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入库:04.13
“哗!”
新兵们顿时都围了过来,老兵们还杀过那些凶神恶煞的辫子兵啊!
围在老兵的身边,听着老兵们一个个生动的为其讲着以前的故事。刘壮听得入神,就连身上的酸痛都忘了。这一夜,所有的新兵老兵们都是围到了刘胜他们窝棚那里,热闹得很,仿佛一天的训练都去了劳累。
第二天,萧亦和刘老去长宁镇请来一些泥瓦工匠,只是供给了他们早饭,他们便是一个个十分感恩戴德。又是商谈好工钱,买来所需的石料泥瓦等物,开始了第二次建造,首要建造的便是祠堂。
百姓们也都是力所能及的帮着建造祠堂,而萧亦带着新兵老兵们则又是开始了一天的训练,堡内又是和昨日一样,没有一个人闲着,忙活的热火朝天。
时间缓缓到了午时,何萍带着妇女们端上了大锅饭,工匠们早便是眼睛吗冒光,萧亦还特意吩咐了一句,“多给工匠们加些饭菜。”
工匠们听到了又是在心中暗暗感激,吃过之后休息了半个时辰,又是各自去干自己的活计。但是在远处却是远远的来了这么一群人。
只见这群人个个都是衣衫褴褛,就连穿的草鞋都是残缺不全,还有些人光着双脚就这么行走在冰凉的土地上。这些百姓个个目光呆滞,面黄肌瘦的样子让人看了就是心痛。
守卫城墙的夜不收小队的一个新兵看到了赶紧大喊:“大人,来了一群百姓!”
萧亦听了之后立刻停止了训练,带着大家出去查看,正好在堡前迎接了这么一群百姓。萧亦一看就知道,这是流民。
史路也是惊奇,自己那日受萧亦的命令留在长宁镇内也没有丝毫所得,没人愿意到永安堡来,史路迫不得已,便是沿路张贴了不少告示,却没想到真的有百姓来了。
但是萧亦看到这些百姓的样子,心中痛惜不已,这是大明百姓吗?这分明就是一帮大明乞丐啊!流民居然过着如此苦难的生活。
赶紧将流民迎了进来,听打头的一个老者说,他们是在外面看到史路他们张贴的告示经过了一天的赶路才来到这里的。
安顿好这些流民,安柯平前往计算户籍人数,最后告诉萧亦。
这些人共有三十余户,约一百一十多人。而且和之前不同,这些人大多都是青壮,只有三十多的老弱和妇女。萧亦赶紧让何萍带着妇女们再炖一些粥食为这些百信们充饥,这些百姓们听见了之后顿时都是不断对着萧亦跪拜,感激不已。
萧亦阻止都阻止不过来,心中不住的失望。明朝居然**至此,百姓们都过得这样的日子了,那些当官的居然还在大鱼大肉,看来以后得询问秦医师为这些百姓条养身子了。
萧亦想到了明末的那些藩王,痛恨不已,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待得何萍做好了粥食,百姓们立即蜂拥而上,纷而争食,“哎!老大娘您慢点。”何萍看着一个老妇人抢了一碗粥就是和喝水一样往肚子里灌,不禁提醒道。
石刚也是举着双手张开他那大嗓门:“百姓们,少喝些,粥食足够,你们不能喝太多,会胀腹而死的!”
百姓们呢听了之后这才是有些收敛,那也是在争抢。
安柯平又是一一为其记录入册,问其是否想加入永安堡军户户籍,百姓们都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约莫两炷香的时间,终于是为所有人记录在册。
由于现有的窝棚不够新来的百姓居住,萧亦便是按照王大勇的建议,建造些地窝子供给百姓们居住。地窝子是此时北方边民经常用的居住模式,用料简便,建造简易又可以有效的防寒保暖,萧亦打算在建好民房之后就让百姓们住在那里。
百姓们和新兵老兵们一齐动手,终于在太阳慢慢落下的时候,地窝子建造完毕。百姓们皆是围坐在地窝子里,听着这里之前的百姓们诉说着萧亦之前和他们说的政策,都是听得惊奇不已。
这里政策若是当真如此,倒是可以在此长待。
当晚,萧亦看着月朗星稀的天空。再次叹一口气,今日自己去了长宁镇才知道,几日前便是传来了最新的事况。
打退后金之后,孙承宗被启用为内阁大学士,兼任冀辽督师。孙承宗首先晓以大义,安定了辽东军军心。其后协调各路勤王军队,联合行动,经过一月艰苦作战,正在逐步收复被后金侵占的城池。
而崇祯帝也已于几日前下诏,罢黜前内阁大学士李标,解除刘策大安口总兵之职并且抓捕其进京。
崇祯还命礼部侍郎徐光启致祭战死广渠门外的总兵满桂,并且追赠其少师。
又是罢黜一批作战不利不敢与后金军交锋的武将和有关的文臣。造成朝堂震动,即便是没有遭受处罚的文官武将亦是人人惊慌,这也是一次大明朝堂的大清洗。
第六十一章:民房与打井
其后的几日均是平淡的过去,萧亦每日就带着新兵老兵训练,而何萍就带着所有的妇人负责每日大家的一日三餐,由于有秦医师的饮食方法,大家的气色都是越来越红润了,气力也都是恢复了不少,就连新到的流民都是可以帮忙干活了。
有了这一百多人,还大多是青壮的帮助下,仅仅十日不到,宗祠便是建造完成。萧亦第一件事就是将早便做好的刘方亮的灵位摆了进去。
众人围在宗祠边上,只见左右两联萧亦亲手书写,左侧为:“安英灵,斩鞑平贼死沙场。”
右侧为:“中华兴,永安铁军立于天。”萧亦挥笔而就,众人看去,只觉热血沸腾,想到自己若是也能灵位于其中摆放,就算战死也值了。
百姓们开萧亦居然也能流利书写,看去且笔韵丰满,自有一股坚忍不拔之意。都是觉得这个上官不简单,真真是上马可提刀杀贼,下马可舞文弄墨,都是惊奇不已。
随后,萧亦付给了工匠工钱,又是询问关于建造民居他们的意见,这些工匠的匠头和刘老三人商讨了许久,最终定下了所需的砂石泥瓦等物的数量。
由于屯堡目前只有一个墩卫大小,还建了一座摆放战死将士灵位的祠堂,剩余的地方按照大明墩卫的布置,屯堡西南角需要建立牛圈于马棚,而萧亦的房间就位于最好的坐北朝南的位置,优先建造。
其实之前萧亦是想先让建造民房的,后来大家都是劝慰。说萧亦身为总旗兼带管屯官,住了这些日的窝棚已是足够,无奈萧亦只好如此。
其他的包砖民房只能建造二十几间,也就是只能供二十几户百姓居住,其余的没了法子,萧亦也就只能让兵士们帮着他们去沿着城墙边上搭建些地窝子,暂时供给居住。
大家又是忙活起来,各人有各人的活计。兵士帮忙地上刨坑,搬些石块,用泥瓦树枝等简易的磊个小墙,让后百姓们再捡些茅草搭在上面便可以成为一个简易的小屋了,这种建筑简造方便,用料简便。仅仅是几个时辰,大家就是建造好了足够所有百姓居住的地窝子。
到了晚上,大家都是围在地窝子边上,升着篝火聊着天地,不久何萍就带着妇女孩子们来分发米饭,由于喝了一段时间的粥食,这些流民的身子都调养的不错了。
现在就连一些简便的活计都可以去干了,所以萧亦就听从秦医师的话,做硬食给他们吃,并且添了些荤腥,这样更能快速的回复身子。新到的流民们看着手中雪白的米饭皆是感动的落泪,自己有多久未曾吃过这样的米饭了。
夜空繁星点点,一夜便是这么过去。
第二日,堡内便是开始建造城内的砖石房屋,由于是民房,每间地基均是打的比城墙稍浅。按照刘老三人之前的规划,先是让兵士们去拿着白石划地界,虽然是小屯堡,但是里面也是要分三两条街道的,总不能显得杂乱无序。
划好了地界,接下来便是要进行房屋的建造了,一间一间的建造,百余人一起建造一间房屋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几日下来,永安堡内的房屋便是建造完毕,二十几间小型的砖石瓦房便是建好。
分到的百姓们皆是围在就给自己当家的砖石房前面高兴不已,没分到的萧亦也是好言相劝慰,道是今后都会有的,百姓们听了也都是好不怀疑,只是有些期待。
看着已经成型的屯堡,萧亦顾不得高兴。紧接着又要开始打井的工作,打井需要搬运大石,但是萧亦屯堡周围沙多木多,却并无大石。最近的大石要去那边的另一个屯堡山地堡去搬运。
但是这个山地堡和自己屯堡所属又不是一个千户所,按大明的规定,又不可以贸然去采石。萧亦无奈,就去长宁镇找王常亮,王常亮也就派出了他的家丁队队官总旗姜鹰帮助萧亦,同时听说萧亦要打井,惊奇的同时又不忘做一个买卖。
原来道是自己正巧有一批原木,打井也需要原木,可以便宜卖给萧亦,萧亦当即便是答应,王常亮于是又派二十几个军户帮助扛运木料。
那个姜鹰就是带着镇里的三十几个军户推着牛车从长宁镇出发,一路经过了两个墩卫,墩卫上的墩军看着萧亦一行人都十分吃惊。
相似小说推荐
-
忽雷战兵 (修行人) 起点VIP2017-04-28 军旅生涯忽雷太极:以实战为目的拳法,忽刚忽柔,忽快忽慢,铿锵有力。叶念狼:狼养大的孤儿,却在社...
-
唯我中华 (珩毅) 起点VIP2017-03-21 架空历史“异族亡我之心不死,唯有彻底消灭异族!”“我们拥有地球上三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