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之中,除了曾经是蓝田大营副帅的冯去疾,和曾经部下被白起屠了个干净的尉缭外,其他人具皆是一脸疑惑。
“难道,此人才是王上所选定的人?”
众人的心中,不由得同时生出了这样的想法来。
“王上,人请来了。”赵高弯腰对着嬴政行礼道。
等到赵高侧开身子,白起也挺直了甚至,对着王位之上的嬴政,恭敬地弯腰行礼道:“老臣,拜见王上!”
嬴政连忙站起身来,在受完白起的臣子礼后,也以弟子礼,向白起还礼。
众臣纷纷自觉地低下了头,唯独蒙骜的眼神之中泛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眼神,已经看着白起。
“今日,政唐突,将师叔请来,为的乃是昌平君一事。”嬴政一边说着,一边拉着白起欲向着大殿之上走去。
“王上,昌平君之事,老臣已经知晓。今日来,老臣亦是向王上请命,挂帅灭楚!”白起铿锵有力地说道,并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向嬴政行起军礼。
“善!大善!有师叔挂帅,寡人不亚于再得精兵十万!”嬴政笑着抚掌说道。
“如今,魏地有精兵二十万,寡人再调燕地十万,加上师叔,足有雄兵四十万!”一向沉稳的嬴政,此刻也有些顾不得形象了,语气激动地说道。
嬴政兴奋的样子,使得一众大臣们低着头更低了。王上失仪,他们这些臣子,更应当避而不见。
而这时,原本就抬着头的蒙骜,则显得有些扎眼了。
“蒙卿?是觉得奇怪吗?”
蒙骜的神情,自然也被嬴政看在了眼里,嬴政的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臣不敢。臣只是觉得,这位将军,似曾相识。”
蒙骜也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连忙低下头。可是,眼角之间,却是还会不由自主地看向一旁的白起。
“天下之人,相识之人何其之少,蒙卿与师叔似曾相识,倒也是一种缘分!”
“是……”蒙骜的头又低了几分,心中的怀疑却是又坚定了几分。
“师叔,劳烦你这就前往魏地,寡人希望明年,便可将我大秦的旗帜插满整个华夏大地!”
嬴政再度换上了属于帝王的神色,虽然声音平静,但是,语气之中却是依旧能听出那尚未平定的激动。
……
寿春,楚王宫
经历了数次王位的争夺,原本的楚王熊悍,在公子负刍的政变之中,兵败身死。然而,当负刍忙着打压国内异己,国外与秦国一争长短之际。
身为楚国公子的熊启,却是又再次联合了楚国上将军武安君项燕。
在项燕的二十万大军之下,负刍几乎是没有任何抵抗地就被熊启赶下了台。
“王上,夜深了,您该休息了……”
金碧辉煌的楚王寝宫内,已经是楚王的熊启,依旧在批阅着楚国大小政务。
“已经这么久了啊……”熊启微微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脖子,望着窗外早已黑透的夜空,不由得感叹道。
“王上勤政爱民,实乃我大楚之幸!”先前负责熊启起居的老太监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他已经是宫中十足的老人了,经历了三代楚王,对楚国更是忠心耿耿。这也是,为何不论何人做楚王,总能放心地将起居交于他的缘故。
自从楚考列王以来,他便没有见过一任楚王有如此勤政。以往的楚王,那个不是天一黑,就忙着去后宫找乐子。而这位楚王,却是一直到半夜都不自知。
倘若,历任楚王皆有如此勤政,强大的楚国,又怎么可能会落魄到如此地步呢?
“勤政?”熊启苦笑一声,说道:“伯翁,你是未曾身在秦国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身处其位,方可窥探一二啊!”
“大王?”被称作伯翁的太监,有些诧异地抬头看了一眼熊启。
“如今的楚国,相比于秦国,不过四分之一的大小罢了。若论人口,更是不足。你可知秦王每日所需要处理的政务又有多少呢?”
伯翁再次底下头,却是依旧不服气地说道:“大王如此勤政,即便如今我大楚比不上他们秦国,但是进取不足,守成亦是可以的!”
“守成?呵呵……”熊启嘴角的苦涩之意愈发浓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秦国今日的强大,又岂会是一朝一夕之事呢?细细想来,好像自从秦孝公之时,秦国国君便已经如此了吧……”
“足足一百多年的差距,已经将我楚国的雄厚家底都败光了……”
“大王……”听闻熊启如此消极,伯翁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宽慰。
“大王,项燕将军求见!”
就在这时,殿门外,又响起了一个年轻太监的声音。
“快传!”
熊启一扫先前的颓废之色,正襟危坐于王位之上,等待着项燕的到来。
“末将项燕,拜见王上!”项燕穿着一身盔甲,脸上带着一丝疲倦之色,单膝跪地,对着熊启行礼道。
“武安君快快请起!”
“谢王上!”
“如何?”熊启看着脸色不太好看的项燕,沉默了片刻后,还是问道。
项燕微微摇摇头,说道:“嬴政听闻王上即位,果然大怒。如今,魏地韩地的各处粮仓,已经具皆打开,开始向着我国边界不断运粮草了。”
“嬴政果然没有顾及燕丹和齐国的威胁……”熊启点点头,轻声呢喃道:“如此倒也算意料之中。”
“王上,我楚国三十万将士,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项燕再次跪地,掷地有声。
“辛苦武安君了。只可惜了,若是再给我一点时间,说不定更有几分把握!”
“末将惭愧,比起王上舍身为国,项燕所做的这些,不值一提!”项燕低着头,说道。
“呵呵。待到寡人归去,楚国的霸业,还需要指望将军一族了!”
不过,项燕却是微微摇了摇头,说道:“若想让王上的计划更为完美地完成,项燕又岂能留着这残命?”
“呵呵,如此也好,黄泉路上,寡人与武安君倒是有个伴了……”熊启露出了一丝笑意道。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得倾尽全力,消灭秦军的中坚力量!为来日做准备!”
“末将明白!”
------------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触即发
曾经的华夏大地,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虽大,半入楚。然而,到了现在,曾经强盛一时的楚国,也已经走到了迟暮。
虽然嬴政已经令白起挂帅,但是,这等消息,却是没有第一时间传出去。所以,除了秦国的极少数人之外,其余人,还是认为,这次挂帅之人,依旧是王翦。
绵延的秦国大营之中,白起高坐帅位。二十多年过去,军中曾经熟悉的身影早已一一消失。
眼下的一众校尉,最年长的,已有四十余岁,而最年轻的却连弱冠之龄都不到。具皆是少壮派。
“王翦。”
白起直接坐下帅位,甚至未等王翦坐下,便开始了布置。
“末将在!”
王翦低着头,作揖行礼,就宛如普通副帅对主帅时的模样一般。
“本帅命你,将兵十万,攻打巨阳。至于是否能攻下,攻不下又该怎么做,本帅相信你都知道。”白起拿出一块虎符,一边递给王翦,一边说道。
“喏!”
王翦走上前,神色恭敬地接下虎符,再次拱手作揖。
两人之间的举动,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看得底下的一众校尉直眨眼。
他们虽然都是王贲所带领出来的,但是,王翦身为王贲的父亲,在他们这些校尉心中,地位自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一个看起来不过四十多岁的男人,却是趾高气扬地指挥者已经六十多岁的王翦,令他们看得总觉得怪怪的。
“将军,王贲将军的大军此刻刚过大河,此刻出军,是否太过仓促了?”曾经的副帅,此刻退居为校尉的蒙武,有些犹豫地说道。
“放肆!主帅定谋,尔等只管完成便可,哪来那么多废话!忘记了我大秦军法不成!”未等白起开口,王翦直接呵斥道。
“末将知罪!”蒙武连忙低头,拱手致歉道。
王翦与蒙骜乃是挚友,蒙武此刻却是以为自己顶撞了新帅,王翦担心新帅日后会为难自己,这才出言呵斥自己,为新帅解围。
可惜,他却不知道,王翦本就是恪守军法之人。如今主帅发令,校尉反驳,这等有损主帅之威的事情,即便唤作他人,王翦也会呵斥。
“诶……”白起却是挥挥手,制止了王翦,反倒是目色和煦的说道:“我认识你,你是蒙骜的儿子。能不过四十余岁,便坐到这个地步,着实是个人才。”
“多谢将军!”
蒙武低着头,语气虽然恭敬,却听不出喜悦之意。
“本帅知道,你们都不认识本帅。认为本帅不足以担任此次攻楚之帅。”白起站起身来,粗犷的面容上,却是难得的带上了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