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放啸大汉 (寇十五郎)


  以上这些,都是富平侯府的藏书,张放是一个字都没看过。诚然,他有一肚子超越千年的学识,但正所谓“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一步是疯子”。后世无数知识,能用在这个时代的并不多,不合时宜的乱用,只会被当做疯子。活在汉朝,只能顺应汉朝,顺应这时代的文化,至于改造,那是将来的事。
  张放不确定一年下来自己能看多少书、能看懂多少书,他能做的只是尽力去看,多多益善。
  几乎在张放步出草庐的同时,草庐周围四个茅舍也走后出四人:初六、阿罴、宗巴、三才……嗯,三才还是强烈要求来了。
  四人向张放恭敬行礼,然后随行至富平共侯夫妇墓前,祭拜一番。
  随后,三才背藤筐下山取食,而初六三人,则各取兵器,钻入林子,到后山晨练。
  这三人都是保镖,靠身手混饭的,一天不练,手就得生,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话是不错的。
  初六每天射二百箭,从不间断;阿罴每天举重三百下,只多不少;至于宗巴,每天都要持械格斗及角牴,训练的对象,便是张放。
  初六最擅箭术,张放可以跟他学,但没法与他比。至于阿罴这家伙,根本不是人力可抗衡的,没有可比性。只有宗巴,这家伙的单兵格斗与角牴都不错,最适合当张放的陪练。
  张放的剑术,是身体原本的肌肉记忆与后天经历生死搏杀的经验融合,是实战剑技。宗巴在蒲类部也是有名的勇士,擅用短斧与盾牌组合,非常适合当张放的对手。但这是持兵器的情况下,如果是空手,宗巴与初六联手都干不过张放。
  因为前世职业的关系,张放学习过柔术与反关节术。不过那是在工作之后,应职业需要而学习的,而且几乎没有应用的机会,顶多就是半拉子水平。但来到这个时空后,险恶的环境倒逼,使得张放早早就开始练习,到现在已近两年。韩氏兄弟、石牛、邓展、陶晟,以及众多府卫,都曾当过他的陪练,最后全变成他的沙包。一提起要与少主角牴,个个变色。
  就如同宗巴此刻的脸色一样。
  嘭嘭嘭嘭嘭嘭嘭!
  张放双手抡木剑,身如旋风一阵狂劈,将盾牌后的宗巴劈得几乎拿不稳盾牌。盾面的皮革也为之开裂,基底木盾碎屑四溅。
  嘭!最后一击,宗巴仰面摔倒,盾牌脱手,大口喘气:“主人……现在,现在若再与卜骨须……交、交手……定能正面击败他。”
  张放柱剑于地,微微喘息,侧着头,似在回忆。这副身体的剑技,据说承袭于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剑师”。不过限于天赋与懒惰,学得并不好。张放“接手”这副身体管制权后,才凭着肌肉记忆,慢慢练出来。可惜一直没机会见那位大剑师,否则请教一番,必大有裨益。
  张放吁出口气,将剑一扔,向宗巴勾勾手:“来吧。”
  于是,宗巴的脸就皱成了苦瓜,将木斧扔到一旁,目光投向那边练箭的初六。初六张弓搭箭,如抱满月,眼睛斜了一下,嘴边勾起一丝幸灾乐祸的弯弧。阿罴更过份,直接将磨盘一甩,笑呵呵跑过来看热闹。
  宗巴咬咬牙,慢慢撑起,突然暴起,如同一头受强刺激的公牛,猛撞向张放。
  早有准备的张放,双手及时控制住宗巴双臂,身体主动向后仰倒,一足蹬宗巴腹部,借力抛送——下一刻,宗巴整个人飞起,翻着跟斗摔出七八步远……整个人七荤八素,一时爬不起来。
  扑楞楞!一只金色大雕的出现,拯救了宗巴。
  张放戴上臂套,架雕取信,展开一看,笑容满面。扭头,看到三个护卫一脸询问神情,扬扬帛书:“青琰、韩骏、韩重他们带着青溪聚乡亲抵达侯府了。”
  听到这消息,最高兴莫过初六,他终于有伙伴了。
  张放慢慢卷起帛书,还有一条消息,他没告诉三仆,也没必要告诉他们——甘延寿、陈汤,已经抵达长安。
  想来,朝堂之上,又有一番争斗了。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富平侯的家底(下)】(第三更)
  食邑五千户,岁入五百万,府中僮仆过千,并有各种作坊、商铺;长安城外,泾、渭两岸,有良田数百顷,宅院数十;在北地、在平原、在魏郡,更有田宅若干……林林总总加起来,富平侯府岁入依然超过千万。
  以上就是张放这段时间理出的大概家底——看来减来减去,这国家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还是没能减掉啊!
  当然,事情不是这么算的。食邑五百万,这是明面上的,大家都看得见。而田宅收入,作坊、商铺利润,这些是个人私产,属隐性收入。除非抄家,否则谁也算不出。
  皇帝打赏的,你可以红眼,但人家生财有道,你就没法说什么,长安权贵谁不是这样干?所以现在的富平侯,属于“隐富”,不至于招来太明显的猜忌与眼红。
  当然,收入高开支也大,别的不说,光是府中僮仆、工匠千人,每年所支付的钱谷怕不下百万,还有各房族亲、眷属例钱,这开支亦不下百万钱。至于维护侯府运转的各项费用及人情往来支出,数目就更大了。
  即便如此,每岁盈余依然有百万钱之多。经过四代积累,加之上一代家主张临崇尚节俭,连下葬都不要陪葬品,这积累下来的家财,几乎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看着那个数字,张放眯眼笑了,很是满意。看样子,他的摘星城前期投资有着落了。
  富平侯资产里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泾水、渭水两岸肥沃的上良田。但张放更感兴趣的,是侯府名下的作坊与商铺。
  侯府的作坊,主要集中在西市、城郭庄园及杜陵老宅。所涉及的行业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锻造、纺织、洗染、木作、漆器、制陶、琢玉、蓄牧……生活所需一切,应有尽有,完全达到自给自足。
  长安西市,主要集中各行各业的作坊区,多为官办,而侯府几乎都有涉及。
  长安东市,多为商铺,侯府所经营的铺面就不下十几家。自产的物品,除了部分自用,大部分都拿到这里贩卖。其中最知名的,当属斜文锦,“戚里斜文锦”,是仅次于蜀锦的上品锦缎。由于蜀锦的难得与昂贵,斜文锦一直是长安中上阶层衣物的主流。
  张放看得啧啧不已,这简直就是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产业链啊。
  张放放下账册,向陵墓方向郑重拱手,感谢历代张氏祖先,留下如此丰厚一笔遗产。
  ……
  又一日,张敬臣送来最后一批账册,并将之前的账册与经书押送回府。东西送到后,照例进草庐向家主问安。
  这时张放突然问道:“我这几日看到工坊名录,几乎称得上百业皆有,唯独没有纸张工坊,这是何故?”
  张敬臣不知家主为何问这个,但还是恭敬回答:“回家主的话,以前是有的,但经营数年后,获利甚微,便转卖了……”
  张放细问之下,这才明白,此时汉代的纸张质量并不好,即便是“灞桥纸”这样的京师名纸,也是易碎粗糙,色暗且厚,不宜书写。一般是用来糊灯笼、窗子,以及药铺包药所用。因为用途不广,做出来也是薄利,前几任富平侯自然看不上眼。
  张放摇摇头,这段时间以来,他看木简看得头都大了。别看张敬臣运了好几车账册,少说上千斤,其实换成后世账本的话,一车都不满。
  “是时候弄出好纸了。”张放拍拍案边堆得高高的卷牍,木卷发出卡卡声响。
  于是张敬臣就接到家主首个命令:“给我在西市盘下一家纸坊,是否盈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经验丰富的纸匠及完善的造纸设备。”张敬臣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但这种小事他是不会质疑家主的,恭敬应是。
  如果说盘下个纸坊虽然有点奇怪,但多少还算靠谱的话,接下来家主的第二个指令,就令他彻底迷糊了。
  “据坊册所载,府下治业中,在渭城有一家药铺是吧?”
  “是,是二房永兴家在经营,盈利尚可……”
  “我不管盈利,我只要囤货。”
  “囤……货?”
  “对,囤硫磺、火硝。可以直接从西域交河进货,这条渠道我已经理顺了。”
  张敬臣对药材多少懂一些,知道硫磺、火硝都可入药,但量并不大,一般说来药铺不会压货,小心问道:“不知家主要囤多少?”
  “万斤。”
  “啊?这……各五千斤是否太多?”
  “你没听清楚,是各、万、斤。”
  张敬臣脸上的表情,只能用精彩来形容。
  嗯,没错,张放要开始“黑科技”了。他不懂造纸,但基本常识是知道的,比如使用竹子做原材料,经过浸泡、椿捣、压实、脱水等等。不过具体的东西,得看到纸坊实物,再与有经验的造纸匠交流,才能找出问题,加以改进。张放相信,就造纸这项技术而言,应当不算太黑科技。因为就算他不做,再过不到百年,也会有人造出真正的适宜书写的纸来。
  至于火药,那配方估计要进献朝廷,不过在张放的印象里,汉朝晚期基本没怎么打仗。新武器必须要有战争来检验,而战争也是推动武器与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张放很怀疑,没有战争助推,这火药最后是否会沿着原有的历史轨迹再走一遍——比如沦落为烟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