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长叹一声:“幼芳啊幼芳,你若不是个女儿身该多好。”
“女儿身又怎么了?”张蕊微嗔道:“冯缭冯夫人不也是女儿身,一样能为汉武帝和边,还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巾帼不让须眉。您从小就教导女儿要见贤思齐,怎么事到临头,又让女儿妄自菲薄。”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句话噎得张华找不出反驳之词。但他素来对女儿十分溺爱,也不动怒,只是笑道:“你啊,当着公子的面还这么牙尖嘴利不饶人,真是被宠坏了。”
张蕊一副自得的样子,面带微笑。杨柯不动声色:“请问小姐,你是真认为科举可行,值得不避艰难,全力施行?”
张蕊收起了笑容,面带庄重:“让天下士子归心、让教化约束万民、让民间寒士有进身之阶、让士族门阀不再一家独大,这是一剂大晋的治国良药,且功在千秋。”
杨柯看了看张华:“茂先公,真是虎父无犬女啊。”说完,站起身来,对张蕊一揖到地:“柯诚心请小姐出山,编纂科举法典。”
张华立时急了,一把拉住了杨柯:“公子慢来,科举法典乃朝廷国策,若出自女子之手,朝臣和天下士子一旦知道了,光是这汹汹舆情就会坏大事的啊。”
杨柯看着张蕊满怀期待的眼神,微微一笑:“茂先公不用担心,由您出任法典编纂官,再由太后任命小姐为女官,专司督办之责,行编纂之权,柯居中出谋划策,倒是茂先公要多劳了。”
张华依然疑虑重重:“公子,我是担心小女误了国家大事啊,此事能否再议议?”
张蕊站起身来:“爹,您不必担心,只是我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征调一批史官参与撰写。第二是要有专门的一个地方能编撰法典。第三是三日一小议、五日一大议,事由小女子来做,但方略要公子面授机宜,可不能偷懒哦。”
杨柯淡淡一笑:“没问题,史官名录明日给你,人随你挑。大、小之议柯风雨无阻,至于处理公务之所,洛河之滨的那个庄子简陋了一点,不知小姐可否屈尊?”
张蕊笑魇如花:“恩,先将就将就吧。”
张华在一旁看着女儿心满意足,而杨柯不动声色的样子,不禁满腹狐疑。
杨柯看到张蕊笑得像狐狸的样子,叹了口气,小声嘟囔了一句:“happytocooperate。”(合作愉快)。
张蕊仿佛听懂了似得,偷偷白了杨柯一眼。
唐仲哈哈大笑:“茂先公当世大儒,谦谦君子,生了个女儿却是计谋百出,公子这一步棋走得妙,一个在前面和士族打擂台,一个在后面编法典,真是打虎父子兵啊。”
“编纂法典之人必须要经史子集,无所不精,否则,办不成这件事。其次,法典制定必须算无遗策,防的不是君子,从来都是防小人。不洞悉人心险恶也干不了这件事。张小姐家学渊源,又聪慧擅谋,正是不二人选,如果贸然向茂先公提出,他一定不肯,只有出其不意,请君入瓮,才能让他同意。这也是不得已为之。”张蕊提出的后两个条件杨柯没有转述给唐仲听,因为事先和张蕊的约定根本就只有第一条,后两条是张蕊临时加上去的,其目的是希望能常常和自己见面,小女儿心思,当然不足与外人道。
张昌也笑道:“兴科举和收士族齐头并进,一箭双雕,有了张先生和张小姐相助,公子可高枕无忧了。”
杨柯看着张昌:“子平兄,我有几件大事只去其一,这第二件大事就是和子平兄有关的,请兄长出山做官,助我一臂之力,还望子平兄万勿推辞。”
张昌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公子,不是俺老张驳你的面子,我是绿林出身,闲散管了,又是个粗人,哪里会做官,别误了公子的大事。”
第四十一章 一举三得
唐仲笑嘻嘻的道:“你个张子平啊,刀头舔血都不怕,还怕做官。你先不忙推辞,听听公子的想法再做决定不迟啊。”
杨柯扶着张昌重新落座:“子平兄,这个官不需要你五更临朝、鸡鸣站班,甚至不用和同僚打交道,不归吏部统辖,直接听命于太后。”
看到张昌一脸疑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杨柯单刀直入:“就是让子平兄你做一个统管天下驿站的官。”
“驿站?不就是送信的吗?送信的还要派个官来管?”张昌不明就里。
“驿站可不只是送信那么简单。”唐仲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耐心的开始给张昌解释邮亭的作用与由来:“驿站的前身叫邮亭,源于秦统一天下之后,始皇帝在举国遍设十里一亭,承担着乡间里弄百姓治理和缉盗之责,而在一些水陆要冲和道路汇聚之地的亭又兼有传递公文的作用,被时人称为邮亭。汉初改邮为置,即改人力步行递送为骑马快递,并规定三十里一驿,还逐步将单一置骑传送公文军情的驿,变成兼有迎送过往官员和专使的地方,时人称为驿馆。馆内分驿丁与驿将,也有叫捉驿的。驿丁大多是服劳役的百姓,会轮番更替,驿将则是朝廷任命的吏员,往往父死子替,世代相传。自汉以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驿路十断七八,驿馆便渐渐消亡,我大晋虽立国十余年,但一直未能重建驿馆,所以,公子是希望你能挑起这个担子。”
这一番解释言简意赅,张昌算是听懂了,双眉紧皱,十分勉强的应道:“公子既然选了俺老张,俺干就是了。”
“子平兄是否觉得小小一个驿馆,难遂兄平生之志?”杨柯察其言观其行,径直问道。
张昌也不隐瞒,点点头:“送信还在其次,迎来送往伺候人的事,俺老张只怕真干不好。”
“子平兄,如果我说驿馆重建的好坏事关大晋的国家兴亡,你信不信?”杨柯语出惊人。
“打死俺都不信”。张昌回答得也很干脆直白:“没了驿馆,还可以住客店,没了信使,还可以想其他法子。就算官员没驿馆住,信送不了,和国家兴亡又有什么关系?张昌愚钝,实在是想不明白。”
唐仲回答道:“其一,驿路不通,消息隔绝,京都洛阳就会变成聋子和瞎子,边疆战况、藩王异动、百姓名生、官吏操行、天灾人祸,朝廷一无所知,治理江山社稷就是盲人骑瞎马,当然事关国家兴亡。其二,驿路不通,朝廷政令不出京都方圆之地,物资粮草难以调配,商旅绝迹货不流通,朝廷治下藩王、州郡官吏与朝廷不通吊问,俨然是国中之国,怎能说无关国家兴亡?”
张昌抠了抠脑袋,细想想似乎唐仲说的有点道理。
“驿馆重建的目的有三,一是收集情报,包括边镇寇情、藩王异动、官吏操守、民风民情、山川地形、百姓收成,天灾人祸,让朝廷长上千里眼和顺风耳。二是畅通政令,朝廷意旨能举国通行,大晋再无治外之地,治外之臣、治外之民。三是开举国通商之先河,国无商不强,民无商不富,有史以来历朝历代都是重农轻商、抑商,更甚者还病商,驿馆就是要给全天下的人做个表率,让民心向富、使商人重利。有此三者,子平兄可算是开天辟地第一人,算不算强国一大功?”
杨柯这番话振聋发聩,更是石破天惊。在后世看来,这些想法并非惊世之举,他寄希望于驿馆在继承邮路和官员行馆功能的基础上,再新增三大功能:情报收集功能、政令传达功能、央企功能。尤其是通商的考虑,在当时更是闻所未闻,且不合俗流。自古以来,百姓分四等,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底层,甚至是三代以内不能参加科举,既没有政治和社会地位,更没有产权保护,迫于生计的人才会无奈选择从商之路。没有商业就没有流通,没有流通则没有财富累积,没有财富累积就没有产业升级和更新换代,百姓自给自足、官府穿钱的绳子烂掉,官仓粮食装不下只能堆积到露天,骑着母马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历牝者摈而不得聚会)已经是农耕文明国富民强能达到的巅峰状态。杨柯对后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一言以概之,商业文明必然是农耕文明的2.0版本,也是农耕文明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所以,他迫切需要在天下树立一个典型和旗帜,传递重商和扶商的信号,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其实,还有一层考虑杨柯没有说出来,商业的发展离不开货币,毕竟以物易物或者是携带者又笨又重的铜钱,商业是不可能发展的,必须要引入票据支付,至于是交子、银票还是承兑汇票,杨柯还需要深思熟虑,说多了张昌也记不住,可以放到下一步考虑,先把架子搭起来,让人和事都动起来则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张昌听罢,更加犹豫踟蹰,不过不是因为不情愿,而是担心不能胜任:“公子,这么重的担子,老张只怕不是那块料啊。”
唐仲笑道:“你张子平啸聚山林,三教九流无所不交,至交部众散落于兖、青、冀、司、幽、并、益数州,几乎是半个天下了,都是现成的班底。此事非你莫属。此次平定朝局,镇压叛乱,多亏了你的消息及时准确,就是最好的明证啊。”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美人录 (安静的蜗牛) 起点VIP2017-05-31 架空历史说不完的、乱世风花雪月,道不尽的、三国儿女情长.........
-
圣秦霸途 (颜夫子) 起点VIP2017-07-22 架空历史一个现代的灵魂,穿越到秦时明月的世界中,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