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最强争锋 (五度Yes)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五度Yes
- 入库:04.13
刘瑁欣喜,再三拜谢。
众人详谈很晚,庞德公自去休息,刘瑁便和庞统彻夜叙谈。
刘瑁知庞统学业未成,又听庞统之言,此间之人,皆不看好于他,心中甚是不快。
刘瑁一翻安慰之后,遂道:“吾闻颍川阳翟有名士司马徽,字德操,似与令叔多有交往,且有知人之明,何不前往拜师以问之?”
刘瑁一言,说动庞统,对其再三拜谢,并应之道:“思谋已定,必定前往拜见。”
两人一翻长谈,令庞统对刘瑁极为感谢和敬佩。
刘瑁遂道:“值此乱世,为救天下生灵脱离苦海,贤弟定要学好本事。功成之日,愚兄定然与贤弟携手纵横天下也!”
刘瑁便与其兄弟相称,庞统受宠若惊,心中大悦,再三言说,定当牢记此约也。
翌日。
刘瑁辞别庞德公和庞统,馈赠金珠礼物,庞德公固辞不受,刘瑁再三拜谢留宿之情,教诲之义。
众人出来,遂按照庞德公指引,前往黄家湾拜见黄承彦。
不足半个时辰,忽见前方竹林清幽,溪水潺潺,艳阳高照,山花烂漫,果真是一个修真养性之大好去处。
刘瑁正自陶醉,忽闻竹林中有人吟诵道: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吟罢,又有人笑道:“孔明贤弟,汝常好吟诵这首《梁父吟》,只是今日不应景耳。若是再来一场桃花雪,正当其便。”
“元直莫要谈应景之事,孔明贤弟此乃胸中有丘壑也!”又有一人道。
甘宁见刘瑁立马细听,遂道:“主公若想知那些是什么人,吾当前往,唤来便是,何必在此窃听?”
刘瑁急举手止之,令其休要多言,即便下马,立于竹林之中,全神贯注,侧耳聆听。
又有人言:“州平兄乃是过来人,应知孔明之才若何?”
再有第五人道:“州平兄休要急着说,广元兄也休要急着问,我看倒不如让孔明贤弟先说其志向。”
不想,竟听诸葛孔明呵呵笑道:“元直休要说我,吾尚年少,不足论也。吾有一言,可评四位道友也。”
四人遂笑,徐元直又问:“既如此,孔明试言之,我等仕进,官当若何?”
崔州平忙道:“孔明评其三人可也,吾此生再无出仕之念矣,休要评我。”
诸葛亮笑道:“汝三人仕进,官位可至刺史、郡守也。”
三人异口同声反问:“孔明贤弟,汝若当官,可至何位?”
诸葛亮笑而不答。
刘瑁暗自窃听一翻,心中大喜,实未料道,这一遭来得倒巧,竟然将几位贤者全遇到了。
刘瑁遂拨开荆棘,踏步前行,走出竹林,朗声笑道:“吾弟诸葛孔明若是出山为官,虽管仲、乐毅复生,亦未必能望其项背也!”
众人听到刘瑁声音,皆吃一惊,全都起身,怔怔然,望着他,不能言语。
诸葛亮喜道:“吾一早见喜鹊落于窗外枝头鸣叫,只以为应着四位道友来访,不想竟是兄长来也!兄长日理万机,如何便有闲暇探来小弟草舍?”
“吾去岁征伐汉中张鲁,于途常思贤弟。今春汉中平定,故不辞千里之行,寻到此处,特来见贤弟及黄先生一面也。”刘瑁道。
诸葛亮见刘瑁身后黄忠、魏延也在,道:“兄长果然了得,前翻出使荆州之时,身边便有兴霸将军,今翻又得了汉升、文长两位虎将,兄长果真当世英雄也。不知余下几位何人也?”
刘瑁遂将任夔、刘云、吴凤介绍于他,只是吴凤此时乃女扮男装,他亦不便说明。
诸葛亮令刘瑁随从将佐旁边待茶歇息,方才引刘瑁与众人围石桌而坐……
第117章 理服三士
刘瑁人未落座,便拱手自我道:“某乃刘瑁,字如意,祖籍江夏竟陵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先父名讳上刘下焉,字君郎者也。”
刘瑁言罢,面前数人皆起身拱手施礼道:“幸会!幸会!”
随后,面前诸位依次自我介绍。
坐于刘瑁左手第一位便是诸葛亮,他自然并未急着介绍,再往下便是徐庶。
那徐庶拱手施礼,道:“在下徐庶,字元直,颍川长社人,拜见将军。”
对面一位,拱手道:“某乃石韬,与元直同郡,亦乃颍川人也,字广元。”
右手边第二位道:“吾乃崔钧,字州平,博凌安平人。”
最后他右手边一位,拱手道:“吾乃汝南孟建,字公威。”
各位自我介绍毕,刘瑁忙拱手施礼道:“今日得见诸位高贤,足慰平生也!”
众人都道:“客气。”
一翻寒暄之后,崔州平起身谓诸葛亮道:“孔明贤弟,既然将军乃是专程来探望于你,我等便告退矣。”
刘瑁一怔,慌忙躬身施礼,道:“诸位先生且听瑁一言。吾来此虽是探望吾弟诸葛孔明,然亦有心来此间求取大贤也。今既与贤者相遇,若不谈论一翻,这便相舍,瑁心难安。”
刘瑁心知这些人仗着怀有才干,清高孤傲,若不礼贤下士,再三求取,他们是不会原形毕露的。
再三言说之后,刘瑁以目视诸葛亮。
诸葛亮周岁方才十四,与他既有前缘,自当相助,遂拦住诸位,道:“诸位兄长,每日坐而论道,欲谋功业,今将军到此,与我等相会,实乃天意。如此拱手而去,岂不失此良机也?”
有诸葛亮说话,众人再此回到座位之上。
博凌崔州平道:“将军来此,欲求贤者,敢问何为贤者耶?”
刘瑁略一思忖,应道:“心怀天下苍生,身有济世一技,便可称为贤者也。”
崔州平大笑道:“如此说来,我等不堪其用也。我等居于山野之间,躬耕陇亩之中,只求孤身自保,无力兼济天下,心无远谋,身无长技,不敢称贤者也。”
刘瑁遂道:“先生此言,予不敢苟同也。目下正值乱世,我等身为男儿,当学高祖皇帝,手提三尺长剑,拨乱为治,方不负此七尺之躯也!”
崔州平道:“治乱之事,皆由天数,岂由人谋耶?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将军定乱,虽是仁义,恐难道命数也。”
刘瑁早知这崔州平会有此番一论,因其已想到崔州平过去之经历。
刘瑁观崔钧年纪,已有三十多岁,大诸葛亮许多,心中想到其必是太尉崔烈之子也。
又见其容貌轩昂,神情爽烈,身着皂袍,腰板挺直,知其内心必定极为厌恶官场。
这崔钧曾出仕为官,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
因参于关东十八路诸侯讨董之战,使其父崔烈在朝为董卓收押,迫害致死。
其兄恨董卓及其党羽,一直想为父报仇,不得功成,后竟抑郁而死也。
崔州平心中悲愤,遂弃官归隐,后游历于荆襄之地,与诸葛亮孔明、徐元直等交善。
从其经历来看,这崔州平心中对其父兄定然愧疚深重,不能释怀。
此时他一翻隐者言论,更是说明这一点。
刘瑁遂昂然道:“瑁乃汉室宗亲,帝胄之后,当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实不敢将一切委于命数也。愿诸位贤达教我治乱之策。”
石广元道:“将军心怀天下,然我等并非济世之才,诚如崔州平之言,不敢辱没将军之听也。”
刘瑁道:“广元先生不必过谦,昨夜,我曾有幸宿于庞德公家中,见到庞氏叔侄。庞先生推荐诸位之言,岂是虚妄之论?”
众人听他见过庞德公,俱各惊奇。
诸葛亮谓刘瑁道:“小弟来此不久,久闻庞德公智谋有德之士,早想拜见,并不成行。此番竟向兄长推荐元直诸位,可见有识人之明,不日,吾当拜见求教也。”
刘瑁道:“这个只是当然。不仅如此,吾闻颍川司马德操,为人高爽开列,见识深远,贤弟亦当寻机拜见求教也。”
诸葛亮拱手称是。
徐庶道:“既有庞德公之言,我等愿闻将军之宏愿。”
刘瑁遂道:“目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朝纲不振,仁义不举,百姓流离失所,生命弊如草芥。瑁每念及此,常夙夜忧思,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也。瑁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扶社稷于即倒,招揽将士,求取贤达,奉天罚罪,立业汉中,待时机成熟,带兵北出秦川,南下江陵,则大事可成,功业可定也。瑁虽有雄心,然成大事者,亦须将士用命,谋士劳心耳!瑁诚心恳求,诸位贤达开瑁愚鲁而教我也!”
众人听罢,皆面面相觑。
忽崔州平抚掌大笑曰:“汝等数人,此番可谓遇到明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