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最强争锋 (五度Yes)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五度Yes
- 入库:04.13
法正哼哼冷笑道:“玄德先生乃我家主公之兄,如何竟如此不明事理耶?”
法正本是个睚眦必报之人,前几日,因为无端说张飞在刘瑁面前,胡乱用“大婚二婚”的事儿,侮辱刘瑁,实在无礼。
没想到这是被张飞知道了,非要前来揍他。
若不是刘备、关羽知道的早,恐怕要出大事。
法正后来得知,张飞竟有此举,便怀恨在心。
此时正好抓住机会,便向刘瑁进言,说刘备不是。
刘备倒是彬彬有礼,道:“敢问孝直先生高见,刘备如何不明事理耶?”
“对对对,你这小毛孩,到底有何说辞?快快说来!说得对,倒换罢了;若是说得不对,休怪俺老张拳头无情!”张飞气得哇哇大叫。
法正害怕张飞,躲得远远的,说道:“刘备,那孙策乃江东猛虎,岂可通过一纸文书便能调动?况且前翻孙策已有相害主公之意,大战在即,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孙伯符再糊涂,也不会来到大将军面前做官!你不是不明事理,如何会说出这般话来?”
“他奶奶的,你这话没道理!”张飞硬要出手教训人。
刘备急忙阻止张飞,假惺惺向法正躬身施礼道:“先生所言极是,是刘备思虑不周。既然如此,大将军,刘备请求一同出征江东!”
“这个自然!”刘瑁心道,“你老小子想逃也逃不掉啊!”
三路大军东进,刘瑁亦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从大江南岸一线,进攻吴郡。
时,周瑜作为江东水军都督,在秣陵地界,和太史慈、甘宁大军大战。
随太史慈、甘宁临阵出谋划策者,并非别人,正是戏忠。
刘瑁心知,此番大战,不在于陆军胜负,而在于水军。
若水军大劫,既宣告孙策主力大军被消灭。
而江东水军也是周瑜一手调教出来的,其水军实力不可小觑。
然则此时方才是公元197年之初秋天气,此时的江东大军不足十万人,水军也不过三四万人而已,和刘瑁十万水军,简直没法比。
临行之时,刘瑁听取戏忠计谋,言说对于此种占尽天时、地理、人和的战争,无需阴谋,只要阳谋,正面攻取可也。
刘瑁深以为然,再三叮嘱太史慈、甘宁诸将,无比速战速决,料那周瑜纵有本事,恐怕也施展不出。
果然,这一路大军水流而下,直奔秣陵,势如破竹,竟让周瑜这个天下智谋之士,根本无法阻挡。
周瑜无奈,四万水军,三战之后,余下竟不足一万人,只得沿江逃走,至毗陵弃船上岸,逃亡吴郡与孙策会合。
大江之上,主力水军不敌,北路军本无孙策重兵,又有马超铁骑,自然更是不敌。
马超大军一路狂奔,不日竟到达江都,扫平江北之地。
现在唯有赵云江南一路大军,东进缓慢。
毕竟那孙策知晓刘瑁紧随这一路大军。
沿途之上,处处险要之地设下关卡,尤其是山林茂密之处,湿地瘴气之中,皆使得大军处处受阻。
亏得刘瑁有些现代医学知识,严令士兵随便饮用坑洼之中的污水。
大军每天屯驻,都要挖掘水井,寻找干净水源吃水。
运用此法,控制了痢疾和热病,再有张仲景相随,针对不同病症,因病用药,确保士卒之中无伤寒瘟疫流行。
如此不一日,大军到达吴郡城下。
此时,刘瑁让人四面攻城,然吴郡城防高大坚固,孙策和周瑜又在城头做好了充分准备。
如此接连三日攻城,竟不能下。
然刘瑁大军火力威猛,三十多万大军,十面围城,早将吴郡围得铁桶一般。
这让孙策及手下诸将感到绝望。
然刘瑁在大军营帐之中,也感到头疼。
这孙策还真是个硬骨头,硬是啃不下来。
刘瑁正自烦恼,大乔、小乔走进营帐,言说有下城之策。
刘瑁听了叫快请。
那大乔、小乔叫屏退左右,遂向刘瑁建议,让她二人出到阵前,劝说孙策、周瑜出城。
孙策、周瑜二人,虽是当世英雄,然则也能看出是多情之人。
若是他真心喜欢我等,定会不忘旧日情愫,说不定心下黯然,看破一切,弃城投降,皆有可能。
刘瑁断然拒绝,他就算拼尽全部兵力,也不会让女人替他出面攻城的。
这不是他大男子主义,而是在他的脑子里,战争就要让女人走开。
可事情说来也巧,又有士卒来报,言说外边有三人来见大将军。
刘瑁问是谁,回报之人言说,对方直说见了大将军才说。
刘瑁方才叫请。
三人结束利落,将手中长刀,背上弓箭放在大帐之外,进帐拜见刘瑁。
刘瑁见其三人相貌平平,然眉宇间自有一股浩然正气,便问三人姓名。
其中为首一人道:“大将军不必多问,我等乃是许贡仆人,许贡被孙策所杀,我等正欲伺机报仇,苦于找不到机会。若是大将军能趁乱将我等送入城中,我等便可伺机下手,刺杀孙策!”
刘瑁大喜,随应允。
苦无他法,刘瑁只得带领二乔于阵前,让二乔劝说城头孙策、周瑜,接受朝廷封赏旨意。
然二乔刚刚出面,阵前城头,士卒都傻了,两军将士都忍不住被二乔美貌震惊,竟不知道双方正在打仗!
虽然孙策和周瑜并不相信,然看到二乔出面,二人心念亦动,竟答应同意刘瑁派出使者,前往城中谈判。
刘瑁派法正进城,随侍五十人中,就有许贡的三名仆人……
第241章 孙策之死
孙策和法正的谈判,结果可想而知。
此本就是一计,若那孙策、周瑜条件尚可,倒还罢了。
若是孙策一味强势,坚持不向刘瑁低头,那刘瑁一定会打到他低头。
法正带回的意见便是,孙策只归顺汉帝,不投靠刘瑁。
这可由不得他!
法正谈判虽是没有结果,然许贡的三个家奴已经趁此混入城中。
这孙策有个习惯,遇到重大难题,总是喜欢不带任何随从护卫,一个人寻个安静的角落思考。
今翻,虽然不是在城外荒郊,就是在城内,孙策也是一个人走出府衙,在城中大街小巷迈步沉思,寻求退兵之策。
这正好给了许贡三个奴仆可乘之机。
那三个奴仆尾随孙策到达一处偏僻巷口,两边堵住。
孙策因在沉思,一路之上,并未留意。
等他留意前方有人时,已经完全进入许贡三个奴仆的陷阱之中。
前边是一个人挡住巷子口,后边两个人挡住巷子后头,他就像一只困守,被堵在巷子中间。
孙策本能地感觉到危险如一条毒蛇,在步步逼近。
然江东小霸王之名可不是盖的,他不会这么容易对眼前三个人认输。
孙策忽然回头,朝着后边两个人的方向冲过去。
这孙策十分明白,前边一个人,说明这个人武功定然了得,也很可能是这三人之中的带头人,最强的。
后边两个人定然是追随于他,故而武艺定然不如那人。
故而孙策并不朝着一个人的方向冲,反而回身朝着两个人的方向冲。
然不管前方一个人,还是身后两个人,都已经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准备。
只听得咻咻一阵声响,几声弩机发射之声,紧接着一支弩箭从他耳边飞过,另一只擦着他的脸皮飞过。
孙策心下虽然惊讶,然凭借着他多年战斗的经验,狭路相逢,定是勇者取胜。
孙策没有丝毫犹豫和怠慢,只管朝着前方两个人冲上去。
与此同时,后边截住去路的一个人也追了上来。
前方又是咻咻两声,弩机再次发动。
两只弩箭射过,又有一只射中了他的耳垂。
耳垂之上,鲜血淋漓。
不过这点伤痛对于他来说,还算不得什么,孙策根本没有任何停止的意思。
咻咻!
又是两只弩箭发射过来,危急之时,孙策眼疾身快,躲过朝着咽喉射来的一支,然身形刚刚落地,另一只细小的弩箭恰巧射中面门。
“啊!”
孙策一声惨叫,差点没栽倒在地。
等他强忍着疼痛,一把将弩箭拔除之时,只感到脸上热血飞迸,哗哗流淌。
孙策顾不得脸上伤痛,任凭鲜血直流,凭借着一身武艺,一圈将其中一个射箭之人打倒在地,顿时一命呜呼。
另一人正想拔刀,依然来不及了。
孙策的身法和手法太快了,根本不允许他以后机会拔刀。
此人拔刀不及,只得用弩机抵挡。
孙策又是一拳,打在弩机之上,将弩机打得粉碎,同时,拳头如铁锤一般,砸在那人胸前。
那人噗一声,一口鲜血喷出,弯下腰去。
孙策又补一拳,那人算是彻底了账。
此时第三名大汉上来,那孙策脸上吃痛,又有鲜血糊住一只眼睛,看不真切,竟被那大汉一刀刺中左肋。
孙策一把抓住大刀,挥起一拳,打中大汉耳门。
那许贡奴仆,另一边耳朵喷出血来,侧身倒地,再也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