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阿秀喜孜孜道:“娘子方才已经喝了一碗,起先担心又会呕吐,且喜安然无事,只说晚餐不用吃了,怕吃了晚餐连药羹一起吐了。”
陈操之道:“那怎么行,总要吃一些。”便上楼去见嫂子丁幼微。
丁幼微道:“操之的方子真好,我喝了茯苓莲子羹之后,觉得胃脘有点暖意了,比早间舒服了很多,不过还是不大敢吃晚餐。”
陈操之道:“让厨下煮一碗白米粥,白米粥比豆粥好,豆粥有时容易反胃。”
阿秀便去了,掌灯时与一个挑着大漆盒的健壮仆妇一起来了,漆盒里是陈操之的晚餐和丁幼微的白米粥及几样小菜。
阿秀和雨燕服侍丁幼微与陈操之用罢晚餐之后,才去仆佣食厅用餐,而且还是轮流去,这里要留人服侍。
丁幼微吩咐道:“阿秀、雨燕,你二人一道去用餐,我现在身子舒服多了,暂时不需要你们服侍,快去吧,免得饭菜凉了。”
两个侍婢离开后,丁幼微让陈操之跟着她去书房,剔亮银灯,添些木屑在青铜暖炉里,递给小郎暖手。
陈操之道:“嫂子自己暖着,我年轻,气血旺,不畏冷,嫂子没看到那个小盛吧,新年才十三岁,个子比我高,力大如牛,下雪天竟还只穿两件单衣,让他穿上冬衣,直嚷热得紧,真是没法比。”
丁幼微笑道:“冉盛那样强健的人太少见了,他是北人吧,北人个子高大些,不过操之你也很高啊。”
闲话了一会,丁幼微问道:“操之,你现在告诉嫂子,先前你说宗之、润儿趣事时突然想起了什么?”
陈操之双眉一扬,笑道:“是突然想到一事,很重要,去年五月我对嫂子说要争取让钱唐陈氏升为士族,嫂子不是指点我要请人为陈氏三代写传,避重就轻,少提官阀,只记其闲逸雅事,要清奇、要不俗、要文采斐然,总之是要让钱唐陈氏三代的名气都传扬开来,对吗?”
丁幼微道:“嗯,不过这应该是等你正式定品、有了六品免状之后再做的事,万万不可好高骛远。”
陈操之点头道:“嫂子说的是,不过我想,就算我有了免状和一定的声望,但单独为父兄作传,这也没什么人愿意看啊,反而容易被人哂笑。”
丁幼微蹙眉道:“操之所虑极是。”即又展颜笑问:“你是不是想到好办法了?”
陈操之微笑:“嫂子,我想写一部类似前汉刘向《世说》那样的笔记体小说,桓潭《新论》里言道‘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我就是想写这样一部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涉及为政化民的大道,记录后汉至魏晋的名士高贤的言谈轶事,从小处着眼,写人物风流神韵,务求玄远冷隽、高简瑰奇,当然,我钱唐陈氏三代之轶事也记录其中,九品中正制的创始者、我先祖长文公的轶事自然更要提及。”
丁幼微凝思半晌,嫣然笑道:“这个主意不错,嫂子相信小郎能写好这部书。”又问:“书名可曾想好?”
陈操之道:“还未想好,请嫂子赐名吧。”
丁幼微想了想,说道:“此时正值冰雪之季,此书又求玄远冷隽,就叫《一卷冰雪文》如何?”
陈操之大喜:“《一卷冰雪文》,太好了!我现在就写一则让嫂子看看,是竹林七贤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的故事。”当即磨墨提笔,慢慢写道:“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坠枝欲折,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而尝之,信然。”
丁幼微看罢,笑道:“妙哉,寥寥数语,神态毕现,不过这需要博闻多识才行。”
陈操之道:“我不急于一时,写三年、五年都可以,一边写一边流传,反正是一则则的小故事。”
阿秀、雨燕这时已经回来了,听了丁幼微解释这则小故事,雨燕道:“咱们宗之小郎君也有这么聪明,润儿小娘子就更不用说了。”
丁幼微笑道:“明日宗之、润儿,你们两个莫要太夸他们,小孩子容易自满的。”
陈操之道:“不夸得太离谱就没事,小孩子就要多夸奖,那样他们会学习得更起劲、心思也愈聪明。”
丁幼微一笑,踌躇了一下,说道:“操之,嫂子还有一事要问你——”
陈操之道:“嫂子请问。”
丁幼微让阿秀、雨燕先到侧室等候,她有重要的话要问小郎。
第七十四章 叔嫂问答
陈操之听嫂子说得郑重,不知何事,危坐等待。
丁幼微望着灯下小郎俊美的容颜,心里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纤手轻轻摩挲青铜暖炉上镂刻的兽纹,半晌方问:“操之,你没有话要对嫂子说吗?”
陈操之一愕,看着嫂子丁幼微关切忧虑的眼神,一时不明白嫂子要他说什么?
丁幼微道:“春秋说你曾为陆太守之女治过病,是否就是那个花痴陆葳蕤?”
说这话时,丁幼微沉静地凝视着陈操之,见小郎英挺的双眉轻扬,目光却垂下,就更加确定了心中的猜想,这样俊美的少年郎本来就极易让少女动心的啊,更何况小郎又是如此的温雅和多才——
陈操之微窘,嫂子绝不会无缘无故重提陆葳蕤名字的,不明白嫂子怎么瞧出他掩藏心底的情思?当下十指交叉,压在膝上,说道:“回嫂子的话,正是陆葳蕤。”
丁幼微便问:“操之,你喜欢她吗?”
陈操之郑重地点了点头,同时应道:“是。”
丁幼微“嗯”了一声,又问:“那陆葳蕤可喜欢你?”
陈操之答道:“应该是喜欢的。”
丁幼微点点头,微微而笑,十年前她初见陈庆之,庆之在观澜台上辨析义理、才情飘逸,她不也是一见倾心吗,当时根本就没想到门第般配之事,只是喜欢?操之才貌不在庆之之下,陆葳蕤喜欢操之并非不可想象之事,便道:“好了,现在你可以对嫂子说说了。”
陈操之便将去年四月初八佛诞日在明圣湖畔初遇陆葳蕤、九月赴吴郡在华亭道上再次相遇、然后因救治菊花玉版而结识、真庆道院赏山茶、徐氏草堂食韭叶水引饼、惜园作画、百花阁探病……原原本本都对嫂子说了,感觉心里无比轻松,这些话他对母亲都不敢说,怕母亲担心,但在嫂子丁幼微面前却能毫不保留地说出来,他觉得嫂子完全能够理解他,嫂子是个有勇气又聪慧的不俗女子。
丁幼微含笑倾听,说道:“陆葳蕤是个极好的女孩儿啊,执著纯真,我真想见见她。”
陈操之道:“我与她说起宗之、润儿的趣事,她也说想看看可爱的润儿呢,嫂子记得吗,润儿说要做吴郡第一名媛的?”
丁幼微笑了起来,过了一会,笑意敛去,问:“操之,那你是如何考虑的呢?”
陈操之道:“嫂子,我才十六岁,我不想那么早谈婚论嫁啊。”
丁幼微点头道:“操之是想着继续努力,有朝一日光耀门楣,再向陆氏女郎求婚是吗?”
陈操之面色微红,赧然道:“嫂子是仙子吗,总能看透我的心思!”
丁幼微嫣然一笑:“我知道小郎的努力,所以这些事也就猜得出来嘛。”停顿了一下,柔声道:“嫂子总是支持你的,可是操之,你千万要注意,在你获得大名声之前,一定不能让世人知道你对陆葳蕤的情意,众口铄金、人言可畏,在你尚无地位、声望之前,在这件事上只要你稍有差错,世俗风议就会像暴风骤雨一般将你淹没——你明白嫂子的担心吗?”
陈操之深深感动:“嫂子,我明白的,如果实在阻力太大,会损害到陈氏家族的利益,那我——也许会放弃,我不会让母亲、宗之、润儿受到连累。”
丁幼微含泪微笑道:“不用放弃,嫂子相信你和陆葳蕤一定会有好结果,你这样苦心勤励,上天都会帮助你的,汉高祖做亭长时谁又料到他能开国平天下?娶陆氏女郎再难也难不过打天下吧。”
陈操之沉郁了一个多月的心情豁然开朗,与上次嫂子为他分析谋升士族的种种关键问题一样,嫂子总能给他指点迷津,而最重要的是,嫂子让他坚定了信心。
陈操之回房歇息后,丁幼微独自在双鱼灯下坐了一会,按理,她应该劝小郎放弃追求陆葳蕤的,因为这实在是太难,比她当初嫁给庆之难上百倍,钱唐陈氏虽是寒门,但也是几代仕宦之家,在本县的地位不低,丁氏是二等士族,族中并无高官,影响力不出郡县,论声望不比陈氏强多少,所以当年在她矢志不渝地坚持下,最终得以与庆之成婚——
而陆氏就大不一样了,陆氏是江东一等士族,是可以与庾、桓、王、谢抗衡的顶级门阀,陆氏家族的一举一动举国瞩目,操之想要娶陆氏女郎,无异于挟泰山以超北海,难到了极处,即便操之不懈努力取得了士族资格,那也只能是末等士族,要与陆氏高门联姻,希望也很渺茫。
相似小说推荐
-
最强特种兵传说 (天佑) 创世VIP2017-06-04 战争幻想【热血爽文】他是传说中从地狱回来的兵王,带着距离心脏只有几毫米的弹头,再战沙场...
-
抗日先驱 (等以後) 起点VIP2017-06-02 抗战烽火中原大战后不久,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大量爱国人士涌现。其中,一名土匪头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