉人绿营兵可以投降,八旗兵无论如何也不会投降,可是带队的八旗将领知道事不可为,再坚持抵抗的话恐怕是全军覆没的下场,于是纷纷率着手下,逃离了战场。
其实清军们并不知道,前来袭营的明军士兵只有三千人,人数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可是营到处都是喊杀,好像有千军万马杀将过来,再加主帅李率泰阵亡,他们如何还敢抵抗?
天光大亮,一队队的崇明军士兵手拿着武器巡视着战场,虽厮杀了一夜却依然兴高采烈不知疲惫。
以三千军队击破数万清军大营,阵斩清军主帅,如此大功也难怪他们趾高气昂。
投降的绿营兵们垂头丧气的坐在地,此刻营投降的士兵人数依然有两万之多,可是看着手拿利刃的明军,他们均生不起抵抗的心思。
可能在很多绿营兵心里,对面的明军才是自己人吧,毕竟甘愿背弃祖宗的只是少数。
为了防范绿营乡兵的抵抗,刘肇基下令把所有把总以的军官都集收押,如此没有了领头人,剩下的绿营兵人数虽多,也是一盘散沙。
天明之后,江阴城得到了崇明军击破清军大营的消息。阎应元和陈明遇等人大喜,当即下令打开城门,迎了出来。
有了江阴的乡军帮忙,押运俘虏,整理战场轻松了许多。
阎应元前向刘肇基贺喜,恭贺崇明军大破清军。
刘肇基阵斩李率泰,击破四万清军的消息迅速传播了开来,整个江南地带一片沸腾。
刚赶到常州的多铎闻信大怒,命令大军加速前进,他要赶往江阴为李率泰报仇,同时命令贝勒博洛统率大军加紧赶到江阴城下。
八月十日,多铎和博洛十万大军赶到江阴,把江阴城团团包围。
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阴攻守
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阴攻守
一场胜利可以极大的鼓舞江阴城军民的士气,却改变不了战场的态势。 刘肇基的袭营虽然斩杀的八旗都统李率泰,并杀死近千八旗兵,俘虏了一万多绿营兵。可是城外的清军依然强大无,满虏头子豫亲王多铎带队,聚集了贝勒博洛固山额真阿山、贝子吞齐、和托等满洲猛将,携带了东路军几乎四分之三的八旗兵,总数达到了三万人。另外还有马得功、张天福、田杰等数十员投降的总兵副将,绿营兵八万之多。
几乎所有江南的清军精锐都聚集江阴城下,其兵力总数江阴城内军民的总数还要多。
而江阴城呢,除了两万余没有战斗力的乡兵以外,是刘肇基所属的第三镇崇明军,加沙千里部总兵力也仅有四千人。
其实刘肇基并不愿意呆在江阴,可是抵达靖江的茅十八的命令让他不得不听从。茅十八是任思齐任命的统帅,所有靖江方面的崇明军都得听从他的调遣。
阎尔梅抵达了江阴城内,亲自劝说阎应元同意撤出江阴百姓。可是为刘肇基打破清军所鼓舞,江阴城内的百姓竟然少有愿意逃离的。阎应元反而劝说阎尔梅,崇明军应该全力驻守江阴,若是能在江阴杀伤大量的清军兵力,则整个江南的局势截然不同。
阎应元的口才了得,又极具大局观,阎尔梅竟然无法反驳,也许在他心里也认同阎应元的分析吧。对阎尔梅这样的忠贞之士,让他眼睁睁的看着一座有一座的城池陷落,最后所有人逃到一个孤岛实在是一种痛苦。可是身肩负的使命又使得他不得不尽量的劝说,这样的劝说能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为了免得阎尔梅为难,史可法亲笔题写了一首绝命诗,请他送到崇明,以表誓死坚守江阴之心: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三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
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看过之后,阎尔梅热泪盈眶,使人拿着诗连夜突出江阴,乘船赶往崇明。自此,阎尔梅再不提劝说弃守江阴的话语。
多铎大军到达江阴之后,休整三日,立刻开始了攻城。采取了围三缺一的攻城之策,留着北门不打全力攻打东西南三门。
绿营兵自然是攻城的主力,七万绿营兵在八旗兵的威逼下,向着江阴发起了舍生忘死的攻击。
江阴城下,箭矢如雨,砖石灰瓶像冰雹一样连绵不绝的从城头抛下。无数的绿营兵惨叫着倒在了护城河内外,然而依然有数以百计的云梯搭在了城头,数以千计的绿营兵口衔利刃,手拿盾牌,像蚂蚁一样攀着云梯而。
城头落石如雨,无数的绿营兵惨叫着,像饺子也一样从云梯掉落下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之最强争锋 (五度Yes) 创世VIP2017-08-07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战火频频,百姓流离失所,生命弊如草芥。当此时,以天下百姓之名,以乱...
-
特种军刀 (南征猛将) 创世VIP2017-07-10 军事战争一把军刺,一双透视眼,从混子到军人,兵王之子,是龙终啸九天。一座空坟,一身绿军装,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