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最后的三国 (风之清扬)



这次的朝廷来使倒是没有让刘胤失望,到了第三天的下午,朝廷的使臣便到了,也难得能如此高效率,倒让刘胤有些喜出望外。

此次来宣旨的并不是黄门侍郎,而是秘书令郤正,到让刘胤略感意外。

秘书令是皇帝的近侍官员,典尚书奏事,虽然品秩只有六百石,却是一个无人可以轻视的角色。郤正的祖父在汉灵帝时期任过益州刺史,死于黄巾之乱中,父亲早亡,家境贫寒,但郤正自幼好学、安于贫困,弱冠即具才名,被朝廷征召为秘书吏,转迁为令史,升任秘书郎,官至秘书令。

郤正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之所以特别,是他与朝廷的三大派系都有所牵连,却又游离于三大派系之外。郤正出身于益州,算得上是益州本地人士,祖籍河南偃师,似乎又与东州系也些瓜葛,而他本人则与姜维交好,姜维避祸沓中的计谋就是郤正给出的。

入宫为官三十年,郤正几乎和黄皓打了三十年的交道,也见证了黄皓由一名默默无闻的太监成为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郤正不为黄皓所喜,亦不为其憎恶,故官职一直不过区区六百石。。

这与郤正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淡泊名利,只醉心于文学,虽处庙堂之高,但却从不参于权力角逐,正是因为他的明哲保身,才得以免祸。

其实刘胤对郤正这号人还是不太感兴趣的,就象温吞水一样,不凉不热,寡然无味,刘胤崇拜的人物都是那种有血有肉,敢爱敢憎,有杀有斩的英雄热血之士,值此国难之时,正是凭借这些热血豪杰,才能撑起国家的脊梁。

不过做为朝廷的使臣,刘胤还是给郤正应有的礼仪,就等着郤正来宣旨了。

此次皇帝的圣旨要比上次略长,肯定了刘胤在郪县的功绩,加封刘胤为安西大将军,兼领右军,协督中军,接旨之日,即刻领军回京,不得延误。

刘胤当即就愣住了,除了晋封官爵之外,这次的诏书和上次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不过措词更为强烈,要求立刻回兵,并用了不得延误的字眼,而自己所奏之事,诏书中压根儿就只字未提。

郤正不紧不慢,面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恭贺道:“恭喜刘将军,荣迁安西大将军之位。”

刘胤那有闲心逸致来理会加官晋爵的事,他急急地问道:“郤大人,在下前日所递奏章,陛下可曾御览?为何在诏书中只字未提?”

“什么奏章?”郤正是一脸的茫然。

刘胤一头黑线,看到郤正茫然无知的表情,便隐隐有些感觉不对,郤正是可是皇帝的秘书令,所有往呈皇帝的来往奏章表牍首先肯定是要由他过目的,郤正都不知晓,那显然易见刘禅根本就没有看到自己的那份奏章。

刘胤立刻取过副本来,上呈朝廷的奏章刘胤肯定是保留着备份的,他递给郤正,道:“此为奏章副本,郤大人确定没有看到过这封奏章吗?”

郤正打开看了一下,用肯定的口吻道:“没有!绝对没有!在下虽然每日署理的文书不少,但也绝不会记错,肯定没见过刘将军的这封奏章。”

刘胤的心不禁凉了半截,这封奏章对于刘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它几乎决定着蜀汉王朝的生死存亡,可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这封奏章竟然会不翼而飞了。刘禅没有见到过奏章,自然不可能知道刘胤的想法。

但这封奏章遗失在那儿,难道是在送信的半途中吗?

刘胤轻轻地摇摇了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送信的人是刘胤最值的信赖的刘府私兵,而且全程都有人护送。送信的人早一天便已经返回了郪县,刘胤还亲自过问奏章的确是送到了宫里。刘胤相信,这些私兵肯定不会撒谎的,如果奏章在半路上遗失,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隐瞒。

既然半路上没有丢失,那就证明奏章的确是已经送到了皇宫之中,至于经何人之手遗失的,刘胤就不得而知。

“郤大人,每封奏疏都事关朝廷大事,按理说递到宫中,不应该有遗失才是?”

郤正略显尴尬地道:“若是以往,所有的奏疏直接递交到尚书台,经由尚书台备案审阅,再转交秘书台面呈陛下,断不会有所遗失,只是现在宫里规矩变了,出现奏疏遗失之事倒是在所难免。”

第228章附在大树上的蛀虫

“规矩变了?”刘胤眉头紧锁,道:“这封奏疏关系到大汉社稷,何人敢玩忽职守,难道不怕犯杀头之罪吗?”

郤正有些无奈地道:“现在所有的奏疏都是由中常侍黄皓经手之后才转呈的陛下,至于那些奏疏是可以给陛下看的,完全是黄皓一人说了算,先前姜大将军的几道告急文书就是被黄皓藏匿,延误了军情,才导致汉中失守的。”

黄皓?刘胤这时才恍然大悟,敢情自己的奏章并没有遗失,而是让黄皓给阴了。说实话,刘胤对黄皓的印象基本上来源于史书,史书记载黄皓擅权误国,陷害忠良,但刘胤真正置身于朝堂之上的时候,却似乎没有觉得黄皓有什么可怕之处。不光是刘胤,许多的朝臣都有这个错觉,认为黄皓不过是一个谄佞小人,仗着皇帝的宠信为非作歹,但归根结底他终究不过是一个中官太监,影响力颇为有限,离开了天子,他屁也不是。

刘胤也见过几次黄皓,只觉得此人为人城府很深,刘胤也非趋炎附势之辈,自然不会与黄皓有什么交集,似乎黄皓也没有刻意与刘胤为敌的意思,两人之间也一直相安无事。

但万万没想到,在这最关键的时候,黄皓阴了刘胤一把,让刘胤真真切切地感到了黄皓的可怕之处。外表凶恶,张牙舞爪的敌人并不可怕,因为你可以时时刻刻地去提防他,真正可怕的敌人,却是平日里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可在关键的时候,却能给你致命一刀的人。

黄皓!刘胤是恨意滔天,右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狠狠地击在左手的掌心之内。这个时候,刘胤才完全体会到姜维那时在朝堂上欲一剑斩杀黄皓时的那种愤怒。大丈夫快意恩仇,光明磊落,黄皓的如此卑劣的小人行径,背后使阴招伸黑手,直让人恨得牙根直痒,欲将其千刀万剐亦难解心头之恨。

刘胤此刻就是生吞了黄皓的心都有了,那封奏章事关着蜀汉朝廷的前途命运,黄皓居然敢私自扣留,完全不顾社稷的危亡,这等误国乱政的蛀虫,真的就该千刀万剐!

忿恨归忿恨,现在黄皓尚在成都,刘胤如何能奈何了他,更何况黄皓是刘禅身边的幸臣,想要动他,绝非易事,姜维身为大将军,执掌着天下兵马大权,却一样奈何不了他。

刘胤渐渐地冷静了下来,思忖道,自己与黄皓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虽无交集,但却也没有仇怨,为何他会如此算计于自己?黄皓也不过是一条依附在后主刘禅这棵大树上的蛀虫,如果大树倒了,对黄皓显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可是黄皓明知道这是关乎蜀汉存亡的大计却依然选择了藏匿。

这已经是超越了私仇范围的概念,黄皓如此做为,显然是有将蜀汉朝廷推向万劫不复深渊的打算,他这么做,到底是意欲何为?

刘胤腾然间想起了阎宇,阎宇与吴人勾结,背主投敌,黄皓素来与阎宇走得很近,难不成也被阎宇拉下水了?

刘胤被自己的推断吓了一跳,如果黄皓真的已经叛国投敌的话,那么整个的蜀汉朝廷就必然陷入了最大的危险之中,这个最接近蜀汉权力中枢的阉人,对后主刘禅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也许在不经意之间,蜀汉已经被他给出卖了。

刘胤的脸色变得冷峻起来,当然,这仅仅只是他的一个推断,没有真凭实据的话,想要推倒黄皓,那简直就是试比登天。

“郤大人,那就烦请你将这封奏章亲手转交给陛下,汉之存亡,唯系于此。”刘胤郑重的向郤正道,这个时候还没法找黄皓算帐,只能先请郤正将奏章转呈刘禅。

郤正却摇头苦笑道:“刘将军,此次陛下派我前来,除了传旨,更有敦促将军起程回京之意,如果将军今日未能起兵,恐怕就是抗旨不遵了。”

刘胤不禁是凛然一震,看来这封诏书完全是最后通牒,上次宣旨之后,自己按兵不动,已经让朝廷为之震怒了,此番派郤正为钦差大臣前来,绝不是宣旨这么简单,如果再要拒绝起兵回京,那就是悖逆之罪了。郤正说的很温和,只提到了抗旨不遵,没有说处理方法,可刘胤清楚,抗旨不遵的话钦差大臣应该有先斩后奏之权。

当然,自己现在兵权在握,就凭郤正带来的那几个人想要将自己处决,简直就是笑话。但如此一来,势必与蜀汉朝廷决裂,在这危难之秋,这样的选择无疑是自掘坟墓。

可现在回兵成都,却让刘胤很不甘心,自己的一片苦心孤诣,就要付之东流,蜀汉政权亦有倾覆之危。

刘胤此时才感悟到岳飞的悲愤,眼看着就可以直捣黄龙收复旧土,却被秦桧在背后掣肘,连续十二道金牌召回了临安,奸佞当道,英雄末路,除了无奈的悲怆,只有无尽的叹息。

刘胤的心头是五味杂陈。

“郤大人,奏章的内容你已经看过了,想必应该清楚现在的形势,如果我军从郪县撤退,将会错失全歼吴人的机会,大汉恐怕有倾覆之危。刘某心怀社稷,绝无不臣之心,希望大人可以回禀陛下,具实以告,臣肝脑涂地,只为报效朝廷。”刘胤最后再做一番努力,想要打动郤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