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想要拿下寒山要塞,门都没有!”常海看着不远处蜀军的大营,旌旗招展,人头攒动,轻蔑地自语道。
第830章再战寒山要塞(下)
PS:稍后更正………………………………………………………………………………………………………………………………………………………………
更何况刘胤也不可能倾巢而出,根据地内的险要关口还得派兵驻守,否则这边还没打下寒山要塞,那边被人家抄了老窝,那才叫得不偿失。
所以这次虎骑军攻打寒山要塞的兵力,只有七千人,剩下五千人守根据地。
上次打寒山要塞,是从西往东打,这次虎骑军打寒山要塞,是从东往西打,地形地势尽不相同,不过唯一不变的,就是寒山要塞的坚固程度,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胤在寒山要塞的东南十里处安营下寨,却没有急于进攻,一方面派斥侯打探寒山要塞的防御情况,一方面密切地关注着高都方向上匈奴人的动静。
晋军七万大军围攻高都,高都那边战况甚是激烈,想必刘渊也是分身乏术,无法派出大军来回援寒山要塞,不过刘胤也不敢掉以轻心,如果此时匈奴人突然回兵的话,自己很可能就会深陷腹背受敌之困境了。
盯紧了刘渊那边,刘胤才敢放心地在寒山要塞这儿排兵布阵,同时刘胤不急着进攻,更主要的是等候虎步军和永安军两支人马的到来。
寒山要塞虽然是隔阻交通的隘口,但对于阿坚这类身怀绝技,可以穿山越岭的高手来讲,起不到半点的作用,刘胤在准备行动之前,就已经派阿坚等人联络了在谷远的罗袭和在潞县的黄崇高远,约定好了日期,共取寒山要塞。
黄崇、高远、罗袭他们也是兴奋异常,中军团分兵之后,三军各自作战,两年都未曾相见了,这次攻打寒山要塞,就是三军会师之日,这种激动,是难以言表的。
这两年来虎步军和永安军的发展都比较顺利,由于刘渊将主攻方向选择在了上党南部,所以虎骑军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两军为多,虎步军和永安军的也就能趁机发展自己的力量,在上党东部和上党西部,建立起了稳固的根据地。
接到刘胤的命令之后,虎步军和永安军几乎是同时行动,向着寒山要塞这边靠拢过来。
永安军从谷远出发,距离寒山要塞比较远,但他们中间没有匈奴人的阻隔,可以直抵寒山关下。
而虎步军虽然距离寒山要塞比较近些,但他们到达寒山要塞之前,还有另一座要塞需要攻克,那就是位于壶关和潞县之间的禹王山要塞。
禹王山要塞论规模和兵力都与寒山要塞相去甚远,唯一有利的一个条件就是它距离上党郡城壶关很近,随时可以得到壶关守敌的增援,所以虎步军想要突破禹王山要塞,就必须想办法牵制住壶关的守敌,让他们不敢增援禹王山,这样虎步军才有可能拿下禹王山要塞。
于是黄崇和高远商量了一下,由黄崇带领虎步左营和虎步右营一万人前去攻打禹王山要塞,由高远率新成立的虎步别部营五千人佯攻壶关,等到黄崇那边拿下禹王山要塞,别部营再撤回根据地。
这两年虎步军在潞县、襄垣一带发展不错,除了开辟出稳固的根据之外,虎步军的兵力也是不减反增,由两个营的规模扩大了三个营,是三个根据地里面发展最好的一个。
计划妥当之之后,高远立刻率军向壶关杀来,为了把声势搞大,高远多备旌旗和战鼓,虽然五千人马,但对外诈称是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地向壶关杀来。
留守壶关的是右于陆王刘景,虽然壶关城中还有匈奴人的两万人马,但刘景却十分地谨慎,下令紧闭四门,坚守不战。甚至在接到禹王山要塞的告急文书之后,刘景也是置之不理,认为这是蜀军声东击西的伎俩,想诱使匈奴军出城,好趁机偷袭壶关城。
蜀军的声东击西到是一点也不假,不过真正的目的却是在禹王山要塞,没有壶关守敌的增援,黄崇这边攻打禹王山要塞变得异常的轻松,只用了两天的光景,就拿下了禹王山,而后黄崇率军一路长驱南下,在寒山要塞的东面与刘胤顺利会师。
高远很快地就退兵而去,当刘景明白了蜀军的真实意图之后,后悔的连肠子也悔青了,不过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蜀军一路扬长而去。
黄崇是最后一个到达寒山要塞的,在他之前,罗袭已经是率军抵达了寒山要塞的西面,不过由于寒山要塞的隔阻,罗袭还必须要等到拿下寒山要塞之后才能与东面的刘胤汇合。
而黄崇在攻克禹王山要塞之后,径直南下,便与刘胤会师一处。
虎骑军和虎步军堪称是刘胤麾下资格最老的部队了,最早刘胤还在做安西将军的时候,虎骑营和虎步营就是他的部下了,多年以来,虎骑军和虎步军做为刘胤的左膀右臂,跟随着刘胤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而此次会师,则是两个军分别两年之后的第一次聚首,两军的官兵相拥而泣,场面极为感人。
现在寒山要塞已经陷入了蜀军的团团围困之中,兵力之比方面更是五比一,;蜀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从气势上来看,现在蜀军士气高涨,战斗欲望极为强烈,寒山要塞似乎是唾手可得。
不过匈奴守将常海却是不以为然,尽管寒山要塞处于两面夹击之中,但寒山要塞从修建这初,就是当做堡垒一样修筑的,所以他们丝毫不惧怕蜀军的东西夹攻,现在寒山要塞之内粮草、兵器、防御器械都准备地相当充足,如果蜀军想要打围困战,寒山要塞支撑个一两年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蜀军敢来强攻的话,常海更是有信心将他们扼杀在寒山要塞之下。
“蜀人想要拿下寒山要塞,门都没有!”常海看着不远处蜀军的大营,轻蔑地自语道。
第831章三军会师
常海顿时傻了眼。他也清楚蜀军的火器厉害,上次寒山要塞失守,基本上就是被火器打垮的,不过上次蜀军是倚仗着攀上了左侧的山峰,居高临下地投掷手雷,这才导致寒山要塞守军的崩溃。
事后,匈奴人也对蜀军的火器进行了针对性地研究,认为火器的威力虽大,但使用的距离较短,只要不让蜀军有机会近身,他们的火器就无用武之地,毕竟手雷的投掷距离只有几十步远,比起上百步的弓箭,那是远远不及的。
所以常海在担任寒山要塞的守将之后,为了防备蜀军的火器进攻还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首先两侧的山峰高地上设立巡哨,阻断蜀军占领两侧山峰的可能,其次安排强弩手,对冲到寒山要塞近前几十步的蜀兵进行强力地灭杀,不给他们一丝接近要塞的机会。
但常海万万没想到,蜀军居然会用投石车来发射火器,由于火器较轻,射程远远地超过石弹,匈奴人最强的弓箭都无法射到这么远的位置,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石雷从天而降,在他们的头顶上凌空爆炸。
火器的杀伤威力何其的惊人,尤其是蜀军使用了火药填装量比竹筒手雷大了五六倍的石雷,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散尽之后,一丈之内是一片狼籍,满地残肢断臂和血肉模糊的尸体,看得令人触目惊心。
在强大的火器面前,匈奴人号称是固若金汤的防守变得如麻纸一般的脆弱不堪,一枚石雷或集束手雷就可以给匈奴人造成成片的伤亡,几十枚石雷同时落到要塞之内,这种打击近乎是毁灭性的。
它不光摧毁的是匈奴人的防御工事,而且摧毁的是匈奴人的防御信心,就连常海面对这样的打击都已经是心如死灰了,更别说普通的匈奴士兵了。
蜀军潮水般地攻了上来,遭受重创的匈奴人虽然还在顽强地抵抗着,但这样的抵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寒山要塞的防线轻易地就被蜀军给撕破了,蜀军从东西两面同时地攻入了要塞之中,展开了最后的白刃战。
一方面匈奴人防守意志已经被彻底地摧垮了,另一方面蜀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兵力,这样的肉搏战只能是呈现一边倒的状况,常海虽然也是一员骁将,但在大势已去的情形之下,他也是无力回天。
突围已经没有了意义,就算他侥幸逃得出去,下场也只能是和前任守将卢塔一样,被刘渊给斩首,与其那样窝窝囊囊地死,倒还不如在寒山要塞死得轰轰烈烈。
常海拒绝了部下要他突围的建议,他一个人手执单刀扑向了蜀军的聚集处,大肆地砍杀起来。常海骁猛异常,连着斩杀了多名的蜀兵,但他一个人再猛,也是无济于事的,最终常海被十几条长枪刺穿了身体,战死在了寒山要塞之中。
以寡敌众的匈奴人个个都倒是挺有血性,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大部分的匈奴兵都选择了和他们主将一样的命运,誓死而战,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不过,匈奴人的顽强再也改变不了寒山要塞的命运,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战,当最后一名匈奴兵倒在血泊之中的时候,寒山要塞的上空,高高地飘扬起了“汉”字大旗。
所有的蜀军将士都在欢呼,久违的胜利让他们群情激昂,笑语欢声,最让他们高兴的是,蜀军中军团终于会师了,在七百多个****夜夜之中,他们艰苦卓绝地各自为战,与强大的匈奴人极尽周旋,前仆后继,奋勇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今天终于等到了三军会师的日子,也正是蜀军扬眉吐气的日子。
相似小说推荐
-
蓝盾突击 (刀锋1984) 磨铁VIP2017-05-20 军事青春已成过往,蓝色的帽盔在硝烟中蒙尘。 记忆中的战友,恋人已远去。孑身一人的我,握枪...
-
乱世太平王 (麒麟可可) 起点VIP2017-06-09 两晋隋唐一部两晋史有道不尽的千古奇葩白痴帝、母老虎夺老公的权、叔伯兄弟造反、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