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1629 (崛起的石头)



萧亦等人的这场比试放在文官眼里那是‘污秽’之举,但放到百姓眼中却是实打实的为民着想,与民亲近,那一日围观的百姓纷纷为萧亦等人叫好,又有为萧亦递水。

萧亦看着面前这个大约在七八岁的小姑娘,她举着一瓢从水井打上来的清水递给自己。

周围的百姓都希冀的看着萧亦,萧亦朝着小姑娘一笑,接过水瓢大口喝了起来,其他的百姓看到都是欣喜的笑了起来,那个小姑娘则是嘻嘻的笑着,从萧亦手中接回水瓢。

这事传到了东路兵备聂可纲耳大人耳中,聂可纲虽是文人,听到后没有不屑。

却是有些笑意的说道:“此人为操守,或是黎民之福。”

……

不提桃花堡境内各地的状况,远在太原府杨武峪这时来了一队人马,这队人马远远的望不到尽头。

上面赫然便是一杆‘王’字大旗,当先那一片密密麻麻,他们竟然人人都是马兵,皆是身着纯白甲衣,身上斜挎着一柄马刀,这便是王子顺亲自统率的王部老营了。

他们簇拥着最前方那一人,远远看去,只见其头戴一副毡帽,腰间居然挂着两把亮闪闪的战刀,身上穿着的是一副布皮甲,半张脸上都是深深的刀疤。

这便是王子顺了,他身后是足有八百之数的老营马队,马队之后是老营步军和各处收拢的流寇流民,加在一起要有几千人。

王子顺今年正月十五与杨鹤被总督杨鹤围于韩城,当时官兵势大,王子顺和苗美见势归降。

直到四月,清涧庠生李攀龙杀苗美于贺家湾,王子顺看到时机,打着复仇的旗号,收拢苗美部下声势大涨。

复叛,兵分数路,声威大振,甚至自号‘一字横天王’,虽然有些失败,但与大势相比却不值一提。

这时王子顺看着仍有些痕迹的杨武峪,他脸色阴沉的难看,本来料定这后方定是没有多少官兵,想让自己堂弟带前锋营捞些战功,自己也好堂而皇之的让他担任重要职位。

但前些日他竟然得到令他惊怒不已的消息,就是在这杨武峪,自己的堂弟王子猛所率前锋营竟然被官兵全部歼灭,除董魁和一些马兵外居然一个都没有逃出来!

王子顺初听到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官兵都集中在延绥附近,这后方哪里还有大队官兵,他认为要想歼灭前锋营以现在的官兵来看,没有四五千人是行不通的。

经历大战过后的杨武峪寂寥无比,枯树配合着干裂的土地,远远的两个大山包,那里似乎传来凄惨的叫声。

董魁看着这副景象,叹道:“官兵只有六百人!”

董魁的消息令他大为震惊,王子顺这时双手紧握成拳,他直恨得咬牙:“居然只有六百人?是哪部官兵所为!”

董魁想起那日的惨相,仍是心有余悸的说道:“是桃花堡防守官萧亦…”

六百官兵歼灭了自己的前锋营,又袭杀了自己的堂弟,这话头若是传了出去,他王子顺‘一字横天王’的名号带给其他人的可就不再是威慑,将会是一个笑谈。

所以,桃花堡之行,必不可少。

萧亦也成了王子顺的一个心结,若是不能攻破桃花堡杀了萧亦一雪前耻,自己在各路义军面前,可就真的再无脸面可言!

这时王子顺下属皆是义愤填膺,纷纷请战,王子顺沉吟再三,听说了萧亦只剩五百人后当即决定,攻打桃花堡!

崇祯三年八月一日,王子顺聚齐各路人马,总计一万余,号两万攻純县,純县官兵心惊胆颤无力阻挡。二日,百总绑缚县令、主播官吏数人于门前,尽降于贼。

贼遂大掠純县,毁坏房屋,再添七白流民,一路糜烂数堡数县,直至平刑岭。

崇祯三年八月十五日,王子顺攻平刑岭。

时任平刑岭守备参将王寒,一日晨忽闻城外响声大作,登上城楼却发觉城外竟已是密密麻麻的农民军。

他们打着‘王’字大旗,在老营的带领下登上简易的云梯,悍不畏死的朝关墙上冲去。

守备参将王寒率五百官兵奋力死战,激战一昼夜,奈何贼甚众。十六日上午,贼破平刑岭,参将王寒战死,贼大烧关城,遂兵掠大同,远近震动。

大同巡抚蔡佳禾得知,遣发公文直兵备聂可纲处,聂可纲闻报也是大惊,遂令灵丘守备严守各处,严防贼军进入蔚州地界。

五寨堡,曹文诏率关宁骑兵于此处驻扎,曹文诏进了太原府很快便忘却了萧亦,一心只想剿贼。

直至八月中旬,曹文诏率关宁骑兵在岢岚、保德、宁化、武州转战几百里,共击灭大小流寇、农民军十数支。

但这多是小打小闹,最大的一路也不到两千人,大多只是几百人而已,曹文诏纵使心急如焚,却始终追寻农民军主力不得。

这时萧亦的捷报传到了,曹文诏这时才想起,萧亦的永安军就留在后方,他仔细的看过捷报后惊叹不已。

自己在这边苦苦追寻不得,萧亦却已经在杨武峪血战一场凯旋而回,并且萧亦是用六百人歼灭两千多农民军,这场大胜来的突然,曹文诏和曹文耀二人都是震惊不已。

第二百一十五章:钦命蔚州城操守

到了八月份已经相当于后世的九月多,天气更加寒冷,再加上小冰河期的影响,明代九边多是冷的多热时少。

守墩的永安军士都加上一身棉绒取暖,握着长枪的手也包裹着棉布用以保暖,他们立在墩台上、城墙上,自己的哈气都能看的清楚。

这些日子秋播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有些寒冷,但大家为了来年能有个好收成,整日仍是不辞辛劳的在田间忙碌着。

布衣厂、军械厂等几个厂子早已建造完成,而且已经投入生产一段时间,在这些时间里萧亦也发现了问题。

虽然过去了七八日,但是各厂制作出来的数量却参差不齐,布衣厂三堡各一间,都设立在堡外,虽然工人的人数和待遇都是一样的,大家每日也都尽量忙活着。

但永安堡制作出来的军服只有六十几件,锻造出来的铁甲约虎枪更是只有三件,长宁镇和桃花堡的厂子情况一样,虽然验过质量很好,但这速度实在是太慢。

这一日古池来找萧亦,他从永安堡花了半日赶到所治,到桃花堡求见萧亦。

他穿着一身棕色粗布常服是显得风尘仆仆,仅二十而立的古池看上去比上次又黑了些,其喘着粗气也看出他赶路的急切。

未等萧亦询问,古池就急忙说道:“大人,如此这般下去怕是有所不妥。”

萧亦近日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听到古所说,他示意古池坐到椅子上,问道:“如何不妥?”

古池答谢萧亦后,说道:“匠户、帮工们虽然都在奋力打制,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打制并不急迫,这数量实是有些少了,大人可以适当提升每日数量,一定会多不少!”

萧亦点头,又同古池商谈许久,古池赶回永安堡的当日,萧亦的命令便由公文的形式发到各人手中。

公文中规定:无论如何,军械厂每日至少要打制出铁甲十顶副,虎枪十杆,布衣场每日至少五十套军服,不然就要扣工钱。

当然,打制的多了,负责的匠头会有奖赏,越多奖赏也便越丰富。

这种要求并不是很高,现在萧亦手下的银粮正可以支持,若是军械厂全力开动,再加上先前有些存量,每日至少锻炼出十副铁甲,虎枪十杆是没问题的。

一日萧亦正在城楼上远眺,忽然听到卫城传来的消息,是上次的升赏决定下来了,卫城来人通知萧亦去往卫城,说是有皇上口谕下来。

萧亦听到这话时人都呆了,崇祯竟然为自己的捷报发了口谕,那就是说明自己已经入了崇祯的眼。

萧亦惊喜之余不禁吃吃的想着,不知道自己在崇祯皇帝心中印象如何呢?

听闻此次由一名宫内太监与三名锦衣卫传谕,卫城的人来时圣旨已经到了大同境内,萧亦自然是不能让他们等自己。

赶紧急急忙忙披挂整齐,穿上上次发下的千户官服,带好腰牌,又带着黄阳几人随行,一人一马便赶往卫城。

出发时萧亦已经探听到口风,此次他极有可能升任操守,那可是蔚州城啊,自己竟然要掌管蔚州了?

不提萧亦几个人一路上如何的高兴,就是黄阳、石刚等人都是兴奋的不行,这跟着萧亦就是好,官越做越高,以往见都见不到的大官这次自己也要去见见了,想想那的场面,几个人就啧啧称奇,不断的胡思乱想。

石刚声音最大,哈哈笑个不停,身边卫城的人直用一种乡巴佬的眼神看着他,石刚却尤不自觉。

到了卫城,卫城相比蔚州城差不多,只是萧亦等人心思不在欣赏沿途景色上,只是急急的随那人入了守备官厅。

在为守备官厅的气派称奇一番后,几人随着萧亦进了大门,进了正堂,这时官厅真是济济一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