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众议院将根据30个行省,2个直隶州,17个自治领地,还有10个总督,再按照人口比例和经济总量规模双双产生108个席位,其中17个自治领只有3个由当地国王指派,其他14个名额直接由皇帝临时指派。
接下来便是以此类推,地方众议院在行省按照所辖府、县数量、人口比例和经济规模双双产生地方议会席位。
最后便是中央朝廷各司官员,以及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人选了。
在选拔官吏的时候,李卫国依旧延续了历朝历代的九品中正制、爵位制度、军衔制度。
在中央,李卫国任命李鸿藻为司法省大臣,官居正一品、武英殿大学士、封袭香山伯,前朝军机大臣沈桂芬、保定知府沈子淳分别为立法省副大臣,官居从一品、文华殿大学士。
其中李鸿藻跟随李卫国最早,博学多才,精通律法,自然会被李卫国放在一把手位置,并授予文职最高荣誉武英殿大学士、封袭香山伯,可谓荣宠之极了,表明李卫国对他的感谢之情。
至于沈桂芬,有能力,又是清流派重要人物,只是前朝旧臣,清亡以后才投降李卫国,因此李卫国只重用其能力,故任命他为立法省副大臣。意在向前朝旧臣表明,只要你有能力,就会被任用,凸显李卫国是一代明主和雄主,心胸开阔。而沈子淳就不同了,他只是保定知府,李卫国知道此人是在律法方面是非常有研究,堪称清末律法界的泰山北斗,因此破格提拔,拉拢有本事的新人之意非常明显。
接下来李卫国又任命了翁同龢、盛昱、王仁堪、志锐、文廷式、黄绍箕、丁立钧等人作为司法省的各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最高都察院等的正副官员,挑选标准都是清流一派,因为这些人志向高远,以清廉为荣,耻与奸佞之人为伍,让他们从事立法省工作更放心,专门找其他部门贪官污吏们的麻烦,鸡蛋里挑骨头才是李卫国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然后便是行政省的六部二十四司的尚书、左右侍郎等官员,李卫国都按照同样的选人用人标准执行,尽量照顾到新老成员和有才干的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其中吏部、户部、刑部和兵部是李卫国最重视的部门,傅学贤出任户部尚书,潘祖荫、李慈铭为左右侍郎,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
王凯泰出任吏部尚书,周馥、潘祖荫分别为左右侍郎,下设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
陈静南调任刑部尚书,李慈铭、王懿荣分别为左右侍郎。下设刑部司、督关司、国安司、海关司;
吴庸出任兵部尚书,张小六、林继云出任兵部左右侍郎。下设兵部司、驾部司、职方司、库部司。
至于礼部则由周馥担任尚书,陈宝琛、张佩纶辅助,下设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理藩司。
工部尚书由李鸿章调任,黄体芳、邓承修等人辅助。下设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
六部官员皆由李卫国精心挑选,都是有才有德之辈,这对于新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预示着在中国之伟大复兴道路上,将有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素质能力过硬,工作标准一流的国家团队,在李卫国的统率下,将引领中华民族快步走上富强、民主、文明的盛世世界。
第279章 钢铁帝国
确立国体,搭建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权利班子,然后是从旦复等大学、海外留学归国学生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填补中央至地方各级衙门机关,彻底完善官僚机构,开始治理社会和建设国家。
李卫国趁着自己威望最高、敌对势力最弱的时候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凸显他的果断和坚毅,从而为中国之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李卫国还解决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扩大内需来应对外贸紧缩的挑战。
众所周知,在近代以来,中国的贸易大多数时期都是巨额顺差,最高峰时达到出口4700万两银子、进口1800万银子,造成2900万两银子的顺差。直到英国开始雅片输入开始减少,至1840年第一次雅片战争后,开始逆差,到1860年达到最大逆差1400万两银子,折合200万人民币。这一年,出口增长至8700万两银子,进口增加到1.01亿两银子。
不过从1863年开始,李卫国统一了江南十省,全面禁止雅片贸易,不论吸鸦片还是买卖雅片全部处决,铁血手段绝了江南十省的雅片。造成当年中国贸易逆差瞬间减半,重新恢复巨额贸易顺差,这一年中国出口1.1亿两银子,进口6700万两银子,其中南方十省出口总额达8800万两银子,进口2400万两银子,顺差6400万两银子。而北方清政府为了对付李卫国而勾结英法列强,并未禁止雅片贸易,造成出口只有1300万两银子,进口却高达4300万两银子,逆差3000万两银子,表明英法美等欧美雅片商人的雅片都倾销到了北方。
等到1865年第三次雅片战争和北伐灭清之后,李卫国第一时间签署了帝皇令,烧毁了欧美列强向中国输入的所有雅片,逮捕并处决了所有吸食雅片和贩卖雅片的人。各地警察和海关严打走私,令欧美列强的雅片商人尽皆逃离和远离中国。
铁血的禁烟手段虽然残忍,但却根本上刹住了鸦片对国家和老百姓的毒害,令中国当年的贸易顺差飙升至1614万人民币。相当于顺差1.13亿两白银,这是清朝所无法相比的巨大成就,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举国欢庆。
这一年,英法美等国的雅片商人们赔的倾家荡产。无数人跳楼自杀。
这一年,英法列强政府不但输了第三次雅片战争,还造成巨额的贸易逆差,纷纷吐血三升。
然而,两年后,到1867年,也就是新中国建元3967年,以英国为首的欧美雅片商人们不甘心失败,迅速勾结起来,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在东南亚七洲洋海域实施海上封锁。拦截和抢劫前往欧洲的中国商船,从而阻断了中国的对欧美的出口通道。
英国等列强以为用这个手段可以扭转不利的贸易逆差问题,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是在做梦。
李卫国得知此事后,立即采取了反报复措施,全面禁止进口欧洲商品,并限制对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出口,同时也取消了从七洲洋方向的出海航道,改为走太平洋航道直接去美国,因为北美对中国是友好的,并通过北美商人渠道转运欧洲。继续获得贸易顺差。
虽然经过美国人转手后,利润有所下降,但依然是盈利,继续出口创收。
同时。李卫国知道中国海军目前还没有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无法反击英国皇家海军、荷兰皇家海军、西班牙皇家海军和葡萄牙皇家海军组成的舰队,只能暂时忍耐,等到中国海军强大起来再进行反击。
按照李卫国的海军发展计划,下一阶段将在建元3970年完成,还有三年时间。
正好国内正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完全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弥补外贸的损失。
因此,李卫国利用自己在国民心中的无上威望,公开号召全国人民拒绝使用外国货,购买国货。
老百姓因为雅片的毒害、因为洋人的欺凌、因为满清的奴役,是李卫国拯救了他们,休养生息、免除苛捐杂税、降低商业赋税、免除三年农业税,反腐倡廉,建立民权,这一系列的惠民政策,都使得老百姓对李卫国心存感激和崇敬。
所以,当李卫国发出号召时,老百姓纷纷响应,只卖国货,拒绝卖洋货。
农民努力开荒,将粮食卖出换钱,从国内商人手中购买更多的化肥、耕牛、农具等。
妇女不再织布,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养蚕、养殖其他牲畜,而后卖出换钱,从国内商人手中购买成品的布料、化妆品、首饰等。
挣脱封建束缚的佃农获得了自由,他们没有土地,亦无需继续在地主家当奴隶,而是到国家或者个人的工厂、矿山、商铺工作,得到更高的劳动报酬,用这种方式亦是报答朝廷,响应皇帝的号召,成为新中国的工人阶层。
地主不敢再剥削佃农了,有得向大种植园经济方向发展,有得则不再当守财奴,转而投资建矿场、工厂,转为经商,以钱生钱。
商人地位不再卑贱,感激国家,响应皇帝号召,不再进口外国商品,转而将资金投资国债,积极支持参与国家各大工业基地建设,投资设厂,成为大资本家。
军人没有了仗打,不能懈怠,响应皇帝号召,积极帮助国家修建铁路、公路,逢山开洞遇水搭桥,即能锻炼体力,又能帮国家省钱,还有事做,有奖章领,一举多得。
官贵们摄于国家廉政公署威慑,也不再购买国外奢侈品,转而支持国货。响应皇帝号召。
有志青年们则积极报名旦复等国内高等院校,学习知识,将来报效朝廷。
这一切都是李卫国的功劳,他无上的威望。将各阶层的人士都给统合了起来,扩大内需,拉动国家经济迅速朝前发展。
李卫国努力做成这些大事件,成就感自是无比愉悦和自豪。
但他并不傲娇,知道跟英法等欧州传统工业强国的巨大差距。哪怕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世界第一,却大部分属于农民阶层创造的粮食GDP,因为两亿多老百姓,只有少数是资本家、工人阶层,大部分都是地主农民,虽然创造巨量的GDP粮食,却大部分都自己吃掉消耗掉了,并不能产生多余剩余价值和工业增加值,不能增加综合国力,也就不能强国。
相似小说推荐
-
五胡乱华之绝世雄才 (水木四) 起点VIP2017-05-05 两晋隋唐两晋南北朝之时,五胡乱华,人命如草芥,汉人被称为双脚羊充当军粮,汉人十不存一的时候...
-
科技大唐 (第79号) 起点VIP2016-10-31 两晋隋唐当科技与大唐碰撞,当一位现代人穿越成为长孙无忌的庶子,历史在某一刻已经悄然改变...