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说得对,我可能真的不适合当皇帝。不过至少,我不是亡国之君,我只是守不住,你给我的位置。我到今日才终于明白,旁人给的,终及不过自己夺的………………“”
“皇后娘娘驾到!”
“奴等恭迎皇后娘娘!”
一群太监纷纷叩地跪拜,而这时,皇后王氏在一队禁卫军的护卫下。带着两名宫女从远处走了过来,闻言点了点头,一抬手和颜悦色地说道。
“都平身吧……”
“谢皇后娘娘!”众太监又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这才站起身来。弓着身子,恭敬皇后王氏。
“陛下………………在里面么?”美眸望了一眼殿堂内,王皇后轻声问道。
其中一名太监拱手回道,“回禀皇后娘娘,陛下还在此宫内………………皇后娘娘可是来寻陛下的?”
“嗯!”王皇后轻轻点了点头。
见此,那名太监恭敬说道,“恕奴等无法为娘娘通报了。祖宗宗庙。可并非是奴等身份之人可踏足的……
王皇后点了点头亦不在意,毕竟太乾宫可是供奉大周皇帝神龛的神地,确实不是眼前这些身躯不全的太监可以踏足的地方,甚至于。连一般宫内的宫女、禁卫都没有入内的资格,除非是直系皇亲,比如说周定乐的众兄弟,或者说她这位为大周周氏皇族诞下了直系皇储的正宫皇后。
当然也有例外的,这不。来到正门门槛外的王皇后,一眼就瞧见正殿内除了自家夫君、当今圣上周定乐外,还有一人,那便是照顾了先帝周扶远大半辈子的老太监,宫内唯一一位能够自由出入任何违禁场所的总管大太监。周塘。
似乎是注意到了王皇后的到来,总管大太监周塘轻轻几步迎上前来,躬身恭敬说道,“皇后娘娘可是来寻陛下的?”
王皇后轻轻点了点头,温柔地说道,“本宫见陛下久久不归寝宫,且听御膳房说陛下连晚膳都耽搁了,因此心下有些担心,是故过来瞧瞧……”说着,她瞧了瞧殿内,小声询问道,“本宫可方便入内?”
老太监闻言微微一笑,恭敬说道,“娘娘言重了,这皇宫,岂有娘娘不可去之处?陛下正在殿内,娘娘请!至于………………”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望向了王皇后此行带来的人身上。
想来王皇后亦清楚宫里的规矩,见此转身对随行人员轻声说道,“你等且在此等候吧。”
“是,皇后娘娘………………”众侍卫以及两名宫女行礼点头。
吩咐完毕,王皇后这才走入了殿内,因为她已从老太监周塘口中得知周定乐正在殿内发呆。因此她走得很注意,脚步声非常惊,生怕惊动了此刻神游天外的夫君。
可不知怎么着,当她走到周定乐身后不远处时,周定乐却好似注意到了她的到来,轻声问道,“是皇后么?”
王皇后愣了愣,旋即加紧几步走上前,轻声说道,“回陛下话,正是臣妾……听宫里人说陛下自黄昏日落前后便站在此地,茶饭不思,亦不回寝宫,臣妾心中挂记,是故过来瞧瞧究竟,冲撞之处,望陛下莫要怪罪……”
周定乐闻言微微一笑,转过身用充满怜爱的目光凝视着王皇后。
“皇上可是还再忧心,叛军的事情?都怪臣妾……………………”
“你这说的是哪里话?你我,相互扶持到如今。你还为我诞下了儿子,出生之时,岂是谁挑选的?我若是因此就废了你,那我还当什么皇帝?让皇后挂念了,朕心中有愧……………………”
“皇上。”
“我只是,觉得我没用。就算穿上皇帝的衣服,也不是皇帝。甚至连你都护不住,你不过是一个长的深宫中的女人罢了。天下大事,与你又有何干?他们只是将你作为一个借口。朕不愿妥协,更不想妥协。便是明日要朕脱了这身龙袍。朕也决计不会想这些小人妥协。”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子守国门
楚王周定宇不愧为大周武力第一的王爷,他到建康城下的度甚至过了距离比较近的鲁王周定礼。不过半个月,建康城就破了,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根本就不叫攻城,献城还差不多。世家几乎是主动把城门打开的,差点,大周就要换个皇帝了。可惜,世家的那些人太低估周定乐了,他们以为周定乐会就这样放弃,可是周定乐没有,他将自己现在唯一可以用的晏明修,甚至包括6桓在内的一些大臣,全部转移到了皇城里,他要死守皇城。为何没有他的好友谢易,这其实很简单,外界传言双王谋反,但是实际上,这两个王爷是一前一后相继反了的,先反的那个是汉中的鲁王,谢易第一时间就带着军队镇压了,而晏明修则留在建康,防的就是北疆的楚王周定宇。大周朝廷派往汉中的军队不少,却依然还是被鲁王的军队牢牢拖死在汉中,而此时在大周北方的渔阳,北疆之兵66续续展开了开春后真正意义上的猛攻。
继以鲁王周定礼的叛乱之后,大周终于迎来了新皇周定乐登基后的全面内战的爆。而周定乐现在的对手,正是北疆之主,大周皇族中的第一勇士,楚王周定宇!
提起楚王周定宇,大周举国上下百姓绝不至于陌生,他在北疆抗击戎敌,那些倍受瞩目的事迹,一直以来都是天下百姓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事。一般情况下,提到战神,除了鬼面,就是周定宇。而且后者还是个皇室出身的男人,总比鬼面那种身份不明的强多了不是?
因此,当周定宇突然昭告天下不服天子周定乐统治时,整个天下的世人都不由地将双目盯紧了这场争夺帝位的战争。
或许有人会感觉纳闷,为何楚王周定宇起兵谋反时,天下百姓却是关注此事,而不是大肆的辱骂这个篡位的乱臣贼子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周定宇是大周的英雄,抗击外戎的国家英雄、民族英雄!
曾有人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无疑是北疆边境战乱的最合理写照。据史记载,中原传承至今的数百年中,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数百年中不知聚兵南下入寇过多少回,整个幽燕之地不知遭受过外戎多少次血腥的洗掠,也不知究竟有多少人死于其中。近几年西北那里有齐武王镇守,情况好了许多,但是在大周国民眼中,草原部落的游牧民族简直就是恶瘤一般的存在,尤其是幽燕之地的百姓,恨不得生啖其肉。
不过,楚王在百姓中再有威望,直接就献城,这种事情,普通的百姓还是干不出来的。周定乐心里也很清楚,这是大周世家对他的背叛,说白看了就是人家觉得自己不适合当皇帝。
换一般人,甚至是换了以前的周定乐恐怕早就放弃了,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周定乐的处理方式称得上是雷厉风行,他直接将皇城里九成以上的宫女太监毫不犹豫的处理了,只留下自己最信任的禁卫军,一夜便搬空了建康城里所有兵营的兵器,物资。然后紧闭皇城的大门。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是大周的皇帝!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启禀将军!建康来了消息。”
“建康?”
“是,是国书!——由御书房下的国书!上面还有陛下的玉玺印章!”
“什么?”谢易面色大变,猛地站起身来,几步上前接过了士兵手中的书信,随即神情变得更为凝重。
要知道国书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会下的,它比圣旨分量更重,一般只有在生重大事情时,朝廷才会下国书,昭告天下。
比如说,大周前天子周扶远驾崩时,朝廷便曾下国书,将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继位的消息昭告天下。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大周近几十年来,朝廷只下寥寥三回国书而已。
难道………………
隐隐地,谢易有种不好的预感,自己在汉中打仗,消息相对滞后,还不知道楚王打到哪里了。他加紧拆着书信。
只见谢易细细一扫国书上所写的文字,双目下意识一眯,眼中隐约露出几许难以置信的震撼。
“陛下亲掌京军,御驾亲征守国门!建康陷落了!?”
大周元顺元年,双王之乱爆,楚王周定宇破大周都城!
四万步兵,三万铁骑,当那黑压压的大军陈兵于建康皇城下时,那种险些会让人窒息的滞重感,仿佛梦魇般笼罩在皇城内守将的心头。
与一般的军队丝毫不同,北疆兵光是在城下整齐列队,哪怕不曾呐喊威慑,亦给皇宫城头的守兵们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像他们这些从未上过战场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比预想的晚了三曰呢……………”
谢安放下手中的国书,楚寒歌便为他送上了一杯茶。这几日,楚寒歌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着谢安,还有那日姗姗归来的宁远和巫璃。
“我要去建康。”
谢安这样说道。
无论是国界线还是行政区的边际,凡是自然形成的,都少有笔直的。一般都是弯弯曲曲的,天然形成的大山、大河,乃至于沙漠等,便是天然的界线。这些,便是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各种因素相互制约而产生的。
相似小说推荐
-
超神兵王 (拜月楼主) 起点VIP2017-05-20 谍战特工因一次任务中被出卖了行踪,肖强被迫与一百余名雇佣军正面战斗,虽全歼敌军,扬我国威...
-
庄子的故事 (我说那个谁) 创世VIP2017-05-25 上古先秦生逢乱世,命不保夕!庄子带你进入战国时期,教你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不被他人利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