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最后的三国 (风之清扬)



不过还好,一切既顺利又完美,不光是除了掉叛国之贼阎宇带蜀军安然地进入郪城,更重要的是,刘胤又拉回了右军近万人的队伍,青阳浦之役蜀军损失惨重,如果再失右军的话,兵力折损过半,对现在困难重重的蜀军而言,无疑于是雪上加霜,现在将右军从阎宇的手中挽救回来,再怎么说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

进城之后,张遵第一时间迎了上来,他已经知道诸葛瞻阵亡和阎宇叛乱被诛的消息,现在三军的最高统帅就是安西将军刘胤了,大军入城之后,张遵便将郪城守御的指挥权交给了刘胤。

“此次若非张尚书识破阎宇诈城的诡计,拒绝其入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刘胤对张遵的慧眼独具是赞不绝口。

张遵倒是有些汗颜,当初拒绝阎宇入城,张遵是有些刁难的成分,但万万没有想到阎宇真的叛乱投敌,到是让张遵误打误撞,算是保全了郪城。当然张遵可不好意思这么说,他道:“青阳浦那边激战正酣,阎宇却带兵突然返回郪县,不得不令我心生疑惑,向其讨要诸葛都护的军令,他又拿不出来,我便断定此中一定有诈,果然不出所料,阎宇叛国投敌,此奸贼,当真是死有余辜。”

顾不上多做寒喧,吴军的前锋已经杀到了郪县城下,领军的正是步协的弟弟步阐,步阐报仇心切,下令吴军立刻向郪城发起攻势,准备强夺郪城。

刘胤立刻是亲临城楼,指挥蜀军坚守城池。现在蜀军尚有三万五千人马,依托坚固的城池,防守起来毫无压力,整个形势转危为安了。

陆抗则是相当地郁闷,阎宇的失败的确有些出乎陆抗的预料,青阳浦之战打得顺风顺水,让陆抗好生得意了一阵,虽然刘率领蜀军大部逃出了包围圈,但陆抗相信,有他早已布下的阎宇这颗棋子,拿来下郪城,将蜀军的残部合围在郪城城下,只不过是水道渠成之事,接下来,吴军就可以高奏凯歌,直取防守空虚的成都。

但万万没有想到,统兵一万人阎宇在关键的时候掉了链子,就连一座防备空虚的郪县都没有拿下来,更诡异的是,阎宇居然莫名其妙的死了,其部下一万多人又被刘胤给收编了,这让陆抗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吴军就面临着两难的境地,蜀军虽然在青阳浦之战中败北,但也只是损失了一部分的兵力而已,大部分的军队龟缩在郪城,再想吃掉他们,显然难度就增大了。郪县是横亘在吴军面前的一道要隘,如果要西进成都,郪县就是必经之地,拿不下郪县,进攻成都就是奢谈空想。而且现在吴军千里突进,粮重辎重困难重重,退兵永安的话,陆抗又很不甘心。

不得以,陆抗只能是纠集重兵,对郪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不过郪城的防备是很完善的,做为东广汉郡的郡治,又扼守着成都的东面门户,这座郡城城垣高大,防御设施齐备,再加上足够的兵力,完全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吴军轻兵而进,缺少重型的攻城器械,仅仅凭借蚁附的攻城方式,想要攻克郪县这样的坚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冷兵器时代最难打的仗就是攻城战,许多时候,五比一甚至是十比一的兵力对比情形下,想要拿下守卫严密的城池,都是相当困难的事,许多的攻城战,一打就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只能是用耗的方式,慢慢地将城内守军的粮草军械和士气耗光,才有机会攻破城池。

而现在陆抗最缺的就是时间,此次进袭蜀国,打得就是闪击战,轻兵长途突进,用奇袭的手段攻城拨寨,前期的确相当地奏效,拿下了重镇永安和江州,而一旦转入攻坚战,粮草的匮乏,形势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朝着不利于吴国的方向发展着。

第220章忠良之后

吴军的攻势很猛烈,从郪县的城头向东望去,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漫山遍野,铺天盖地,吴军几乎动用了全部的兵力,妄图用连续不断地冲击摧垮守军的意志。

但这似乎是一种徒劳,在刘胤的指挥下,守城的蜀军众志成城,意志比郪县的城墙还要坚实,城下矢石如雨,吴军付出了累累伤亡代价,依然无法前进一步。

连续几天进攻受挫,吴军被迫停止了攻城行动,兵退三十里。以陆抗的计谋,就是要示敌以弱,摆出一付退兵的姿态,然后引诱蜀军来追击,也只有平原野战,才能发挥出吴军人数上的优势。

不过陆抗的这些小伎俩,又岂能瞒得过刘胤,虽然诸葛尚、李球等人强烈地请战出击,刘胤笑而不语,只是下令修缮城池,加强守备,固守郪县。

诸葛瞻的遗体被安放在了棺椁之中,刘胤让主薄陈寿草拟了一份奏章,具陈详情,由诸葛尚亲自护送棺椁回成都。

出行之日,刘胤身着缟素,徒步送行,他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壮烈殉国的忠义之臣的敬仰。三军缟素,万人同哭,悲恸四野。

阎宇的尸体也被装入了一口薄棺之中,交回成都由朝廷处置。

可以预见到的是,诸葛瞻之死,必将以国礼葬之,万人景仰,而阎宇之死,却是万人唾弃,暴尸于野,甚至被挫骨扬灰。同样的身死,却是不一样的待遇,阎宇权欲熏心,不惜走向叛国投敌的道路,最终却是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阎宇一死,右军统率出缺,在未得到朝廷的任命之前,刘胤便暂代其职。右军的几个主要将领,也是阎宇的心腹亲信,在平叛过程中,皆死于刀下,现在唯一算得上右军将领的,只有职位并不算太高的帐下督马融了。

那日也正是因为马融果敢地站出来,才使得刘胤可以顺利地扳倒阎宇成功策反右军。马融被阎宇杖伤,将养了几日,伤势渐愈,刘胤将其唤到跟前,道:“阎宇之叛,多亏马将军挺身而出,才得以顺利解决。马将军出污泥而不染,忠心护汉,功不可没,我已上奏朝廷,定有嘉奖。”

马融拜道:“多谢将军提携,融世为汉臣,岂可与贼同流合污,背主投敌,阎宇虽然威胁利诱,甚至以死相逼,融亦不改其志。”

刘胤点头赞许道:“时穷节乃现,危难见忠贞,却不知马将军是何人之后。”

马融道:“先父乃是镇南大将军彭乡侯马忠。”

马忠在蜀汉中期可谓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夷陵之战,马忠奉命救援刘备,得到过刘备的赏识,诸葛亮主政之后,马忠任门下督,跟随诸葛亮北伐,屡建战功。马忠最大的功绩还是在任庲降都督期间,平定夷首刘胄的叛乱,在南中时期,处事果断,威恩并立,深受百姓的爱戴,也为蜀汉朝廷维持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在几任庲降都督之中,马忠的威望是最高的,继任者阎宇虽然被称之为处事勤勉,为人干练,但无论是功绩还是才干上上,与马忠都相去甚远。

马忠去世之后,其爵位由长子马修承袭,想必这马融便是马忠的幼子了。

“果忠良之后也!”刘胤赞道,“这样吧,我暂升你为行中郎将,协领右军,等朝廷的封赏下来,再行任命。”毕竟右军不是刘胤的直属部队,他还没有人事任免的权限,现在右军将领匮乏,也只有马融可堪一用。

中军这边,虽然主将诸葛瞻阵亡,但有羽林右部督李球和虎贲中郎黄崇在,倒也不缺人手,只是青阳浦一战,中军的伤亡极为惨重,二万多人损伤了一半,许多部曲的建制都名存实亡。乘着空隙时间,刘胤协助李球和黄崇完成了对羽林右军和虎贲军的重整,合并编制,充实部曲,虽然两个军的规模缩小到了两个营,但战斗力却可以明显地提升起来。

左军的伤亡不算太大,编制也就没动,至于缺员暂时也补充不上,恐怕得回到成都才能补充兵员之不足。

完成对三军的重整,蜀军的士气面貌焕然一新,守住郪城,刘胤自然是信心十足。但青阳浦的失败,这种损失却是无可挽回的,现在蜀军的兵力守成有余,但却是反击不足,如果当初诸葛瞻肯听刘胤的建议,固守反击,或许就不会是今日的局面了。

可战争从来没有假设,往往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

现在陆抗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择,引蛇出洞的计划失败了,接下来是继续强攻郪城还是兵退江州,众将是众说纷坛,争论不休。

留平和步阐(步协阵亡之后,便由步阐接任了他的位子,统率其部众)竭力支持再攻郪城的计划,认为吴军必须挟青阳浦大胜的契机一鼓作气地拿下郪城便进取成都,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乘胜而进,灭掉蜀国,否则打蛇不死,便遭反噬,一旦蜀国缓过劲来,必然会疯狂地反击和报复,吴国必将是永无宁日。

盛曼却持不同意见,认为偷袭蜀国的行动到此为止,青阳浦之战虽然歼灭了不少的蜀军,但却未能吃掉蜀军主力,现在蜀军已然有备,固守郪城,想要拿下郪城确实不易,如果吴军在郪城久攻不下,便会面临后路被截断的危险,一旦粮草供应无继,近十万大军将会陷入困绝。不如现在见好就收,退守江州,保存实力,待到蜀中局势再有变化之时,再行进军不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