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放啸大汉 (寇十五郎)


  ……
  六月初七,康居国王任塞召集诸臣、贵人、翕侯,颁下三条王令:一、长子随汉使入长安,侍奉汉天子;二、幼子任储君;三、小公主娅莎,与摘星城主人、汉使、富平侯张放成婚。
  这三条王令,除了最后一条并不令人意外之外,前两条还是引发了一阵动荡。但国王仍在,而大王子最大的助力副王屠墨,也罕有的保持沉默。涌动的暗流终于还是平静下去。
  娅莎虽然贵为公主,但嫁给张放,同样只称侧夫人。康居人对名份远没有汉朝人那样严苛,当初康居大公主嫁给郅支,同样不过一个侧阏氏。娅莎愿意,老国王又有求于张放,而储君也需要摘星城的支持。如此三方皆无异议,遂成定局。
  张放正室还没娶,侧室倒是娶了两个。
  六月中,张放迎娶康居小公主。六月底,踏上回长安的万里行程。之所以这样仓促,皆因老国王就要死了,在此之前,张放必须带大王子离开康居,以免国王驾崩后发生不可测的事。
  如果是在汉境,父将死儿远行是不可想象的,但草原上没这讲究,有的只是父未死,儿致其死的各种叛乱戏码。所以老国王的考虑还是很有未雨绸缪的先见之明。
  张放在做好一切安排后,带上陶晟、康居大王子及部分扈卫,在摘星城数千居民依依不舍的送别下,踏上返回大汉的征程。
  当队伍沿着都赖水行进时,鹰奴架在小臂上的金雕紫金,突然无令振翅而起,发出一声嘹亮的长鸣。几乎同一时刻,空中也传来了同样的鹰唳。
  张放心弦一震,回首,但见离离长草的河对岸,一片起伏的山棱上,两个女子并辔驻马,默默凝望。
  是昭君和娅莎,她们来送别了。
  张放眼睛泛起一层雾气,眼前情景,宛如当年重现。
  风中,再次传来饱含深情的呼喊:“张放——你记住——草叶枯荣三次——你、要、回、来——”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望 长 安】

  张放一行离开康居一个月后,后方传来消息,老国王终于还是没能看到秋日夕阳的美好,病逝于王宫。?
  听到这个消息,大王子策马狂奔于草原。张放制止了左右追上,很笃定地呆在原地。果然,半个时辰后,大王子一人一马,疲惫不堪回来。自那日之后,这位康居大王子整个人都萎了,那种顾盼自雄的劲儿再不复存。
  行再次进入赤谷城。在这里,张放终于见到等待已久的老熟人——副使甘延寿。
  甘延寿是来了解去岁乌孙动荡之事,以便向朝廷汇报。同行的除了部分汉朝官员,还有西域都护府的副校尉郭习陪同。这两位老将都是五十开外的人了,但万里风霜,也不过在他们的两鬓增添了几根白霜而已,那精气神依然旺盛,不愧是职业老军人。
  甘延寿见到张放第一句话就是:“冯夫人后继有人矣。”
  早在二十年前,甘延寿曾经以期门郎身份,陪同冯夫人镇守乌孙,对这位巾帼外交家十分敬佩。此次再入乌孙,了解到昭君的事迹,感慨万千。
  “当初随羿啸出使匈奴,我是见过昭君夫人的,那会实在看不出她竟有如此天赋。啧啧……”甘延寿边说边赞叹。
  郭习亦不无遗憾:“可惜郭某无此眼福,缘悭一面。本以为君侯要携美归长安的,没想到……”
  张放意味深长道:“君况也说了,冯夫人后继有人。昭君若随我归长安,不过侯门一美姬而已。而在西域,在摘星城,她就是昭君夫人。她的价值,在这里。”
  甘延寿会心而笑,郭习若有所思。
  张放在赤谷城呆到了八月末,然后与甘延寿、郭习等一同东返。甘延寿这个使节团本想到摘星城看看,但距离实在有点远,时间也耗不起,再不启程,今年就别想回长安了。
  张放其实很想让甘延寿直接去摘星城,为自己把控大局。只可惜甘延寿是奉诏令到乌孙调查的,完成任务后,他必须回长安交令,向天子百官陈述乌孙事件前情后续。
  张放已跟甘延寿沟通好,等甘延寿回长安交令之后,休整一段时间,把府中事务处理好,张放就会向天子提请再派甘延寿出使摘星城。有这位熟悉西域事务,同时在西域、尤其在康居有着巨大声望的宿将坐镇,相信一定会在稳定摘星城及建立一支强大军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让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将为自己的事奔波,张放心里还是很歉疚的。不过甘延寿却不在乎,反而很乐意,用他的说“我就是个武夫,本就该为边事奔忙,老是坐在斗室里,闷也闷死了。”
  甘延寿这话不是谦词,历史上这个龙精虎猛的猛将,就是郁郁不得志,困于方寸斗室之间,生生闷出毛病,不到六十岁就病逝。
  这世上有些人就是闲不得的,一闲下来就会出事,甘延寿无疑就是这一类人。越是千里马越不能总拴在槽里,否则再好的脚力也废掉。
  毫无疑问,张放在改变历史大局的走向时,同样也在影响及改变着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
  甘延寿的命运即将改变,他的老搭档陈汤又会如何?
  ……
  九月末,张放一行抵达西域都护府。令张放欣喜的是,墨秦带领的第二批汉民也在这里,并且即将启程前往赤谷城。第二批汉民过千人,而且精壮颇多。
  张放告诉墨秦,当初日2赔付的三万牛羊与十万牧草,大半用于批汉移民。不过在赤谷城里仍然存有大约五千多头牛羊及两万多斤牧草,再向大昆弥赊一部分,足够支撑到明年春。目下摘星城设在赤谷城的负责人是奚奴,这位原乌孙百人长已经是摘星城正式军官,让他来负责这一块,倒是人尽其材。
  十月初,乌垒城东西二门俱开,两支车队人马浩浩荡荡出城,背向而行。一支是汉移民队伍,往西而去,目标乌孙赤谷城。另一支自然就是张放、甘延寿一行,目标玉门关。
  无论哪支队伍,都必须在一个月或一个半月内,抵达各自目的地,否则就会有被风雪堵在半道的危险。
  十一月中,风雪之中,玉门关前,城门丞正有些百无聊赖。时近寒冬,关口行商大幅锐减,每年到这个时候,就会消停下来,城门丞也习惯了。
  “老吴、三子。”城门丞对守门的军士大喊,“到申时末了吧?可以关城门了……”
  守门的军士还没来得及回答,前方突然出现一骑,高高举着一支鲜红幡旗,隐隐在大喊着什么。
  守城军士们一下涌出来,纷纷侧耳倾听。过了一会,那个叫三子的年轻军士喃喃道:“使节……团、归来……勿闭城门……”
  城门丞一脸迷茫,下意识跟着复述:“使节团……归来?使节……什么?!使节团归来!”
  整个玉门关一下炸开锅。
  历时一个半月,张放与甘延寿使节团,终于赶回玉门关,回到大汉。
  在夹道欢迎的人群中,骑马走在最前头的张放,隐约听到有人大喊:“张公子!张公子是汉使!”
  张放循声望去,看到两张熟悉的面孔,虽然隔了五六载,但以他惊人的记忆力,仍然记得清清楚楚。张放笑着挥挥手:“老吴、三子,别来无恙。”
  老吴与三子那个激动啊!万万没想到,事隔多年,已经贵为列侯、汉使的张公子居然仍能记得他们,甚至一口叫出他们的名字……
  “谁说贵人多忘事来着,张公子这么大的贵人,竟然还记得我老吴……”老吴呵着白气,搓着手,眼睛与鼻头同样红。
  三子更是话都说不出来,只有两条清鼻涕流下,也不知是被冷冻的还是感动的。
  使节团一行在玉门关歇息到次年二月,方再度启程,两个月后,使节团终于低达长安。
  倚马关亭,望见长安雍门门楼的那一刻,一路都很平静的张放,突然做出一个令使节团官员愕然不已的举动——这位年轻的富平侯,竟脱离大队,一马当先,冲向城门!
  ——长安,我又回来了!
  8


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 婚(上)】

  长安是帝都,从来不乏热闹可看,但在建始四年四月初七这天,整个长安都为一场世纪婚礼惊动。??
  未央、长乐两宫贺使,敬奉各类乘舆服饰,络绎不绝。队伍最前头的乘舆仪仗已经出了北阙门,最后面的贺使还在内宫。
  朝官百僚,衣冠楚楚,仿佛上朝般整齐。只不过他们所行的方向却不是未央宫,而是北阙甲第——戚里。
  这一刻的长安,放眼望去,当真是冠盖满京华。
  几乎整座长安居民全挤去看这世纪盛况,一向拥挤的各城门都为之一空。以至于几个从直城门入城的外地人惊讶不已,这才有了以下对话。
  “主人,这就是长安?怎么人那么少啊?好象还没我们益州多……”说话的是个黑黑瘦瘦的少年,虽然其貌不扬,但一双眼珠亮而有神,看上去蛮伶俐的样子。
  被称为主人的,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高而瘦,脸形狭长,眉毛很浓,眼睛细而有神,颌下一撮短髭,为他增添了几分硬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