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展开,缓缓浏览起来,渐渐地,随着深入阅读,嘉庆帝平静的神色开始变得凝重起来,露出思索之状,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片刻之后,眼前忽然一亮,露出豁然之色,于是继续阅览,深读下去。
当看完奏折之后,嘉庆帝并未立即批示,而是抽身站起,拿着密折而去,向着门外走去,说道:“养心殿~”
“摆驾养心殿~!”
随着太监一声高亢适度的呼号,一干众太监宫女快步而行,紧跟嘉庆帝之后。
养心殿,已经八十八岁的乾隆躺卧在那里,双眼微眯,一只胳膊耷拉着,另一只放在身上,手里还攥着一本书。此刻,所有的宫女和太监都静静地站在不远处,无人敢发出丝毫声响,一副屏息静气的样子,大气都不敢喘一个,深怕打扰这位太上皇的小憩。
就在这时,一个外侍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见此情形,刚到嘴边的话语又咽了回去,没有任何的犹豫与迟疑,小心翼翼地缓缓退出,一来到养心殿之外,看到不远处快要走来的队伍,立即小跑迎了上去,跪拜在地:“启禀皇上,太上皇睡着了,奴才不敢惊扰他老人家。”
走在最前方的嘉庆帝立即停了下来,看着伏地而跪的太监,并未言语,看了看手中的密折,面露犹豫之色,最终轻声说道:“你们都在这里等着,不要惊扰了阿玛,朕先进去看看。”
随即,不等众人回应,嘉庆帝迈步而出,径直向养心殿走去,每每看到宫女和小太监之时,都会做出噤声的手势,他也是轻手轻脚而行,走进养心殿的里屋,乾隆的卧榻之处。
走进里屋的那一刻,看着安详睡着的父亲,嘉庆帝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尤其是乾隆的斑白发丝,皱如老树枯皮的面容,使得他深有感触,心底里的那种不满之意渐渐变淡。为人之子,看着苍老的父亲,使得他心里很不是味儿。
这一刻,没有皇位之争,没有权势之别,更没有因为种种缘由的勾心斗角,有的只是父与子,一个老态龙钟的父亲散发着沧桑之意,躺卧在那里,一个儿子的恻隐之心,很是难受。
缓缓而行,慢慢靠近乾隆,嘉庆帝轻轻地坐在卧榻边缘,拿过个一个毯子,轻轻地为乾隆盖上,动作轻柔而小心,深怕惊扰到父亲的美梦。然后,嘉庆帝就那么静静地看着,看着这位伟大的父亲,开辟了一个昌盛的时代,将满人的统治推上一个新的顶峰,使得四方来贺,诸国臣服。
一瞬间,嘉庆帝似乎忘记了所有,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忘记了手中的密折,抛却诸多凡物,唯有眼前此情此景。
不知什么时候,乾隆依然躺卧在那里,安静的养心殿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轻飘飘的,苍老而无力,却悠悠回荡。
“颛琰,是你吗?来了多久了?”
嘉庆帝猛地醒转过来,略微一回味,这才反应过来,立即站了起来,恭敬地说道:“阿玛,是儿臣,没来多久,是不是儿臣打扰到您了?”
这时,乾隆睁开了双眼,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刹那间,嘉庆帝快走两步,赶紧扶住,让乾隆靠在那里。坐稳之后,乾隆这才说道:“颛琰,等了这么久,是不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找我?”
嘉庆帝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对身后的众人挥了挥手,宫女和太监立即会意,都退了出去。当养心殿的大门关上之时,这才取出密折,递了过去,轻声说道:“阿玛,你看这个。”
乾隆双眼微眯,看着密折里的内容,至始至终,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好像看平常的书籍一般。很快,合上密折之后,有些不满地说道:“这个那彦成怎么当得总督?真是的,这么一点小事居然还要密揍,让皇帝裁决,看来该换个人去当两广总督了,这个赵善庆也该撤职严办,两名大员的密揍之事,居然是查办一名小小的广州十三行行长,真是可笑之极~!”
见此情形,嘉庆帝露出惊讶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随之反应了过来,快速说道:“阿玛,是这样的,那彦成和赵善庆之所以密奏此事,因为这个杨麟曾经受过你的嘉奖,封为大清义商,而这个人又有勾结海盗之嫌,所以他们才会有如此一举的,没有立即将杨麟捉拿归案,送入大狱。”
然而,乾隆皱了皱眉,询问道:“嘉奖?大清义商?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记得了?”
面对一连串的发问,嘉庆帝很淡然,似乎是习以为常,很有耐心的提醒道:“阿玛,你还记得儿臣即位不久,在浙江金华府发生的人为大火吗?在那场人祸之中,这个杨麟表现很是出众,不仅派发粥米,还广施衣物,起到了带头作用。所以,为了嘉奖他的举动,就有了封赐之事。”
一时之间,乾隆没有再言语,好像在回忆着,回想关于杨麟的记忆。片刻之后,不知道有没有想起来,只是说道:“不管这个杨麟曾经做过什么,有过什么功劳,不过就是一个汉人而已。为今之计,首要之务,必须保证江南地区的稳定,尤其是两广一带,更是不能出现丝毫乱子。”
“这样算了,让那彦成和赵善庆联手彻查,如果真像他们密奏的那样,把这个杨麟抓起来,定斩不赦!至于他的家人,念于往日之功,就算了。”说完这些,似乎是累了,乾隆的双眼又眯了起来,不知是不是睡着了。
“是,阿玛,儿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庆帝震怒
嘉庆帝等了一会儿之后,见乾隆还是没有任何反应,看着均匀的呼吸,就知道又迷糊了过去,因此就不再停留,走了出去,连那份密折也没有取走。
自始至终,嘉庆帝都没有任何的言语,关于杨麟的信息想起来之后,他清晰的知道,也很怀疑那份密折的可信度。毕竟,在他的认识里,杨麟不过是十八岁,在广州城也就两年半,勾结海盗,怎么说也让人心存疑虑,不是很相信。
即便如此,嘉庆帝也不想放过杨麟,只因杨麟是和珅的人。而且,在对待汉人的问题上,尤其是汉人官员的事情上,嘉庆帝和乾隆出奇的一致,宁杀错,不放过!
何况,此时的清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大乱之下,需要重典。
刚走出养心殿,嘉庆帝停在门外之侧,对着身旁的小太监轻声问道:“阿玛还是没有好转吗?还是经常忘事吗?”
“是的,皇上,最近以来,太上皇的记忆力越来越不好了,经常忘记一些事情。”
嘉庆帝皱了皱眉,露出凝重之色,沉声嘱咐道:“知道了,好好地照顾太上皇,如有丁点差池,小心你们的脑袋...”
立即之间,周围的宫女和太监匍匐在地,噤若寒蝉,低呼道:“奴才们不敢,一定尽心竭力侍候太上皇~!”
皇威犹在,嘉庆帝却已远去,留下害怕不已的众人,依然俯身跪倒在地。
军机处,嘉庆帝端坐上,平静地看着下方,一干军机大臣,特别是以和珅为首之人。刚刚派出一名血滴子人员,处理完杨麟的事情,嘉庆帝特别想了解南方的军情,特别是江南一带。
“各位大臣,关于江南一带,最近有没有什么重大军情?大概都是什么情况?”
一时之间,随着嘉庆帝的一语落下,屋里更加安静了,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讲述江南的军务,都是低头以待,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短暂的寂静过后,和珅这才走了出来,不疾不徐地说道:“启禀皇上,自从闽浙水师剿灭蔡牵所部之后,刚一收回台湾,没想到广东的海盗向北逃窜,趁朝廷的水师不备,正处于修养之际,打得福建水师和浙江水师一个措手不及,几乎全军覆没,台湾再次被海盗占领。”
砰!
嘉庆帝猛地拍案而起,怒不可遏,直直的盯着和珅。此刻,嘉庆帝真的怒了,怒的无以复加,胸膛里的火气蹭蹭往上窜!然而,嘉庆帝生气的不是闽浙水师的失利,而是没有人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如果不是一时兴起,想要了解江南军事,估计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
人说帝王一怒,横尸百万,王朝震动。可是,此时的氛围却有些诡异,即便众人能够感受到嘉庆帝的龙颜大怒,纷纷低下头颅,莫敢言语。可是,却没有人表现的很是害怕与慌张,依然是静静地的站在那里,一副以和珅马首是瞻的样子。
风起云涌,暗流奔腾,嘉庆帝的怒火一波接着一波,在熊熊燃烧,片刻之后,这股邪火戛然而止,嘉庆帝又坐了下来,脸色极其的难看,冰冷的问道:“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怎么没有人向我禀报?”
嘉庆帝处于愤怒与按捺之中,不断地暗示自己沉住气,等待着众人的解释。
依旧是和珅,面对皇帝的质问,没有丝毫的慌乱与害怕,表现的尤为淡定,似乎并未意识到作为军机大臣的失职,没有将闽浙水师失利的事情上禀,只是轻声说道:“启禀皇上,由于当时事情紧急,闽浙水师几乎损失殆尽,短时间之内,朝廷很难抽调出一定的水师,应对突如其来的海盗,所以微臣就将事情直接上报了太上皇,由他老人家来处理。”
相似小说推荐
-
伪钞帝国 (巡洋舰) 起点VIP2017-03-28 清史民国清朝末年,遍地烽火,一个家道中落的纨绔子弟,当何去何从?山河破碎之时,民族存亡之际,伪...
-
五胡乱华之绝世雄才 (水木四) 起点VIP2017-05-05 两晋隋唐两晋南北朝之时,五胡乱华,人命如草芥,汉人被称为双脚羊充当军粮,汉人十不存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