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放啸大汉 (寇十五郎)


  刘骜眼里掠过一丝阴霾,皇弟一直深得父皇欢心,送什么都能让父皇心怀大畅。去岁父皇寿诞之时,皇弟就在大殿之上,君臣之前,表演了飞丸掷鼓,赢得一片喝彩。最后,皇弟还将那两枚金丸当寿礼敬献给父皇,父皇龙颜大悦,而对自己所献的一双龙形白壁看都没看两眼……
  “皇儿,你想好了没?此次要送何寿礼?”
  刘骜从回忆中拉回,深吸一口气,放开母后的手,深深一揖:“母后放心,儿臣此次准备充分,纵比不过济阳王,也绝不弱于他。”
  “哦?皇儿说说,是何事物?”王皇后见儿子如此笃定,顿时来了兴趣。
  “母后稍待,儿臣去去就回。”
  ……
  一刻时后,一名专门服侍皇后的内侍手提食盒,匆匆忙忙走在曲廓之上。当快到椒房殿时,迎面却见傅昭仪携宫婢款款而来。内侍闪避不及,慌忙垂首肃立一旁。
  傅昭仪缓缓走过。
  内侍轻吁一口气,提起食盒,正要离开,蓦然一声冷俏声音响起:“盒里装着什么?你要到哪去?”
  内侍慌忙跪下:“奴婢是奉太子殿下之令,为皇后献食。”
  “太子?献食?”傅昭仪左右看看,狐疑道,“太子在何处?”
  “太子殿下方才遇见中书令,便停下交谈 。”
  “你为何不等太子?”
  “太子殿下说,食物当趁热,不可延误,故而着奴婢先行。”
  傅昭仪缓步走来,打量食盒,目光闪动,声音陡然转厉:“本宫入宫以来,从未闻太子献食皇后。事出反常,焉能不疑?把食盒打开!”
  内侍连道不敢,最后被逼不过,只得打开食盒,里面是一个玉盖碗。
  “打开!”
  “奴婢真不敢……”内侍已经跪下了。
  傅昭仪犹豫一下,终于咬咬牙,边向侍女使眼色边斥喝道:“你这****,说话不尽不实,令人生疑。皇后乃后宫之主,凤体何等尊贵,岂能进不明不白之食……”
  说话间,侍女五指成爪,扣住碗盖……
  “傅昭仪且慢。”
  一听这个声音,侍女的手顿时僵住,傅昭仪立即转身,脸上露出温和笑意。
  刘骜近前微欠身:“这食盒内所盛之物,的确是我进献母后的,有劳昭仪动问。”
  傅昭仪动容道:“太子孝心,令人感佩。唉!我那康儿就是不行,从未向我这母妃献食。我得召他入宫,好好说道,让他向太子兄学习才是。”
  刘骜连道不敢,方才之事,谁都没提,仿佛没发生过。
  望着傅昭仪一行远去的背影,刘骜呼出一口浊气,暗道好险。这可是他打翻身仗的依凭,谁都可以知道,唯独不能让傅昭仪知晓。
  椒房殿,当刘骜亲手将玉碗盖开启后,王皇后足足楞了三息,这都是什么?嗯?好香!
  在刘骜的一再催促下,王皇后下意识掂起一块油黄小块放入嘴里,咯吱响声中,油香四溢。王皇后凤眼越睁越大,很有几分里的蓝衣女评委模样。
  “这……这是何物?如何做的?”
  “油煎小黄鱼,裹粉热油,以铁板煎之。”
  “铁板?”
  “母后觉得如何?”
  “虽然有些……不过还真不错。”
  刘骜吁了口气,再问:“母后觉得,父皇会喜欢吗?”
  王皇后瞪大眼睛:“这就是你的寿礼?”
  刘骜道:“还有十余道菜,各有风味,绝无仅有,儿臣会一一敬献母后品尝。这些菜肴儿臣是喜欢的,母后也觉不错,那么想必父皇也会喜欢吧。”
  王皇后边嚼边轻轻点头,若有所思:“陛下一直胃口不开,摄食甚少,若以此为寿礼或许真有奇效……不过,好像还缺了点什么……”
  刘骜一愣,缺什么呢?
  ~~~~~~~~~~~~~~~~~~~~~~~~~~~~~~~~~~~~~
  
第二百零四章 【贼心不死】

  “还缺这个!”
  张放端起一个瓷碗,掩不住满面笑容。
  6九藤的试验,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一窑釉陶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碗:天青色,釉胎轻薄,质地晶莹,色泽饱满,釉色均匀。明显有别于其余釉色呆滞的釉面陶,显得非常鲜活明亮,怎么看怎么舒服。
  以张放的眼光看,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瓷器,而且质地上乘。
  6九藤与田安从送器入府到现在,一直在咧着嘴,搓着手,不知是突破进展而兴奋还是初入侯府而不安。
  “一窑只有这个合格么?”
  “呃,是这样。”田安欠身,嘴巴一直没能合拢,“一窑所出,多为釉面陶,只这个、这个……”
  张放笑道:“与众不同。”
  “对,对,就是与众不同。”
  “上回家主提出用磁石吸铁屑,这方法有效,釉水的材料的确纯了不少,釉陶的颜色都清亮许多。”
  “这几批釉陶看着的确比上次看到的那个釉面碗好得多,但距真正的瓷器还有距离。”张放一手托瓷碗于耳边,一手屈指轻弹,听那清脆的回音,“这才是真正的瓷器,能找出窑变的规律么?”
  田安惭愧摇头:“回家主的话,我们烧了好几窑,都没成功。”
  6九藤想了想,小心道:“小的觉得,或许是火候的问题,太高易碎裂,低了无法形成釉面。”
  “如果你觉得是火候的问题,那就着手解决。”张放放下瓷碗,对二人温言道,“你们是专家,无论觉得那方面有问题都可以大胆尝试。配方、火候、原料,逐一测试排查,不要怕浪费,有专项资金;也不要怕指责,我给你们顶着。”
  家主都这样的态度了,田、6二人除了感激叩拜也不知说啥了。不过这一次他们不必担心被陶坊工匠们指责了,这只瓷碗,已经震住所有工匠,二人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张放确实不是随口说说,他专门下令让侯府账房辟出一个专项基金,数额达到百万钱,专用于瓷器与纸张的研究,并且随时追加资金。在这方面,他是不吝投资的,而且也得到了回报。
  从这个品质上乘的瓷碗来看,6九藤与田安已经摸到了一点门道。这一次是技术加点运气,下一次,就有可能是纯技术突破。
  瓷碗的出现很及时,给张放解决了一个难题,有了这东西,他更有把握了。
  正所谓好事成双,瓷器刚有了突破,纸坊也传来好消息,用芦苇造纸,已获得成功。
  张放一下朝,没顾得上回府,直接到了西市,查看纸坊成果,
  西市是长安各种手工作坊集中地,铁铺、金银饰铺、鞋铺、衣铺、纸坊、陶坊……行人往来,商铺交易,熙熙攘攘,比之章台不遑多让。
  西市的纱罗纸坊,规模属中上,但连年经营不善,仅有薄利。富平侯府家令张敬臣在一年前奉家主之令,寻找合适纸坊,最后选中这家,以十万钱买下。张放安排渠良监管,寻找合适材料,加大研力度,最终制出芦苇纸。
  张放现在就在纱罗纸坊内,细细查看纸坊最新出产的芦苇纸。纸张薄如指甲,色泽为米黄,已经很接近白色,表面的杂质细如丝,并不影响写字。张放特意沾墨写了几个小字,字迹清楚,基本不晕墨。
  张放点点头:“不错,可以批量生产了。”
  渠良及纸坊工匠们无不喜笑颜开,家主的肯,证明了他们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纸张与瓷器的成功,至少让张放明白了一件事,汉代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研究。纸与瓷,到了西汉晚期,已经趋于成熟,就差最后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了。而就是这一层纸,隔了足足百余年,才被有钱有闲更有钻研精神的蔡公公捅破。而瓷器也在之后几十年间真正成熟……而张放不过把这个过程提着一些而已。
  张放步出纸坊时,渠良胁下、韩骏背上,俱带了一匣新纸,刚走出十几步,张放突然停下脚步。
  渠良、韩骏一怔,顺着公子的目光看去,脸色一变,立即丢下匣子,伸手入怀。
  张放摆摆手:“不用慌张,是石荣的仆从,没有恶意。”
  街道对面是一个仆从打扮的男子,尽管人潮汹涌,但对方穿过人群直直射来的目光,立即引起张放的警觉。张放只一眼就认出,这是前几日端阳会时,石荣身边的几个随从之一。
  石荣的仆从,意欲何为?张放不知道,但他从对方的眼神可以窥出,没有恶意——当然,谅对方也不敢。
  那仆从挤过人群,来到张放面前,躬身道:“小的奉公子之命,请君侯前往一会。”
  张放淡淡看着那仆人:“我张放是招之即来的人么?”
  仆从惶恐道:“公子是有事与君侯相商,恳请一晤。”
  张放还是淡淡看着,没说话。
  仆从连连作揖,最后做势欲跪。
  张放抬手止住:“也罢,我就走一遭。不过,我不会再到烟雨阁,请石公子换个地方。”
  仆从松了口气,连忙向东面一指:“今次公子不在烟雨阁,而在东市。”
  这下张放知道石荣为什么会找到自己了。石荣进东市,而他进西市,这是脚前脚后的事。石荣在后面,所以看到他,便派仆从跟来,请他前去叙话。石荣与他此时仇怨已揭过,但芥蒂仍在,所以有事的话不会登门,只会用这种方式相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