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故事 (我说那个谁)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说那个谁
- 入库:04.13
“……我们道家,也要学孔夫子!但是!”庄子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我们要学习孔夫子的坚守,而不是要学习他所传授的那一套儒家学说理论!”
庄子尊重孔夫子的人格和他的坚守信念的精神,但不推崇儒家那一套学说!
在讲解道家学说的时候,难免会提及一下其他学说门派。提及一下墨家、儒家、法家和兵家,等诸子百家,并用来作以比较。
“我们要学习孔夫子和他的弟子,他们的坚守,而不是他们的儒家理论。儒家的理论,只适合在盛世时期,采用国家权力,去强行推广、普及给广大民众,而不适合在乱世!在当今乱世,生存才是人们的律法。怎样让自己活下去,才是律法。
在这个乱世中,格局打破了,大家都不遵守律法、礼数了,如果我们还去教导别人去遵守,那就是在坑别人!在欺骗别人!那就是让别人接受律法、礼数的束缚。那就是让别人不能自由、灵活变通地生活。
无论是在乱世时期,还是在太平盛世时期,社会永远都存在着阴暗的一面。只是在太平盛世时期,社会的阴暗面相对来说少一些,而在乱世时期,阴暗面相对来说多一些。
社会永远都有阴暗面,这是不争地事实!
所以说!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我们都要以生存为律法。以不影响他人的生存、不被他人影响自己的生存,为律法。只有这样,才符合人道,人类生存之道!”
庄子尊重孔夫子的人格、敬佩孔夫子坚守信念的精神,但不推崇儒家那一套学说!认为儒家学说只能用在盛世,用来普及广大民众。在太平盛世的时期,以国家权力为手段,进行普及推广是可行地。而在乱世,推广儒学,或者以国家权力为手段去进行普及推广,那就是在害人。
庄子认为在乱世时期,生存就是律法!不影响别人的生存,不被别人影响了你的生存,那就是律法!
总之!庄子对孔夫子的人格,还是尊重的。特别是对孔夫子的坚守信念的精神,是很推崇的。认为道家也要像孔夫子那样,坚守信念,做到:不影响别人的生存,也不被别人影响了你的生存。
还有!庄子对儒学也不是持全盘否定地态度。他认为,儒学在盛世时期,是可以推广使用的。因为!人类确实需要一个具体地行为准则。
认为儒学是治德之学,而不是治世之学,更不是生存之学。认为法家以法治国,是值得推崇的。认为应该“以法治国、以儒治德、以道治心。”
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合而成的,要想治理好社会,就必须先治理好个体的人。
如何治理个人?庄子认为,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是用明文规定来规范就可以的。也不是用这个标准、那个标准来衡量,就可以的。而主要看一个人的人心。明文规定、道德规范,这标准那标准什么地,别人都可以装,都可以迎合、规避。别人可以表面上遵循,而内心里根本不遵循。
所以!这个衡量标准那个衡量标准,都没有用。只有我们与这个人长期接触,才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
所以!不管你以国家权力还是以个人的名义,你要求别人如何如何,都是行不通的,都是在束缚别人。只有别人自愿遵守,才是也效果。
所以!国家律法、礼数等等这规定那规定,都是束缚老实人的枷锁。对于坏人、对于脑袋好使的人,根本不管用。对于坏人、脑袋好使的人来说,你有律法、道德规范也没有用,对他们有利他们就遵循;对于他们不利,他们是绝对会想办法规避的。
庄子认为,孔夫子的人格魅力不是因为他的学识,不是因为他懂得周礼而推广周礼。不是他推行他的那一套“仁义”理论,也不是他整理了六艺,更不是他教授了许多弟子。而是!他的坚守!
作为万世师表,他一直遵循着他的那一套儒家的“仁义”理论,他的做人原则!
只有先正己,才能有资格去说别人,去教导别人!所以!庄子对孔夫子的人格大为赞赏。
不过?庄子觉得,也太不会变通了。生存才是硬道理,如何能够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不丢性命,完成这一次人生使命,活着才是硬道理。
只有我们活着,我们才能感受到一切。
第391章 先自私后无私
这是庄子第一次公开讲道,经过十几天的讲道,可以看出,非常成功。```Xs`
为了不耽误听道的人,不耽误农民种地,不耽误各行各业的正常生活。从第八天开始,他只讲夜场,白天不公开讲道。白天只给个别人开小灶,比如说,给嫂夫人开小灶,给嫂夫子的朋友开小灶,给漆园镇上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开小灶。
晚上他是从天黑开始讲道,讲两到三个时辰,不影响人们正常休息。
庄子讲道,不同于师父杨朱。当年师父杨朱讲道,重点讲他的“一毛不拔”理论。而庄子,他先讲道,讲什么是道。然后讲人与万物的关系,讲人与万物都来源于道,讲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最后!开始讲人。
庄子讲道的重点在于讲个体的人,个体的人与家庭的关系,主要讲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再讲个体的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讲一个人与父母与兄弟姐妹、长辈,以及子女后代的关系。然后引申出家族的关系,由家庭到家族、再由家族到与身边的人的关系。
用那种将心比心的类比方法,告诉世人,别人跟你也是一样的,你有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别人也有这种亲情。所以!你一样要尊重别人的父母长辈、爱惜别人的子女后代,不要有彼此之分。你不尊重、爱惜别人,别人也会那样对待你。如果这样,这个社会就乱了。
讲解完乱之根本,庄子才开始讲如果保护自己,如何保护自己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和身边的人。
首先!你必须先保护自己!只有你活着,你才能照顾好你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和身边的人。
为自己而活,这个路数与杨朱的路数一致。庄子承袭了杨朱的理论,重生、重己。
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
庄子认为,是自己活下来能帮助别人,而不是成为别人的负担、累赘。重生、重己是指自己活下来更有用,能帮助别人。是在这种情况下,才重生、重己的,而不是贪生怕死,更不是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比如说:我、我的爹娘、我的妻子、我的子女,我们一家人。当我们一家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当只能存活一个人的时候。谁在前面,谁最有可能生还,只能是谁了,哪怕这个人是我们最小地孩子,他活下来了将来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机会都要给他。此刻!因为他幸运,他才活下来了。
当我们一家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当我们一家人相互帮助可以活一个人下来的时候,如果我觉得自己活下来更有价值,那么!我们不要推让,我们要主动要求,让大家帮助我活下来。
比如说,我们面临仇杀,是别人无缘无故地杀害我们。这个时候,我必须活下来。因为我年轻,我活下来了我可以报仇雪恨。而我的爹娘他们即使活下来了,他们也报不了仇。我们的儿女年幼,他们也报不了仇。就算让他们暂时活下来了,一样会被人仇杀的。我的妻子她不会武功,也一样报不了仇。
也就是说,谁最有活下来的价值,就让谁活下来。
不要感情用事,要理智!
假如!面对这种情况,有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可以活下来。我们当如何呢?道理也是一样地,谁最有活下来的价值,就让谁活下来。
重生而不是贪生!重己而不是只顾自己!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就另当别论了。比如说!我们一帮陌生人在一起,如果出现了危险只能一个人逃生,或者几个人逃生的情况下怎么办?他们不是我们的家人,他们是陌生人,怎么办?”
讲到这里,众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等待着庄子继续讲下去。
“幸运!这个时候讲的是幸运!道理也是一样地,帮助可以逃生的人顺利逃生。当我们有能力逃生的时候,我们只能自己逃生了。当需要大家帮助逃生的时候,我们只能遗憾了,尽量把机会让给别人,让给那些最有价值的人,让给孩子和孕妇……”
讲完重生、重己,庄子开始讲如何规避危险。
“有些危险是可见的,有些危险是可以防范的,而有些危险,是可以预知的……”
庄子讲“重生”、“重己”,认为重生、重己是人道,是人性的本能,也就是所谓的“人性”。正是因为重己、重己,所以!人性是怎自私地。
人性的自私,是我们必须面对地事实!
相似小说推荐
-
极品后院大管家 (一只管家) 起点VIP2017-06-05 架空历史泡妞网年轻导师徐铮从不相信这世界上有穿越,在一次旅游中进了个古香古色木制公厕...
-
大时代1958 (青山铁杉) 起点VIP2017-05-23 外国历史“有些西方工人认为他们生活的还不错,这不是资本家良心发现!这只是因为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