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忠嗣刚到陇右,尚未理清陇右军务,多半不愿立即攻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堡城,到时天子圣旨一下,王忠嗣若是违抗,则必定让天子不快。
王忠嗣若是勉强出兵,仓促之间很可能因准备不足,拿不下石堡,这不仅让他在陇右的威信大跌,同时还会让天子心生不满。到时董副使便可揭发王忠嗣作战不力,有右相在朝中为应,何愁扳不倒王忠嗣?”
董延光听得心中大乐,赵上益这个计策,可谓是天衣无缝,把王忠嗣架到火上烤,又让他挑不出毛病来。
赵上益有些话没有说,但董延光却已了然于心。王忠嗣初来乍到,对陇右的敌我态势的具体情况,以及对陇右兵将都不甚了解。
而自己在陇右多年,如果王忠嗣真的顺从皇帝的意思出兵攻打石堡,只要自己暗中下点绊子,不难让他铩羽而归,到时李林甫就可以在朝中发动官员,追问王忠嗣败军之罪了。
一旦王忠嗣倒下,顺势收拾个李昂岂在话下?
董延光越想心情越舒畅,他当即让人上酒菜,和赵上益对饮,对于赵上益的欣赏溢于言表。酒足饭饱之后,董延光便依照赵上益的计策,给朝廷上书。同时派心腹带上礼物和私信入京去巴结李林甫。
谁也没想到,一场很可能影响到大唐国运的阴谋,就这样上演了。
此时的李昂对此还一无所知,他在安人军休息一天之后,便领着二十八骑,押着莽布支,返回了鄯州。
沿途的大唐军民,只说俘虏了吐蕃大论,纷纷赶到路边夹道围观。对于李探花领五十骑深入大非川,大破吐蕃的事情,争相传诵。一时间,李昂在陇右军民心中,成了一个神话一般的人物。
大家纷纷把他和西汉名将霍去病相比,甚至言之凿凿说他就是霍去病投胎转世。李昂二十八骑所过处,无不是欢呼雷动,人们大声诵着李昂孤身出鄯州时在城门外的题诗:
昨日京中探花郎,
今朝轻骑渡河湟。
莫笑书生多意气,
踏破长云青海间。
如果说以前大家还怀疑李昂口气太大的话,现在大家再吟诵这首诗时,已经满带着崇敬之意,李昂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并非只是个会吹嘘的书生。他带着五十骑,缔造了一个大唐的神话!
就连刚到陇右不久的节度大使王忠嗣,听说李昂押着吐蕃大论回鄯州后,都亲自出城迎接了,场面非常隆重!
**********************
PS:感谢投来月票和打赏的朋友,现在这书没什么订阅,每一个给予支持的朋友,都是雪中送炭。
昊远每开一本书,都极为珍视,希望有始有终,这本书现在每天的订阅收入,有时真不够买斤猪肉。理智告诉我,应该及早放弃了。
但感情上又舍不得,因为它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是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感情了的,同时放弃了也觉得对不起那些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朋友。
我努力地坚持着,带着病每天码字,希望能把它写完,心里有多苦不忍言,只希望能得到大家多一点支持,喜欢这本书的亲,请到正版订阅吧,一章几分钱,给我一点坚持下去的希望。
昊远再拜!
.
第0294章庆功宴
鄯州城万人空巷,全都挤在路边。李探花仅带五十骑,大破伏俟城,俘虏吐蕃大论,创造了神话一般的战绩。此事已经迅速传遍整个陇右,人人都怀着满心的好奇,想看看李探花究竟是何样的人物。
随着李昂二十八骑押着吐蕃大论莽布支到来,鄯州城外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作为边民,一旦发生战争往往是首当其冲,对战争的残酷性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因此,对能征善战的将士也更为尊敬。
无数热切而崇敬的目光汇集在李昂他们身上,一阵阵的欢呼声回荡四野,攒动的人群中,不断有人挤出来,拿着酒食,热情地往李昂他们手里塞,大喊着“喝一口!”“吃一点!”
王忠嗣看到民众这样热情,他那刚毅的面容也为之松动了一下。
行军司马崔乾佑感慨地说道:“着实没想到啊!此子年未及冠,初到陇右便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战果,我大唐人才辈出,可喜可贺啊!”
王忠嗣淡淡一笑,对崔乾佑的话不置可否,那沉稳的目光静静地向李昂投注而去。李昂远远的下马,趋步上前拜道:“下官兵曹参军李昂,拜见王大使!拜见崔司马!”
“李兵曹不必多礼!请起吧,你允文允武,初到陇右便能取得如此骄人战绩,本使定会如实上奏朝廷,为李兵曹与众位将士请功。”
王忠嗣只有四十出头,身材高大,长着一张国字脸,双眉浓黑,两眼有神,动作表情显得非常沉稳而刚毅,声音中气十足,他背后一面帅旗随风翻卷,猎猎作响,两列亲兵个个英武勇猛,阵列森然。
李昂再次拱手道:“多谢王大使!下官等微末之功,实不敢当王大使和崔司马亲自来迎,折煞我等了。”
王忠嗣点点头,指着被伍轩和华秋押着的莽布去问道:“这就是吐蕃大论莽布支?”
“禀王大使,正是。”
王忠嗣亲自上去询问了莽布支几句,确定了他的身份之后,便带着大家回到城中使衙。
下午,王忠嗣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庆功宴,李昂等二十八人皆入席。
衙中文职官员除了行军司马崔乾佑外,两名判官任平寅、郭运振,支使郎铭,掌书记费冠清也一一在列。
武将方面,则有鄯州镇将曹彦、副将葛成裕,以及牙将哥舒翰。
牙将和掌书记一样,官职都不高,但却都不简单。说白了牙将就是节度使的亲兵队长,而掌书记则是节度使的机要秘书,一文一武,是王忠嗣身边最亲近的人。
因而,李昂对费冠清和哥舒翰多打量了几眼。
尤其是哥舒翰这个名人,记得唐人曾有《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就连李白也曾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写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从外貌上看,哥舒翰应该比王忠嗣还大几岁,性格豪迈,言行间颇有古风。他原是河西新城守将,王忠嗣自朔方过河西,发现了他,因爱其才,便带在身边为牙将。
席间,哥舒翰主动提着酒壶过来向李昂敬酒,对他说道:“李兵曹此番带轻骑深入敌后,用兵如神,战果如此辉煌,过程也一定十分精彩,快给我等说说!”
李昂与其对饮了一杯,哈哈笑道:“哥舒将军谬赞了。王大使与诸位将军当前,李昂谈何用兵如神?说实话,我不过是运气好,刚好遇上达扎路恭率军入侵陇右,后方空虚,才让我钻了个空子,让哥舒将军见笑了。”
哥舒翰没想到他会如此回答,微微一愣。就连王忠嗣也不禁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
“李兵曹太谦虚了,谁不知道你只有五十人马,吐蕃后方再空虚,若非善于用兵,凭借五十人马又岂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战果?”哥舒翰夸完之后,转向华秋道,“李兵曹不愿说,华队头,你可不能跟着藏私,快说说你们破敌的经过,想必在座的没一个不好奇得紧呢。”
华秋起身团团一拜,说道:“当着王大使和各位上官的面,华秋不敢欺瞒,说实话,刚开始,我等还有些不信任李兵曹,心想他一个刚到陇右的新科进士,哪会带兵打仗?
可等深入大非川后,李兵曹用兵,处处算无遗策,带着我们五十人马神出鬼没,接连大破多个吐蕃部族,歼敌数以千计。李兵曹又说,牲口是吐蕃赖以生存的东西,于是每破一族,我等便大量毒死吐蕃人的牛羊,前后不下于十万头。
最精彩的要数李兵曹智取伏俟城,当时伏俟城中有守将秋察五百精锐骑兵,而我等只有几十人,加上解救出来的奴隶也不过两三百人。于是李兵曹带着我们突袭了离伏俟城不远的一个吐蕃部族,引秋察率军出来追击。
这时李兵曹带着大家向东转移,并故意放一个俘虏来的吐蕃人逃脱,让他误导秋察向东追击。而李兵曹则带着我等悄悄转向西,先派几人混入伏俟城中,然后突然奔袭伏俟城,以夜色为掩护,在城外大造声势,让城中弄不清我们的虚实,连忙派人向秋察求援。
李兵曹这时来了一个围城打援,带着大家埋伏在河边,等秋察四百精骑半渡之时,突然杀出,全歼了秋察四百精锐。
紧接着,挟大胜之威,回击伏俟城,城中数千吐蕃青壮见援兵被歼,加上我们的内应趁机放火,惊惧之下,城头被我们一击而破……..”
华秋可一点也不谦虚,绘声绘色地把他们深入敌后的精彩之处一一道来;
包括在伏俟城利用莽布支对吐蕃群臣施以离间计,致使吐蕃赞普以为大论莽布支叛国,而对达延部大肆清冼。
包括紧要之时,李昂独自留下阻敌,把苏毗部公主五千骑兵耍得团团乱转,最后突围归来的经历,在他口中无不被描述得精彩纷呈。
李昂有勇有谋有担当,智计百出,用兵如神的形象经他的嘴说出来,鲜活无比。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贼王 (四海散人) 创世VIP2017-04-19 架空历史1931年,东北沦陷,日本侵略军又将魔爪伸进了华北。军事重镇北平成了日本的下一个目...
-
兵甲三国 (湘南笑笑生) 起点VIP2017-04-18 秦汉三国给我一个姑娘,我创造不了一个民族;给我一块木头,我能瞬间制造出一把连弩。兵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