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也知道,光凭自己本身的实力难以和中华帝国对抗,中华帝国可不是当初的满清王朝,中华帝国是曾打败英国、法国的强大国家,就算是现在,中华帝国也没有动用全国的力量和俄国开战,中华帝国的经济在高展,一边还派出一支过十万人的骑兵部队和俄国开战,而俄国却已经动用全国之力,这就是两者间的差距。
实际上有这样的差距并不奇怪,中华帝国是新兴的国家,工业实力不弱,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军队装备先进的武器,更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空军。
而俄国却是迈向腐朽的老牌列强,俄国的制度最终会使俄国没落,俄国的工业实力赶不上中华帝国,俄国虽然有上百万军队,装备还算是先进的武器,但是俄国的作战思想并没有多少改变。
这样的俄国,根本不是中华帝国的对手。
俄国一些高层也明白己身的情况,俄国要想和中华帝国对抗,必须依赖英国和法国这两国盟友。
俄国多次要求英国和法国恢复对俄国的支援,否则俄国会灭亡,到时候英国和法国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地跨亚欧大6、国土面积过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
英国和法国还在白银危机下“苦苦煎熬”,但是俄国快要坚持不下去了,英国和法国必须给予俄国更多的支持,让俄国坚挺下去。
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咬咬牙,挤出一些资源,装船向俄国运送过去,英国和法国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俄国被中华帝国灭亡。
俄国的情况大致被中华帝国掌握,中华帝国的确无法轻易解决俄国人的封锁线。
空军轰炸飞艇编队多次出动,对西西伯利亚正在修建碉堡的地区进行轰炸,虽然飞艇炸死不少俄国人,也炸掉不少材料,但是没过多久,被轰炸的地区又开始修建碉堡。
俄国人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建立封锁线,而是动用几十万人,多个区域同时建立封锁线,然后向东方推进。
修建封锁线的工人很好找,俄国政府命令西西伯利亚的俄国人向西撤退,成年男人便成为工人,为俄国修建封锁线。
反正俄国人口上亿,底层人对俄国贵族来说价值不高,被炸死了就再换一批,而材料被炸掉了,反正还有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源源不断支援俄国,材料多的是,若是等到英国和法国渡过白银危机,会有更多的资源运送到俄国去。
有专家学者估计,这场白银危机在189o年下半年就会平缓,各国经济开始处于复苏阶段。
俄国只要撑过这段时间就好,要是英国和法国能够研制出级飞艇,那俄国就能开始反攻了。
不过在俄国人在西西伯利亚建立封锁线的时候,也生很多不好的事情。
俄国境内居住着不少蒙古人,一些蒙古人融入俄国社会,一些蒙古人却形成一个个部落,与世隔离,过着游牧打猎的生活。
无论如何,他们的样貌却大致和现在俄国的敌人相似,这便给他们带来灾难。
一些俄国人被迫背井离乡,心中有着很大的怨气,他们将这些怨气撒向身边的黄种人身上,殴打黄种人还算是轻的,经常有黄种人被杀死,却没有任何人出来管一下。
那些与世隔绝的蒙古部落也是俄国人的报复对象,一旦俄国人现这样的蒙古部落,便会聚集一大堆人,轻者,将这个蒙古部落所有的东西拿走,让蒙古部落自生自灭,重者直接将蒙古部落屠灭,甚至有大量俄军士兵参与其中,而一些蒙古部落,就是俄军亲手灭掉的。
面对这种情况,中华帝国不能无动于衷,眼睁睁的看着蒙古部落被灭掉,朱雀军团的骑兵部队中可是有着大量蒙古军人1。
朱雀军团只能尽力劝说西西伯利亚解决俄国封锁线区域的蒙古部落向东方撤退,并且为他们提供保护与食物。
有一些蒙古部落不愿意离开生养自己的地方,骑兵部队中的蒙古士兵告诉那些蒙古部落,若是不离开会有什么下场。
在死亡的威胁下,更多的蒙古部落向东方迁徙,那些死活不愿意走的蒙古部落,就由着他们吧,中华帝国已经仁至义尽。
俄国人的封锁线缓慢着向东方推进,不时的,朱雀军团的骑兵部队就会对一些俄国人正在修建的封锁线动袭击,拖慢俄国人封锁线推进的度。
中华帝国的空军也是隔三差五对俄国人的封锁线展开大范围轰炸,这让俄国人修建封锁线的难度再一次加大。
然而俄国人是倔强的,也是顽强的,前面俄国人死了,后面还有俄国人补上,俄国高层不在乎那些农民的死活,只要能够阻挡中华帝国前进,死再多农民都无所谓。
就这样,中华帝国和俄国的战争在僵持着,也可以说中俄战争已经进入第三阶段,这在俄国高层看来已经是很好的局面,毕竟俄国人阻挡中华帝国继续入侵,而且逐渐将敌人驱赶一段距离。
中华帝国也达到自己的目的,将俄国拖入到战争的泥潭中,中华帝国却在不断快展,最后中华帝国越来越强,而俄国越来越弱。
其实中华帝国可以轻松将俄国人的封锁线灭掉,只要出动中华帝国库存的一些秘密武器就好,不过身为秘密武器本来就是中华帝国的杀手锏,现在还不是动用它们的时候。8
第297章 开学季
三月一日,这是全国小学、中学、大学开学的日子。
清晨,在晨光下,穿着各式衣服的少年们或在家长的陪同下或三五成群或单独向学校走去,有一些学生还背着一个布包,布包中装着纸本和笔,有的学生没有背布包,直接用手拿着纸笔。
上午七点半,各所学校准时开始升国旗仪式。
升国旗唱国歌是帝国所有学校的传统,也是教育部的规定,每旬旬首早晨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特别是开学的第一天,在学校领导会在升国旗仪式后发表一下简单的讲话。
今天,颜学义带着妻子常语欣便装出现在位于龙城的皇家学堂内。
皇家学堂本就是为了颜学义的子女以及帝国大臣们的子孙而开设的,帝国首都已经从源河市迁到龙城,帝国的重臣和他们的亲人也跟着来到龙城,皇家学堂自然也要搬到龙城来。
在颜学义的设想中,皇家学堂是六年制,对应的帝国的小学三年和中学三年,在施行的时候,却发现六年学制少了。
颜学义的儿子颜永逸今年八岁,女儿颜美琳七岁,五年后,颜永逸也仅仅十三岁,颜美琳更是只有十二岁,若是再加上三年大学,颜永逸刚刚成年,而颜美琳还没有成年,这个年龄也太小了。
实际上帝国学校的学制也有些不合理,只是在帝国发展的初期,需要快速培养知识分子,所以才缩短学制。
而且普通学校学生入学的年龄不一样,十五岁的少年和七岁的孩子在同一个班级是很正常的事情,等几年过去,学校同一届的学生之间年辆相差幅度不会太大,顶多只有一、两岁的差距,以后帝国的学制肯定会进行调整。
但是皇家学堂不同,皇家学堂第一届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六、七岁左右,学生们的年龄差距并不是太大,差不多的年龄也让学生们之间很快成为朋友,他们正在皇家学堂中学习六年就要毕业,或是进入帝国大学,或是进入皇家军事学院,但是他们和同一届的学生相比,年龄就要小不少。
于是皇家学堂的六年学制又增加两年,变成八年,相应的,皇家学堂的学生们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
今天颜学义和常语欣来到皇家学堂,就是为了看看帝国的未来在学校中是怎么样子的。
在源河市的时候,皇家学堂就在汉王宫附近,常语欣倒是去过皇家学堂,但是颜学义从来没有去皇家学堂。
今天还是颜学义第一次进入皇家学堂。
颜学义和常语欣是便服出行,没有穿上显眼的龙袍、凤袍,颜学义可不想两人刚进入皇家学堂就被所有人发现,毕竟华币上印着颜学义的半身像,就算没有亲眼见过颜学义,但是通过华币,也能认出颜学义。
不但颜学义和常语欣是穿便服,两人稍微装扮一下,颜学义带上一副黑框眼睛,再配上颜学义年轻的面容,完全就是一副知识分子的打扮,常语欣就简单很多了,常语欣直接带上一个白色面纱帽,白色的面纱将常语欣精致的面容全部遮住,何况这个时代也没什么人敢明目张胆盯着一个女人的脸看。
然后两人乘坐一辆普通的开阳汽车来到距离皇宫不算太远的皇家学堂。
皇家学堂中的学生除了皇帝的子女就是帝国重臣的子女或孙子孙女,需要严格保护,守护龙城地区安全的麒麟军团就派遣一队男兵和一队女兵守卫着皇家学堂,凡是想要进入皇家学堂的人都要出示身份证明。
颜学义的面目就是最好的身份证明,颜学义在守卫面前刚摘下黑框眼镜,守卫就认识出来这位是他心中最崇拜的皇帝陛下,守卫激动的都忘记向颜学义行礼,等到颜学义和常语欣走进皇家学堂,才想起来这件事情。
颜学义和常语欣走进皇家学堂,却看到皇家学堂正在举行升国旗仪式,两个男生班两个女生班,一共一百名学生在国旗台前站着整齐的队列,在学生队列的周边,还能看到老师的身影。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娘子是女皇 (亲不待) 起点VIP2017-03-05 架空历史【最火爆畅销书】作为醉月楼唯一一个男人,杨辰觉得压力很大。“通过我洗的...
-
王朝征战 (白色孤岛1) 起点VIP2017-03-02 军事战争从北方冰原到南方的无尽之海,从风暴平原到贫瘠的青荒高地,帝国军团战士的脚步踏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