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步步惊唐 (何昊远)



等大家放下酒杯,李昂又笑道:“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酿成月光,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诸位,这就是我们的李大学士,请诸位一同举杯,再敬谪仙人。”

“三分啸成剑气,七分酿成月光!日之说得好,请诸位共同举杯,再敬李学士一杯!”马清泉不甘被边沿化,也抢着起身,举杯同敬,这看在杨男眼里,笑得她眉眼儿弯弯如月。

李白持酒回敬,一举一动飘逸洒脱,他笑道:“我方入蜀,便闻蜀中又出英才,诗风动仙气,才名震八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李解元请!”

李昂连忙说道:“岂敢,岂敢,在李大学士面前言诗,那是班门弄大斧。不过,若论酒量,晚生却不甘输给李大学士哦,哈哈哈………..”

李白一愣,随即亦哈哈大笑起来。李昂可谓是用心良苦啊,在李白面前谈诗歌,他没那个胆,所以只好拼酒量了;

李白善饮,而且好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此情此景之下,对其发起挑战,他必定会作出回应;

最后不管谁醉倒,反正都不用谈诗了,这就是李昂的小心思,嘿嘿。

果然不出所料,李白随后和他拼起了酒来,畅饮之间,李昂还不忘询问一下诗圣杜甫的情况。

“尝闻李大学士东游之际,于东京遇上了杜子美杜先生。杜先生满腹经纶,与李大学士可谓是一时之瑜亮,二人相会,便是一桩佳话,期间想必定有佳作相和,令人神往啊!”

这年头消息传递不易,然而李昂却知道他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光凭这一点,足见李昂是有心之人。

特别是现在,正值李白失意之时,别人的关注,让他特别感觉温暖。

只是提到杜甫,已有几分酒意的李白不禁露出惆怅的神情,他徐徐吟道: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自齐州一别,故人了无消息,不知今安否?”

光从他这一叹,李昂就能感受到,李白是个感性、率真的人,不善于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从他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歌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李昂安慰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李大学士,晚生再敬你一杯。”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恍若喃喃自语,李昂随口这句,竟让半醉的李白不能自已,满心的抑郁就像决堤的洪水,倾泻而出。

他当初也是个踌躇满志的人,初游江夏,得司马承祯赞曰“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入京之后,当时的礼部侍郎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推荐之下,皇帝召入宫中,那是他一生最荣耀的时刻。

入宫之时,皇帝更是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李白以为从此可以一展平生所学,报效君王,兼济天下了,可没等他壮志得酬,就被放逐出京,此时,心里有多抑郁,可想而知。

李昂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无意中点中了李白的痛处,天下虽大,然路在何方?虽名动八方,然壮志难酬。

心情激荡之下,李白复取酒长饮,然后展袖长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粟。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李白高吟声落,眼中尽是茫然之色,听其高吟,令人心怀惆怅。

不过在李昂看来,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李白情怀浪漫,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感情,更不善于藏拙;

在他看来,只要不断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就能赢得别人的看重,殊不知锋芒毕露,是为大忌。

更何况,他满怀浪漫,缺少手腕,只适合生活在天堂,真不太适合与人勾心斗角,玩阴谋诡计。

当然,若非他这浪漫的情怀,也不可能写出那么多华丽的诗篇。李昂不想改变他,因为华夏五千年,从来不缺少政客,但像李白这样的诗人,却不可多得。

李昂想了想,最后还是说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

PS:不知不觉,又到冬至了,祝大家节日快乐。

求订阅~!

.

第0179章指点迷津

李昂徐徐说出的这番话,出自《道德经》。正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因此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

细节决定品质,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毫无疑问,以李白天马行空,满怀浪漫的性格,缺少的正是从细微处入手的耐性,从他刚才所歌,便可窥见一斑。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粟”从这一句诗以可看出,他放不下身段。

而以李昂的经验来看,要是当初他也羞于与公孙靖宇那种纨绔子弟为伍,又怎会有今日?

再看看他诗中提到的韩信、贾谊、郭隗、乐毅等,多是一飞冲天,突然得到君王重用的人,可见李白向往的也是这种待遇,而不屑于从小处做起。

元丹丘听了李昂的话,抚须含笑不语。

李昂心中一动,元丹丘为李白最好的朋友之一,以他的精明,若说看不出李白的缺陷,李昂是不信的,那这家伙为什么不劝劝李白呢?

难道他是不希望李白流于琐碎,或是认为李白本性难移,劝也没用?

李昂这回的劝说看来真的没用,李白高歌之后,已是醉意朦胧,竟当众睡了过去,李昂说的话,可能他根本没有听到。

李昂只得亲自送李白回家睡觉。

一场浩大的酒宴,直到向晚时分才散去。因为有李白等人突然出现,马清泉没有机会从李昂那里挖东西,而且他的风头完全被李学士给盖过了,回城时颇有些不乐。

黄昏时分,李昂将元丹丘他们乘坐的船只系于华家旁边的埠头上。

杨男难得来帮忙,把缆绳系好在柳树上后,她蹲在青石板上,一边洗手一边说道:“你准备参加科举,怎么不和我说?”

“说了有什么用,你又不帮我。”李昂索性在石阶上坐下来,然后拍了拍旁边的青石板,示意杨男坐上去。

杨男也坐了下来,说道:“县试和州式,我不帮你,你也过了,不过到了省试,却没那么简单。”

难得她和自己说这样的话,李昂少有的认真说道:“丫头,你知道些什么,跟我说说吧。”

杨男出身京城权贵世家,对科举的事,自然知道得不少。她看了李昂一眼说道:“礼部试和州试差不多,考试只是个形式,其实取士时多不看考卷,而是看家势出身,和名声地位,这些你是知道的;

尤其是进士科,每次取士不过二三十人,未曾开考之前,基本名额已经被京城权贵瓜分完了。而能瓜分到名额的,除了皇亲国戚,亲王公主之外,就是要看朝中的派系了。”

皇亲国戚,自己搭不上,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看公孙谨能不能举荐自己给李林甫了。

杨男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用一种可惜的目光看着他说道:“我劝你对来年的应试别抱太大的希望,否则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李昂转头望着她,淡然地笑道:“丫头,你知道些什么,都跟我说说吧,也好让我提前调整好心态。”

杨男见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话太震惊,稍稍放心了一些,她说道:“圣上年来有些倦政,朝中派系之争日趋激烈,进士科名额也是各派必争之地;

我知道你想通过公孙靖宇的关系,获得吏部侍郎公孙谨的举荐,你若不这么做还好,一旦求公孙谨举荐,你更没有上榜的机会。”

“此话怎讲?”

“如今朝中分为几派,其中尤以左相兼兵部尚书李适之与李林甫两派之间,斗争最为激烈。开元以为,按例都是以礼部侍郎知贡举,若不出意外,来年春闱必为礼部侍郎达奚珣主考;而达奚珣是左相李适之一派的人,你明白了吗?”

这么说李昂还不明白的话,那就是傻瓜了,他望着平静的浣花溪,心里却不平静。

杨男估计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肯定不好受,但还是尽量把话说明:“据我所知,抛开派系之争不说,公孙谨和达奚珣之间本就有私怨;

达奚珣任礼部侍郎已经数年之久,上次春闱取士,公孙谨就曾上书弹劾过达奚珣,然圣上似乎有意平衡朝中各派,对公孙谨的弹劾并未采纳。

随后达奚珣也弹劾过公孙谨在对官员考功之时,偏重私人,矛头直指宰相李林甫。圣上虽然也未予采纳,但两者之间的积怨,几乎可以说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因此,你今番入京,除非能另辟蹊径,否则几乎没有入选的可能,但要另辟蹊径又谈何容易,你去问问李学士,当初他入京,奔走了多久,碰壁多少回,最后才勉强得个有名无实的翰林供奉,在京城论名声,你差当年的李学士远多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