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时代1958 (青山铁杉)


  “唉,命运!”谢洛夫似乎被格列奇科元帅说服了,恢复了自信对着这些国防部的老头子们道,“国家不会白白对我抱有期待,我从没有失去信心,计划制定完成总有人要牺牲,事到临头我不会畏首畏尾,我会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如果国家需要的话,就算把我牺牲我也没有意见,我父母在基辅战死、三十多个同学只活下来六个,到了今天我已经比自己的同学们多享受了十七年的生命,我什么都不怕。”
  “尤拉,是我没有保护好你的父母!”一直没说话的巴格拉米扬元帅脸色闪过一丝黯然,基辅会战的失败是他一辈子的痛苦,和其他元帅不同的是,巴格拉米扬元帅一直都没有从卫国战争中的巨大损失中恢复过来,基辅会战的失败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叔叔,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这是父母他们选的命运,他们选择了为国牺牲!”谢洛夫的记忆中这具身体的父母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但这不耽误他对敢于为国牺牲的人产生敬佩之情,“我为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
  计划一旦实行,就什么都晚了,作为单独个体存在的人,不过就是一架战争机器的零部件而已,就像是斯大林说的一样,死一个人是悲剧,死一百万人不过就是一个统计数字。在事到临头的时候不论谢洛夫表现的亢奋还是胆怯都无关紧要,这不关大局,所以该吃吃该睡睡才是正经,这不会因为他的举动有任何的改变。
  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的会议室中,此时被一群作战参谋占据,很正常,克格勃属下也有作战部队序列的内卫军和边防军、边防军有空军、内卫军有海军、找出来一批作战军官并不难,双方讨论的议题,就是以古巴导弹危机为蓝本的对抗。
  这不是谢洛夫把国家机密泄露给了部下们,只是圈定了地点进行一场模拟推演,这种看起来脑洞挺大的推演其实在冷战中只是常规,比这更加不可理解的推演都存在。谢洛夫在中央主席团当着那些大人物的面谈论如何用大伊万制造海啸,如何攻击黄石公园不过是已经推演了很多次的东西,只不过头一次在这么高层的场合中说出来。在这些参谋的心中,这不过就是另外一次模拟对抗而已,他们并不知道苏联的领导层已经决定来一场大的。
  事实上在卢比杨卡进行这种推演的同时,相关的评估都在进行,车里雅宾斯克的工厂中,五颗大伊万的外壳已经被制造出来,从外表上和去年图95战略轰炸机扔的那颗核弹别无二致,除了里面没有核弹头之外,剩下的所有东西去按都一模一样。搞就搞大的,除了五颗大伊万的外壳,甚至这座秘密工厂还直接制造出来了一个仅存在于概念中的外壳,这是阿尔扎马斯-16试验室论证的的十亿吨级别的核弹外壳,这种核弹甚至以苏联这么大的领土都找不到可以实验的地方,可能有朝一日会在别的星球试一试。
  既然只是制造外壳,阿尔扎马斯-16试验室就没有心理负担的把理论中印证的东西直接弄出来,反正他们接到的命令只是做个壳子而已。又不是把已经搁置的十亿吨级别核弹制造出来,一个壳子除了展览用,还会真的投入实验么?
  “那群疯狂的科学家真的把十亿吨的炸弹外壳弄出来了?看来胆子最大的不是我们克格勃、也不是国防部、甚至不是纸上谈兵的参谋们,而是那群为了研究什么都不在乎的科学家!”谢洛夫挠挠头道,“把那个外壳运过来,找艘万吨轮给按上……”
  PS:  推荐灭南诏,平吐蕃,迁十姓突厥,尽收大食河中之地。
  壮海运,下南洋,控室利佛逝,拓建海上丝绸之路。
  这里的怛罗斯没有遗憾,睢阳城不再悲叹,唯有气吞万里的健儿,倒卷珠帘的铁骑,豪气干云的都护...
  盛世之治,朗朗乾坤,江山万里,美人如歌,这是属于我的大唐!
  大家多多关注
第三百三十五章 蛰伏
  骗就骗大的,到时候谢洛夫什么都不会说,直接让美国人自己去猜这个比纪录片中大伊万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的东西苏联自己说出来美国人不一定相信,还是让他们自己发现一点端倪,然后得出自认为很靠谱的结论,这样更好。
  冷战结束之后根据解密,当时美国评估苏联的实力往往比苏联本身拥有的实力还要强,这其中克格勃这种反间谍部门固然有一部分功劳,这些肃反工作者成功的把苏维埃保护住了,美国人自己吓唬自己的手段,让苏联都大吃一惊。他们成功的把最强的敌人苏联,给塑造成了战无不胜的外星人。
  这里是茹科夫斯基空气动力学院,学院拥有大量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其中包括:装有亚音速风洞和超音速风洞全套设备的大型空气动力学教学实验室,供研究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空气压缩机、涡轮机及其他航空动力装置部件的完备的实验基地训练机场,供停放现代化战斗机和军用运输机的大型停机场。实验室装备有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各种实验装置、练习器和供进行飞机结构构件静力和动力试验及其他多种研究项目的整套试验设备。
  谢洛夫转身略过了这个大名鼎鼎的航空城,直接去了一座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建筑之内,这里面此时相当热闹,各种从各大学院抽调而来的水纹专家和地理学家济济一堂,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实验的进展,这些专家和教授都是和国防部以及克格勃有合作关系的同志,而在他们面前,则是一个模拟的大西洋沙盘。其逼真的程度可以一眼让人看出来,这就是按照大西洋靠近美国的一侧布置的模拟环境。
  “实验进行的怎么样了?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刚刚进来的谢洛夫抹了一把汗。但还是十分关心的问道,模拟实验将对让他们这些参与行动的人掌握一手资料,有了底气的苏联才会放心大胆的去做事,所以实验是必须的。
  “我们在模拟环境的试验位置,大概是东经六十度和北回归线交界的位置上的位置上,根据这次的试验结果,五颗一亿吨当量的核弹同时引爆,海啸将迅速冲往美国,纽约等一系列的沿海城市肯定会遭到打击,密西西比河以东都会淹没。不过会马上退潮,想要达到毁灭一切的目的还有些不够分量!”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教授,摘下眼镜强打着精神回答道。
  “我们不需要淹没美国,只要证明这种可能性存在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换一个位置在太平洋方向引爆,说不定什么作用都不会起,落基山脉的高度足够拦截海啸了!”总算凉快一点的谢洛夫拿着试验结果的报告,脸上挂上一丝笑容道。“相信美国人如果做实验的话,也应该差不多!美国人知道后果,我们也知道后果,这样就有了平衡的基础条件,我们只是要证明美洲大陆没有美国人民想象中的这么安全,这样就够了!”
  “将军,如果美国也同样借助自然的力量和苏联对抗。我们怎么办?”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科学家问出了自己的问题。在他看来一旦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很难确定美国和苏联到底谁受的伤害更加大一些。
  “我们和美国的地理环境刚刚相反。我们靠近太平洋那边是东西伯利亚山地,那边的地形足够抵御你们正在评估的同等爆炸威力引起的海啸。我们没什么抵抗能力的其实在欧洲这边,但如果美国人要是敢这么做,不用我们抗议,首先波及的是法国和联邦德国,海啸都不一定能冲到我们的国境线上。如果美国人真的这么做了,相信西欧那些国家会很希望我们去解放他们的,至少我们不会淹死他们!”谢洛夫一边翻看报告,一边笑呵呵的回答了这个问题,这还是他头一次觉得苏联的地理位置出现了有利的一面,这也只是苦中作乐,实际上这可能是苏联地理上为数不多的优点了,剩下的都是劣势。
  “感谢我们的专家同志抽出时间帮助我们进行试验,给你们添麻烦了!”把关于大伊万在大西洋上爆炸的评估报告收起来,谢洛夫对这些和军方合作的专家表示感谢。正是有了这些庞大专业队伍的存在,苏联才能以一个国家的科研力量对抗远远各方面都远远超过自己这边的对手,这些人是苏联最大的底气所在。
  苏联的条件固然比这个时代的中国要好太多,可也要分和谁相比,如果和美国科学家受到的支持和待遇相比,苏联这边知识和水平相等的专家,简直就像是要饭的一样。而苏联的科学家在这种条件下,支持着苏联追赶的步伐,比任何人都值得尊敬。有这种结果必须归功于苏联强大的教育体系,虽然不能保证教育出来的人都拥护这个国家,但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说,苏联从来没有刻意的糊弄人民。至少他没有打着快乐教育的幌子,明目张胆的提倡那种三观不正的快乐教育。
  亲自来到这里的谢洛夫拿到报告之后直接回到莫斯科,把关于大西洋制造海啸的评估送抵克里姆林宫,交给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相信赫鲁晓夫会做出正确的判断,把这些详实的资料运用起来,不会让投入的人力物力白白浪费。从工作的热情上,赫鲁晓夫不比中央主席团那些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成团差,赫鲁晓夫在自己的办公室一直研究这些报告到了深夜才去睡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