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最后的三国 (风之清扬)



不过围城数日一来,守城的晋军全无动静,很显然司马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要坚守蒲津关了,而刘胤也没有时间再等待下去了,一则拖得时间太久,晋军很可能会派援兵前来,二则晋中大战即爆发,那儿才是真正的主战场。

所以刘胤决定要尽快地拿下蒲坂津。

第852章拿下蒲津关

蒲津关经过数次的修缮,确实也称得上是坚城一座,否则的话匈奴人派来了五万大军,攻了两年愣是没有攻下来,那就证明蒲津关的坚固绝不是吹出来的。

但对于蜀军而言,攻破这样的城池几乎没有任何的难度,当年长安城何其的坚固,但也坚守不了三天,高耸的城墙便化为了废墟,匈奴人的寒山要塞,也号称是固若金汤,但在蜀军的面前,几个时辰都坚守不下来。

凡此种种,但凡被认为是坚城要隘的,在蜀军强大的火器面前,都不值一提,这也就造就了蜀军攻城无敌的神话。

虽然说蜀军目前火器的存量已经不多了,在上党的历次作战中,火器的消耗也是不小的,但蜀军一旦打通了蒲津关,就无需再担心火器的多少了,从关中运送过来的火器,可以源源不断通蒲坂津渡口,送到前线蜀军的手中。

就以目前蜀军仅存的火器,将蒲津关给轰个稀巴烂,一点问题也没有,当然前提条件是刘胤愿意的话。

鉴于目前的形势,刘胤是不可能大规模地使用火器的,那些手雷火药包一股脑地扔下去,谁死谁伤根本无法控制,如果一旦误伤了司马骏,后果可就出乎了刘胤的预料。

所以刘胤决定攻城的时候,有限地使用火器,而且在攻城的时候,只攻打蒲津关的东门,剩余的除了西门临黄河之外,南门和北门附近刘胤专门地空出来,给司马骏留下逃跑的缺口。

而且刘胤也给攻城的蜀军下达了命令,此战只为夺取城池,尽可能地减少杀伤晋军,如果晋兵有逃亡的意思,则予以放行。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命令,在以前的每次战役中,刘胤还从未下达过这样的命令,攻破城池和消灭敌人,那是同等的重要,甚至为了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蜀军甚至会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不过刘胤既然如此郑重其事地下令,自然有他的道理,诸军将士也只须依令行事便是。

所以攻城的战斗打响之后,战况十分地平淡,一点也谈不上激烈。

尽管司马骏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死守蒲津关,与蒲津关共存亡,但守城的晋军都明白,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晋军几乎没有任何的胜算,晋军的士气已经是跌到了谷底,从晋军沮丧而悲观的情绪之中,不难发现这场战斗的结局如何了。

蜀军为了避免自身的伤亡,还是动用了火器,不过使用的范围极为地有限,蜀军也就是试图在几个重要的城墙段上打开几个缺口,以方便蜀军的攻坚。

轰隆隆地爆炸声中,东面的一段城墙上被炸开了一道近一丈宽的口子,蜀军士兵是蜂拥而上,很快地就攻破了晋军把守的城墙。

城墙是守军的一道重要的心理防线,城墙的告破,无疑宣告这道防线的崩溃,不管事先司马骏如何高调地宣布要誓死坚守蒲津关,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晋军士兵无一不低下了高颅,和蜀军无与伦比的攻击力比起来,晋军的防线纯属是渣,脆弱的无以加复了。

在强大的武器面前,任何所谓必胜的信念都如白纸一般的苍白。

现在司马骏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一点。

曾经司马骏也是天之骄子,他出生高贵,做为司马懿最小的儿子,司马骏并没有经历司马师和司马昭曾经经历过的腥风血雨,可以说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虽然身体上流淌着司马家族的血液,但司马骏的人生,从来就是一帆风顺的。

但今天这一艘的顺风船却搁浅了,蒲津关的失守已成定局,司马骏深深地陷入到了绝望哀伤之中。

“大王,东门被攻破了,蜀军大队人马已经杀入到了城中,大王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唐策焦急地催促着,蒲津关的大势已去,再想守住已无可能,想要逃生现在就是个机会,再迟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

司马骏不为所动,依然呆呆地坐在那儿,两眼发直。

“败了?本王居然败了?你们走吧,本王说过要与蒲津关共存亡的,说什么本王也不会离开。”

唐策劝道:“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蒲津关丢了,大王日后也可重整兵马把它夺回,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大王切务意气用事。”

司马骏苦笑一声,道:“本王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定保蒲津关不失,如果就此回京,本王又有何面目去见陛下?”

唐策道:“蒲津关失守,并非是大王之过,实是羊祜见死不救,大王又何须自责。”

一提起羊祜,司马骏的无名之火立刻是熊熊燃烧了起来,他咬牙切齿地道:“对,本王不能死,本王如果战死蒲津关,岂不让那奸贼羊祜暗中得意。来人,牵本王的坐骑来,本王要回京告御状,本王与羊祜,不死不休!”

唐策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如果司马骏固执地要战死在蒲津关,依军律,他们这些人都得给司马骏陪葬,现在司马骏给终于是想通了,不再自寻短见,唐策的等人的命也就算是保住了。

丢了蒲津关不要紧,只要能保住汝阴王司马骏的命,一切才有可能逢凶化吉。当下唐策令人将司马骏的坐骑给牵过来,亲自扶司马骏上了战马,本欲奔北门而走,司马骏瞪了他一眼,道:“往洛阳那边近?”

出北门的话自然得往北走,那就是去往太原的路,而南门则与前往洛阳的大路相通,唐策一心只想着突围逃跑,还真未注意到方向,被司马骏喝问一声,这才意识到了方向错误,赶紧拨转马头,向南门而去。

晋军的大队人马自然是要追随司马骏的,司马骏一走,整个守城的晋军也如鸟兽散了,打开了南门,逃之夭夭。

所幸蜀军只是攻打东门,其他各处并无蜀军阻击,司马骏一行走得十分顺畅,而蒲津关,则是落入到了蜀军的手中。

第853章陈寿过河

蒲津关这一仗打得确实是比较轻松,毕竟从东往西打,要比从西往东打容易的多,如果从西强渡黄河想要攻打蒲津关的话,那肯定要吃力的多。

拿下了蒲津关,意义非常的重大。蜀军控制了上党和河东,但如果没能拿下蒲津关,这些地方就等于是飞地,很难加以控制,但拿下蒲津关后,形势就陡然地发生了变化,整个的河东和上党就可以和关中连成一片,两个地方的资源便可以实现互通,对蜀军进军中原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

随后,刘胤立刻派人渡河,与对岸的临晋关取得联系。

临晋关如今的守将是冯翊郡太守杨定,由于临晋关关系到整个关中的防御体系,所以杨定没有呆在郡治临晋城中,而是亲临黄河沿岸的临晋关,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看好关中的东北大门。

隔着黄河,杨定也可以感觉到对岸蒲津关似乎发生了战事,不过杨定已经是习已为常了,匈奴人这两年来没少进攻蒲津关,而且每一仗都打得很激烈,杨定对对岸的战况比较关注,更重要的原因是一旦匈奴人拿下蒲津关,势必将改变蜀晋双方目前稳定的对峙局面,提前掌握蒲津的情况,杨定就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这次对岸的喊杀声很快就平息了下来,杨定也略略地松了一口气,看来晋军又打退了匈奴人的一次进攻,这样的话,整个蒲坂津的形势便可以维持现有的状况,这种局面,对双方而言,都没有坏处。

杨定在岸边看了半天,觉得脖子有些发酸,他正准备回身去歇歇,忽听身边的一名兵士叫道:“杨太守,对岸过来一条船!”

杨定定睛一看,可不,一艘不大的船只此刻正乘风破浪,快速地向西岸划来。

单单是一艘船,杨定倒也没什么好担心,如果晋军真的要渡河攻击的话,一艘船那是远远不够的。但这几年来,双方在两岸对峙着,已经互不往来很久了,突然有一艘船过来,让杨定是心生疑惑。

晋军到底想干什么?

进攻?不可能!谈判?似乎也没那个必要!

杨定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已经打消了回城的打算,静候在渡口上,他要亲眼看看对岸的这艘船意欲何为?

很快的,那艘船便已经向西岸渡口靠了过来,周围的蜀军习惯性地剑拨弩张,摆出一付防御架式。

杨定摆了摆手,示意身边的蜀兵放松一下,不必太紧张了,只不过是一艘船而已,就算放他们上岸,又能怎样?

这时,一名眼尖的蜀兵对杨定道:“杨太守,船上的人好象穿的是咱们汉军的衣服。”

杨定不禁愣了一下,这怎么可能,就在此时,从船舱里出来一人,冲着杨定哈哈大笑道:“杨太守,别来无恙否?”

杨定定睛一看,不是旁人,正是长史陈寿,杨定很清楚,陈寿是骠骑大将军刘胤的心腹要员,此刻居然会出现在蒲坂津,确实是令人匪夷所思。

“陈长史这是从何而来?”杨定纳闷地问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