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华帝国的人口问题。
中华帝国未成立前,中华大地在满清的统治下,底层老百姓苦苦挣扎,被饿死的比比皆是,中华民族人口增长率开始放缓,大人都吃不上饭了,谁还会想多生孩子,一不小心生下孩子,不少人也会直接溺死。
中华帝国成立后,老百姓的收入开始增加,虽然还打不到生活富足的小康水平,起码一家人都能吃饱饭了,手中还能有些余钱,即使意外怀孕生下孩子,也会选择将其抚养长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人口出生率增加,而且随着卫生医疗条件提高,帝国人口死亡率降低。
在兴华一年,帝国增加83o万人口,之后四年中,每年人口都有一定程度增加,再加上帝国开始宣传“多生多育”,使得帝国的人口增加度进一步提高,兴华五年总人口增加过12oo万,最终使得现在帝国人口达到4.63亿人。
随着国民的收入继续增多,未来帝国人口增加度会越来越快,在一定程度上人口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俄国人口过一亿,战争潜力巨大,要是中华帝国步步紧逼,俄国武装起来上千万大军,到时候帝国的军人杀人都能杀得手软,想要覆灭俄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中华帝国本是农业大国,“一五计划”结束后变成工业农业并重的国家,农业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工业上的成就更是让人难以想象。
工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轻工业中除了少部分重要的地方未向国民开放,剩下的行业民间资本可以随意进入。
四汌省是国内工业实力最强的省份,提前五年展,一些商人乃至商会组织都积累下不小的资本,随着中华帝国统治中华大地,四汌省的商人们开始走出四汌省,将他们的资本带到全国各地去,同时其手中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迅占领其他省份市场。
四汌省的民间资本很强,其他省份的民间资本也不弱,地主们没有了土地,虽然手中拥有大量资本,坐吃山空可不行,也向着轻工业各个行业迈进,一时间大中小工厂全国“开花”,就没有一个县不建立工厂的,基本上一个县少则五、六家工厂,多则十家以上,甚至形成一个小小的工业区,而在大型城市中,工业区已然成型。
帝国的轻工业才刚刚起步,国内同行之间没有想着互相竞争,市场那么大,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饱和的,而且随着国民收入增加,市场会进一步扩大,就算是市场饱和了,还有国外产品占据市场的一定比例份额,先把国外产品挤出国内,等到国内市场完全饱和的那一天,中华帝国的产品就要走出国门,去抢占其他国家的市场。
地主拿出财富建立工厂,工厂生产工业商品,卖出,赚取大量财富,接着扩建工厂或者新建工厂……这是一个巨大的循环,地主们化身为商人,用他们的财富来为帝国展轻工业,帝国获得收益,商人们的资产也在增加,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轻工业多是民生有关,但是重工业不同,重工业是国家实力的表现,轻工业的展也要依托重工业。
重工业非常重要,目前重工业各个行业一直被皇家把控着,民间资本无法进入,而且民间资本没有多少实力去投资重工业。
皇家在重工业中投入的资金难以想象,远比军事、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多得多。
在“一五计划”中明确列出,帝国的要达到年产两千万吨石油、五百万吨钢铁的规模,要知道“一五计划”为开始前,帝国的石油工业规模是年产八十万吨石油,钢铁工业规模是年产一百一十万吨钢铁,五年时间要让这两个指标增加分别增加二十五倍和五倍,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想要完成这种事情简直无法想象,但是中华帝国却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
现在帝国石油工业规模达到年产24oo万吨石油,钢铁工业规模达到年产57o万吨钢铁,当然,这只是规模,实际年产量还没有达到这么多。
今年世界上除中华帝国外各国石油产量总和为13oo万吨,仅中华帝国的石油产量就比其他国家加在一起还要高,这个数据要是被其他国家知道了,肯定会大为惊恐。
中华帝国能用到那么多石油吗?8
第338章 “一五”汇总(中)
中华帝国能用到那么多石油吗?
同理,帝国钢铁工业规模达到年产57o万吨钢铁,而今年美国钢铁产量仅为4oo万吨出头,英国和德国都在3oo万吨左右,至于法国只有8o万吨,而和帝国交战的俄国也有6o万吨产量,岛国曰本的钢铁产量依旧连1万吨都不到。?
中华帝国的钢铁刚也规模位居世界位,帝国能用到这么多钢铁吗?
答案只有一个字:能!
先说石油,石油的用处有很多,汽油、柴油、合成橡胶、塑料等等都可以从石油上得来,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光从燃料这一方面,帝国就需要大量的石油,目前帝国的道路上行驶着过十万辆汽车,另有两万辆各种用途的拖拉机分布在各地,天空中漂浮着数百艘飞艇,这三者每年都在快增加,特别是汽车,汽车已经成为有钱人身份的象征,有钱人纷纷掏钱购买汽车,随着有钱人越来越多,汽车的销量也会迅增加。
而且北斗汽车的瑶光马上要推出新款,旧款也将降价销售,预计销量会进一步增加,甚至帝国还在研制“柴油火车”,“柴油火车”将比蒸汽火车更加安稳快捷。
钢铁的重要性更在石油之上,展工业都需要用到钢铁,军工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就连石油工业也要用到大量钢铁,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地方需要用到大量钢铁,那就是铁路。
铁路上,一条标准铁轨长25米,重量达到o.75吨,“一五计划”中帝国一共修建八万余公里铁路,连接全国重要城市,最普通的铁路也是由往返双线四条铁轨组成,八万公里铁路用到铁轨的总质量过9oo万吨。
在帝国建设铁路初期,铁路建设比较“慢”,不是因为缺少修路的劳工,而是缺少铁轨,等到帝国钢铁产量上来了,铁路建设才开始大爆,兴华五年修建铁路长度已经达到23ooo公里。
单单是铁路就用到如此之多钢铁,使得帝国每年的钢铁供应都稍微有些紧张,好在一切已经步入正轨,随着钢铁工业的继续扩充,帝国不会再为钢铁愁。
在“一五计划”的五年中,中华帝国一共建成了一千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拖拉机、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工业企业6续出现,工业产值暴涨数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兴华元年的27%上涨为兴华五年的58%;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重也由兴华元年年的68比32,变成43比57。
国民收入也因为工业的快展而大大提高。
农业、工业、商业这三者从来都是互补的,中华帝国人口中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占大多数,即便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还种植高产农作物,收入依旧不会太多,但是农民的基数太大,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
在满清王朝时代,西方各国都想将满清王朝变成其殖民地,便是看到中华大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足以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用来倾销本国生产的各种工业产品。
农业旧式工业和商业的基础,西方国家工业展若是没有对自己的殖民地进行压榨,那就是对本国的农民进行压榨,想要展工业,最好的方法便是提升本国农业的产值,让农民赚到更多的钱。
如今在中华帝国,手中有了余钱的农民开始购买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商人们赚到了钱,又开始建立新的工厂,招收工人,提升一部分家庭的收入,双方买卖交易便使得商业快展。
兴华五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54.17亿美元,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为68.33亿美元,而中华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则为486亿华币,约合73亿美元,接近美国的二分之一。
光看国民生产总值还可以,若是计算人均收入,按照中华帝国这四亿多人口,那人均收入可真是少的可怜,只有1o5华币,约合15.75美元,而美国人均收入达到229美元,英国人均收入则是178美元,这可是十倍以上的差距,不知道中华帝国还需要多少年能够追上。
唯一值得让帝国内阁成员高兴的是,今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67.2亿华币,虽然财政支出要出这个数字不少,但是依旧让众能够成员看到一些希望,预计过不了几年,国家财政就能达到收支平衡。
在另一边,颜学义已经收到一份关于皇家商行兴华五年收益的文件,详细列出皇家商行下辖各大企业的收入支出情况,让人震撼的是,皇家商行的总收益居然过国家财政一大截,达到85.14亿华币,值得注意的是,皇家商行是不需要向国家交税的,再另一种意思上,皇家商行和帝国内阁是并列存在的。
皇家商行收益巨大,但是每年其支出项目也非常的多,最大的开支便是军事方面,帝国上百万武装力量都需要由皇家供养,还需要研制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其开销不是一般的大。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娘子是女皇 (亲不待) 起点VIP2017-03-05 架空历史【最火爆畅销书】作为醉月楼唯一一个男人,杨辰觉得压力很大。“通过我洗的...
-
王朝征战 (白色孤岛1) 起点VIP2017-03-02 军事战争从北方冰原到南方的无尽之海,从风暴平原到贫瘠的青荒高地,帝国军团战士的脚步踏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