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豪杰 [精校] (贱宗首席弟子)


  “小子,你说的什么胡话?”董卓十分怀疑眼前的张煌是不是喝酒喝糊涂了,否则怎么会说出这种匪夷所思的要求来呢?
  但事实上,张煌提出这个看似匪夷所思的要求,也并非是完全没有经过考虑的,毕竟据他所知,董卓这位取代了卢植的北军主帅,在历史中就在广宗遭到惨败。以往张煌还不觉得如何,但是如今结合董卓与李儒二人的武力与谋略考虑,张煌十分怀疑董卓是不是真的败给了广宗黄巾。要知道,他可不觉得他麾下广宗黄巾有什么人可以击败董卓与李儒的组合。
  “外加小子欠大叔一个人情,怎样?”张煌望着董卓认真地说道。
  董卓终于意识到张煌并非是满嘴的酒后胡话,双目炯炯地注视面前这个说出那番匪夷所思话来的小辈,半响后咧嘴笑道,“你小子的人情……嘿!你觉得董某日后会有用得上你的地方?”
  “终归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嘛!”直视着董卓的眼神,张煌轻笑着说道。
  “……”董卓脸上的笑容逐渐收了起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张煌,在足足过了数十息后,他这才拍着桌子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既然如此,那你我便是一条船上的了!”说罢,他含笑问李儒道:“阿儒,我意已决,你意下如何?”
  李儒深深地望了一眼张煌,竟也点点头说道,“可行!”
  “当真?”张煌与郭泰闻言皆是精神一振。尤其是郭泰,那是满脸的不可思议之色,毕竟他怎么也没想到,张煌竟然会直接请人家敌军主帅暗助己方,更不可思议的是,对方还真的答应了。
  “难以置信么?”董卓显然是注意到了郭泰的惊骇之色,戏虐问道。
  郭泰满脸呆滞地点了点头,愕然说道,“您……您不是北军的主帅么?按理来说,没有理由要帮我等……”
  “……”董卓低头注视着酒盏默然不语,良久后望着张煌正色说道,“既然是一条船上的人,董某也不瞒你。董某为何要助你等?呵呵。”说着,他微微叹了口气,似自嘲般摇了摇头,旋即仿佛陷入了追思般喃喃说道,“总有一日,我要站得比这天,都高!”
  [啊?]
  听着董卓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张煌与郭泰二人面面相觑。
  而在旁边,李儒脸上亦露出了几许回忆之色。
  【阿卓,天,乃至高之物,人不可能站得比天还高。】
  【是嘛……那么在天之下,又是何等事物?】
  【乃是天子!】
  【呵,那就这样定了!……有朝一日我董仲颖,定要站得比那天子,更高!】
  “呼——!”
  长长吐了口气,董卓的心情似乎变得恶劣起来,猛地连灌了几盏烈酒,语气低沉地说道,“谈正事吧!……阿儒,若是你,能否叫他们诛灭北军?”
  [诛灭北军?!]
  饶是张煌与郭泰心中已有所准备,亦因董卓这句话而心中一震。
  李儒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说道,“若我谋诛他们,就算他们穷尽心力,亦找寻不出破绽!……不过,为了日后,还是留下屯骑营为好。屯骑营不如其余仇视我等,或有可能招揽吸收。”说罢,他仿佛是向董卓跟张煌解释,微笑着说道,“为掩人耳目,我等一营一营铲除,徐徐图之。”
  此时董卓似乎已经将心情调整回来,闻言咧咧嘴冷笑道,“那就首诛步兵营吧!……有把握么,阿儒?”
  从他的话不难看出,他早已对步兵校尉刘绛暗生杀意。
  “易如反掌!”
  李儒淡淡回覆道。
  眼瞅着桌上这三个人三言两句就判定了北军一营士卒的生死,郭泰满脸呆滞。


第一百八十章 强行攻城!
  [董卓、董仲颖……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夜晚,“凉州三明”之一张奂的第三子张猛,怀揣着他对董卓的疑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说董卓尊重他张猛的父亲张奂吧,此人始终口口声声直呼张奂的名字;可要说董卓对张奂心存什么怨恨吧,张猛其实也能感觉到董卓对待他明显要比对待北军五营校尉更加亲近。
  张猛恐怕不会想到,他那位赫赫有名的“凉州三明”之一的父亲张奂,在曾经于陇西担任“护羌校尉”的时候,几乎就是看着董卓长大的,看着后者逐渐从懵懂不晓事的小家伙,逐渐长大变成满腹野心的枭雄式人物。
  也正因为这样,当张奂发现自己苦口婆心好说歹说也无法说服董卓放弃心中的野望时,终于恼羞成怒,无奈地选择了眼不见为净,彻底于董卓划清界限。
  董卓的确是一个相当有野心的男人,这一点虽然谈不上人尽皆知,但是朝中亦有不少人清楚。
  或许有人会感觉纳闷,既然董卓是一个如此有野心的人,为何大将军何进还要加以重用,而不想办法将他除掉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董卓并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除掉的棋子,出身于陇西的他,早已将陇西经营为私人地盘,哪怕是境外的羌族,亦多半与他交好。倘若朝廷放出任何对董卓不利的风声,那就意味着,朝廷必须得做好整个陇西皆反戈相向的最坏打算。
  或许有人觉得,陇西不过是凉州区区一郡而已,董卓会有胆量造反?
  但事实上,陇西的意义却绝非区区一郡这么简单。
  首先,它的北方是金城郡,再往北就是武威郡,而众所周知,金城郡与武威郡堪称是当今汉朝最难以掌控的地盘,由北宫伯玉引发,后来因韩遂而闹大的凉州叛乱,便是起源于这两个郡。而朝廷之所以重用董卓,也正是希望董卓掌控下的陇西可以对金城、武威两郡起到遏制作用。反过来说,倘若连董卓都造反了,那么当董卓的陇西与北宫伯玉、韩遂的金城郡、武威郡战列统一战线时,朝廷或将面对整个凉州都面临失控的最恶劣处境。
  其次,与金城、武威两郡的战略意义相似,陇西亦属于大汉国的边境郡,在这里常年会发生与境外羌族的战争。而董卓能令陇西境外的羌族臣服,那就意味着,若董卓也高举反旗,境外的羌族必然会一拥而入,到时候,大汉朝廷所面对的绝对不仅仅只是董卓陇西境内的一郡兵力,还得算上境外那许许多多羌族部落的兵马。
  再次,那就是董卓的个人实力足够强,并不是随随便便就会被杀掉的。这就使得朝廷不敢轻易犯险,除非十成把握,否则,就算是朝廷也不敢贸贸然地铲除董卓。
  基于这几点,朝廷对董卓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随和的,当然随和并不意味着放纵,要知道屯兵于长安附近的北军,那既是用来防范金城、武威两郡的,同样也是用来震慑陇西的。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北军步兵营校尉刘绛对董卓的看法才会那般恶劣,因为他很清楚董卓是一个什么的人物。
  前些日子,逐渐暴露不臣之心的北宫伯玉果然露出了反叛痕迹,鉴于对董卓的不放心,朝廷以大将军何进的名义,调董卓为河东太守。当时的朝廷已经想过此举或许会逼反董卓,将他逼到北宫伯玉、韩遂二人的叛逆队伍当中去,但是朝廷依旧对董卓下达了调任河东的命令,因为朝廷已经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似张温、杨赐、皇甫嵩、卢植等对朝臣忠心耿耿的忠臣,那是绝对无法容忍西凉的情况逐渐败坏的。
  但有些出乎意料的人,董卓很爽快地同意了调任河东,甚至于还上表朝廷愿意随军共同征剿西凉的北宫伯玉与韩遂,这种峰回路转的局面,让不惜背水一战的朝廷惊喜交加。
  【或许董卓还没坏到极致,他对大汉还是颇为忠诚的?】
  董卓极其爽快前往河东赴任的举措也让朝中百官有些拿不定主意。恰在这时,黄巾之乱爆发,于是乎朝廷出兵征剿西凉北宫伯玉与韩遂二人的计划也就泡汤了。经过商讨,朝中百官决定暂时叫董卓担任河东太守,继续监视,同时遣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征剿黄巾,待黄巾之乱平息后,再视粮草消耗情况,决定是否在短时间内再一次出兵,征讨凉州的北宫伯玉与韩遂二人。
  朝中百官万万也想不到,董卓之所以爽快地赴任河东太守一职,那并非是因为他对朝廷的忠心,而是因为他身边有李儒这位审时度势的谋士。
  记得董卓最初是相当恼怒的,毕竟他好不容易将陇西打造成只属于他的私人地盘,却不想朝廷一纸任命他将调任他处,可想而知董卓心中的不满。
  但这时,李儒却说服了董卓,因为李儒认为,凭那时董卓的军力,那是不足以抗拒朝廷的兵马的,至于跟金城、武威两郡的叛逆合作,那更是下下之策,一旦踏足其中就再难回头,只能沦为叛逆。因此,李儒建议董卓不妨同意调任,看看当今天下的形式再说。毕竟这样一来,朝廷也不能无端端就陷害他,凡事都要讲究名正言顺不是么。
  很幸运地,黄巾之乱恰巧爆发,这使得董卓非但没有失去对陇西的掌控,反而还捞到了一个河东太守的职位。虽然说河东并不一个可以轻松安置私人关系的地方,但白给的不要白不要不是?
  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卢植出任北军主帅一职,面对冀州黄巾竟然一度无法攻克,因此,朝廷本着不用白不用的心思,勒令河东太守董卓取代卢植出任北军主帅,负责剿贼一事。毕竟在朝廷看来,长年呆在陇西的董卓,不可能与黄巾乱党有什么瓜葛,因此也就不必担心董卓会有什么异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