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朕的霸图 (醉寻芳)



“管他娘的,总之于国来说利大于弊,我个人是否拜相并不重要,不是么?”章钺这么说,其实内心根本不在乎,东京朝庭这个烂摊子行政效率低下,他算看透了,若进政事堂就意味着每天勾心斗角,与一帮文人相公扯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远不如在地方做点实事来得有意义。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记得皇帝不是很长寿,赵匡胤都已经在禁军中结党,他没理由不建立自己的根基,以应对将来的变局。

封乾厚闻言笑了起来,眨巴着三角眼,一副我看透你的表情,却点头赞成道:“好!元贞既拿定主意出征夏绥,那就赶紧离开东京,越快越好,最好是跑到寿州去,当然,某就不同行了!”

这自然是欲擒故纵,有点避嫌的意思,因为章钺在西北的势力太庞大了,郭荣或多或少地知道点表面的东西,所以没有太重视,此时马上就跑去淮南,西北出了事表示自己不知道,也无意再去关西,这样郭荣反而更可能用他为帅。否则可就不一定了,就算郭荣有意,范质和王朴等人可能也会劝谏,范质其实不清楚,但王朴却知道很多。

于是,次日早朝后,章钺正式上凑辞行,郭荣当即准请,诏以将作监三百名工匠同行,到寿州就地打造攻城器械,并为东路军李重进屯集军需。

十月初一,章钺自率亲兵三百骑,带着三百工匠从汴梁出发,一路走得很快,几乎以急行军的速度赶赴寿州。而两天后,即十月初五,北汉麟州刺史杨重训派人抵京,正式上凑率城归附大周。

郭荣接报大喜,授杨重训为麟州防御使。投诚嘛!都是降级为用,但辖地不变,就是改个官名,换上大周的旗号,典型的城头变幻大王旗。

说起来挺有意思,折杨两家作为乱世军阀,又身处飞地,群狼环伺之间,自然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自后汉以来,在太原和东京两边下注,折家还好点,折从阮时就全面归附大周。而杨家则不一样,刘崇自立时,杨信自守麟州,长子杨重贵正在刘崇麾下,而次子杨重训在身边。

后来郭威立国,杨信留下儿子杨重训守麟州,自己向大周投诚,但郭威也不计较,授杨信为鄜州保大节度使,直到病逝于任上。而刘崇对杨重贵也信用有加,收为养子,改名为刘继业,与现在的北汉主刘钧的外甥兼养子刘继恩、刘继元为义兄弟,又娶了折从阮的孙女折赛花为妻,这联姻关系很是复杂。

也许是近来听到什么风声,杨重训作出举城投周的决定,但这事无疑成了一根导火索,令夏绥李彝殷一下紧张起来,派人飞马北上云内州,通报给辽国。

西京大同府,耶律挞烈接报马上作出反应,派快骑走蔚州通晓镇州成德军节帅袁彦,向大周发出警告,称杨重训投周严重威胁了大辽西南的安全,要杨重训改头换面向大辽投降,否则将率兵征讨。

第0433章 灵夏风云

这消息一来一回半个多月,袁彦接报飞凑东京,而此时禁军已完成兵力调配,西路军李重进已先于初十日南下,皇帝郭荣也在做最后的准备,为再次亲征进行新一轮的人事安排,并于十月十六下诏:

命王朴为东京留守,听以便宜从事。以三司使张美充大内都点检;以内客省使昝居润为东京内外都巡检,权东京副留守。定于十月十九,率禁军东路张永德部从汴梁出发。

袁彦的消息传来,东京君臣大吃一惊,已接受杨重训的投诚,就绝不可能再食言,而辽国以此为借口放言要攻打西北,理由无疑十分可笑,当然也不会说具体要打哪里。

然而就在次日,延州彰武节帅张铎急报抵京,李彝殷有异动,近来夏绥四州镇军调动频繁,李彝殷不但在集结兵力,而且大肆征募青壮,似有举兵背叛之嫌。但这还没完,当日镇州袁彦再递急报,幽州辽军在向边境集结,似有南侵意图。

这下郭荣终于明白,杨重训的投诚只是一个引子,西北的事不是那么简单,李彝殷这是蓄谋已久,并与辽国有勾结,当下只得再次下诏,推迟南征之期,急召重臣商议。

十月十九日早朝后,范质、王溥、张美、窦仪、魏仁浦、王朴等中枢相公们走进广殿,便见殿内已布置一新,不再是空荡荡的,靠墙多了一些书架,窗后挂着垂地的帘幔,使得光线有些暗,但铜炉里燃着的袅袅檀香使人精神一振,毫无气闷之感。原本桌案后的屏风已换成了章钺所绘的那副巨大的天下疆域图,郭荣正背着双手,站在地图下观看。

“给诸位相公们看座!”郭荣朝内侍挥了挥手,随侍的是内侍少卿赵建良,他当然不会亲自动手,给下面小宦官们打个眼色,搬来几张有锦垫包裹的矮榻放置众臣身后,便识趣地自行退去。

“臣等见过陛下!”范质领头见礼,众人跟着出声道。

“诸卿都坐吧!凑报也都知道了,南征绝不可半途而废,说说北方形势该如何应对是好?”郭荣开门见山,态度坚决,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打算。

皇帝说得直接,大臣自然就不好虚言相向,范质便开口道:“陛下!若辽军仅是策应李彝殷也就罢了,如今看情形是要大举南侵,北汉主刘均必定出兵助纣为虐,河北也不安全,那整个北部防线都将动摇,臣请集聚国力先应对辽军南犯,待来年再征淮南也不迟。”

郭荣沉着脸没有出声,但熟悉皇帝言行举止的王溥还是看出,郭荣听完范质的进言明显皱了一下眉头,显然是不认同,便心中有底了,跟着开口道:“陛下既已下诏推迟南征,再下诏暂停则无必要,可先观察形势预做准备,视辽军出兵多寡再作定论。”

“善!枢密院有何计议?”郭荣言简意赅,似乎已打定主意顶住压力南征。因为这时箭在弦上,西路军都南下了,若停下来就是前功尽弃,南唐必然乘机缓过气卷土重来。

问到枢密,魏仁浦迟疑了一下,似乎还在考虑该如何开口,王朴便回道:“臣以为,幽州辽军出兵三万以下,镇州、沧州都可自行应对,河北无甚大碍。而河东方面有晋州杨廷璋在,与潞州昭义军呼应,阻击辽、汉联军五万都不成问题。唯一可虑者在西北,有李彝殷为内应,与辽军南北夹击,折德扆外无援兵很难挡住,永安军恐有覆灭之危。”

“文伯所言甚是!朕亦认为辽国不过是虚张声势,李彝殷若公然起兵,朕决不容许背离,辽国挑衅也不能不给予回应,如此便需调兵遣将,但关西粮价居高不下,灵州王景、延州张铎守土有余,若出兵应援麟、府则有些乏力啊!”在位日久,郭荣处事经验日丰,便继续抛砖引玉,将问题引向深层次,好从大臣们口中套出具体细则。

“如今正缺粮,禁军轻调不得!”范质赶紧出声堵住这个话头,以免有人先提出来。可转念一想,禁军不调的话只能就近出兵,似乎只有年初出战河湟的静难军,另有灵州朔方军、泾州彰义军、延州彰武军最为合适,便又补充一句道:“可用王景为帅、邠州王彦超副之。”

郭荣点点头,表示还能接受,老帅王景作战持重,而王彦超四十余岁正值壮年,统兵能力不错。想到这里,郭荣忽然想起同名的另一名猛将,叫史彦超,因高平战后北上忻口阻击辽军,轻敌冒进受罚,一度被贬为单州刺史,去年才调回再出任殿前司铁骑右厢副都虞候。

“可!准备拟诏,以王景为西北沿边都部署,王彦超副之,铁骑右厢史彦超领绥州刺史,为兵马都监,率五千马军择日出征。”郭荣便正式下诏。

因为禁军现在不缺马,而淮南东部水网密布,西部还有点用场,但也用不上所有的马军,出五千骑意思一下毫无压力,用史彦超出战必有斩获,不会给朝庭丢脸。

其实郭荣也想到了章钺,但他人都南下已成定局,而且他在西北连战连捷,影响力太强了,郭荣便下意识地忽略而过。

很快,诏书先后快马递送到了镇州袁彦、晋州杨廷璋,以及关西几位节帅治所,这三路只有河东最近,送到关西费时十二天,此时情况早就发生了变化。

半个多月前,也就是在九月底,因为麟州是飞地,杨重训派出的使者经过银、绥两州才能到延州,所以李彝殷便知道了,他一面派人通报云内州转报大同府,得到了耶律挞烈的明确回应后,便于十月初派侄子李光俨为先锋,率镇兵一万进击灵州东面的盐州。

李光俨一路遮掩着行军,到了盐州东北边境时分兵出击,派族弟李仁义、部将细封崇宁率三千兵奔袭白池,自率七千兵南下五原。

而王景还不知道消息,近年朔方也没甚战事,恰逢盐州刺史薛处存去灵州节度治所缴纳税盐未归,李彝殷也是探知,瞅准了这个空子趁虚进兵,李仁义一个突袭,一举就拿下了长城外的白池县城。

等王景接报已是几天后,火速派薛处存率兵回盐州,并集结一万兵力,沿旧长城烽戍南下,结果才到盐州边界,薛处存回报,州治五原也被李光俨拿下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