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
见他作势欲打,武凯忙劝道:“这些人以后也都是你和栾都头的手下,你乱发什么脾气?”
说着,武凯从马上下来,朗声道:“草民武凯求见李知县,烦请各位通禀一声。”
说是这么说,可武凯却也没在门外等着,径自带着武松和栾廷玉进了大门,到前厅坐下,毫不见外的点了茶水。
他这般做派,武松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栾廷玉却有几分不安,迟疑了半响,这才忍不住小声道:“大官人,咱们这般闯进来,那李知县若是责怪起来……”
武凯不以为意的笑道:“放心,他虽然逃过了一死,可毕竟失了城池,还被梁山烧了县衙、粮仓,这知县的位置怕是做不了多久了,所以都头也无需在意他到底高不高兴。”
顿了顿,武凯又赤果果的道:“如今趁着这姓李的蠢货还在,你和二郎可要牢牢把持住县衙,如此一来,便是新的知县上任,也要看咱们的脸色行事!”
栾廷玉闻言心中一震,先是有些惶恐不安,继而想起武府门前那些信众、方才那些衙役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以及武凯背后的吴都监,便又安稳下来——若不是这般强势,这武大又怎能在短短时间里,闯出斗战胜佛的名头?!
跟着这样的人,总比追随畏首畏尾的窝囊废要强得多吧。
却说三人坦然坐在前厅的时候,那李达天却正在后院饮酒作乐,听说武大找上门来,当时那酒盏便砸在地上、碎成了六块,他本人也差点顺着椅子,滑到桌子底下去。
还是一旁的师爷手疾眼快,伸手架住了李达天,劝道:“老爷莫慌,那武大虽是个杀人魔王,却不是个蠢笨的,他既然煞费苦心抹平了案底,想来应该不会再轻易对大人下手。”
李达天一听这话有理,才又镇定了些,只是一想到要和武凯当面交谈,便总觉得脚下发软,迈不动步子。
那师爷无奈,只得又吓唬他道:“大人,您若是拖延得久了,那妖孽恼起来,可……”
一句话还没说完,便见李达天腿上生风、脚底抹油,竟是直接窜了出去,那兔子一般的速度,只看的师爷傻眼不已。
旁边何主簿的两个小妾见了,也是暗自感慨不已,若是这李知县在床上也有这等龙马精神,她们姐妹也不必演高潮演的如此辛苦了。
只说那李知县一溜邪风的冲到了前厅,临进门的时候却又软了腿,试了几次,竟都跨不过门槛去,只记得满头大汗。
武凯早瞧见他了,只是懒得起身相迎,见他如此滑稽模样,也不禁笑了几声,道:“知县大人,用不用草民过去扶你一把?”
“不敢有劳!不敢有劳!”
李达天哪敢让他来扶?那腿上立刻像是装了弹簧似得,一窜便跳进了屋里。
武凯站起来随意冲他拱了拱手,二郎和栾廷玉也忙上前见礼——按照规矩,他们新官上任,是应该给李知县跪下见礼,可二人看李达天如此不堪的模样,如何肯向他下跪?
便也只是拱了拱手而已。
李达天此时自然不会挑剔这个,忙赔笑回礼,也不敢去那上首主位,径自在武凯对面寻了个位置,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那屁股却不敢坐实了,只虚搭在椅子上,绷紧了全身的肌肉,随时准备落荒而逃。
待到武凯三人也都落座,他又摆出一副见上官的态度,卑言屈色的到“不知……不知活佛这次来找下官,有何吩咐?”
“别叫我活佛,那不过是无知百姓胡乱称呼罢了,你看我这样子又哪像是个和尚?”武凯笑着更正了一下,然后一指武松,道:“这次前来,却是陪我兄弟武松接任县尉一职,以后还要请李大人多多帮衬啊。”
说话间,武松也忙把官凭文书取出,过去交给了李达天。
梁山贼破城事件,因为有董平、做了冤大头,这李达天勉强算是保住了脑袋和官位——当然县里也必须有人承担责任,于是县尉夏宫基便成了替罪羊,只是李达天却没想到,继任者竟会是武松。
他虽然胆小怯懦,却是个会说话的,他故作惊讶的打量了那文书几眼,然后站起来与有荣焉的拱手道贺:“恭喜二郎,贺喜二郎!从吏员到官员,简直难如一步登天啊!”
武松原本的都头职务属于吏而不是官,虽然也受国家承认,却算不得正儿八经的公务员,只能算是县里委派的临时工头目,多少人辛苦一辈子,都想从临时工转正而不可得。
武松这次能升任县尉,虽然只是区区的九品芝麻官【宋代知县是八品、或者从八品】,确也算是迈进了一大步。
当然,这里面倒有一多半,是大名府梁中书的威名起了作用。
武松也道了几声‘同喜’,两人这才又各自落座。
而这一次,李达天也终于坐稳当了——既然这武二已经升了官,那么武大自然不会再胡乱闹事。
武凯又指了指栾廷玉,道:“知县大人想必也听说过了,这位栾教头昨日和我家二郎比武,那马上的功夫还在二郎之上,以他的本事继任二郎的都头之位,岂不是正合适吗?”
“合适,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李达天毫不犹豫的便应了下来,一来这都头没有自家小命值钱,二来他也知道自己这县令当不了多久,此时再不做顺水人情,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栾廷玉也忙站起来,冲他一拱手,道:“多谢大人抬爱!”
“好说、好说。”
这次李达天却没有站起来,方才他恭维武松,一是对方也成了正儿八经的都头,二来也是给武凯面子——真要论起来,武松给他这上官磕头见礼,也是应该的。
栾廷玉不过是小小都头,和武凯的关系也差了许多,所以他便习惯性的轻慢了些。
好在栾廷玉也不在乎这些,得了都头的职位,便已是心满意足,转头又向武凯道了声谢,这才稳稳的坐了回去。
这一声谢却让武凯很是满意,因为这代表栾廷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官职到底是谁给的。
于是他便留下两人在这里,与李达天交接相关事宜,自己先一步回了武府,查看那香皂的效果如何。
第65章 打广告的好‘灯会’
【收藏、收藏、收藏,重要的事情继续说三遍。】
啧~
望着李瓶儿窈窕远去的背影,武凯心中赞叹不已——当然不是赞叹她的身材,即便再怎么好色,武凯也不至于对兄弟的女人起歪心思。
他赞叹的,却是这李瓶儿的商业头脑。
却说那香皂试用过后,虽然比预料中稍微软了些,导致一些花纹在脱壳的时候有些磨损,但整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用庞春梅的话来说:便如同一块玲珑剔透的软玉般。
于是武凯立刻找了李瓶儿这个药铺东家,想尽快让香皂上架销售。
没想到这李瓶儿平时一副花痴的样子,谈起生意来竟认真的很,先后用泥土、锅灰、油脂、化妆品等测试了香皂的效果,她在肯定了这东西的优点长处的同时,又给出了以下两条意见:
首先是成本。
按照武凯的初步估算,以宋代瘦猪的产油量,每块香皂的成本价,差不多得七钱银子左右,而同等大小的皂团售价也才五钱银子。
再考虑到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等,这香皂至少要卖到一两五钱银子,才能保证可观的利润——与那皂团高达三倍的价差,肯定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客源的流失。
当然李瓶儿也表示,若是能把东西卖到东京汴梁等繁华之地,便不愁找不到买主了。
不过这就又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规模化。
如果出货量不够大,打通外地销售渠道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偏偏根据法海进行的市场调查,阳谷城内外散养、圈养的活猪,最多也不会超过三百头,而且还都是瘦肉型的,想要靠这点猪搞什么规模化制造,怕是只会涸泽而渔。
如果派人去外地收购的话,运输费用又会大大拉高成本。
总之,不解决这两条难题,想用香皂发大财绝对是痴人说梦。
于是武凯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对策——办个养猪场!
自己养猪,成本就不用说了,多派人在各地收购些猪仔,只需过个一年半载,这出栏的规模自然也就上去了——而且武凯养猪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反正都要搞酿酒厂了,正好拿酒糟来喂猪!
于是武凯当场拍板决定,暂时先小规模在东平府、阳谷城投放香皂,赚些零花的同时也试一试水,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等到自己的养猪场初见规模之后,再想办法把香皂销到外地去。
送走了李瓶儿,武凯正沉浸在酿酒、酒糟、喂猪、香皂的一条龙商业构想中,肩膀忽的被人拍了一下,抬头看时,却原来是武松回来了。
武凯忙让他坐下,又招呼庞春梅上了茶,这才问道:“怎么样,和那李知县谈得如何?”
相似小说推荐
-
侠客朝堂 (山海传说) 起点VIP2017-04-30 架空历史锦衣督武,侠客朝堂。平静了二十余年的大周在这个隆冬时节因太子的死而泛起了波澜...
-
三国之野战无双 (巢已倾) 起点VIP2017-05-23 游戏异界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三国网游。东汉末年,战乱纷纷,群雄四起。九鼎现,汉室倾。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