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对于流民的土地问题萧亦也是很关注的,从战胜那日开始,蔚州境内就展开了开荒的行动,成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依照文册优先提供给那些举家归附来的百姓。

这批流民的到来也大大缓解了各地厂房的工人问题,一举两得,这些人找到了活干,也就让萧亦轻松不少。

作战缴获的那些牛羊也都一齐饲养在畜牧场内,畜牧场仍是由长宁镇的管队杨潇负责,这些日子以来已经是风声水气,牛壮羊肥,又产下不少的牛羊幼崽,只待来年长成。

由于这次的流民过多,暂且先按每三户一耕牛的标准,这也是最低的标准了,日后仍是要购买一批,到时候说不得就要和那牛平茂打打交道。

但牛平茂也不是萧亦唯一的选择,桃花堡的牛商牛彭便是另一个选择。

众人正商议间,卫城忽然来人,说是皇上口谕又来了,即将到达蔚州城。

这可给堂内的众将一个重磅炸弹,怪不得封赏迟迟不到,原来崇祯竟是为此又下了口谕,各人已经在猜想,这次萧亦会被封个什么官。

……

上月下旬,大同剿灭王子顺的捷报传到京师,京师一片轰动,得知上任没多久的操守官萧亦率区区几千人硬是击溃了万余的贼寇,更是斩杀了王子顺老贼。

京师一片叫好,但朝堂之上为此却是吵闹不安。

原因没别的,就是萧亦被几个言官御史弹劾,守城前曾坚壁清野,以致蔚州境县无良田,守城时又被弹劾畏敌不战,不敢出城与贼寇决战,安于守城祸乱军心等等大罪。

但是以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的兵部官员一致认为萧亦功大于过,该赏,又有三府整饬卢象升上书一力担保,朝堂之上再起争端。

直到了九月初仍没有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崇祯再也无法忍受,发下话来:“蔚州之地富饶,萧亦坚壁清野为其罪,然念其剿杀王贼,黎民得福,于社稷有功,又闻大同各员保举,朕意召其即刻进京。”

……

蔚州操守萧亦率一干武将、知州王湛率一干的文吏,就到南门外列阵迎接,南门上,永安军的将士明盔铁甲,城上旌旗四动。

等了不久,远远的来了几骑,为首一人赫然便是一个身穿着华丽锦服的太监,使得萧亦微微一皱眉。

这名太监与上次来到的那个虽然面向不同,但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傲,比文官更傲气十足,带着几个锦衣卫下马后。

昂首道:“咱家传皇上口谕,召蔚州操守萧亦即刻进京,不得有误。”

萧亦听后却是有点懵了,他是怎么都没想到崇祯竟会因此召他进京,这是因何故?

不止萧亦,身后诸官员皆是有些迷煳,皇上此时召萧亦进京究竟是何用意,口谕就只说了这件事,对于上次大功只字未提。

王湛和身后文吏已经在议论纷纷,王湛细细思索,突然间眼中充满了惊恐,传闻崇祯皇帝薄情寡义,恐怕萧亦此行不是好事,而是祸端。

萧亦一摆手,制止住了身后武将的喧闹,问道:“公公可否进城稍待,下官安排了后事后,再行离去?”

那太监瞪了萧亦一眼,咳了几声,道:“不行!皇上说了,叫你即刻进京,听不懂?”

萧亦吩咐史路一声,史路随即取出两锭银子,合约一百两多。

萧亦接过银子,笑容满面的将银子塞给太监,低声道:“这点银子,是下官的一点心意,还望公公不吝赐教,好让下官明白此行是吉是凶,也有些时间准备离去事宜,公公不要嫌少。”

那太监立刻变的大喜,果真没白跑了这么远,这萧亦一出手就是一百两,这一趟走的值。

他拉萧亦道一边,低声道:“咱家也没听见什么,只知晓吉凶难料,萧大人你可要做足了准备。”

萧亦听后眼神一凌,难道这崇祯是想杀自己?但又细细一想,崇祯似乎没有任何理由杀自己,好生奇怪。

这太监咳咳几声,大声道:“早听闻萧操守豪爽忠义,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罢了,你且好生准备,也好了无牵挂的随咱家去。”

“了无牵挂?”石刚大叫一声。

李二牛纳闷道:“怎么个了无牵挂法?”

身后黄阳、王大勇、刘通、元少恭几人面面相抵。

史路看着默不作声的萧亦,也是皱紧眉头,看来今日的确有些蹊跷,这次的口谕怕不是什么好兆头。(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又至马水口

这太监笑呵呵的将银子收好后,众人簇拥着萧亦与太监二人就进入州城,京师来人穿着端的华丽无比,一路引得街边行人议论纷纷。

这太监边走边给萧亦介绍那些京师面圣的细节,很快到了府邸前,萧亦让几个婢女侍候着太监等待,王湛带领一干的文吏在一旁不断的讨好。

萧亦则带着一班的武将进入内厅商议,坐在首位上,萧亦沉吟起来。

史路沉声道:“这次皇上口谕来的蹊跷,大人,不得不防。”

刘通也看出了些端倪,他道:“或许只是皇上想见见大人?”

李二牛道:“刚才那太监说‘了无牵挂’,证明此行吉凶难料啊。”

萧亦心中已经知道个明白,崇祯断不会因此就杀自己,总归现在还是无名小卒一个,多半是京师那些言官御史又弹劾自己什么事。

是吉是凶还是需要自己去上下打点,他制止了堂中诸人的猜测,镇静的道:“本官不日将进京面圣,史路就随我一同前往,我走后,州城事宜便交给诸位代为处理了,有些事,还是需要到知州大人那里去拜见拜见的。”

萧亦意味深沉的看了一眼黄阳几人,黄阳几人点头,其余诸人皆道遵命。

萧亦继续说:“刘胜,你把辽东的老弟兄叫来吧,咱们也是时候回京师一趟看看了。”

刘胜应了一声,就大步走出操守府邸去了军营、,不一会,三十几个老兵就聚集在操守府邸前面,皆已披挂整齐。

紧接着萧亦就调集了一千两银子,这时候一斤十几两银子,一千两要好几十斤重,都驮放在一匹马上。

萧亦又让人拿出那些杨武峪缴获的珍奇字画和宝物,放在另一匹马上,萧亦想着到了京师,也要用不少东西打点一下,光靠银子是不够的。

除了这些,萧亦还命人带上自己的军籍,这些是军人身份的证明,入京都是必备的路引。

萧亦将各种事宜一一妥善安排好,自己走后,州城的事情也不会停下,州城的政务始终是萧亦放不下心的地方。

紧接着诸人散去,萧亦去寻到黄娥,两人依依惜别后。

黄娥看着萧亦的背影,忍不住的抹眼泪,不过想起萧亦临行和自己说的话,她就又燃起希望。

……

萧亦带着史路一行人,随着太监和锦衣卫便往京师而去,随行的辽东老军只余下了三十四个人,起初一百余个年轻人,经过这么久的战斗也都变成了铁骨铮铮的汉子,但却只剩下了他们这些人。

他们是永安军战兵中的精英,身上传来的阵阵肃杀之气让那些素来傲气的锦衣卫也不敢小觑,有了这一行悍勇之士的护卫同行,太监也放心许多。

余下这三十四人,在萧亦军中无论是官职还是地位都是很高的,他们随着萧亦在寒风中奔驰前行,也是唏嘘不已。

由于这次崇祯只召见了萧亦,萧亦便没有去卫城同指挥使赵铭大人和兵宪聂可纲大人道别,一路奔过卫城、长宁镇、桃花堡等地。

桃花堡的防守官赵大河、长宁镇的管队官杨潇,都是萧亦提拔起来的亲信,听到这个消息,他们早早的就让军士列队在外,百姓夹道欢送,好不热闹,如此阵势也让随行的太监和锦衣卫十分受用,倍感此行来的值。

萧亦一行人皆是双马,小队人马行进速度也不慢,很快就要出了大同境内,眼前的便是那个熟悉的关隘,马水口。

萧亦还曾记得,自己在去年来大同时还曾经过这里,如今看来,倒依然没什么大的变化。

马水口地处宣府镇、保定府、大同镇交汇之处,是入京的必过之处,许多商贾进货出货也都要从此经过,所以除了去年战备时候,这里的关门都是大敞四开。

门前早便立着两个穿着破烂衣袄的守备官军,城头上有零星的几个官兵谈天说笑,看到远处驰来的萧亦一行人,关墙上的守备把总刘瑞觉得甚是熟悉,再见到为首穿着华丽袍服那几人,眼睛突的一睁。

马水口的守备参将仍是王铮,王铮早便知道萧亦将要从自己这里经过,听闻已经快到关前,立即便率一众的将官出城迎接。

“这不是萧操守,此番进京需要何物,尽管提出来,本将定如数提供!”王铮对着萧亦,也是对着那个太监,好言道。

萧亦自然明白,这王铮可不是对自己,他微笑道:“圣上召见,自不可耽误了行程,这边离去了。”

“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