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时代1958 (青山铁杉)


  “头!”从机舱另一边走过来一名少校,是这次秘密警察总队士兵的负责人,刚刚出生就被谢洛夫用动作制止了。看了旁边的妻子一眼,谢洛夫用动作表示让对方把说的话写下来。
  其实这个指挥官也没什么事情,只是告诉谢洛夫已经到了印度领空,半个小时之后就会到孟买,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挥手让少校回到自己的座位。
  “快到了,等到了陆地上在好好睡一觉。”想想他都觉得自己有些好笑,做飞机有飞机恐惧症,就连坐船的时候看海洋心里都不舒服,结果却经常要出差。去的还都是热点地区。
  下午时分,两架军用运输机降落在孟买,苏联和印度虽说没有盟约,印度也是一个不结盟国家。但这几年的眉来眼去大家都心照不宣,提前通报印度方面有一对苏联安全干部来检查援助项目的安全工作,没有让印度方面有一点反感。
  一下飞机,挽着瓦莉娅手出来的谢洛夫就是一个皱眉,这里有一种熟悉的味道,牛粪味。
  “去孟买领事馆!”苦练闭气功的谢洛夫一点都没有耽搁时间。一边把自己的军大衣脱下来一边说道。临近五月份,苏联那边可以说正处在屋里比外边冷的时候,喀布尔的气温也在正常的标准下,但印度这里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景象,前世就听说印度一个夏天热死几百人,这种气候果然是名不虚传。
  苏联在任何国家的大使馆、都有标志性的巨大天线作为截取信息的用处,孟买这里也不例外,为了保证信号良好苏联大使馆甚至有意建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标志性的天线最后会改观,变成不这么招人的隐秘窃听方式。
  “如果领事馆的经费不够,外交部的资金有困难的话,可以直接开口找克格勃帮忙,大家都是为了苏联服务的,不要这么见外!”说这些客套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作为一个领事馆连空调都没有,克格勃在意大利的工厂家电卖的这么好,你们就不会稍微打探一下消息和克格勃通气么?你当这是国内呢?苏联国内因为纬度的原因对空调的需求并不热烈,夏天有电风扇冬天有天然气,但在印度这种地方还用最老式的吊扇对付,也真难为了这座领事馆的工作人员,谢洛夫真想说一句同志们辛苦了……
  “让你们调查一年的事情都准备好了么?把资料和照片都交上来,我现在就要看!”换了一身夏季军装的谢洛夫,头发还有些湿漉漉的,在这种气温笼罩之下只能用最基本的手段来保持身体的凉快了,水。幸亏这里距离恒河比较远,不然的话为了安全,他可能还要在考虑一下,但就算是这样,谢洛夫也严令跟他从国内过来的人,尽量不要接触本地的食物,活还没干,先病倒一批难道让他亲自上阵么?
  从正常情况下来讲,谢洛夫本来应该先去新德里,而不是跑到南方的孟买来,但因为新德里毕竟是一个有声有色大国的首都,让克格勃特工明目张胆的在一个国家的首都收集情报,确实有些太嚣张了。再说事情比较重要,因为要考虑到保密工作,谢洛夫都是一直安排孟买领事馆在负责这件事,再者在收集情报的同时,他还需要考察一个地方,虽说刚刚从飞机上他已经见识到了,但不亲眼见到总是有些印象模糊。
  孟买这个城市知名度比印度首都新德里还要高,地位就相当于苏联的列宁格勒,美国的纽约,虽然不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但经济中心的地位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孟买是印度第二大城市和印度全国最大海港,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在孟买岛上,距海岸十六公里,有桥梁与堤道相连。孟买刚开始为葡萄牙所占,后转属英国,为重要的贸易中心。孟买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西海岸外的撒尔塞特岛,面临阿拉伯海。孟买港是一个天然深水良港,承担印度超过一半的客运量,货物吞吐量相当大。孟买是印度的商业和娱乐业之都。
  这些都不是谢洛夫关注的重点,别人家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家的,更何况这座城市远没有表面上的光鲜亮丽,说错了,表面上也不怎么样。整个孟买散落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贫民窑,这些贫民窑就像是人脸上的痤疮,看起来不是大毛病,但其实十分影响别人的观感。
  第一次对贫民窑的认识,是从一部叫做贫民窑的百万富翁的印度电影中认识的,此影片谢洛夫不想评价,反正继承了印度电影中一贯的元素,谢洛夫想知道的是,比起贫民窑里面庞大的人口,到底能出几个电影主角那样的人,连基本的教育都有问题,就别想别的东西了。
  孟买的庞大贫民窑对于谢洛夫来讲,只有一个利用价值,那就是全面战争的导火索。
  “我警告你,想出去转一转是可以的,首先你要带枪,其次必须带着秘密警察总队的战士,这里的人没有经受过教育,别把你在国内的那套圣母心用在这个地方!”临出去之前谢洛夫冷着脸训斥着自己的毛妹,“你最好把好奇心收起来,我已经告诉其他同志要跟着你了,对了,碰到危险立刻开枪,出事情有我收拾……”
  “知道了,尤拉!”瓦莉娅像是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这句昵称让谢洛夫嘴角一撇,在这种场合中他向来是比较讨厌别人叫他小名,但考虑到这个人是自己的妻子,只能低声道,“下不为例……”
  对于全面战争的爆发的原因,其实无外乎就是国家利益和国仇家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符合前面的条件,但从印度这方面来讲,还上升不到国仇家恨的地步,毕竟面对一个手下败将,想要产生这样的情绪也真是非常困难的,谢洛夫准备从后面这点上下手,培养出来这种情绪。


第三百一十五章 破坏者谢洛夫

  通常死个几百人,对于印度来讲只能说是日常,就拿孟买来说,几年前发生骚乱警察镇压顺便造成了上百人的死亡,没有任何人关心这个问题。远在欧洲的人甚至都不会知道这个消息,因为没人觉得印度人也算人。这要是发生在东欧的苏联集团,那就是世界上的大事了,两个阵营炮火全开打口水仗没有一个月都不算完事。
  想要知道自己的对手在什么地方是重兵布防,而且绝不会放弃,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找一个政治氛围比较浓厚的报纸进行记录,看看一年当中除了美国自己之外,提哪个国家最多次数就行了,当然这么说也不准确,因为除了美国人自己,肯定提及最多的国家是苏联,这表明美国最重视的国家并非是自己的盟友,而是他最大的敌人。除了苏联之外,提及最多的几个地方是和苏联对峙的欧洲,东方封锁住西伯利亚的日本,和中东的钉子以色列,这几个地方是支撑美国全球战略的支点,欧洲陷落美国就会输掉冷战,日本****苏联就会冲破美国的包围网、以色列就更加不言而喻了。这三个地方如果出事,两个国家就可以考虑来一场核战争决定人类命运了。
  除了这三个热点地区,加上美国同文同种的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有数的几个国家。剩下的地方,死多少人也不会让美国有心理负担。换句话说苏联想要动脑筋的地方其实不多,在欧洲铜墙铁壁的对峙和日本那边美国压倒性的海军优势下,苏联要改变自己的全球态势,就必须要南下、南下还是南下。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女皇、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选择或者规划的路线都是南下、不是土耳其就是波斯湾、甚至是阿富汗。
  苏联在任何方向上的破局,都没有南下的收益巨大,而且苏联早就在中东地区布局。在这个方向上动手,会有一定的基础,为了掩护苏联南下的企图。谢洛夫可以毫不留情的挑拨伊拉克内战、也可以用阿尔及利亚和法国做交易、必要的时候挑拨印巴来场全面战争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印度达哈维贫民窟,达哈维是孟买规模最大的贫民窟。谢洛夫不知道这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方有多少人,但粗略估计,人数至少也有二十万。陪同在谢洛夫身边的还有孟买的警察局局长,不是内务部、内务部是大陆法系国家的警察部门的称呼,印度的组织结构是来源于英国。
  “谢洛夫将军,为什么要来到达哈维,孟买有很多别致的景色,比如印度门、阿旃陀石窟群等等的地方。有你们苏联人没有见过的风光!”这位警察局长叫做辛格,是印度非常常见的人民,而且从外表来看,应该是锡克人。
  锡克人和一般印度人最大的不同就是,锡克人一般孔武有力,不像一般的印度教徒都在吃素,矮子里面拔高个,可以算是南亚的战斗民族,至少在抵抗和平教徒的时候,表现远远比印度教要强得多的多。
  “辛格局长。我是一名安全干部,不能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看起来大义凛然,实际上狗屁不通的万金油对话。谢洛夫现在也是驾轻就熟,说起来没有一点障碍。如果这位警察局长知道谢洛夫是在考虑怎么炸掉达哈维的话,一定会为了祖国和谢洛夫拼命,可惜他不知道。
  “贫民窟在印度不意味着居住者都是赤贫的人,他们在此安居乐业,往往在附近上班或者做生意,甚至建起小作坊,当起个体户,一些区域还发展出了特色产业。建立了合作社。有的地方以生产首饰闻名,有的地方以生产陶器闻名。”辛格局长喋喋不休的介绍道。似乎害怕谢洛夫因为这件事情看扁了印度,自从印度独立之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般的地方官员此时也远远没有后世那么逗比,总体来说社会风气还是向上发展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