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这左妙才分析的不错,萧亦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不知可有解决方法?”

听到萧亦有些恭敬的话,左妙才感动之余连声说道:“将军称呼先生二字可折煞在下了,如若先生不弃,称呼妙才便是!”

见到萧亦点头,左妙才说道:“我曾见到过将军部下那些夜不收的好汉们,当真是个个弓马娴熟,不光是我左妙才,蔚州数千军民眼中,他们已毫不弱与西虏。”

萧亦听着左妙才的话,一边沉吟思虑。

“将军在振威营与永安军之事上做的不错,但放在骑兵身上,怎么就不知变通了?此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说完,左妙才坐下拿起茶杯,含笑看着萧亦是作何反应。

萧亦起身在大堂上来回踱步,忽然道:“妙才的意思是,可以将夜不收队…”

说到一半,萧亦哈哈大笑,指着左妙才道:“妙才,真是妙才,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竟困扰了本将这么多日,倒是我糊涂了。”

言语中满是兴奋之意,萧亦不是没注意到左妙才刚刚话中的‘不知变通’四字,这话若是听在一般的将官耳中,早就乱棍将左妙才轰出去了。

这对萧亦来说算不得什么坏话,只是不知,这左妙才难道就只是为自己进策的?

一直压在心口的巨石被搬开,萧亦觉得轻松了不少,骑兵营应该尽快完成,对左妙才道:“妙才点睛之言令本将茅塞顿开,需要什么奖赏?田亩、金银、牛羊、粮米?”

左妙才却一直摇头,萧亦哦了一声,笑道:“那先生就是想要讨得一官半职了?”言语之中,对左妙才已经换回了‘先生’的称呼。

感觉到萧亦话中突然出现的生疏之意,左妙才也明白,自己这是被误会了。

微笑道:“多有叨扰,这便告辞了。”

……

无论萧亦如何挽留,左妙才执意要走,赠予金银也是一概不收,最后见萧亦态度坚决。

左妙才拿起茶杯,笑称此乃金杯,大笑转身离去。

这短短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里左妙才想了多少,萧亦自然是不知道。

看着左妙才风度翩翩的身影,萧亦轻笑一声:“这左妙才可真是怪人…真的就只是来献策的…”

第三百章:周宝泰督训骑兵营(上)

长夜漫漫,或许这灰蒙蒙般的天空,就像明末这个时代一样的千疮百孔,本应闪亮晶晶、布满夜空的繁星却如此稀少,仿佛被一望无际的阴云笼罩住。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自语到这里,萧亦华锋一转,轻笑一声:“这李贺与我的心思不尽相同,罢了。”

不再背诵,倚靠在卧房外,注视着这崇祯四年的夜空,萧亦心中百感交集。

偶然间,几声嘹亮的鸡鸣从蔚州城内传出,不知不觉竟然又是一夜过去了。

走出府邸,街道上已经有了稀少的行人,门前的两名振威营士卒仍是一丝不苟的持枪站立。

见到萧亦出来,惊讶于萧亦起身这么早的时候,两名士卒连忙抱拳道:见过将军!

也就是这一日的上午,游击将军萧亦下令,夜不收二百四十名夜不收,作战果敢,哨探有功,皆提入骑兵营,入籍正兵。

永安军千总周宝泰主事督训骑兵营,把总魏忠武、赖大茂副之。

与此同时,周宝泰多日以来招募的二百余名预备马兵成为夜不收,现在仅仅是二百人的夜不收已经不能满足全军的哨探需求,萧亦决意增设夜不收分队。

永安军千总王大勇主理夜不收分队的招募、操练事宜,副千总刘胜副之。

夜不收分队下设二总,满额四百八十人,编制内萧亦不将他们算作正兵之内,也就没有上报。

不过这却是大明体制所不允许的,现萧亦手下兵马除两营正兵外,还有振威营三千余,辎重营、火器营与新设的夜不收分队。

算起来已经远超游击将军可领的满额两千正兵,若是被抚台、巡抚等官员知晓,乃是持重兵大罪。

不过大同的官员之中,萧亦已经没了这个顾虑,抚台蔡佳禾与总兵韩世猛对萧亦十分看重,自然是不会过问与多说。

至于东路兵备道聂可纲,对萧亦早有招揽之心,对萧亦在蔚州的事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不多说就不多说。

例如上次萧亦扩军的事,虽然在东路人尽皆知,但出了大同就没几个人知道,就连兵宪聂可纲也只是在日常的公文中轻描淡写的插了几个字,不仔细去看根本留意不到。

有明一朝二百余年,到了这个时候各处官员早已是行将就木,负责查这件事的人早都跑个精光。

没有人去查这个事情,现在武人地位空前高涨,没有哪个不识相的敢于招惹手握重兵的武将,更何况是几次立了大功的萧亦。

若是报了上去,萧亦能不能获罪不好说,但上报者是一定没有好结果。

……

虽然骑兵营只有这两百余人,不过周宝泰仍是喜不自胜,每日喜笑颜开,来往于城内外各处军营与库所,夜晚时常常一人深坐。

一直以来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周宝泰欣喜之余,也在忧虑,这两百余的老兵能心甘情愿的听自己的话吗?

每一名入了正兵籍的夜不收,受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震惊与惊喜,骑兵,这个名头让人如雷贯耳。

西汉年间,冠军候霍去病封狼居胥,铁蹄威慑北胡;长平候卫青奇袭高阙,力破匈奴;飞将军李广卫戍边塞,北夷拜服。

汉之云台二十八将,唐之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之武庙七十二将,在华夏历史的漫漫长河上皆是赫赫有名,每当提起这一串流光溢彩的名字,华夏人无不为之神往、自豪。

这些人几乎都是以骑兵为主力,这也就证明了,汉人的骑兵从来都不弱于蛮夷!

……

这一日是永安军假日的最后一天,原夜不收队哨长、现骑兵营把总赖大茂满心的欢喜,因为就在前几日,夜不收的弟兄们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们所有人都将入籍正兵,这也代表着他们即将成为真正的骑兵,在战场驾马扬鞭,挥舞着大刀与蛮夷搏殊死斗,这是这些夜不收每个人的梦想。

赖大茂眼前不大不小的木桌上,摆放着亮光闪闪的盔甲,成为骑兵后所有东西自然都需要更换。

原来穿戴着的精甲换成了两层的马上重甲,头上戴着的六掰明盔换成了加厚的铁盔。

脚上的皮靴换成了四周添加了轻铁板的的马靴,在马靴的底部一般都有一个尖锐的马刺,这是和蒙古人学的,为的就是更好的驱动战马。

这只是穿戴的盔甲,木桌旁侧立着很多兵器,其中有重挑刀、精钢虎枪等,原来常用的无敌竹将军不见了,换成了一杆短持的马上三眼铳,这是汲取了关宁骑兵的经验,可远可近。

赖大茂穿戴好盔甲,带好刀枪,走出房门,见到与自已同样是顶盔贯甲的骑兵营老兄弟们,哈哈大笑着互相打招呼。

看到门外拴着的战马,赖大茂也是满心愉悦,精神抖擞的翻身上马。

由于每名骑兵需要承受的重量很大,所以萧亦才会有那样的招募条件,现在骑兵体格达标,剩下的便是战马了。

每名骑兵胯下的战马从轻快的蒙古马换成了精挑细选的壮马,原来当夜不收时每人双马。

一来是当时马匹和银钱并不如现在一样,二来夜不收哨探,劳累换乘双马足矣。

但这次成了骑兵,考虑到千里奔行作战今后应该是常有发生,萧亦为每名骑兵配备了四匹壮马。

这其实并不算多,蒙古成吉思汗时期的马队,每人至少五匹快马,这才能保证蒙古骑兵的机动能力。

即便是现在的后金,正常的八旗马兵除了重甲之外,仍要配备四到六匹壮马,其常用的迂回包抄战术也得益于此。

轰隆隆的马蹄声在街道上乍然而起,一个个全副武装的骑兵营士卒跳上马,并没有去平日的城内马场,而是直接奔行出蔚州城。

由于骑兵训练不同于夜不收,需要很大的场地空间。

萧亦沉吟之下,便将城外的校场交予周宝泰打点,作为骑兵营日常的操训场所,这样也能避免骑兵训练时传出的马蹄声与呼喝声过于扰民。

周宝泰自然大喜。

……

天公不作美,魏忠武、赖大茂一行人刚刚奔出蔚州城,刚刚还是晴天白日,转瞬间却变成了阴云密布,霎时间电闪雷鸣,天空好似漏了一个大口,下起了倾盆大雨。

不过雨虽大,却仍浇灭不了这些骑兵的兴奋之情,听着雨水浇落在头盔上的叮咚声,疾驰中的赖大茂等人更加兴奋。

很快的,地面上就出现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水坑,马蹄重重的踏在上面,顿时水花四溅。

“哈哈哈,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