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 (胖子的幽怨)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胖子的幽怨
- 入库:04.13
几年的停滞,货物都挤压在仓库,不出,大批扬州盐商资金无法周转,被迫倒闭。
很多扬州盐商只能房地,甚至逃匿他乡,有的还沦为乞丐。
为了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困境,扬州盐商当中最著名汪家、江家、林家、卢家、吴家等家族齐聚在苏州沈家,想请沈家出面恳请郑成功帮忙解决扬州盐商现金困难。
沈家大堂中,沈家家主沈演有些苦恼地说道:“汪大哥,非是小弟推辞。只是你也知道,小女自若骄养惯了,前段时间不经意就惹恼了国姓爷。现在国姓爷对我们沈家可是有很大的意见!”
扬州盐商商总汪家家主汪腾胜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沈老弟,但凡有点办法。我们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上门劳烦你!真的是无奈之举啊,如果大将军不伸出援手的话,只怕我们这些人就再无活路了!”
江家家主江生此时也哀求道:“沈老哥,我们江家两百多口就指望你了!”
卢家、林家、吴家也开口哀求道:“沈老哥,拜托了!”
看到沈演还不松口,汪腾胜思虑再三开口说道:“沈老弟,如果这次你帮我们度过难关,盐业我们分你一成。”
卢家、林家几个人听到汪腾胜竟然分出一成的业务,大吃一惊。
别小看只是一成业务,那也上百万的利润。
林家家主林察刚开口,“汪大哥不……”
汪腾胜已经抬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汪腾胜眼睛直盯着沈演。
沈演听到汪腾胜竟然做主要分一成业务给自己,他内心一阵翻腾。
要不要答应呢?
答应了,沈家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但这个时候去求郑成功的话,只怕国姓爷不会放过敲打沈家的机会。
自己女儿沈若兮的孩子就真的没机会去竞争继承郑成功的地位了。
沈演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地步。是要未来,还是要现在?
看到沈演沉默不说话,汪腾胜轻声说道:“沈老弟?”
沈演被这一声惊醒,钱嫌益已经被郑成功赶去广东了,。
新政下来被任命为教育化部长,也是虚职一个,现在真正管理教育化部的是黄宗羲。
没有钱嫌益,之前那些答应会助我女儿上位的那帮东林学党现在个个做了缩头乌龟。
没有这些士的帮忙,女子只怕没办法上位了。
还是先将眼前的利益拿到手!
沈演开口说道:“汪大哥,小弟去跟国姓爷说一声,但能不能成,我不敢保证!”
汪腾胜忙点头,“那是那是!”
……
南京,以前的府衙现在已经更名为内阁行政楼。
内阁总理办公室,郑成功正看着近期的报告。
虽然军队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已经发下了通知将近一个月了。
但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旧制度全部修改过来的。
毕竟这次改革内容太多,很多人短时间内还无法适应、理解,需要慢慢调整,慢慢修改。
急不来!
这次的改动对百姓影响最深的当属刑部的改革,逮捕和审判分离,百姓一时间根本适应不来。
想告状的百姓习惯性的去衙门的时候,却被告之这里是法院,你应该去隔壁的公安先报案。
这个时代百姓的识字不多,贴公作用不大。
为了能让百姓尽快了解公安局和法院的区别。
公安部部长刘若金特地去跟教育化部打个招呼,让厦门政法学院、南京政法学院的两三个学生去各地演讲宣传。
随着改革的进展,郑成功治下正慢慢发生改变。
郑成功在办公室正看件的时候,警卫队长张大山轻轻敲了门,说道,“大将军,沈家家主来了!”
郑成功听到忙回答说:“请他去宴客厅,我稍后就来!”
“是!”
郑成功收拾一下,将一叠草案带在身上后就走去宴客厅。
第三十二章 盐商(中)
明朝盐法,初承元制,其后略有变动。
明初主要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开中法”。
开中法,又称开中,即召商纳粮、纳马、纳铁、纳帛、纳银等官需之物,而以纳粮为主,易之与盐。
开中制实行早期主要是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充实边境军粮储备。
由于纳粮中盐的报中地点在九边,山西作为明朝的边境省份,本身就地处边关。
山西更是首先实行这一制度和纳粮数额最多的边镇(长时间宣府镇的粮饷也由大同镇供应)。
其中大同镇、宣府镇和太原镇更是九边之三,属于需要实行开中制以补充军需两造的地区;
开中制为山西盐商提供了一个有力地条件和良好时机。
再加上山西解州盐池又是北方重要的产盐地,是著名的潞盐产区,不仅够本地消费,还可大量供应外省,其盐行陕西之西安、汉中、延安、凤翔四府,河南之归德、怀庆、河南、汝宁、南阳五府及汝州,山西之平阳、潞安二府,泽、沁、辽三州。
晋南地区是山西的主要产粮区,且距离边关比其他地方近,可就近输送军用物资于边关,输粮换引的成本低,能迅速帮助山西商人致富;
因而山西商人近水楼台,捷足先登,逐步取得了贩运盐的特权,成为纳粮中盐的边商中的商人。
伴随伴随着开中制的实行,山西商人迅速发展壮大,并且产生许多大盐商,尽管发展规模不及两准,山西盐业仍然取得了前所来有的大发展。
山西盐商的崛起,明代初期开中制的实施功不可没。
明朝中期官府对灶户的剥削,造成灶户破产,官课正盐逐年减少,更完全动摇了开中法的基础。
明朝政府开始实行民制商收商卖的“纲法”。
纲法即为销积引,将商人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一纲行税引,九纲行现引。
其后,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交纳于运司,解至太仓,再分给各边。官府卖引,由商人自行赴场收运,政府将食盐收买运销之权悉归商人。
商人向盐运司交纳现银即可办引销盐,这些变化使行盐的商人可免赴边纳粮之苦,给徽商经营盐业带来方便。
从这以后,徽商经营盐业的人愈来愈多。
两淮盐场产盐最多,盐利最大,因而也就成了盐商竞趋逐利的地方。
这时山、陕商人虽也纷纷改边商为内商,奔赴扬州与徽人争利,但他们远离故土,力不从心,竞争不过徽商。
但随着满清南下,两淮遭受战争的祸害,徽商实力大损。
晋商趁机大肆吞占市场,本来因为商路不通,盐卖不出去,就已经资金受困了。
现在市场又给人大力挤兑,更是雪上加霜。
徽商聚集在一起,一合计觉得要想破解当前的困境,除了国姓爷再无其他办法了。
于是才有沈演求见。
虽然郑成功对沈家联合东林学党的那帮人插手自己家务事,很不是不高兴。
但沈演到底算是自己的“岳父”,郑成功也不好太过严苛对待他。
将沈演请进来后,郑成功带着几个警卫走进了宴客厅。
只见宴客厅中正坐着三个人,沈家家主沈演、汪家家主汪腾胜、吴家家主吴子卫。
一看到郑成功,沈演、汪腾胜、吴子卫忙站起拱手说道:“拜见大将军!”
沈若兮虽然是苏州大族沈家的嫡长女,但她现在的身份却是郑成功的妾。
妾的地位非常卑微,甚至可以说只是一种玩物。
妻家和夫家是一种姻亲关系,这种在古代实际上就是互相依存的关系。灭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和妻族。
纳妾在宗法上来说没有婚亲关系,丈夫也可以不用认同与妾的家族有什么联系。
妾与妻实在是相差甚远,这就是为什么诸多小妾总想扶正的原因。
也是沈家之所以想联合东林学党扶持女儿上位的根本原因。
郑成功摆摆手示意沈演三人不用多礼,坐下说话。
沈演三人看到,挨着半边屁股恭敬地坐下。
很快就有下人端上了茶水,郑成功拿着说道:“不知道三位,今天来是有何事?”
沈演听到忙用沾了一些姜汁的衣袖擦了下眼睛,然后两眼通红哭泣着说道:“大将军,北方的盐场虽然也是采取晒卤制盐法。场内建有纳潮沟、蒸发池、结晶坎等。涨潮时把海水引入沟内,经多道的蒸发池蒸晒,然后将卤水灌入结晶池晒制成盐。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纳潮靠水车、提卤用手戽),加上生产方法陈旧(全部采取小坎、浅晒),故成盐杂质多,色泽感差,比不上两淮的细盐。晋商以次充好,这是剥削百姓啊!两淮百姓苦啊……”
沈演双眼泪流地讲述着两淮苦难的日子,大有郑成功不施加援手,百姓就活不下去了的意思。
看着沈演劣质的演技,郑成功很是无语,能再悲情点,再煽情点吗!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好相公 (末日游侠) 起点VIP2017-06-27 两晋隋唐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可我只想好好过日子啊!秦超带着系统回到唐朝,然而最...
-
元末之雄霸天下 (今年) 起点VIP2017-04-30 两宋元明重生元朝末年,争霸天下,钢铁火药,荣誉信念,无敌大明,扬威中华,依然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