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进击的武大郎 (嗷世巅锋)


“哎~!”

吴金贵一声长叹,拄着扶手站起身来,老态龙钟的向前迈了几步,那僵硬迟缓的模样,看的武凯这个别扭啊,正想上前扶他一把,却听他道:“老夫年老体衰,最近常感身体不适,此次进京述职之后,便准备告老还乡了,贤婿啊,日后月娘就拜托你了。”

这话别人也许会信,武凯却是断然不信的——就昨儿晚上,吴金贵还一个人干掉半坛佛跳墙,然后在客厅里耍了半个时辰的朴刀。

就那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样子,谁敢说他年老体衰?!

不过他既然要主动告老还乡,那至少证明这次不是就地免职——难道是被调任的职务极其不称心?

可再不称心,也不至于被打击成这样啊?

武凯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开门见山的问道:“岳父大人,您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殿前司的使臣,带来了什么坏消息不成?”

“哎~!”

吴金贵又叹了口气,一步三晃的走到门口,四十五度角仰望苍穹,满脸忧郁的道:“估计再过些日子,这消息就要传的尽人皆知,所以我也就不瞒你了,朝廷——要兴兵攻打辽国!”

宋辽之战?!

猝不及防之下,突然听到这般消息,武凯也是懵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随即心里便如翻江倒海一般。

旁人也许还不清楚这一战代表了什么,可武凯这个穿越者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那一年,宋徽宗赵佶四十而立、雄心勃发。

那一年,辽国内忧外患、朝政混乱、武备松弛,在金兵攻势下节节败退。

那一年,北宋集结雄兵百万挥师北上,欲要一雪前耻,收回燕云十六州。

然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白沟河的百万宋军,却远没有他们自己想的那么强大……

数月之后,外强中干的宋军全线溃败,用数以十万计的尸体,铺满了白沟河北岸的平原,同时也彻底撕下了大宋朝的遮羞布,为之后金国南侵埋下了伏笔。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想到历史上金兵南侵后的惨状,武凯心中一股紧迫感油然而生——好不容易才在阳谷县称王称霸,他可不想再狼狈不堪的逃到江南,重新另起炉灶。

当然,如果还没准备好金兵就打过来了,一味硬抗也不是办法。

所以武凯决定搞定梁山之后,便想办法在江南培植些势力——日后若是在山东地面上实在维持不住,去了江南好歹也能混成一方豪强。

这时,就听吴金贵继续一脸忧郁的道:“这次奉诏回京述职的,除了我之外,还有青州安抚副使秦明、都监黄信、济州都监范隆、东昌都监王秉义等人,几乎是把山东各路的镇守武将一网打尽!”

“听说西北军也在调动之列,可见这次朝廷的动作和决心都很大,这一仗怕是要举倾国之力了,可这些年武备松弛,便连西北军的战力,也是每况愈下……”

难道自家这位便宜老丈人,竟然也预测到宋军会大败亏输?

“岳父大人。”

武凯小心翼翼的问道:“您可是不看好这次攻打辽国的行动?”

“这倒谈不上。”吴金贵摇头道:“我大宋武备松弛,那辽国又何尝不是?我估计这一战打下来,我大宋举倾国之力应该略占上风,不过想要抢回燕云十六州,怕是有些难度。”

上风个屁!

别说是倾国之力,你就是洪荒之力也没用,历史课本上写的清清楚楚,这一战大宋输的就剩下条底裤了——没多久又被金兵彻底扒光,狠狠肛了一把!

当然,武凯也不会急着触这个霉头,顺着吴金贵的口风道:“既然这次咱们大宋能略占上风,那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吴金贵回头扫了他一眼,苦笑道:“哎~你如何知道这其中的门道?西北军、河北边军、禁军,哪一个是好招惹的?似我这般地方上的都监,去了便是四边不靠,怕是要享福在后、送死在前!别说是略占上风,就算能打下幽云十六州,又有多少功劳能落到我头上?!”

原来如此。

怪不得吴金贵一听说要打仗,就摆出这副鬼样子呢,感情是怕被当成炮灰用。

等等~

那霹雳火秦明被逼无奈,投靠宋江也就罢了。

镇三山黄信被劝了几句,便直接投降匪类,莫非也是怕趟了这滩浑水?

如果所有将领都是这般想法,那宋军会被日薄西山的辽军击溃,也就不足为奇了!

武凯这边正脑洞大开,却听吴金贵道:“贤婿啊,明日我便要收拾行装,赶去京城打典一番,否则想要告老还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日后月娘还有韩二郎,便拜托你多多照应了。”

韩滔要留下?!

武凯心中一动,忙道:“韩滔兄弟这次难道不跟您一起回京了?”

“他去京城干什么?本来我还想借着调动的机会,给他谋一个好差事,如今却遇上送死的买卖,我总不能把他推进火坑里吧?”吴金贵道:“我已经想好了,辞官的时候顺便替他打典一下,让他顶替董平,做这东平府的防御使。”

感情不是让韩滔投靠自己。

武凯略有些失望,不过又想到这样一来,日后在官军中还能有个照应,便也释然了,躬身道:“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一定竭尽所能,照看好韩家二弟!”

第111章 武大郎连夜点兵

【感谢书友:‘汉武大帝黄’的打赏。】

正月二十三。

撩开车帘,远远望着阳谷城那低矮破败的城墙,武凯心中却是无比踏实——折腾了大半个月,自己终于又回来了!

城中的栾廷玉等人已经得了消息,早早的在城门口候着,一群人前呼后拥的把武凯迎进了城,招摇过市、好不热闹。

到了武府门外,武凯正听栾廷玉汇报这些天的大事小情,冷不丁瞅见隔壁花府门外,竟竖着一只已经风干了的招魂幡,不由一愣,脱口问道:“花子虚已经死了?”

栾廷玉看了一眼那招魂幡,想起这几日李瓶儿的表现,脸上便不由自主的透出几分不屑,不过在武凯面前却不好说些什么,只简单的答了一句:“听说是大年初三死的。”

啧~

这厮终究还是做了短命鬼。

进了府门,武凯先吩咐人将这次带回来的工匠、兵刃,全都妥善安排好——他之所以会在吴金贵走后又逗留了几天,为的就是等这些工匠收拾行李、劝服婆娘。

这事比预想中的可是难多了,这年头的老百姓都有乡土情节,不是活不下去,很少有人愿意到外地谋生。

也幸亏东平府到阳谷只有一百多里地,算不得远走他乡,否则武凯想带回这二十几个工匠,压根是想都别想。

等安置完那群工匠、又把带回来的兵刃盔甲一一清点入库,也差不多快到傍晚时分了。

于是武凯干脆让人摆下酒宴,准备和众人边吃边谈。

有资格上桌的,无非就是武松、栾廷玉、法海、时迁——以及新上位的林登万几人。

前面几人倒没什么,时迁和林登万有幸敬陪末座,却是一个喜的抓耳挠腮、一个紧张的手脚无措。

“栾都头。”

酒过三巡,客套话也说的差不多了,武凯便开门见山的问:“我走时交代的事情,可都查仔细了?”

栾廷玉忙起身,抱拳道:“回大官人话,这些日子我与林都头、时班头明察暗访,已经将阳谷左近各恶霸的情况摸透了,现在只等大官人一声令下!”

却说武凯自打决定扩充势力之后,就一直琢磨着该如何招兵买马的事儿,本来他是想以良家子弟为主,再适当补充些流民。

毕竟后世不少人都推崇‘有恒产者有恒心’的论调,认为士兵有一定的家产,才会更有责任心、进取心——武凯自己,也是深受这种说法影响。

然而派人调查走访之后,却发现情况不容乐观,那些有田有屋的良家子弟,貌似并没有要当兵吃粮的意愿,尤其是一听说要脱产训练,大多数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即便有那么几个例外的,想要凑齐数百人的民团,也是远远不够。

没办法,这年头官兵的名声比土匪好不了多少,新兵入伍还要在脸上刺字,就和流放的犯人一个待遇——所以时人也常常称呼官军为‘贼配军’。

于是但凡手里有些闲钱的,那个不是雇人替代自己服兵役?

朝廷征兵还招募不到多少良家子弟,就更别说武凯这种没有正式编制的民团了。

至于流民——小小一个阳谷又能有多少流民?

所以武凯也只好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游手好闲、好勇斗狠的地痞无赖身上。

不过要想收拢这些闲散人等,就必须先把领头的恶霸搞定——诸如孙刚这样的恶霸,手下多则二三十人、少则三五人,没有他们的首肯,小弟们如何敢随便跳槽?

于是临走前,武凯便交代栾廷玉等人,暗中调查这些恶霸的底细,收集他们违纪犯法的证据,以便在开始征兵前,将他们一网打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