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德兰士瓦共和国和英国出现现在这幅局面,英国人在加紧从世界各地调兵到南非,德兰士瓦共和国也在扩充军事力量防备英国人,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
对于英国人来说德兰士瓦共和国只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英国人不敢和有空军优势的中华帝国开战,但是不代表英国可以被德兰士瓦共和国这么一个小国所侮辱,对待德兰士瓦共和国这样的效果,英国可以轻松消灭掉,不过英国人也想到了第一次布尔战争,有前车之鉴,英国人决定调动更多的力量,要一举将德兰士瓦共和国征服。
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遭遇使得西方世界的一些群体在帮助德兰士瓦共和国,实际上中华帝国也在暗中默默帮助德兰士瓦共和国。
因为颜学义,中华帝国情报部一直对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情况进行关注,颜学义预料到,德兰士瓦共和国和英国的战争会爆,这明显是一个削弱英国实力的机会,所以中华帝国暗中对德兰士瓦共和国进行援助,小国对抗大国的法宝——,以及秘密储藏在德兰士瓦共和国境内的大批西方制式武器,这些都是可以提升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军事实力。
若是德兰士瓦共和国全民皆兵,肯定会给予英国人沉痛打击。8
第359章 布尔战争(二)爆发
英国的实力很强大,这不需要怀疑。
英国殖民地面积过三千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全球6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占各列强殖民地总和的二分之一,等于本土面积的1oo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亿,等于本国人口的9倍,殖民地范围包括各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国旗飘扬于各殖民地的上空,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能受到阳光的普照,因此英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十八世纪中期确定的,在这近乎一个半世纪中,英国在其庞大的殖民地支持下,国力迅增加,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霸主。
一个半世纪时间会让英国的实力增加到何种地步,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财富都被聚集在英国人手中,这些财富就是英国的底蕴,一个难以轻易撼动英国地位的底蕴,除非是爆一场世界性大战,而英国是战争中的主角,才会让英国的底蕴快被消耗。
如今,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就要和两个总人口不过44万的地区性小国开战,似乎战争的结果在已经注定,区别只是英国会付出多达的代价征服布尔人国家,同时也让外人佩服布尔人的勇气,敢对英国人说不。
时间一天天过去,战争的脚步正在临近。
按照英国设计的南非未来的政治蓝图,英国需要建立一个联邦式的南非,囊括德兰士瓦、奥兰治和纳塔尔,以开普殖民地为领导,在这些自治的殖民地建立起英国式的议会代议制度,保护英国在南非的贸易利益和劳动力供应,并保证其属地和臣民的安全,从而在南部非洲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英国殖民体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英国人雄心勃勃,步步进逼。
实际上英国人和布尔人谈判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将更多的军队调集到南非,当然,能够从谈判桌上取得一切更好,战争避免不了自身出现死伤。
兴华七年9月,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告诉米尔纳爵士,可以考虑把外侨得到德兰士瓦公民权的居留期限从14年减少为5年,但是要求英国今后停止对德兰士瓦共和国提出宗主权的要求。
受国内舆论的影响,英国国会在给克鲁格的答复中说:“……女王陛下和政府认为南非共和国政府的答复是消极的,或者是非决定性的……女王陛下和政府保留对目前形势予以重新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最后解决手段的权利。”
为了给德兰士瓦增加军事压力,英国又从印度和地中海各自调派了两千人增援纳塔尔殖民地。
1o月9日,德兰士瓦政府向英国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停止向南非增兵,撤退6月1日以后到达南非的一切军队,将一切争议问题付诸外交仲裁,限48小时答复。
1o月1o日,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命令米尔纳爵士对南非提出的条件予以拒绝。
1o月11日下午五点整,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联邦议会向英国宣战,战争正式爆。
战前,英军在南非约有2万余人,其中1.3万人部署在纳塔尔殖民地,7ooo人驻扎开普殖民地,此外还有4.7万人正在驰援途中,英军企图从开普沿三条铁路向奥兰治、德兰士瓦进军,击溃布尔军,占领其都,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而布尔人的战争计划是,在英国援军到达南非之前,集中优势兵力,分为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分割并包围两个主要的英军据点:莱迪史密斯和邓迪,并占领德班港,获得出海口;另外一路向西南,占领西开普铁路线上英军主力驻扎的两个战略要地:马弗京和金伯利。
于此同时,还要在开普殖民地煽动布尔人暴乱,牵制英军兵力,尤其是破坏东西两条开普铁路的运输,阻止增援的英军利用铁路向北挺进,此外为了防备非洲土著趁开战之机进攻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布尔人还分出三支部队防守三个重要区域。
英国人和布尔人各自有各自的作战方案,不过是布尔人先向英国宣战,战争最开始按照布尔人计划的方向走去。
1o月11日,有“西德兰士瓦之狮”之称的德拉瑞将军率领一支布军进入英属贝专纳兰境内,切断了西开普铁路干线,从而阻隔了开普地区与罗得西亚间的联系。
1o月12日,由德兰士瓦军队和奥兰治武装部队组成的布尔联军向东开拔,布军总司令皮埃特·茹贝尔将军率领主力部队,从东奥兰治翻越德拉肯斯山,进入纳塔尔殖民地,直扑纳塔尔英军主力所在地莱迪史密斯。
1o月2o日清晨,追击的布军在塔拉纳山同驻扎在这里保卫莱迪史密斯外围防线的一旅英军生了战斗,布军指挥官梅厄将军利用有利的地势和晨雾的掩护对英军动了突然袭击,英军损失465人,布军损失145人,这是英国人和布尔人交战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战斗。
1o月3o日,莱迪史密斯的四千英军在乔治·怀特中将的指挥下向布军动反攻,在尼科尔森峡谷同茹贝尔指挥的布军主力遭遇,英军战败,损失1272人,余部退回莱迪史密斯。
1o月底,由英国援军总司令、曾经在爱尔兰镇压过当地起义的雷德弗斯·布勒上将率领的两万英国部队终于到达开普敦,从11月中旬开始,布勒指挥的英军在东、中、西三条战线上向布军动反攻。
但是在之后的一个星期中,各路英军都遇到不同程度失败,英军损失人数多达4ooo人,布勒上将因为兵败,引咎辞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位,12月17日,罗伯茨勋爵被英国相索尔兹伯里勋爵任命为南非远征军总司令,基钦纳为参谋长,由于遭到失利,好战情绪在英国国民中高涨,索尔兹伯里内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得到支持。
随着更多的英军进入战场,英国人和布尔人的战争生根本性改变,布尔人终究难以抵挡强大的英国人,在布尔人陷入危局之时,便是中华帝国出手之时,虽然帮助不了布尔人彻底打败英国人,但是也能够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让英国人付出更多的代价。
第360章 布尔战争(三)中华帝国出手
兴华八年1月1o日,新任南非远征军总司令罗伯茨和参谋长基钦纳抵达开普敦,他们带来了本土的第七军、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增援部队,以及驻印度和锡兰的三个骑兵分队。
截止一月,南非战场上的英军增至18万,三月份还将继续增加,达到2225万人,居于绝对优势,此外,还有几千匹军马从英国和澳大利亚运抵南非,增加了英军的机动性。
英国本土的第七军可不是南非远征军中其他部队可以相提并论的,第七军训练有素,装备的武器也是最先进的,平均每百人就装备一挺马克沁重机枪,还装备大量先进火炮。
而英国其他殖民地军队的装备就显得稍微有点落后,甚至还有装备不少装备“单打一”步枪的部队。
第七军的到来,让南非远征军的实力大大提升,在绝对的实力下,战场局势将生根本性改变。
更重要的是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两个国家的总人口也不过44万,即便全民皆兵,军事力量也只有十万左右,英军人数是其两倍以上,更何况英军还在武器装备上占据很大的优势。
2月,在权衡了战场局势之后,罗伯茨改变了战略,将主攻方向从纳塔尔西移到中路兵力较弱的奥兰治地区,同时改变刻板的正面强攻战术,采取迂回夹击的策略。
很快,在西线方向,英军击败布军最凶猛的“黑将军”皮埃特克龙耶指挥的民团,于2月16日解放被围困数月之久的金伯利,东线英军于2月27日动攻势,3月3日在多得雷赫特打败了布尔人,终于得以解莱迪斯史密斯之围。
英军消灭了最强悍的克龙耶对其左翼的威胁之后,罗伯茨将主攻兵力转回奥兰治,稳步向北挺进,由于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英军改变了战术,在遭到布军伏击时步兵部队不再保持队形,而是就近挖掘战壕,掩护骑兵对布军阵地动冲锋,在这种战术下,布军在白杨树林、亚伯拉罕牛栏等地的阻击接连失败。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娘子是女皇 (亲不待) 起点VIP2017-03-05 架空历史【最火爆畅销书】作为醉月楼唯一一个男人,杨辰觉得压力很大。“通过我洗的...
-
王朝征战 (白色孤岛1) 起点VIP2017-03-02 军事战争从北方冰原到南方的无尽之海,从风暴平原到贫瘠的青荒高地,帝国军团战士的脚步踏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