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穿着官服的大臣们,如同一股黑色的潮流,向着大殿而来。
“大王驾到!”
赵高那纤细的声音响起,嬴政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之下,缓缓走上王位。
大殿之中,死气沉沉,一应大臣无不低着头,就连熊启,蒙骜这等重臣,也不例外。
原因很简单,堂堂大秦太傅,居然死于狱中。虽然韩非是因为反对灭韩而被囚,但是,嬴政并未削去他的太傅之职。行凶之人,简直是打了整个秦国的脸面。
“诸卿,韩国以灭,挡在我大秦门口的顽石已经被彻底拔除。是时候,向天下,展示我大秦的威严了……”
大殿之上,嬴政那威严的声音,在所有的大臣耳边不断回响。
原本还有些惴惴不安的大臣们,顿时微微一颤,纷纷抬起了头,看向嬴政。眼神之中,带着一丝丝兴奋的神采。
此刻,王翦十五万大军囤于井径,依旧与李牧的十万大军对峙着。尽管王翦大军处处压制着李牧大军,然而,想要更进一步,却是艰难无比。
甚至,稍有松懈,便会被李牧大军趁虚而入。赵国轻骑,着实是要远超秦军。
而另外的十万大军则是由王翦之子,王贲统帅,屯聚于新射的颍川郡郡治新郑。
新郑本为韩国旧都,与魏国国都大梁之间,不过相距两百里。
“王上所言甚是。韩国以灭,内乱以除,我蓝田大营二十余万将士,便可携灭国之势,长驱直入魏国。”
“魏国乃天下中枢,灭魏之后,南可攻楚,北可慑赵,东可危齐。四战之地,亦可为我大秦四向之地。”
作为如今蓝田大营明面之上的统帅,冯去疾立马站了出来,眼神之中满是火热之情。
蓝田大营已经沉寂了太久,既然嬴政有意全力攻伐天下,他自然要站出来,替蓝田大营的一众将士牟利。
冯去疾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了大殿之中不少将官的应和。就连蒙骜,也同样微微点头,以示赞同。而熊启的嘴角,却是在此时,挂上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笑容。
“王上,臣有奏!”
就在一众大臣略显激昂的时候,却是有一道不同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起。
“哦?国尉,有何看法?”
嬴政的目光略过冯去疾,再次看向一旁出班的尉缭。
“大秦兵锋正盛,欲攻伐天下,并无不可。然而,想要如冯大人所言,先灭魏国,恐怕有些不妥。”
“为何?”嬴政轻皱眉头问道。
以如今暂囤于咸阳城外的蓝田大营,配合上此时在新郑的王贲大军,足有三十余万。而魏国,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区区十万人。
何况,这十万人,还是有不少掺水的。与秦军的战力根本不足以相提并论。也正是因为如此,嬴政方才有信心一战灭魏。而朝中大臣,也具皆是如此认为的。
“尉缭斗胆,请问王上,魏王虽然昏聩,但是否清楚,魏不足以抵挡我大秦兵锋?”
“这是自然。”嬴政点点头应道。
“既然魏王同样清楚,魏军不足以抵挡我大秦兵锋,那试问,魏王又怎么可能会与我大军正面而战呢?若是魏国据城而守,对我大军的后勤,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但是,魏国地处中原,不似赵国,有善于骑射的代卒,不足以威胁我大秦后方,又有何虑呢?”
一旁的冯去疾同样皱眉看着尉缭,语气颇为不善。由于尉缭乃是魏人的缘故,他甚至有些怀疑,尉缭此举是否是在有意为魏国续命。
尉缭微微摇摇头,解释道:“虽然魏国没有善于骑射的代卒,但其城池却是比赵国高大许多。”
“那又如何?”冯去疾依旧不解地问道。
“将军不要忘了,若是攻魏,必定会从如今的三川郡以及颍川输粮。三川郡还好,但是,颍川郡乃是新附不久。前有姬无夜,横征暴敛,后又有战火而至,早已民不聊生。我军将士,出征于魏国,一旦颍川郡生乱,后果不堪设想!”
------------
第二百六十六章 策反
尉缭的话,如同惊雷一般,令原本还兴致冲冲的大臣们,顿时心凉了半截。
诚如尉缭所言,魏国城高且厚,若想攻下,只能困守消磨魏人斗志。若是颍川郡一旦发生动乱,着实令人堪忧。
而颍川,本就是人口稠密之地,非十万大军,不足以消灭叛乱。如此,魏人气势必定会因为秦军的后撤而大涨。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了。
嬴政的手指,轻轻敲打着王座,珠帘之下,冷峻的面容之上,露出了沉思的神情。
想要迅速攻占魏国,除非偷袭,乘着魏军没有反应之前拿下。否则,想要攻下,耗费时日是必定的。
可是,嬴政深知,即便是偷袭,也只能偷袭一些中小城池。较大的城池,还是要正面对正面,准备充足的攻城器械。哪怕如此,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得下的。这些大城坚固无比,尤其以魏国国都大梁为最。
前世的王贲,哪怕是兵力充足,也是用水淹大梁的方式,将坚固的城墙,泡在了水中三个月,方才轰塌了大梁的一角。
更何况,魏国此时早因秦军灭韩,而在韩魏边境之上,囤积了大量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偷袭到。
如此看来,想要攻魏,就还是先要解决颍川郡的潜在威胁才行。
“善!”
嬴政沉思了片刻,最终还是放弃了先行攻魏的打算。
而冯去疾也是轻轻舒了一口气,向着一旁低着头的尉缭,投去了一抹感激的神色。若是真如尉缭所说,颍川发生叛乱,令大军折戟而归,那他身为主战之人,必定会首当其冲,蒙受苛责。
“一步暗棋,倒是废了……”
左侧,熊启将目光从尉缭身上缓缓收回,心中不禁有些失望。
这个嬴政从魏国带回来的人,一跃而成秦国国尉,却是沉默了几近四年多。为此,不少大臣都心怀不满。
然而,今日一叙,却是令所有人都不得不心服口服。
“既然如此,那便由王贲驻守新郑。蓝田大营,悉数北上!”
嬴政缓缓站起身子,向前走了几步,俯视着一众大臣,说道:“三十五万大军,寡人要其在一年之内,彻底将赵国的国号从七雄之中抹去!尉缭,你,又有何策?”
威严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令一众大臣,露出了苦涩的表情。
灭赵容易,但是,想要在一年以内灭赵,却是有些困难啊!
“王上,欲求速灭赵国,必定先除赵武安君李牧!”尉缭依旧低着头,沉声说道。
“果然,还是要先除李牧吗?”
嬴政心中微微一叹,对于李牧,如此将才,若是毁去,着实令人感到有些可惜。
尽管心中有些不忍,但是,嬴政还是继续问道:“如何除之?”
“一如二十年前一般……”尉缭再次拱拱手,回答道。
嬴政轻皱眉头,陷入了沉默之中。
尉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无非是要将李牧换下。方法,嬴政也已经猜到,无非便是利用郭开罢了。
只是,李牧一代名将,曾经便是殒身于一个奸臣的手中。今世,再令其殒身于同一人手中,着实令人有些唏嘘。
嬴政微微闭上了眼睛,数息之后,方才猛然睁开眼。大殿之中的气氛,也陡然降低了数分。
“就依国尉之言!”
名将,本就是用来效命于君王的。若是不能够令其为自己效力,那便毁去好了!
……
邯郸,相国府
忙碌了一天的郭开,此刻却是依旧坐在桌案之前,处理着成堆的政务。
北方,秦军猛烈的攻势,令整个赵国都时刻处在危险之中。若非有李牧,北方重镇番吾,早已被攻破了。
而战事吃紧,也令赵王偃每日都处在忧心忡忡之中。终于,日思夜想之下,原本就有暗疾的赵王偃,也是病倒了。
如今,赵国内,一应事物,无论大小,具皆落在了相国郭开的手中。
一时间,郭开可谓是成为了自赵王以下,整个邯郸城之中,最有权势之人。
然而,掌握了赵国权柄,视线了自己目的的郭开,却是没有一丝的喜悦之情。因为,在北方,依旧有着一人,可以独压他一头。
可是,郭开心中也清楚,此时正是秦赵交战之际。而赵国,如今可堪重任的,也只有李牧一人。
若想要保住赵国,保住他郭开如今得之不易的一切,就必须要尽全力帮助李牧,守住赵国的这最后一点基业。
已经年过五旬的郭开,在一盏长明灯下,眯着眼,一丝不苟地查看着粮秣军械等一应事物。眼神之中,早已挂满了疲倦。
“相国大人,相国大人?”
屋外,响起了家仆的呼唤声。
郭开皱着眉,轻喝道:“本相不是告诉过,若无大事,不得打扰本相吗?”
“有贵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