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蒙冲舰冲了上来,蒙冲舰的舰首,都是用最厚的硬木板打造的,外面包裹着铁皮,这水战之中,蒙冲舰就是用来打突击冲锋的,许多坚固的战船都会被蒙冲舰拦腰撞为两截,那几块薄木板拼装而成的浮桥,更是不堪一击。
顷刻光景,整座浮桥就变得支离破碎,碎裂的木板和被淹死射死的魏兵漂浮满江,鲜血几乎将江面给染红了。
涪水就是陆抗抵御魏军的第一道防线,他充分地发挥了吴军水军的优势,利用蒙冲斗舰机动快速冲击力强的特点,等到魏军浮桥建到一大半时,突然出击,将浮桥给摧毁,让魏军在涪水北岸望河兴叹。
在蒙冲舰的面前,单薄的浮桥脆弱的有如一张纸板,轻易地就被捅了个千疮百孔。东吴的战船也不恋战,一击得手,立马便扬长而去,根本就没有与魏军缠斗的想法。
胡烈气得是暴跳如雷,虽然凉州骁骑纵横疆场所向披靡,但面对滔滔江水,却是无计可施。在水面上,江东的水师就是无敌的存在,胡烈别说是搭建一座浮桥,就算是搭建十座浮桥也是枉然,蒙冲舰可以轻易地摧垮任何浮桥,想在水面上有所作为,胡烈几乎是一愁莫展。
胡烈无可奈何,也只得等钟会率大军赶来再做计较了。
钟会尽遣魏军主力,与胡烈的先登营只保持了一天的距离,胡烈在涪水受阻,等钟会率大军赶到之时,胡烈正对着涪水望洋兴叹,等胡烈向他禀明详情之后,钟会从容地道:“一条浅浅的涪水,竟然也能挡我大魏雄师的步伐,简直就是笑话!”
第237章涪城之战(三)
钟会的手中,毕竟有着十多万的大军,投鞭可断流,就算是用人来填,也足以填平这宽只有一里多左右的涪水。钟会下令再建浮桥,全部的舟桥部队立刻投入到了建桥之中,此次魏军就不光是建一座浮桥,而是同时兴建了四座浮桥。
东吴的蒙冲舰队,又出现在了东南的江面上,准备着故技重演,不过他们并没有性急地采取行动,而是观望着,等魏军的浮桥建成个七八成,再一鼓作气地将其摧毁。
胡烈心有余悸地对钟会道:“大都督,吴人战船犀利,浮桥根本就挡不住其一撞。”
钟会冷沉地盯着江面,嘴角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冷笑一声道:“本督自有安排,吴人战船敢来偷袭,保管让他们葬身鱼腹!”
钟会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他的手中,还是有压制吴人战船的底牌。胡烈所率的先登营,是以骑兵和轻装步兵为主,在机动方面无与伦比,但在重型武器的配备上,自然就欠缺的多。
虽然蜀道艰难,许多超重型的装备魏军此次并没有携带,但象可拆卸的床弩,魏军还是带了不少的,邓艾偷袭阴平道时也曾携带过轻型的床弩,而钟会的手中,更是拥有着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床弩。
魏军的床弩与蜀军的连弩车研发方向上是不一样的,蜀军的连弩车是适合蜀中地形而建造的,轻便、机动、灵活、一发多矢是其主要的特点,在追求最大杀伤范围和杀伤密度的情形下,弩箭的射程和破坏力则要逊色了许多。
而魏军所采用的床弩为多弓单发弩,采用木杆铁翎的箭簇,虽名为弩箭,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带尾翎的矛,有效射程可达千步,破坏力惊人,比起蜀国的连弩车来,魏军的床弩追求的是另一种极致。
对于战船这类“皮糙肉厚”的家伙而言,普通的弓箭只能伤及到船上的士兵,而对船体造不成太多损坏,但床弩不同,矛一样的弩箭可以轻易地洞穿船舰的舷板,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钟会以前在东南战区呆过,自然清楚用何种武器可以对付得了东吴的战船,搭建浮桥的同时,数百具床弩也早就在岸边候命了,钟会又调数千弓箭兵至岸边和浮桥上,全部换上了火箭,就等着东吴的战船前来。
浮桥的工程完成了百分之七八十,东吴的蒙冲舰队果然飞快地冲了上来。蒙冲战舰船体结实,根本就无惧弓箭的损伤,外面更是覆有湿的生牛皮,可以起到防火的效果。岸上的魏兵虽多,但蒙冲舰队直接就无视了,一路横冲直撞,耀武扬威,尽显其不可一世的水上霸王风采。
不过进入到床弩的射程之内,数百支的弩箭划破长空,嗖嗖地发出巨大的声响,将几十艘蒙冲舰笼罩在了箭雨之下。铁簇弩箭张显着它惊人的破坏力,木质的战船在它面前几乎是不堪一击的,厚厚的船舷轻易地就被弩箭射穿,光是第一轮的射击之后,吴军就已经被击沉了四艘蒙冲舰。
吴水军一看见势不妙,立刻是调转船头准备逃跑,这时候魏军是万支火箭齐发,宛如在江面上形成了一道绚烂的烟火风景,扑天盖地,将吴军战船全部笼罩住了。床弩弩箭肆无忌惮地撕裂着它每一个的击中目标,万千火箭更是给蒙冲舰带来了灭顶之灾,许多的斗舰冒浓烟缓缓地向江中沉没。
吴军舰队的这次出击还未能够到浮桥就遭到了魏军毁灭性地打击,半数以上蒙冲舰沉没了,许多逃得出火海的船舰也是伤痕累累。
这边大战如火如荼,那边的建桥也不曾耽搁,吴军舰队被击退之时,四座浮桥业已全面峻工。
“渡河!”钟会一声令下,魏军的大队人马兵分四路,沿着四座浮桥,浩浩荡荡地向涪水南岸开进。
涪水南岸的一处高地上,陆抗正静悄悄地望着魏军的大队人马鱼贯而过,跨越涪水。
在陆抗的计划之中,蒙冲舰队构筑成水路上的第一道防线,不过涪水并不宽阔,想指望几十艘战船就能挡得住十几万的魏军,陆抗并没有太多的期望,水军能摧毁魏军先登营的浮桥,已经让陆抗感到收获不小了。现在魏军大队人马赶来,蒙冲舰队的失败,自然是意料之中的。
陆抗的第二套作战方案是半渡而击。陆抗并没有被来势汹汹的魏兵大军所吓倒,龟缩到涪城高墙之后一昧地收缩防守,他决心利用魏军劳师远来,跨水作战,采用半渡而击的方式,给魏军一个迎头痛击。
此刻在小山高地的后面,吴军集结了大约三万精兵,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单等陆抗的一声令下,出击作战。
“都督,时机差不多吧?”留平骑在战马上,一付跃跃欲试的姿态。
陆抗打瞧了一下,魏军大约已经有一万多人马渡过了涪水,正在涪水南岸完成集结,浮桥之上,更多的魏军源源不断地向着南岸进发着,每隔一个盏茶的工夫,南岸的魏军就可以黑压压地增加一大片。
事不宜迟,如果更多的魏兵到了南岸,陆抗半渡而击的计划就会大受影响,于是陆抗下令,由留平率左路,张咸率右路,自己亲统中路,每路一万人马,一齐向魏军的滩头阵地杀了过去。
吴军居高临下,此刻一鼓作气地冲了过来,气势如虹,杀声震天。
胡烈的先登营此次渡河自然是排在最前列的,沿着浮桥过河,部队的建制肯定要被打乱,胡烈过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忙着重整军队,胡烈也是熟读兵书的,清楚大军半渡之时,正是敌人的可乘之机,所以他要很快地完成渡河后军队的重整,以备不时之需。
显然胡烈的主意没错,但他却低估了吴军的决心,竟然一次性地投入了这么多兵力,吴军三路人马围攻过来,处于河滩上的胡烈无险可拒,被吴军团团围住,情势危急。
第238章涪城之战(四)
历来打仗滩头阵地是最难把守,低洼的地势,背水列阵的窘境,无险可据的困难,无疑让先期渡河的胡烈身处于险境之中。
更何况吴军居高临下,发起攻击有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胡烈此刻渡过涪水的人马只有一万左右,面对数倍于己的吴军,他的心头大骇,急令魏军收缩兵力,结成防御阵型,以刀盾兵居于最外侧,长枪兵紧随其后,弓箭兵处于最后,结阵以抵挡吴军凶猛的攻势。
吴军的三路人马就如同是三把犀利的尖刀,直接就刺入了魏军刚刚集结起来还稍有些慌乱的战阵之中,留平一马当先,就如同是尖刀的锋芒,率先地冲入了敌阵。
留平是东吴少有的悍将,掌中一把大刀,刀沉力猛,几名手持长枪和盾牌的魏兵试图将他拦下,留平怒吼一声,手起刀落,盾破、枪断、人殒,几名枪盾兵立刻是横尸当场,连人带盾被劈为了两截。
留平所率的左路人马率先突破了魏军的防线,冲入魏军战阵之内,大肆杀戮起来。陆抗的中路人马和张咸的右路人马也分别突破了魏军的防线,胡烈的先登营被吴军肢解为数块,一时之间,险象环生,芨芨可危。
就在此时,胡烈之子胡渊也踏过浮桥,看到胡烈身陷重重,不禁是大惊失色,立刻召集为数不多的骑兵前往解救。
先登营渡河之时,也是先安排步兵渡河,骑兵则是排在后面,此时过河的骑兵也只有五六百骑,胡渊只有十九岁,尚未及冠,却是胆略非凡,看到父亲身陷困境,也顾不得多等些人马渡河之后再行救援,而是立刻上马绰枪,引五百余骑向着有胡烈被围处冲了过去。
魏军的凉州骁骑果然是名不虚传,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冲击力却是十分的强悍,五百骑冲了上去,如入无人之境。吴军皆是步兵,无法阻挡,纷纷后退。
相似小说推荐
-
蓝盾突击 (刀锋1984) 磨铁VIP2017-05-20 军事青春已成过往,蓝色的帽盔在硝烟中蒙尘。 记忆中的战友,恋人已远去。孑身一人的我,握枪...
-
乱世太平王 (麒麟可可) 起点VIP2017-06-09 两晋隋唐一部两晋史有道不尽的千古奇葩白痴帝、母老虎夺老公的权、叔伯兄弟造反、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