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代富平侯张勃开始,张氏就是一脉单传,如今在位的富平侯张临,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眼前这位翩翩少年。也就是说,下一代富平侯,毫无悬念就是他了,试问他们又如何敢失礼?
这并不是郭习第一次见到张放,不过上回初见时,看到的是一个浑身血泥,面目难辩的血战余生者,自然看不出什么。此时乍见,惊叹之余,心下感概,若当日是这少年亲自前来求援,哪怕没有任何凭信,他怕是也会出兵吧——人家这张脸,就是最好的凭信啊。只是大错已铸成,为今之计,只能寄希望于这位世子真如陈汤所言,有容人雅量了。
郭习合袖行礼,顿首道:“习前番不知公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公子恕罪。”
张放笑了,郭习这话还真有技术含量啊。表面上似是寻常客套话,实则既有含蓄的请罪,保全面子,又有投石问路的意思。也不知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陈汤给他的提点。
张放的回应,只有深深一鞠:“二位校尉之大恩不敢言谢,放铭记五内,他日必有厚报。”张放这话也有技巧,如果是针对郭习说的,难免会让对方产生歧意,以为说的是反话,但连陈汤一块说进去,那就不一样了。因为陈汤是实打实的救命恩人,这话完全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对了。
郭习悬着的心总算放下,这位富平侯世子果然与五陵少年不一样。想想也是,一个敢带十几个扈从出塞,奔袭千里,追杀胡奴的人物,胸襟气度,岂会等闲?
当下三人相对施礼,然后韩氏兄弟引导,张放在前,陈、郭在后,步入木楼前堂就坐。
陈汤是通过审讯匈奴俘虏,才明白张放出塞的真正原因,击节赞叹之余,也不免以略带责怪的口吻道:“且不说公子远离长安,离家千里,令君侯、公主担忧,就算要解救汉民,也可求助于军队啊。据汤所知,鸡鹿塞校尉窦严,乃章武侯之后,素与富平侯友善,大可求助之,想必不会推辞。如此,也不至于身陷险地……”
张放眨眨眼,章武侯是谁,老实说,他还真不知道。如果真如陈汤所说,两家交情瓷实的话,在出鸡鹿塞时,他还真会前往求助。可惜,他是张放,但不是“张放”,三代富平侯积累的人脉,相当于一座金山,他却没法挖上一撅头……
张放只能叹气:“唉,放此次离家,个中情由,实在是一言难尽。若前往拜会窦君,别说出不了塞,怕是要被立刻‘解送’回京啊。”
陈、郭二位都是一副恍然、了然的表情,不再深究这个问题了。侯门深似海,个中内情还真不是他们这些外人能置喙的。
陈汤与张放算是蛮熟了,远有上一代的渊源,近有前段时日的搭救,加上张放对这位牛人又极上心,态度热忱。双方由客套到聊天,由《西域都护府志》聊到西域风土人情,越谈越投机。
当然,张放也绝不会忽略郭习,不时向他询问西域局势及诸国情况。
郭习越谈越惊讶,这位张公子对西域情况并不陌生,甚至在某方面了解得比他还深。有些东西他都不知道,少年随口道来,条理清楚,宛若亲睹,不由人不信。
不过,惊讶归惊讶,郭习心里有事,始终心不在焉,最后终于抓到一个空子,颇含深意道:“据匈奴人所言,公子破敌之法,乃引天雷攻之。不知然否?”
张放哈哈笑道:“放知郭君必有此问,嗯,想必陈君也存疑虑。放对此早有准备……青琰,把匣子端出来。”
第八十七章 【再 惊】
(感谢大盟、小胖、同乐村落、机器1翻译)
~~~~~~~~~~~~~~~~~~~~~~~~~~~~~~~~~~~~~
匣子打开,内中端端正正摆放着一枚雷炮。
东庚烽燧血战,张放耗尽了最后一点原料,不过,来到交河壁后,张放立即交待邓展、青琰及韩氏兄弟,秘密补充原料。张放购买原料时,可不会傻到只买三种,而是大量混杂了许多无关的东西。除了参与制做雷炮的青琰之外,就算是邓展、韩氏兄弟这样的经手人,都不知道雷炮的真正成分构成。
此事无关信任与否,而是有些东西,越是不知,越不用担责。这对他们的安全,以及火药的配方,都好。
若是换一个地方,张放未必如此上心购进原料。毕竟在中国境内,产硝石与硫磺的地方不多,小量购进可以,大量的话都没处买去。不过,谁让他来到交河了呢。
交河在哪?就在后世的吐鲁番。一说起吐鲁番,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葡萄!瓜果!火焰山!
火焰山就是一座死火山,这里原本就是中国最大的硫磺与硝石产地之一,最不缺的,就是这两样。
张放几乎是立刻就做出决定,今后一定要在这里设立个店铺,专门采购硫磺、硝石。所以这次采购,不光是补充原料,更是与本地卖家建立联系,为将来合作打好基础。
当然,这种层面的商贾往来,张放无需亲自下场,由邓展出面刚刚好。
匣子里摆放的是张放刚刚制做完成的一枚雷炮,因为是交给两位校尉检测的,所以还特意给雷炮刷上一层红漆,看上去十足像一枚特大炮仗。
“这是……”陈汤拿在手里,半天看不明白。
“这就是匈奴人口中的‘雷火’!”
“啊!”郭习刚伸手想拿过来瞅个仔细,冷不妨听张放来这么一句,顿时如触火碳般缩回手。旋即自知失态,老脸一红,神情讪讪。也不怪他有这反应,实在是匈奴人恐惧的情绪,对他造成相当的影响。鬼神天命之说,不光在西域胡地泛滥,既便在大汉中原,同样也是大行其道。
张放向青琰颔首示意。后者会意,提裙趋步上前,俯首伸手:“还是由小婢为二位校尉演示吧。”
张放振衣而起,肃手道:“木楼后面的山坡有一块空地,正合适演示。二位请随我来。”
四人一行在前,十余扈从在后,翻过一道山坎,果然看见一片平缓的坡地。
张放以保密为由,要求全部扈从在山坡后等待,只允许陈、郭二人同去。
张放三人立于坡上,但见青琰纤手一扬,一道红影划过,轰地巨响,声震山谷,回音不绝。
饶是陈汤、郭习事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仍然被这前所未闻的轰鸣震撼到,失神数息,连青琰上前施礼告罪都视而不见。
张放也没出声,只是轻轻摆手,示意青琰退到一边,安静无言,静待两位校尉慢慢消化。
又过数息,陈汤回过神来,踏前一步,执住张放手腕,眼角扯起,神情激动:“此物……是何人所造?”
张放笑而不语,青琰忍不住插口:“那还用说,当然是公子的发明。它叫‘雷炮’。”
雷炮?陈汤点点头,又摇摇头,奇道:“声如雷,响如鼓,叫‘雷鼓’岂不是好?为何叫‘雷炮’?这‘炮’又做何解?”
雷鼓?张放无语,这名也太奇葩了吧。孰不知在时人理念里,这“雷炮”之名才奇葩。因为在汉代压根没有“炮”这个字。这纯粹就是张放的发明,除了他,没有第二人会写。
“公子手里有多少?”回过神来的郭习可不会理会是雷炮还是雷鼓,只问最关注的问题。
这话不好答,能说只要原料充足,要多少有多少么?张放遂笑:“足够再打一场烽燧防守战。”
“难怪匈奴人望而披糜,心有余悸。”郭习脸上震惊的表情还没完全消褪,快步走到爆炸现场,勘验一番后感叹道,“便是汉军,猝遭此等袭击,怕也……”
“若在两军列阵的战场,以一队骑卒持此利器突袭,必可令敌阵大乱,一举破之。妙啊!”陈汤脸色潮红,两眼放光,一个自西行以来,一直在心里翻腾的大胆意念再次涌起。蓦然抬头望向西北,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终究还是忍住。
这时听到爆炸声的扈从们仓皇奔来,还当是山石滑坡,待见到三人谈笑风生,还有一地红色纸屑,再无其余异样。不由面面相觑,惊疑不定。
“公子巧思,习只有叹服,必上报朝廷……”郭习兴奋之下脱口而出,旋即醒悟打住。
果然,张、陈二人俱望他而笑。郭习讪讪拱手,一脸尴尬。
若是一介庶民发明了这等利器,献到军中,郭习这样说自属应当。但张放是谁?富平侯世子,天子外甥,论上达天听,你一个边塞校尉拍马都不及啊。
所以最好的程序,就是等张放回京之后,自己上报朝廷。等朝廷批准量产之后,他们等着军火运抵即可。
眼见陈、郭二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张放不得不给他们泼一泼冷水:“此物虽可发巨声,但杀伤不足,若用于战阵,可一而不可再。”
“那么……增量如何?”陈汤这话算问到点子上。
“此物重半斤,要想达到一定的杀伤,最少三斤,而要达到理想的杀伤力,至少五斤。”张放苦笑,两手一摊,“五斤重的雷炮,能投掷多远?”
“这样啊……”陈汤与郭习互望一眼,不免失望。他们都长于军伍,深知抛掷性武器最关键的就是距离,距离足够才有实战意义。这么重的东西,能投二十步不?投几个会力竭?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无敌强兵 (良马过河) 起点VIP2017-04-10 抗战烽火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
-
硬汉兵王 (风云九刀) 创世VIP2017-05-30 抗战烽火我们誓把侵华的日军赶尽杀绝!我们必将光复中华每一寸失地!最强的硬汉兵王,重回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